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侯凤枝;马松萍;井玉芳;王伟;邢艳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 质量,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5个不同的科室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应用前后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经过6个月的应用,实施前与实施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经外周远心端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外周远心端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方法 将收住NICU的5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远心端静脉(手背、手腕、前臂正中)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及时X线检查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结果 52例患儿均为一次穿刺置管成功;中心静脉导管顶端位置均达到上腔静脉;计划性拔管44例,其他原因拔管包括机械性静脉炎3例,导管折断2例.导管漂移2例,堵管1例.结论 经外周远心端静脉置入PICC便于操作且能更安全、有效地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作者:李静;徐广屏;邢宝坤;王秋明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放血疗法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护理研究进展

    血管吻合技术住断指再植手术中的运用,已成为显微外科的重要手术方案,术后常见血管危象会直接影响再植手指的成活率,目前除了避免各种临床不良刺激及进行血管探查手术外,放血治疗已经广泛被运用于临床.

    作者:黄新艳;胡三莲;周玲;姚静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经皮穿刺激光气化减压术联合臭氧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及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激光气化减压术(PLDD)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舒适护理效果.方法 将183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PLDD组行PLDD治疗,联合治疗组行PLDD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术前、术后给予针对性的舒适护理.随访3~8个月,采用JOA评分表对治疗前后功能进行评价.比较2组改善率.结果 获随访167例,术后PLDD组改善率74.7%,联合治疗组改善率9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DD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病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特点,优于单纯PLDD疗法.术前、术后针对性舒适护理是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治疗的重要保证,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章映丽;林丽贤;连素文;林宝珠;肖瑛;丁水平;林秋萍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恶性血液病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心理护理干预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心理方面的不良因素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概述了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心理问题相关因素的产生,并对恐惧和焦虑的缓解、应对方式的改善、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综述了护理现状,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趋势进行分析.

    作者:杨燕妮;李梅君;孙晓晶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鼻内窥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我国开展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术后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就术后一般护理及并发症护理进行了重点阐述,特别是对疼痛的护理、视力恢复的观察、用药的护理、鼻出血、脑脊液鼻漏、颅内及眶内感染进行了总结.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只有熟练掌握和敏锐地观察到术后出现的问题,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梁晶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焦虑情绪状态的调查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儿父母焦虑情绪状态,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父母满意度.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调查78例先心病患儿父母的焦虑状况.结果 先心病患儿父母STAI分值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患儿父母经济状况、职业、文化程度、性别、年龄、患儿性别是影响患儿父母焦虑的主要原因.结论 先心病患儿父母存在一定焦虑情绪,应对其进行心理指导以减轻焦虑.

    作者:吴建;冯贵碧;李正锡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冠心病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

    通过对健康管理内涵与外延的解析和冠心病健康管理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探讨开展社区化冠心病健康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为冠心病的防治和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沈燕;李海燕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PT)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要点.方法 总结54例(58眼)残余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行NPT手术前后护理体会.结果 术后随访1~5个月,平均眼压由术前37.5 mm Hg改善为术后18.7 mm Hg.结论 NPT成功率高,术后有效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术前和术后护理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干预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凤玲;李颖厉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1例踝关节离断伤再植术后的护理

    患者男,39岁,因重物砸伤致左踝疼痛、出血2 h于2009年2月急诊收入院.患者2 h前不慎被重物砸伤,致左踝疼痛、出血、活动受限.当地医院摄片示:左足多发骨折、脱位.伤口简单包扎后转入我院.

    作者:李菊英;张瑶琴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关节镜下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 对18例MasonⅡ型桡骨又骨折患者,应用关节镜技术进行治疗,术后通过系统的护理,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功能锻炼,在12周、24周时检查患者的肘关节活动情况,并在24周时对患者通过MEPS评分系统进行初步的功能判断.结果 18例患者术后12周时肘关节伸屈活动(131.4±12.7)°,旋转(115.3±24.0)°;24周时伸屈活动(132.5±10.2)°,旋转(118.1±19.3)°;术后24周MEPS评分显示优15例,良2例,一般1例.患肢功能都得到大恢复,患者对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教育并实施早期功能锻炼等有效而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康复锻炼,达到满意的功能效果.

