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儿父母焦虑情绪状态,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父母满意度.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调查78例先心病患儿父母的焦虑状况.结果 先心病患儿父母STAI分值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患儿父母经济状况、职业、文化程度、性别、年龄、患儿性别是影响患儿父母焦虑的主要原因.结论 先心病患儿父母存在一定焦虑情绪,应对其进行心理指导以减轻焦虑.
作者:吴建;冯贵碧;李正锡 刊期: 2009年第32期
脑瘫是造成儿童残障的主要疾病.由于人们脑瘫知识的匮乏,对脑瘫患儿存在误解、偏见甚至歧视,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对脑瘫患儿及其家庭的护理即要注重生理、心理纬度,更要重视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本文对脑瘫患儿获得的社会支持现状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各种措施为脑瘫患儿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使脑瘫患儿享有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共同参与社会生活.
作者:彭宇阁;刘晓丹;宫建美;马俊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注射用头孢硫脒商品名仙力素(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3094011,规格为1.0 g/支),性状为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属广谱抗生素.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商品名人福尔(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681103,规格为5 mL/支),性状为淡黄色澄明液体,用于脑缺血、脑痴呆、脑外伤及大脑功能不全等脑细胞代谢障碍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高敏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远心端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方法 将收住NICU的5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远心端静脉(手背、手腕、前臂正中)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及时X线检查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结果 52例患儿均为一次穿刺置管成功;中心静脉导管顶端位置均达到上腔静脉;计划性拔管44例,其他原因拔管包括机械性静脉炎3例,导管折断2例.导管漂移2例,堵管1例.结论 经外周远心端静脉置入PICC便于操作且能更安全、有效地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作者:李静;徐广屏;邢宝坤;王秋明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护理实习生个性、专业态度和临床实习表现的现状,探讨个性对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的影响,为护理教育及管理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Arthur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和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对584名护理实习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习表现平均得分3.88分,不同个性特征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均存在差异,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和无精神质倾向的护生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均明显优于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质倾向的护生(P<0.05).结论 个性是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培养.
作者:李艳;陶新陆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痰结核杆菌阳性是诊断传染性肺结核的依据.痰标本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痰结核杆菌阳性的检出率,因此痰标本的采集、留取至关重要.对于昏迷、病情危重、无力咯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不能自行排痰的患者需要留取24 h痰或者夜间痰标本时,要借助吸痰管来留取痰标本.
作者:马文辉;金丽 刊期: 2009年第32期
对近年来我国开展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术后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就术后一般护理及并发症护理进行了重点阐述,特别是对疼痛的护理、视力恢复的观察、用药的护理、鼻出血、脑脊液鼻漏、颅内及眶内感染进行了总结.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只有熟练掌握和敏锐地观察到术后出现的问题,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梁晶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变革型护士长各维度与护士工作情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6名护士进行变革型领导量表和工作情感状况量表调查.结果 变革型护士长各维度与护士工作情感状况各维度均呈正相关.结论 转变护士长管理理念,重视对护士的个性化关怀,加强愿景激励,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成就感.
作者:李飞;韩杰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中药汽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汽疗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汽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汽疗,比较2组人院时及治疗后关节疼痛的程度.结果 中药汽疗7 d后,汽疗组患者关节疼痛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中药汽疗比常规的内服药物治疗及护理对缓解RA关节疼痛效果较好.
作者:郭粉莲;李剑松;叶志中;蔡旭;徐珊 刊期: 2009年第32期
一次性医用粘贴膜自粘性强,防水性能好,对组织无刺激,还能保持切口周围布敷料的干燥,广泛应用于临床.髋关节手术中,出血比较多.植入人工关节前需大量液体冲洗关节腔,术野周围常常被浸湿和污染.
作者:刘利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往往较其他科室的护士面对更多的职业危害,包括遭遇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暴力攻击行为的伤害,承受潜在的传染病及其他职业危害带来的伤害,承受较大的心理社会压力和由于护理人员数量相对不足而导致的工作压力,以及较高的院内感染机率等.但目前的许多调查表明我国的精神科护士在应对职业危害时防护意识较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这与我国职业防护法规落实不到位,安全防护制度不完善、职业防护教育存在漏洞,职业防护知识欠缺、以及职业防护设施滞后,职业防护用具不到位等现状有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及我国精神科护士职业防护的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作者:豆欣蔓;王世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方法对老年患者行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对结肠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拟行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结肠透析机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给药法;比较两组的肠道准备效果,观察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治疗中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采用结肠透析机进行肠道准备效果优于口服给药法(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口服给药时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结肠透析机进行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是适合老年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邢春光;孟亚伟;孙海丽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患者男,37岁,因右上颌窦腺样囊性癌于2008年3月在我院行右上颌骨大部分切除加右眶内容物摘除术,为行面部整形于2008年10月收入我科,于10月22日全麻下行转移前臂皮瓣眶部缺损修补术.
作者:李秀雅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通过对日本护生临床实习的学习感悟,探讨提高我国护生教育质量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在日本参与护生实习的半年研修体会,从实习计划安排、实习前教育、实习过程和实习后评价等方面介绍日本大分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临床护理实习情况,结合我国目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日本护生临床实习前教育到位,实习中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后注重对护生和指导教员的双向评价.结论 我国护生实习前可增加护患情景模拟演练的内容;选择适宜的病例进行护生和病人一对一的完整护理程序带教;带教中可尝试每日下午组织实习讨论会.
作者:石瑞君;任素琴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和实践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管理新模式.方法 在社区内成立有医院护士、社区机构工作人员、老年代表、子女代表组成的老年健康促进协会,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评价的各种老年健康促进活动.结果 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老年健康水平,创新了护理服务模式,拓展了护理工作内涵.结论 由多方组成的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管理协会,对社区老年健康促进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减轻个人、家庭、政府负担,为政府现阶段居家养老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作者:王丽霞;陆霞;陈菡;周晓燕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新生儿因无自我防范意识,易发生撞伤、抓伤或拔除身体上导管,以致发生安全事故.临床常采用约束带约束患儿,效果不佳且影响患儿肢体血液循环.鉴此,我科护理人员结合新生儿生理结构特点,自制酷似子宫形状的环状巢.
作者:柳叶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恶性血液病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心理护理干预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心理方面的不良因素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概述了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心理问题相关因素的产生,并对恐惧和焦虑的缓解、应对方式的改善、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综述了护理现状,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趋势进行分析.
作者:杨燕妮;李梅君;孙晓晶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5个不同的科室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应用前后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经过6个月的应用,实施前与实施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作者:侯凤枝;马松萍;井玉芳;王伟;邢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在分层次护理模式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改革教学模式,实习分阶段进行并制定各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层层质控等系列改革.结果 95%护生及90%带教老师喜炊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多种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改革前(P<0.05).结论 分阶段目标教学适应了临床分层次护理模式的改革,使教学规范化、目标化,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陈玉英;李智英;刘悦新;成守珍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从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自身两方面对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自行设计2份问卷分别调查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自身对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结果 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对于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评价标准基本一致.结论 责任护士适合由具备护师职称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担任,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同情心,还要有非常强的综合能力,包括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解决护患纠纷的能力以及对各种药物的掌掘能力等.
作者:华小雪;胡英莉 刊期: 2009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