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682/R
  • 国内刊号:11-5682/R
  • 影响因子:1.14
  • 创刊:1995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52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3期文献
  • 30例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 对3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术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拔管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健康宣教.结果 30例患者护理满意,4例患者出现右手麻木、肿胀;2例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1例出现伤口周围淤血.结论 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是重要的.

    作者:陈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辅助高压氧治疗喉返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用于治疗喉返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喉返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抗炎、对症治疗及维生素B1、B12局部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声嘶、误吸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声嘶总有效率87.5%,对照组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误吸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9.6%(P<0.01).结论 辅助高压氧治疗喉返神经麻痹较应用维生素B1、B12局部注射治疗效果好.

    作者:黄秋华;邱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AMVT)是普外科较少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症状及体征,确诊困难,既往手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我院普外科尝试有选择性应用非手术方法 治疗AMVT患者10例,其中非手术治疗4例,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护士充分掌握溶栓治疗各阶段护理方法 、密切注意并发症观察、注重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贾春雨;田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网面卫生巾联合保鲜袋应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男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网面卫生巾联合保鲜袋接尿的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75例普内科男性尿失禁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分组,第1组25例应用网面卫生巾联合保鲜袋接尿,第2组25例应用保鲜袋接尿,第3组25例应用餐巾纸与保鲜袋接尿.结果 应用网面卫生巾联合保鲜袋为男性尿失禁患者接尿发生保鲜袋脱落污染被褥、皮肤湿疹、阴茎红肿、糜烂、破损等皮肤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保鲜袋接尿组和餐巾纸与保鲜袋联合接尿组.结论 应用网面卫生巾联合保鲜袋为男性尿失禁患者接尿可减少并发症,经济实用,使用方便.

    作者:谭清华;张曼丽;钟婉茜;杨海英;谢衍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影响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效果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寻找影响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配合手术与围手术期的顺利进行.方法 针对回顾性102例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患儿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改善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前后各种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2007年5月-2008年2月的293例泪道插管患儿中.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293例泪道插管手术均未发生硅胶管折断现象,其治愈率为95.9%.结论 针对影响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效果的原因在手术前后采用各种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全晓杰;于刚;吴倩;刘雯;白大勇;李子江;王海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OSAHS术后恢复期使用呼吸机对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OSAHS患者术后恢复期气道特点,采取相应的监护及气道管理措施在术后恢复期针对其特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152例OSAHS患者在经鼻气管导管全身麻醉下行H-UPPP术治疗,术前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为术毕即拔除气管导管,观察组76例为术后恢复期24h内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平稳后拔除气管导管,观察两组不同术后气道管理方法 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急性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OSAHS患者术后恢复期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气道通畅,并加强呼吸机管理与监护,是防止术后发生气道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宋艳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巧置小儿胃管

    置胃管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操作上要求患者充分的合作,才能快速有效置入胃管.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患儿食道的解剖特点以及患儿的不合作性,易将胃管误置入气管,尤其是在胃管置入受阻时,粗暴置管易损伤食道黏膜,而且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低.

    作者:童英;辛文琼;安婷;潘旭;罗显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包装无菌物品的存放管理

    为了控制周转较慢的物品因反复灭菌而造成物品的损耗和再使用质量,我院采用了纸塑独立小包装环氧乙烷灭菌,有效期长,使用方便,便于保存.

    作者:许玉华;宋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颈椎病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如何留置胃管

    颈椎病手术后的患者,脊柱须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颈椎尤为重要,头颈部不可做低头、后仰及左右摇摆动作,以免加重病情.

    作者:张思跃;宋效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静脉穿刺后针柄固定的新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能,但对于一些不太配合或必须在关节附近穿刺的患者,常规的针柄固定方法不但容易加重患者的痛苦,而且极易导致穿刺失败.