    作者:张晓婕;鲁谊;张菁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中药汽疗对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中药汽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汽疗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汽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汽疗,比较2组人院时及治疗后关节疼痛的程度.结果 中药汽疗7 d后,汽疗组患者关节疼痛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中药汽疗比常规的内服药物治疗及护理对缓解RA关节疼痛效果较好.

    作者:郭粉莲;李剑松;叶志中;蔡旭;徐珊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适用于截肢病人的一种简易包扎法

    截肢病人传统的包扎法是运用绷带包扎,由于功能单一,敷料容易脱落,给病人带来不舒适感,而且保暖功能差,伤口容易感染,护士工作重复.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对截肢病人的包扎法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霞;朱胜菊;钟亮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螺旋式张口功能训练器的设计与应用

    张口受限是颌面外科疾病的主要体征之一,复位后张口度训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咀嚼肌功能.传统的方法是患者自己练习张口,或将筷子用布包裹后放于上下牙齿,向上撬使口张开,动作粗暴,用力不当还可撮伤腭部或口腔黏膜,甚至造成掉齿的危险.

    作者:程海冬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5个不同的科室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应用前后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经过6个月的应用,实施前与实施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作者:侯凤枝;马松萍;井玉芳;王伟;邢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制作简易冰帽的巧方法

    冰敷对于发热患者保护脑细胞、降低脑温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发热患者的治疗方法首选物理降温.临床常用冰帽行头部降温,用前需溶冰块以去除冰角后装入冰帽,护理工作量大.

    作者:张卓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护理安全单项突击检查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单项突击检查质控法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护理安全单项突击检查组,每月不定期对全院正在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安全质量突击检查,包括输液滴速、输液巡视情况、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结果 实施5个月后,静脉输液治疗安全质量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单项突击检查质控法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完善管理与监控工作,提升护理安全质量.

    作者:许实燕;林婵兰;蔡维云;郭剑虹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生物蛋白胶与碘仿纱布处理小儿腭裂术后切口的比较

    目的 探讨采用生物蛋白胶处理腭裂两侧松弛切口术后的护理特点及措施.方法 对比分析40例采用生物蛋白胶处理腭裂两侧松弛切口+可吸收线缝合创口与32例采用碘仿纱布处理腭裂两侧松弛切口+丝线缝合创口患儿的相关护理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与传统的用碘仿纱布填塞两侧松弛切口相比,前者有术后反应轻、体温恢复快、切口愈合时间短,费用低,较早进食等优点.结论 了解两种修复腭裂于术临床护理的异同点,对提高小儿腭裂术后护理质量及手术疗效,促进患儿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芸梅;姚雪芬;胡丽茎;黎炽彬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协作管理新模式在社区老年健康促进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和实践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管理新模式.方法 在社区内成立有医院护士、社区机构工作人员、老年代表、子女代表组成的老年健康促进协会,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评价的各种老年健康促进活动.结果 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老年健康水平,创新了护理服务模式,拓展了护理工作内涵.结论 由多方组成的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管理协会,对社区老年健康促进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减轻个人、家庭、政府负担,为政府现阶段居家养老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作者:王丽霞;陆霞;陈菡;周晓燕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晚期癌症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

    癌痛是晚期癌症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但他们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癌痛治疗,癌痛有效缓解率仅为25%.本文综述了晚期癌痛的特点、评估方法,晚期癌痛对患者的影响,并着重从药物治疗、心理、家庭护理等方面介绍如何缓解晚期癌痛,以期为临床工作者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提供依据,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瑞双;李乐之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1例前臂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静脉血管危象行二次颞肌皮瓣修复患者的护理

    患者男,37岁,因右上颌窦腺样囊性癌于2008年3月在我院行右上颌骨大部分切除加右眶内容物摘除术,为行面部整形于2008年10月收入我科,于10月22日全麻下行转移前臂皮瓣眶部缺损修补术.

    作者:李秀雅 刊期: 2009年第32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