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激光气化减压术(PLDD)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舒适护理效果.方法 将183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PLDD组行PLDD治疗,联合治疗组行PLDD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术前、术后给予针对性的舒适护理.随访3~8个月,采用JOA评分表对治疗前后功能进行评价.比较2组改善率.结果 获随访167例,术后PLDD组改善率74.7%,联合治疗组改善率9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DD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病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特点,优于单纯PLDD疗法.术前、术后针对性舒适护理是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治疗的重要保证,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章映丽;林丽贤;连素文;林宝珠;肖瑛;丁水平;林秋萍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减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术眼不适症状,提高患者视觉舒适度.方法 选取68例(100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卡波姆滴眼液点眼;对照组常规采取嘱患者轻闭双眼休息的方法.术后1月时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请患者填写视觉舒适度调杏问卷.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眼不适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视觉舒适度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卡波姆滴眼液可有效缓解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的眼部不适症状,有效提高患者视觉舒适度.
作者:刘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儿父母焦虑情绪状态,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父母满意度.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调查78例先心病患儿父母的焦虑状况.结果 先心病患儿父母STAI分值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患儿父母经济状况、职业、文化程度、性别、年龄、患儿性别是影响患儿父母焦虑的主要原因.结论 先心病患儿父母存在一定焦虑情绪,应对其进行心理指导以减轻焦虑.
作者:吴建;冯贵碧;李正锡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通过护理干预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人意识障碍恢复情况的作用.方法 选择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合并意识障碍的病人106例,分为实验组55例,对照组51例;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相廊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应用Glasgow评分测定意识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Glasgow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使CNS感染病人意识障碍明显改善.
作者:王云霞;陆桂银;葛争红 刊期: 2009年第32期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158.隐源性脑梗死发生原因未知,多可占脑梗死的40%[2].
作者:帅冬梅;范丽梅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PT)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要点.方法 总结54例(58眼)残余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行NPT手术前后护理体会.结果 术后随访1~5个月,平均眼压由术前37.5 mm Hg改善为术后18.7 mm Hg.结论 NPT成功率高,术后有效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术前和术后护理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干预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凤玲;李颖厉 刊期: 2009年第32期
胰腺癌行全胰切除术,手术范围广,对机体的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手术病死率高.本文报道了3例胰腺癌患者全胰切除术后代谢紊乱的护理.术后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控制饮食中脂肪的含量,定时口服胰酶制剂防止术后腹泻,监测血电解质的变化防止低钾血症的发生.本组1例患者术后血糖代谢严重紊乱,1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1例患者出现轻度低血钾,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
作者:徐雪蕾;张书燕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中药汽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汽疗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汽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汽疗,比较2组人院时及治疗后关节疼痛的程度.结果 中药汽疗7 d后,汽疗组患者关节疼痛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中药汽疗比常规的内服药物治疗及护理对缓解RA关节疼痛效果较好.
作者:郭粉莲;李剑松;叶志中;蔡旭;徐珊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双腔气囊胃管气囊适宜的充气量对留置鼻饲胃管的效果.方法 将62例脑血管意外鼻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胃管气囊的充气量50~80 ml,对照组气囊注气量90~120 cm.结果 观察组滑脱率、气囊破裂率、皮肤损伤率、胃黏膜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气囊式胃管适宜的充气量降低了留置胃管的并发症,对临床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黄小梅;陈晓青;孙漓;冼群;陈平英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采用生物蛋白胶处理腭裂两侧松弛切口术后的护理特点及措施.方法 对比分析40例采用生物蛋白胶处理腭裂两侧松弛切口+可吸收线缝合创口与32例采用碘仿纱布处理腭裂两侧松弛切口+丝线缝合创口患儿的相关护理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与传统的用碘仿纱布填塞两侧松弛切口相比,前者有术后反应轻、体温恢复快、切口愈合时间短,费用低,较早进食等优点.结论 了解两种修复腭裂于术临床护理的异同点,对提高小儿腭裂术后护理质量及手术疗效,促进患儿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芸梅;姚雪芬;胡丽茎;黎炽彬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 对18例MasonⅡ型桡骨又骨折患者,应用关节镜技术进行治疗,术后通过系统的护理,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功能锻炼,在12周、24周时检查患者的肘关节活动情况,并在24周时对患者通过MEPS评分系统进行初步的功能判断.结果 18例患者术后12周时肘关节伸屈活动(131.4±12.7)°,旋转(115.3±24.0)°;24周时伸屈活动(132.5±10.2)°,旋转(118.1±19.3)°;术后24周MEPS评分显示优15例,良2例,一般1例.患肢功能都得到大恢复,患者对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教育并实施早期功能锻炼等有效而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康复锻炼,达到满意的功能效果.