    作者:张小纯;王俊艳;孙照静;张德红;宋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吸痰装置中吸引管末端处置方法的改进

    利用电动吸痰器和中心吸引装置吸痰因操作简便已成为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吸痰装置中吸引管末端的处置,传统方法是将与吸引管末端衔接的玻璃接管插入消毒液瓶中备用或直接用纱布包裹,悬挂于床旁.

    作者:王心;仪伟;王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呼吸机添加无菌蒸馏水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机械通气时,给呼吸机的湿化器添加无菌蒸馏水通常采用注射器来进行操作,加大了护士每天的工作量.鉴此,笔者自制呼吸机湿化器无菌蒸馏水添加装置,于2007-2008年应用于临床85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余宵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儿断脐方法的研究进展

    脐带作为胎儿附属物,在新生儿出生后即失去其生理意义,应在无菌操作下断脐结扎.新生儿脐部护理是围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

    作者:刘金凤;郑雪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并且难以治疗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据报道因DN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死亡者占DM的27%~31%[1].

    作者:林萍;邢沈阳;高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新进展

    目前临床上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时,经常采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但因气管插管引发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达18%~77%,其导致的病死率可达50%~70%.

    作者:周素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的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一种由普通肝素分解强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钙或钠盐,为有效的抑制血栓形成的抗凝新药.

    作者:杨金春;张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erative colitis,UC)是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侵及其他部位或全部结肠.

    作者:王莉;徐红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综合叙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用呼吸机治疗的进展,并说明给予适当的呼吸末正压(PEEP)及应用肺复张策略、俯卧位治疗对ARDS治疗的意义,以及ARDS与腹间室综合征的关系,并对ARDS的护理要点进行阐述.

    作者:尹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开胸手术后疼痛及压力源管理综合干预的研究进展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活动,包括两种成分:一是伤害刺激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二是人体对伤害刺激的反应,并伴随强烈的情绪色彩.

    作者: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同包装材料保存野战医院手术器械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野战条件下有利于无菌手术器械包长期保存的包装材料.方法 随机选取用纯棉布、无纺布、纸塑包装袋包装的灭菌手术器械,比较灭菌后不同时间段的细菌菌落数.结果 灭菌后14 d,3组细菌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灭菌后30d,纯棉布组与无纺布组、纸塑包装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灭菌后180 d,纸塑包装组与纯绵布组、无纺布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纸塑包装袋包装灭菌手术器械有效期较长,适用于野战条件下灭菌手术器械的保存.

    作者:宋秀棉;苇芙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的时间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5月上海2家三甲医院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汉化版<急性心梗患者就医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本组就医决策延迟时间的均数是417 min,中位数为180 min;患者转运时间的均数是63min,中位数为30min;院内延迟时间的均数是37min,中位数是20min,其中72%的患者决策延迟时间≥1 h;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教育水平、医疗保险、疼痛程度是预测患者缩短决策延迟的独立变量,而在家发作、再发的心梗以及非自主决定来医院是预测患者决策延迟的影响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就医决策延迟,而心理认知水平与社会支持系统是影响患者及时做出求治决定的主要因素.

    作者:汪雪玲;徐丽华;尹涛;张瑞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在抗炎、止咳、化痰、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氧气雾化吸入,观察组采取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氧气持续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吸入后2 h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雾化吸人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不仅能稳定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心率,明显缩短了患者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作者:汪小蓉;陈妙华;刘少玲;李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度老年痴呆患者疼痛评估的研究与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疼痛临床评估方法 ,以及降低疼痛应激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0例重度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评估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静脉采血过程中使用中文版晚期老年痴呆疼痛评估量表(C-PAINAD)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给予评估组相应的非药物疼痛处理,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在疼痛刺激后60 min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采血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 min后评分结果 比较,评估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度老年痴呆患者仍能感知到疼痛,根据评分给予相应的非药物处理可减轻其疼痛感.

    作者:邵静;张仁霞;许冬梅;李菲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

    目的 调查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采用肝癌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QOL-LC)对70例门诊随访的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60岁及以上与<60岁的患者在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总Y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文化程度及家庭月收入的患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影响.

