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重庆大学城地区人群17种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的分布及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1200例18~78岁的女性进行H PV分型检测,231例女性同时进行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H PV分型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PV检测总阳性感染率为16.91%,其中低危型感染率为1.08%,高危型感染率为15.83%.高危型H PV感染中单一型感染126例,感染率为10.50%;多重感染以双重感染为主,感染率为5.33%.该地区常见的高危亚型为HPV52、16、18、58,这4种亚型单一感染率占高危亚型单一感染率的62.70%.该地区HPV感染的主要年龄段为18~55岁,低危型HPV感染在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者高危HPV感染率为77.78%,显著高于无宫颈病变者的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大学城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主要为单一感染,高危型感染以HPV52、16、18、58为主.该地区宫颈病变者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高危型HPV感染的健康宣教,重视病变前的筛查.
作者:阿达莱提·卡米力;王晓亮;李俊龙;李文明;赵钰玫;封雪;薛建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在妊娠各期的甲状腺功能及铁蛋白(SF)水平,旨在减少孕产期并发症和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 建立该院正常妊娠期女性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的参考值范围并确定妊娠各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标准.选取该院2016年3―10月产检门诊行常规产前检查,孕周为6~40周的孕妇343例,其中GDM患者123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妊娠女性2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研究对象妊娠各期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及S F的代谢情况.结果 除孕早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甲减)、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孕中期临床甲减的发病率在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妊娠各期的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低T4血症的发病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各期的SF水平虽随孕周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较高的甲减发病率可加大GDM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同时GDM时较高的SF又促进了GDM的发生和发展,更增加了孕期的不良结局及新生儿发病的风险.因此了解GDM患者妊娠各期甲状腺功能及SF的代谢情况对甲减的诊断治疗,合理进行铁元素补充,减少孕产期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贵平;林磊;徐显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3种人体包虫病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检验性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包虫病确诊的112例患者血清标本作为包虫病组;收集60例非包虫病患者及体检者血清标本作为非包虫病组,同时用珠海海泰包虫病Ig 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新疆贝斯明包虫病特异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新吉而囊型/泡型包虫病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进行检测,计算3种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评价3种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的差异,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3种试剂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海泰、贝斯明、新吉而试剂盒的灵敏度分别为94.64%(106/112)、92.86%(104/112)、96.43%(108/112);特异度分别为100.00%(58/58)、91.38%(53/58)、93.10%(54/58).3种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ouden指数分别为0.965、0.924、0.953,Kap-pa值分别为0.923、0.832、0.895.结论 3种人体包虫病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均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与临床诊断一致性较高.
作者:庞华胜;袁余;匡紫微;张春莹;马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儿童小细胞性贫血的各种血液学指标,以期找到鉴别诊断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TT)和缺铁性贫血(IDA)的可靠指标.方法 选择该院年龄2~15岁的患儿100例[排除合并2种疾病的患儿,IDA患儿接受口服铁剂治疗16周,治疗后作血红蛋白A2(HbA2)检查],分析其血红蛋白为8.7~11.4 g/dL的12个鉴别指标: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数、Mentzer指数、Shine and Lal指数、England and Fraser指数、Srivastava and Bevington指数、Green and King指数、Ricerca指数、Sirdah指数、Eh-sani指数、每升血平均血红蛋白(MDHL)密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D)密度.结果 Mentzer指数是综合诊断价值高的指标,其鉴别诊断β-TT和IDA的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82.6%,约登指数为80.5%.结论 Mentzer指数有望成为鉴别β-TT和IDA的可靠指标.
作者:朱喜丹;于卉;李宝林;刘靳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不同特定蛋白项目时抗原过量钩状效应的风险大小及防范方法.方法 收集既往27项特定蛋白项目临床标本的测定结果 ,分析其大可见浓度,并与国内外4个品牌产品说明书声明的分析测量范围相比较,计算超过测量范围上限的标本百分比.结果27个项目中类风湿因子(RF)、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的高值分别为13000.0 IU/mL、1600.1 ng/mL、344.0 mg/L、566.6 mg/L,超出参考区间上限的100倍以上.临床标本中β2-微球蛋白(β2-MG)、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脂蛋白[Lp(a)]较易超出分析测量范围上限,分别占比21.7% 、7.9% 、7.6% 、5.9%,发生高剂量钩状效应的风险较大.罗氏检测系统防范钩状效应的主要方法是样品预稀释和抗原过剩检查.结论 部分免疫透射比浊测定项目发生高剂量钩状效应的风险较大,应采取不同方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杰;李茂城;尹小毛;张鹏;陈永强;曾方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本研究拟了解临床分离产吲哚金黄杆菌的耐药特性,检测其耐药基因分析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临床分离的产吲哚金黄杆菌菌株,分析其耐药谱.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其耐药基因,扩增阳性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然后将其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共收集到6株产吲哚金黄杆菌,6株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5株细菌携带IND-2、IND-LIKE、CIA耐药基因;未检测到携带IND-1、IND-3、IND-4耐药基因的细菌.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的产吲哚金黄杆菌表现为多重耐药,其耐药基因型以IND-2和CIA为常见.