作者:张晓婕;鲁谊;张菁 刊期: 2009年第32期
临床输液患者通常采用留置套管针接正压输液接头输液,输液接头在与输液器连接过程中,如输液器接口处为平口则与输液接头连接不紧,输液过程中宜脱开造成药液的浪费.
作者:金丽;胡海华;马文辉 刊期: 2009年第32期
冰敷对于发热患者保护脑细胞、降低脑温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发热患者的治疗方法首选物理降温.临床常用冰帽行头部降温,用前需溶冰块以去除冰角后装入冰帽,护理工作量大.
作者:张卓 刊期: 2009年第32期
在临床工作中,为方便患者用药,病房中都会按要求准备基数药品和抢救药品.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同一药品有几个批号和效期,这样很容易出现药品过期事件发生.常规方法要求药品要从远效期至近效期摆放,使用时从右至左的方向取用.
作者:张洪芝;李敏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痰结核杆菌阳性是诊断传染性肺结核的依据.痰标本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痰结核杆菌阳性的检出率,因此痰标本的采集、留取至关重要.对于昏迷、病情危重、无力咯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不能自行排痰的患者需要留取24 h痰或者夜间痰标本时,要借助吸痰管来留取痰标本.
作者:马文辉;金丽 刊期: 2009年第32期
对急救药品进行规范管理不仅为抢救危重患者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提供了方便.为了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抢救危重患者的工作,我院采取了急救药车表格式存放、清点、补充、更换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与病区急救车药品管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代丽;庄凤娟;陈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一次性医用粘贴膜自粘性强,防水性能好,对组织无刺激,还能保持切口周围布敷料的干燥,广泛应用于临床.髋关节手术中,出血比较多.植入人工关节前需大量液体冲洗关节腔,术野周围常常被浸湿和污染.
作者:刘利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有些糖尿病病人每日需注射胰岛素多次,为避免注射后局部皮肤发生硬结,影响疗效.我科自制了腹部旋转注射卡.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耿芊;李文倩;叶露;伍奇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截肢病人传统的包扎法是运用绷带包扎,由于功能单一,敷料容易脱落,给病人带来不舒适感,而且保暖功能差,伤口容易感染,护士工作重复.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对截肢病人的包扎法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霞;朱胜菊;钟亮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注射用头孢硫脒商品名仙力素(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3094011,规格为1.0 g/支),性状为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属广谱抗生素.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商品名人福尔(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681103,规格为5 mL/支),性状为淡黄色澄明液体,用于脑缺血、脑痴呆、脑外伤及大脑功能不全等脑细胞代谢障碍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高敏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新生儿因无自我防范意识,易发生撞伤、抓伤或拔除身体上导管,以致发生安全事故.临床常采用约束带约束患儿,效果不佳且影响患儿肢体血液循环.鉴此,我科护理人员结合新生儿生理结构特点,自制酷似子宫形状的环状巢.
作者:柳叶 刊期: 2009年第32期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我们发现泛生舒复与佳乐同怡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泛生舒复,通用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生产企业为河北海鸿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可;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规格是1.0 g/支.
作者:李龙;王九珍;张亚明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暴露性角膜炎是角膜失去眼睑保护而暴露在空气中,引起干燥、上皮脱落进而继发感染的角膜炎症.全麻手术中麻醉插管系深度麻醉,因麻醉药品的肌松作用导致眼睑松弛,消除眼睑正常闭合作用,若手术时间较长,导致角膜外露,或手术中无意磨擦角膜可引发暴露性角膜炎.
作者:马翠玲 刊期: 2009年第32期
张口受限是颌面外科疾病的主要体征之一,复位后张口度训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咀嚼肌功能.传统的方法是患者自己练习张口,或将筷子用布包裹后放于上下牙齿,向上撬使口张开,动作粗暴,用力不当还可撮伤腭部或口腔黏膜,甚至造成掉齿的危险.