    作者:曹梦如;邹海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处女膜修补术患者心理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处女膜修补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为临床开展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处女膜修补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分别于手术前后采用SCL-90自评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恐怖、强迫、敌对和人际关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心理干预可缓解处女膜修补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作者:杨君;刘远新;胡永超;吴清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本、专科学生《社区护理学》学习需求与评价的比较

    目的 了解本、专科护理专业学生对<社区护理学>的学习需求与评价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172例护理专业本、专科学生分别进行有关<社区护理学>课程需求问卷的调查并评分,运用描述性统计与t检验方法 对选项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专科学生对<社区护理学>课程的课后作业安排、社区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及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愿选择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课程内容学习需求的选择,两组问存在差异,尤其在社区中医护理相关内容及社区膳食管理方面,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教学中应重视理论知识与实用社区护理技能的结合,针对本、专科护理专业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内容设置.

    作者:李玮;刘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情绪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主动训练组50例和常规训练组50例,术后分别给予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和常规训练,于术后第2周评价两组疗效、焦虑和满意度,术后第4周、8周、1年及2年随访评价两组残余腰腿痛发生率、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结果 早期主动训练组总有效率为90.0%,焦虑发生率26.0%,满意度92.0%;常规训练组总有效率74.0%,焦虑发生率48.0%,满意度72.0%;早期主动训练组残余腰痛发生率在术后第4周、8周、1年和2年均低于常规训练组,残余腿痛发生率在术后第1年和第2年低于常规训练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在术后第2年低于常规训练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可有效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改善焦虑状态,提高手术满意度.

    作者:陈莉珍;付美玉;罗旭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对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对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方法 及意义.方法 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法 对不同年级的200名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在培训前后对中学生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评.结果 200名中学生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心肺复苏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从培训前7%上升到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合格率达100%;低年级与高年级的中学生培训后心肺复苏技能考核首次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学生心肺复苏知识普遍缺乏,建议从初中生抓起,将急救知识及技能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合适的培训方法 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心肺复苏技能,同时,争取行政支持,学校与医院联合培训是普及中学生心肺复苏技能的有效途径.

    作者:郭剑虹;吴妙桓;陈雪华;邱秀珊;林燕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地震灾区野战医院手术室的建立与运行

    报告了汶川地震灾区野战医院手术室的建立与运行.前期物资准备注意根据灾情确定所带物资;在灾区现场建立野战手术车和帐篷手术室,并设立手术器械清洗处等辅助设施;手术室的运行和组织管理基本遵循与平时相同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实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手术管理.

    作者:边冬梅;戴艳然;王倩;杨燕茹;金艳;宋向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在护理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需求和教育供给是紧密联系的,本文从护理教育资源、人才培养规模与社会需要、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积极进行护理人才需求预测,加强社区护理教育研究等发展方向.

    作者:翟颖莉;李春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柯林斯冲突理论在和谐医院构建中的运用

    柯林斯冲突理论即建设性冲突理论,是R·柯林斯在科瑟尔、达伦多夫等传统冲突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的现代冲突理论[1].

    作者:钱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动系统摆药后护士工作流程设计及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摆药后,制定并运行新的护士取药、发药工作流程的效果.方法 运用企业流程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设计自动摆药模式下的护士工作流程,比较护士应用流程前后在摆药中心取药耗费的时间以及住院患者对护士发药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士在摆药中心取药时间由流程应用前的(68.6±9.2)min缩短为(36.8±8.3)min(P<0.05),护士发药及时准确,住院患者满意率也因此由86%提高至96%(P<0.01).结论 现代化的自动摆药机应用后,护理管理者必须制定科学的流程,规范护士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管理者在数字化医院中的管理水平.

    作者:樊蓉;刘云;吕桂兰;周杰;刘玉秀;葛梦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国护理人文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符合当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趋势,也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护理人文教育应适应现代护理的需求,突出护理专业特点,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教育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诸多方面,教育方式可采取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和开展人文活动.