作者:解春宝;罗江蓉;赵秋敏;喻华;传良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CRC)和代谢综合征(MetS)在代谢中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体检中心和临床住院患者,分别随机抽取CRC患者(CRC组,n=900)和MetS患者(MetS组,n=897),对2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位年龄62岁.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血糖、总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S组患者血压明显高于CRC组(P>0.05),与MetS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显著高于CRC组有关.结论部分CRC发病与M etS密切相关,且有较一致的代谢基础.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防治这2种疾病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林平;刘文杰;张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基丙二酸质控滤纸片的配制方法及其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尿有机酸方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健康者尿液标本,根据肌酐值及目标浓度添加甲基丙二酸溶液,配成甲基丙二酸尿液.采用4 cm×6 cm专用滤纸片浸取甲基丙二酸尿液后自然晾干,制成甲基丙二酸质控滤纸片.根据CNAS-G L 03要求,对质控滤纸片的均匀性、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甲基丙二酸质控滤纸片的终浓度达到目标浓度,均匀性、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该质控品基质均匀、稳定期至少1年.结论 本研究成功配制了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有机酸的甲基丙二酸质控滤纸片,为研制含其他有机酸的复合项目室内质控品提供了思路.
作者:余晓英;张道杰;王小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口腔洁治术患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完善口腔健康的管理系统.方法 选取该院牙周病科和口腔预防保健科2016―2017年就诊的欲行口腔洁治术患者15836例.患者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对患者病例资料及4项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6―2017年15836例患者总阳性为866例,阳性率为5.47%,总阳性率各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阳性患者487例,阳性率为3.08%;女性阳性患者为379例,阳性率为2.39%,男、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项感染性标志物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为HBsAg(3.89%)、抗-TP(0.73%)、抗-HCV(0.71%)、抗-HIV(0.14%).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总阳性率呈不规则分布.结论 口腔洁治术患者进行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可以明确血液传播,有利于解决是否为医源性感染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其他患者的安全及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作者:陈鑫;张佳;牛洁;刘亚东;景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日立7080酶法检测钠的交叉污染的清除问题.方法 首先通过试验检查样品针是否携带污染,然后通过试验发现试剂间有无交叉污染,进而查找试剂间交叉污染发生的位置,终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交叉污染.结果 试剂针被污染时,总胆红素(TBI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个项目对酶法检测钠有显著影响.结论 生化分析仪试剂针老化导致酶法检测钠发生交叉污染后,只能更换试剂针R1和R2,污染才能彻底消除.
作者:李伟波;李娟;贾黎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对女性血脂的影响.方法 收集某市星级餐馆208例女服务员就是否被动吸烟分为2组,比较2组间血脂的差异.结果 被动吸烟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不吸烟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被动吸烟是女性脂代谢指标紊乱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朱雪锋;仇娟;王淑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和脂蛋白相关蛋白磷脂酶2(PLA-2)水平与晚期前列腺癌化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均行化学治疗,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A PN、PL A-2水平,探讨A PN、PL A-2水平与前列腺癌化疗效果和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 APN低水平组患者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疾病进展(PD)、客观有效(RR)分别有9、8、7、13例,化疗有效率明显低于高水平组患者(P<0.05);而PLA-2低水平组患者CR、PR、SD、PD、RR分别有11、12、9、8例,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高水平组(P<0.05).APN低水平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外周神经毒性分别为25、18、19、9例,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高水平组(P<0.05),而PL A-2低水平组各并发症发生分别有11、14、13、5例,明显低于高水平组(P<0.05).肿瘤TNM分期(P=0.02)、APN(P=0.03)、PLA-2(P=0.01)是前列腺癌患者病死、转移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A PN和PL A-2水平与前列腺癌化疗效果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任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表达.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该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200例(A组),单纯高血压患者50例(B组),单纯高脂血症患者50例(C组),健康体检者50例(D组),观察4组研究对象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脉搏波转导速度(PWV)、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同型半胱氨酸(Hcy)、平均动脉压(MAP)的表达.结果 4组研究对象GLU、ALT、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A、B、C 3组患者hs-CRP、PWV、Hcy明显升高(P<0.05),FMD、NMD明显降低(P<0.05),A组患者CHOL、LDL、TG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B、D组明显升高(P<0.05);A组患者MAP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C、D组明显升高(P<0.05);B组与C组在hs-CRP、PWV、Hcy、FMD、NMD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hs-CRP、Hcy、PWV较B、C组明显升高(P<0.05),FMD、NMD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患者炎性反应较健康者严重,血管内皮功能较差,且动脉僵硬程度明显;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比单纯高血压及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炎性反应更严重,血管内皮功能更差,动脉僵硬度更加明显,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大,更加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利定建;孟丽琴;傅应昌;林瑞基;黄国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肠屏障功能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作用和评价谷氨酰胺联合酪酸梭菌(米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消化科D-IBS患者240例(D-IBS组),另选10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包括血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活性(DAO)水平,同时检测炎性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将24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0例,分别为谷氨酰胺组(复方谷氨酰胺500 mg,口服,每天3次)、酪酸梭菌组(米雅2粒,口服,每天3次),联合治疗组(复方谷氨酰胺500 m g,口服,每天3次+米雅2粒,口服,每天3次).用药1个月后检测D-IBS组患者3个亚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性指标并记录临床症状(腹痛、腹胀、腹泻次数等).结果 D-IBS组患者血清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个亚组经治疗1个月后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联合治疗组优于另外2个组(P<0.05),单一用药的2个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治疗后CRP、IL-6、IL-1β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酰胺组与酪酸梭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酰胺组与联合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联合治疗组95%,谷氨酰胺组86.1%,酪酸梭菌组84.8%,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2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疗效与肠黏膜屏障指标呈正相关关系.3个亚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D-IBS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谷氨酰胺、酪酸梭菌可通过改善黏膜通透性、修复黏膜屏障,有效改善症状,且联合治疗的效果佳.