作者:程海冬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接受变性手术的患者是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心理问题非常突出,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个体心理模式,稳定其心理状态,这对于变性手术的成功和帮助变性后患者重新走向社会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患者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对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内容进行综述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对近年来我国开展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术后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就术后一般护理及并发症护理进行了重点阐述,特别是对疼痛的护理、视力恢复的观察、用药的护理、鼻出血、脑脊液鼻漏、颅内及眶内感染进行了总结.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只有熟练掌握和敏锐地观察到术后出现的问题,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梁晶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癌症患者的终末阶段健康状况日益恶化,死亡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文献研究表明,在患者逐步走向死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专业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护士在癌症患者死亡时刻的准备和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沈峰平;周玲君;崔静;赵继军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往往较其他科室的护士面对更多的职业危害,包括遭遇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暴力攻击行为的伤害,承受潜在的传染病及其他职业危害带来的伤害,承受较大的心理社会压力和由于护理人员数量相对不足而导致的工作压力,以及较高的院内感染机率等.但目前的许多调查表明我国的精神科护士在应对职业危害时防护意识较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这与我国职业防护法规落实不到位,安全防护制度不完善、职业防护教育存在漏洞,职业防护知识欠缺、以及职业防护设施滞后,职业防护用具不到位等现状有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及我国精神科护士职业防护的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作者:豆欣蔓;王世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溶栓治疗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对溶栓治疗存在高水平的负性情绪.因此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同时,对患者采用切实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带给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调整患者的心理环境、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减少并发症,对提高疗效、促进康复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促进AMI患者身心健康不容忽视的内容.
作者:孙爱荣 刊期: 2009年第32期
血管吻合技术住断指再植手术中的运用,已成为显微外科的重要手术方案,术后常见血管危象会直接影响再植手指的成活率,目前除了避免各种临床不良刺激及进行血管探查手术外,放血治疗已经广泛被运用于临床.
作者:黄新艳;胡三莲;周玲;姚静 刊期: 2009年第32期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3大途径之一,是胎儿或婴儿感染HIV的重要原因[1].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因艾滋病死亡2万人.其中,母婴传播占1.1%[2].
作者:陆艳;鲍美娟;王小玲;蒋佩茹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恶性血液病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心理护理干预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心理方面的不良因素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概述了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心理问题相关因素的产生,并对恐惧和焦虑的缓解、应对方式的改善、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综述了护理现状,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趋势进行分析.
作者:杨燕妮;李梅君;孙晓晶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癌痛是晚期癌症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但他们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癌痛治疗,癌痛有效缓解率仅为25%.本文综述了晚期癌痛的特点、评估方法,晚期癌痛对患者的影响,并着重从药物治疗、心理、家庭护理等方面介绍如何缓解晚期癌痛,以期为临床工作者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提供依据,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瑞双;李乐之 刊期: 2009年第32期
导尿留置是临床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操作中要求护士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动作要轻柔,操作要熟练,同时注意不同年龄、性别病人的生理解剖特点,正确掌握导尿管的插入深度、粗细、尿管材料、留置时间.
作者:王宏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脑瘫是造成儿童残障的主要疾病.由于人们脑瘫知识的匮乏,对脑瘫患儿存在误解、偏见甚至歧视,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对脑瘫患儿及其家庭的护理即要注重生理、心理纬度,更要重视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本文对脑瘫患儿获得的社会支持现状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各种措施为脑瘫患儿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使脑瘫患儿享有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共同参与社会生活.
作者:彭宇阁;刘晓丹;宫建美;马俊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特需病房护士核心能力现状,为特需病房护士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某医院特需病房工作的100名护士进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特需病房护士的核心能力总分为(178.9±25.29)分,属于中等偏高水平.不同职称、年龄及工作年限护士的核心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需病房护士尚需进一步提升护理核心能力的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制定护士准入、考核标准,在护士任用及制定培训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年资、职称等因素与护理核心能力的关系,科学的使用和培养人才,构建合理的护理人才梯队.
作者:崔欣;刘建芬;张远波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从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自身两方面对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自行设计2份问卷分别调查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自身对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结果 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对于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评价标准基本一致.结论 责任护士适合由具备护师职称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担任,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同情心,还要有非常强的综合能力,包括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解决护患纠纷的能力以及对各种药物的掌掘能力等.
作者:华小雪;胡英莉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行为方式及疾病相关知识对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自没行为方式及疾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对60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日常行为、知识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 本组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47.1±16.7)分,日常行为方式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成正相关(r=0.521,P<0.01),疾病相关知识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成正相关(r=0.317,P<0.05).结论 日常行为方式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能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采用良好的生活方式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可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申唯;李湘萍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成人护理本科生对<外科护理学>课程改进的需求及课程改进的必要性.方法 对在我院培训中心学习的106名成人护理本科生发放关于对<外科护理学>课程改进的调查问卷并进行分析.结果 106名中同意课程改进者与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课程改进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压缩医学专业课、增加专业及人文科学课程的比例、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革是必要的.
作者:郭娟;林菁榕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变革型护士长各维度与护士工作情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6名护士进行变革型领导量表和工作情感状况量表调查.结果 变革型护士长各维度与护士工作情感状况各维度均呈正相关.结论 转变护士长管理理念,重视对护士的个性化关怀,加强愿景激励,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成就感.
