目的 了解湖南省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现状.方法 采用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对湖南省6所医院102名助产士进行调查.结果 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总均分为(4.08±0.48)分,其中分娩期保健和产后保健得分较高,而公共卫生保健和孕前保健得分较低;助产士的年龄、工作年限、助产工作年限与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不同婚姻状况、职称、医院级别、有无助产证和产科进修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水平不同.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助产专业教育体系,建立独立的助产士准入制度和职称体系,充分发挥助产士的角色职能,从而推动助产士队伍核心胜任力的全面提高.
作者:陆虹;侯睿;朱秀;张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的抑郁状况,并探讨抑郁对其康复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71例髋部骨折术后复查的老年病人,应用老年抑郁量表调查病人的抑郁情况,应用Barthel指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病人的身体康复状况,应用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病人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髋部骨折术后老年病人的抑郁发生率为39.44%.抑郁组的Barthel指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健康状况评分(除外躯体疼痛和情感职能)均低于非抑郁组(P<0.01或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病人抑郁发生率较高,抑郁会影响病人的术后康复状况.
作者:杨萍;路潜;王晓丹;庞冬;金三丽;王素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新疆地区外科护士对包虫病的认知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33名外科护士进行包虫病相关知识及对培训方式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 外科护士对包虫病知识认知存在一定欠缺;影响外科护士对包虫病知识认知度的因素包括年龄、医院等级和学历.外科护士对培训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针对性的特点.结论 管理者应针对性选择培训方式,提高外科护士对包虫病知识认知的水平,从而为包虫病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作者:姜婷婷;黄丽丽;王梅新;孙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6月收治的116例院前急救患者家属,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病情危重的患者家属容易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女性家属应对方式趋于两极化,中年、有稳定职业/收入、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属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结论 了解院前急救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可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从而帮助患者家属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欧阳鞠薇;郭艳红;冯芸;周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肿瘤科护士关怀照护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关怀行为量表,对115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肿瘤科护士关怀照护行为得分为(59.64±11.82)分.3个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为:协助患者度过疾病不平顺的过程(2.00±0.43)分、了解患者需求(1.99±0.47)分、患者权益的维护(1.97±0.44)分.不同学历和工作性质的护士整体关怀照护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工作年限以及工作性质的护士“协助患者度过疾病不平顺的过程”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肿瘤科护士协助患者度过疾病不平顺关怀照护行为较好,维护患者权益的关怀照护行为较差.低学历、低职称以及合同制护士的关怀行为亟待提高.
作者:姬广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人格特征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量表对12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内外向、神经质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精神质、掩饰性得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为(3.82±0.67)分;内外向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正相关,神经质、精神质与临床实践行为呈负相关.结论 护理本科生人格特征对其临床实践行为有重要影响,护理教育者可根据其人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行为.
作者:吴艳平;赵琼兰;周蓓;欧阳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大、中专护生在实习不同阶段对临床技能操作的需求现状.方法 根据实习大纲和《新编护理学基础》编制问卷,在实习初期与后期对大、中专护生技能操作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大、中专护生在实习初期、后期对技能操作需求排前5项的以基础技能操作为主,后5项以基础护理中的生活护理为主.实习初期,中专护生有2项基础技能操作需求高于大专护生;大专护生有5项专科技能操作需求高于中专护生.实习后期,大专护生有5项基础技能操作需求高于中专护生,中专护生有1项基础技能操作需求高于大专护生;大专护生有2项专科技能操作需求高于中专护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中专护生对技能操作的需求在各个时期不一致,带教老师应根据护生的需求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护生在操作技能上取得进步.
作者:焦燕琴;唐浪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胸外科术前患者的营养风险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适宜的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对174例胸外科患者采用200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调查.结果 54例(31.03%)患者具有营养不良风险,年龄大、病种和有慢性病史是其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胸外科患者术前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与年龄、病种和有无慢性病史相关,应加强胸外科术前患者营养筛查.