    作者:顾旻;陆彩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NICU应用无线视频监控探视系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本文阐叙了运用无线视频监控探视系统来满足新生儿家属探视及了解病情的优点,同时对这一新的探视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改进.在防范医院感染做好保护性隔离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并根据其不同层次和认知水平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无线视频监控探视系统不仅为家属提供了一份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而且在提高家属满意度的同时,使得护理人员获得了职业的满足感.

    作者:陈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单元按岗施薪方案的设计研究

    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护士的引领作用,建立一支稳定的护理队伍,本文通过对护理单元管理模式改革、岗位设置,进一步探讨按岗施薪的方案,建立了工作岗位导向型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薪酬体系,使岗位薪酬能够有效匹配.该方案的实施将不仅有利于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刘云;孙琳;张爱琴;王修来;张玉韬;胡新勇;易学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病人标志腕带使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病人标志腕带使用有效性的因素和对策.方法 对289例病人使用标志腕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病人佩戴标志腕带的依从性差25例,标志腕带上信息不准确12例.护士核对使用率不合格占12.5%.结论 加强对医院工作人员的教育,规范病人标志腕带的使用流程,并加强对病人宣教,是保证病人标志腕带有效使用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振;张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术室新护士学习笔记标准化管理与考核

    目的 探讨学生学习笔记管理的方法 ,促使师生在笔记教学与管理方面,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考核.方法 选择2006-2007年在普外、胸科组接受培训的24名学生和8名临床带教责任护士,根据带教责任护士在不同时期,具备的笔记教学与管理能力,将24名新护士分为2组,每组均为12名.带教责任护士与新护士实行一对一责任制的管理和指导模式,分别采用分阶段教学方法 和分阶段目标教学方法 .结果 两种教学方法 在笔记数量分阶段比较中各阶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小笔记考核成绩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阶段目标教学管理模式下大、小笔记的考核成绩均达到6分以上,完成临床教学管理目标.结论 新护士学习笔记标准化管理的方法 ,在不同教学管理方法 中均能有效的控制笔记质量.同时提高了分阶段目标教学的质量,促进了师生个人能力的发展.

    作者:邓小军;武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防止患者透析过程中脱针的新方法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由于血泵的流速快,一旦发生穿刺针从血管中脱出,往往损失血液量较多,如未及时发现处理可导致患者血液丢失过多,加重贫血,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陈伟芳;张利霞;段文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驼式多功能放疗垫枕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主要解决病人俯卧位放疗时因体位造成的气道不畅问题.方法 材料采用优质的木质材料及富有弹性的皮棉包装;结构设置为前后两组:前组为三角型构造,下设滑槽板;后组为两边高中间凹的弧形形状.使用时下颌靠在支撑靠垫与两肩靠在后组支撑靠垫,共同组成三位一体结构.设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俯卧时呼吸过程的主观反应、客观反应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驼式多功能放疗枕垫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舒适,解决了长时俯卧位对呼吸运动造成的诸多弊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于丽华;车平杰;隋丽红;邢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量注射泵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与管理

    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微量注射泵以其将少量液体和药物精确、恒量、恒速、持续泵人体内的特点,成为临床危重患者救治中的必备医疗仪器之一.

    作者:赵丹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制防压袋在骨科患者褥疮预防中的应用

    骨科患者在翻身过程中常常因伤病引起疼痛剧烈而不愿翻身,尤其是脊髓损伤患者有可能在翻身的过程中引起脊髓的再次损伤,而加重病情,难以进行彻底有效的翻身,所以在长时间的卧床后,骨科患者极易因局部皮肤受压而产生褥疮[1].

    作者:费凯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例地震伤致双下肢高位截肢伤员术后的护理

    报告了对1例地震伤致双下肢高位截肢术后伤员的护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残肢出血情况,监测肝肾功能、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做好创面、幻肢痛、基础和心理护理,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该伤员已康复出院,安装了假肢并接受康复训练.

    作者:杨昌凤;张玉梅;易德坤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