作者:李飞;韩杰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和实践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管理新模式.方法 在社区内成立有医院护士、社区机构工作人员、老年代表、子女代表组成的老年健康促进协会,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评价的各种老年健康促进活动.结果 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老年健康水平,创新了护理服务模式,拓展了护理工作内涵.结论 由多方组成的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管理协会,对社区老年健康促进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减轻个人、家庭、政府负担,为政府现阶段居家养老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作者:王丽霞;陆霞;陈菡;周晓燕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情景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在提高新护士急救护理技能中的培训效果.方法 将46名新毕业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技术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2组新护士进行综合评价,比较2组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急救意识、应急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98.4%的新护士认为有采用情景模拟方法培训的需要,在提高自己的临床学习兴趣、操作技能、临床处理能力以及加深理论理解等方面都有较大帮助,加快角色转变与角色适应.实验组综合考核成绩及优秀率均较对照组高,临床工作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的应用实现了意识培养和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新护士急救护理技能,符合护理发展要求,值得在新护士培训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燕;赵闽;潘凌蕴;许晓惠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5个不同的科室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应用前后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经过6个月的应用,实施前与实施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作者:侯凤枝;马松萍;井玉芳;王伟;邢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在分层次护理模式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改革教学模式,实习分阶段进行并制定各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层层质控等系列改革.结果 95%护生及90%带教老师喜炊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多种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改革前(P<0.05).结论 分阶段目标教学适应了临床分层次护理模式的改革,使教学规范化、目标化,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陈玉英;李智英;刘悦新;成守珍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单项突击检查质控法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护理安全单项突击检查组,每月不定期对全院正在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安全质量突击检查,包括输液滴速、输液巡视情况、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结果 实施5个月后,静脉输液治疗安全质量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单项突击检查质控法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完善管理与监控工作,提升护理安全质量.
作者:许实燕;林婵兰;蔡维云;郭剑虹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护理实习生个性、专业态度和临床实习表现的现状,探讨个性对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的影响,为护理教育及管理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Arthur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和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对584名护理实习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习表现平均得分3.88分,不同个性特征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均存在差异,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和无精神质倾向的护生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均明显优于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质倾向的护生(P<0.05).结论 个性是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培养.
作者:李艳;陶新陆 刊期: 2009年第32期
通过对健康管理内涵与外延的解析和冠心病健康管理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探讨开展社区化冠心病健康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为冠心病的防治和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沈燕;李海燕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方法对老年患者行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对结肠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拟行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结肠透析机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给药法;比较两组的肠道准备效果,观察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治疗中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采用结肠透析机进行肠道准备效果优于口服给药法(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口服给药时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结肠透析机进行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是适合老年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邢春光;孟亚伟;孙海丽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前使用的输液器上只有一个可调节快慢的输液调节卡,临床工作中对于要求严格限制滴速的液体操作来说不精确,可调性不强,不易控制滴速,对于严格控制滴速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陈秀俊;陈殿红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远心端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方法 将收住NICU的5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远心端静脉(手背、手腕、前臂正中)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及时X线检查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结果 52例患儿均为一次穿刺置管成功;中心静脉导管顶端位置均达到上腔静脉;计划性拔管44例,其他原因拔管包括机械性静脉炎3例,导管折断2例.导管漂移2例,堵管1例.结论 经外周远心端静脉置入PICC便于操作且能更安全、有效地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作者:李静;徐广屏;邢宝坤;王秋明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患者男,39岁,因重物砸伤致左踝疼痛、出血2 h于2009年2月急诊收入院.患者2 h前不慎被重物砸伤,致左踝疼痛、出血、活动受限.当地医院摄片示:左足多发骨折、脱位.伤口简单包扎后转入我院.
作者:李菊英;张瑶琴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患者男,37岁,因右上颌窦腺样囊性癌于2008年3月在我院行右上颌骨大部分切除加右眶内容物摘除术,为行面部整形于2008年10月收入我科,于10月22日全麻下行转移前臂皮瓣眶部缺损修补术.
作者:李秀雅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通过对日本护生临床实习的学习感悟,探讨提高我国护生教育质量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在日本参与护生实习的半年研修体会,从实习计划安排、实习前教育、实习过程和实习后评价等方面介绍日本大分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临床护理实习情况,结合我国目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日本护生临床实习前教育到位,实习中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后注重对护生和指导教员的双向评价.结论 我国护生实习前可增加护患情景模拟演练的内容;选择适宜的病例进行护生和病人一对一的完整护理程序带教;带教中可尝试每日下午组织实习讨论会.
作者:石瑞君;任素琴 刊期: 2009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