作者:余艳;沈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路径表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根据老年内科患者住院特点及心理需求设计开发临床心理护理路径表,分7个步骤指导责任护士开展心理护理.结果 100.00%的护士认为心理护理路径表能够有效帮助护士开展心理护理服务;观察组96.67%的患者认为责任护士能够积极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100.00%的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心理支持,因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心理护理路径表有助于提高老年病房心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晓媛;勇琴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成熟度分级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护士按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等方面确定不同的成熟度,分别采取命令、说服、参与、授权等不同的领导方式.结果 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自我评价和其他员工满意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 评估护士的成熟度类型,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体现个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的发挥,对提高护理管理效能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樊霞云;薛爱华;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住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用首诊护士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 在产一科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试行首诊护士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并与产二科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比较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子痫发生率的差异,调查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子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首诊护士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健康,降低了子痫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林秀芝;齐丽敏;于彩霞;张海燕;南桂英;齐吉玲;任静华;张清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麝香生肌膏对Ⅱ度以上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0例Ⅱ期以上压疮患者,分别用麝香生肌膏和凡士林纱布换药各20例,观察创面愈合效果、愈合时间和疼痛情况.结果 麝香生肌膏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疼痛情况均优于凡士林纱布组(P<0.01或P<0.05).结论 麝香生肌膏能够提高创面修复质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启月;朱保华;李永祥;顾娟;程喜荣;袁素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2例住院患者行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其中155例出现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6%,分别为静脉炎、渗血、导管脱出、肢体肿胀、堵塞、导管异位、导管局部感染.结论 应对置管实行统一管理,以减少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乔凤;岑敏琼;柯春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急救援中野战医疗所护理组织管理的做法,为今后应急救援积累实战经验.方法 快速启动医学救援应急预案,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落实工作制度,做好灾区消毒隔离及卫生防疫工作.结果 野战医疗所共救治伤病员2999人次,开展手术26例,巡诊6 500人次,开展消毒隔离及卫生防疫工作面积44万平方米,确保了灾区无疫情发生,手术病人无一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护理缺陷、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严格落实工作制度、抓好消毒防疫工作是野战医疗所完成应急救援任务的有力保障.
作者:许芳;常大川;王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生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在校护生心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345名在校护生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护生在面临遭遇事件时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幻想、求助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自责、退避、合理化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合理化与年龄呈负相关.解决问题与SCL - 90总分及其各因子呈负相关,求助与除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其他因子以外的所有因子呈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与SCL - 90总分及其因子呈正相关;生活事件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与退避、合理化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生活事件、解决问题和幻想对心理健康水平起到预测作用.结论 在校护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应对方式的影响,帮助护生建立成熟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唐艳超;郁小红;林旭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与疾病认知水平、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希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脑卒中患者疾病认知水平问卷对20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5.19±5.43)分,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社会支持得分为(38.22±8.15)分,高于国内常模;疾病认知水平得分为(71.21±19.42)分,处于中等水平.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疾病认知水平对希望水平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的提升应从提高对疾病认知水平及社会支持两方面来实现,临床护理工作应利用好患者的希望水平、疾病认知水平、社会支持水平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标.
作者:杨莘;刚婷婷;韩洋;岳鹏;李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住院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状况并探索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通过目的抽样法抽取住院乳腺癌患者32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8.13%的住院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评分≥4分;心理痛苦相关因素有6项,即与丈夫沟通差、疲乏、保险/经济、便秘是危险因素,年龄和病程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应当关注乳腺癌患者引起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并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静;刘均娥;苏娅丽;王会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老年痴呆患者1年中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53例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采用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痴呆临床分级量表、痴呆病理行为问卷、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照顾者负担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对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1年后自评生活质量的总分、自尊、负性情绪、归属感的得分及他评归属感的得分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患者1年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痴呆严重程度分别是其1年后自评和他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受其当时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严重程度的影响,应鼓励患者尽量维持自理能力.
作者:高菲菲;尚少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领导行为量表调查精神科护士长的领导行为,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调查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 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65.98±9.66)分;护士长领导行为中,待遇满意、集体精神、绩效规范、心理保健对护士外在工作满意度有影响;性别、工作绩效、工作激励、待遇满意对内在满意度有影响.结论 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护士长领导行为密切相关,改善护士长领导行为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田敏;陈景旭;许冬梅;赵丽俊;张亚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大五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简版大五人格问卷对9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且高于国内护士群体常模(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大五格特征的5个维度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总分具有预测作用(P<0.01或P<0.05).大五人格特征对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及职业倦怠总分的解释变异量分别增加16.3%、15.8%、21.2%和19.5%.结论 大五人格特征能够有效预测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预防和矫正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必须采取改变个人和组织的综合性干预措施.
作者:张小曼;刘莹莹;许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减轻眼眶手术后传统包扎方法给患者带来的不舒适以及给医护人员操作带来的不便.方法 设计一种具有光感监测功能的可调节眼部包扎装置.结果 操作简单方便,便于随时检查患者术后眼部光感恢复情况.结论 具有光感监测功能的眼部包扎装置设计合理,应用方便,增加了患者舒适感,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
作者:杨玉琼;袁洪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护生对《护士条例》认知度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护士条例》设置为护生的必修课程,加强岗前培训、营造依法执业环境、加强临床带教管理等.结果 除对医院床护比的认知外,护生对《护士条例》相关制度、执业行为、违法行为的认知度及自身权益的关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 将《护士条例》设为护生必修课程并进行结业考试,制订加强岗前培训与临床带教管理等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生对《护士条例》的认知度.
作者:崔素芬;何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指导大专护生书写反思日记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的4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的大专护生4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带教老师指导护生书写反思日记并进行定期批改,对日记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结果 书写反思日记提高了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指导护生书写反思日记,能够促进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相长.
作者:陶新莉;王丽君;李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专科护理教师队伍建设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学历、资历、职称、专科知识考核成绩、临床工作经验及沟通交流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从护理骨干中选拔出18名护士组建专科护理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规范教学行为.开办专科护理培训班,提供机会锻炼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果 新护士理论授课教师和护理操作带教教师教学能力总体评价为优良.80.00%以上的新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及格率达100.00%.结论 组建专科护理教师队伍有利于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张秀琼;凌云霞;黄晶;周永霞;江慕尧;杜晶晶;周智;杨雪春;徐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 成立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查找临床护理用药安全隐患;设计并制作专门的药品管理卡;规范各类药品标识的使用;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建立临床用药护理安全持续培训制度.结果 用药差错及缺陷发生率、药物过期发生率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可以使临床用药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雷泽秋;何方;周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科工作人员锐器伤防护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至12月发生的锐器伤事件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评估、分析,从加强操作培训、加强环境和制度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方面制订整改措施,并监控实施情况和效果.结果 急诊科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有效减少急诊科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
作者:李淑芳;区智凤;黄珍玲;李美凤;黄少娟;李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乳腺癌术后常规给予胸壁及腋下负压引流,由于引流效果好、不需反复更换引流装置等优点,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为进一步规范引流管及引流瓶管理,基于符合消毒隔离要求及方便临床护理工作的原则,设计制作了引流瓶放置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艳;裴艳;张男;方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静脉输血作为抢救危重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临床输血的不安全因素诸多,其中血液在运送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机械碰撞或气温过高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血液质量.我院于2010年5月自行设计制作取血箱,应用后未发生血液质量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凤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鼻窦置换治疗因其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安全,已成为鼻窦炎治疗的常规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慢性鼻窦炎[1].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没有针对儿童的专用治疗床,治疗时患儿易产生恐惧心理和抵抗行为,需采取强迫体位[2].并且,操作时患儿悬垂的头搁在操作人员腿上[3],需要调节腿的高度托住患儿头部,使护理人员自身活动受限,体位紧张,增加了体力支出.为了给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及护理,坚持将护理技术的高标准与护理服务的人性化相结合[4],保证护理人员发挥大的工作效能.2010年9月,我院设计并制作了儿童鼻窦置换治疗床,经临床使用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艳梅;梁革英;张三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儿童肥胖对儿童乃至成人后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跨理论模型在健康领域的研究较为成功,近年来国外跨理论模型用于肥胖儿童体质量管理取得一定成效,对跨理论模型在肥胖儿童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可借鉴国外有关研究,将跨理论模型融入中国国情,管理肥胖儿童体质量,进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蒋志;周乐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流动女性进行艾滋病相关生活技能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40名流动女性进行为期1d(7个学时)的生活技能培训,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讲授、相关态度的讨论及其安全套使用技能的学习,在培训前后及培训后1个月、3个月使用艾滋病知识问卷、艾滋病态度问卷及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流动女性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活技能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流动女性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
作者:陈亚丹;绳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通过网络医院健康管理模式,对孕期妇女实施综合性产前干预措施以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效果.方法 干预组90例孕妇按照健康管理程序接受网络医院孕期全程健康管理,对照组87例孕妇按照现行孕期常规保健模式接受孕期保健指导,比较两组孕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1.11%,低于对照组35.63%的发生率(P<0.05).结论 通过网络医院按照健康管理程序对孕期妇女实施产前多途径、分阶段、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综合产前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作者:李萍;秦亚玲;朱丽红;庄桂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护理垂直管理体系下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护理部对全院新护士长、护理人员、护师晋升主管护师前进行岗位轮换管理,并建立人力资源库和调配机制.结果 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压疮及一般差错的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实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丁玉兰;孙静;饶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文章介绍泰国红十字护理学院护理本科实践教学情况,提出我国护理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利于学校和护生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即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施“模拟医院”式的实训教学,增加护生临床见习时间和内容,院校教师共同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余菊芬;史良俊;张鸿宇;李维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关键指标法在骨科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确定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量、岗位系数、年资系数、专业素质为关键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评分.结果 临床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P<0.05).结论 关键指标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客观、公正,操作方便,有利于推动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作者:董云红;蔡霞;杨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