作者:颜美珠;沈曼茹;崔英;安敏;黄继英;唐鄂;高振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国产伏立康唑在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血液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期间采用国产伏立康唑治疗的IFD患者154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病原学特征、分层诊疗时机,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IFD的总有效率为70.8%,各IFD诊断分层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真菌治疗后退热时间(P=0.001)、G试验结果(P=0.017)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电解质紊乱为主(99例,64.3%),但改善迅速且不影响总疗程.结论 国产伏立康唑对血液病患者合并IFD治疗效果较好,其不良事件较少且多能耐受.
作者:喻镁佳;何迪;胡杰;陈琪;刘素娜;朱晓玲;李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安图全自动磁微粒化学发光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安图T B-IG RA试验)对临床结核病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探讨该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住院收治的疑似结核病患者210例,分析患者的常规相关检测结果、临床病理特征、T B-IG RA试验结果资料,并随访3个月.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临床确诊的103例患者作为结核组,非结核组107例,将2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安图TB-IGRA产品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同时将结核组按结核类型的标准分为3个亚组,即肺内结核组、肺外结核组、肺内合并肺外结核组,并对其诊断的灵敏度进行结果比较.结果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临床结核诊断的灵敏度为89.32%,特异度为85.98%,准确度为87.62%,阳性预测值为85.98%,阴性预测值为89.32%.检测肺内合并肺外结核组的灵敏度为90.63%,肺内结核组的灵敏度为89.66%,肺外结核组的灵敏度为84.62%.结论 安图TB-IGRA产品融合IGRA的免疫学方法与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孵育刺激后直接上机检测,避免了较多人为操作造成的结果误差,其兼具了放射免疫的高灵敏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易于自动化操作.且该方法对结核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可用于活动性或潜伏性结核的辅助诊断.
作者:高伟;何霞;陈涛;罗雅文;王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与抗核抗体的关系.方法 采集2010―2016年云南省中医医院19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恶性肿瘤组,选择同期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抗核抗体(ANA)水平;检测恶性肿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按ANA水平分为ANA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ANA滴度≥1:10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时,190例恶性肿瘤组患者ANA阳性率为34.2%,ANA滴度>1:320时,阳性率为24.2%.对照组ANA阳性率为5.0%.2种情况下,2组研究对象的A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患者ANA阴性组CD4+/CD8+为1.79(1.16,2.11),阳性组CD4+/CD8+为1.25(1.0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存在以ANA升高为表现的自身免疫现象,ANA阳性患者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自身免疫反应导致阳性组和阴性组细胞免疫功能的差异.
作者:李亚波;林云;邹映东;刘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国产伏立康唑在血液病患者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预防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该院血液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的住院患者,因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国产伏立康唑抗真菌预防治疗的86例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使用国产伏立康唑分级预防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86例患者中42例行初级预防、44例为再次预防,有效率分别为88.1% 和97.7%,突破性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7% 和0.0%.结论 国产伏立康唑对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抗真菌预防效果好且不良事件较少.
作者:喻镁佳;胡杰;陈琪;刘素娜;朱晓玲;何迪;李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直接扩增法批量检验并调查川东地区汉族人群DNA标本在18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采用DNATyper15TM Plus试剂盒直接扩增和3730XL型遗传分析仪检测STR分型.随机抽取326例该地区汉族无关个体STR分型结果 ,并统计18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其他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18个STR基因座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川东地区汉族人群18个STR基因座的杂合度、匹配概率、多态信息含量、个体识别概率、非父排除概率的范围分别为0.604~0.896、0.016~0.219、0.545~0.908、0.781~0.984、0.295~0.788.结论 使用直接扩增法批量检验DNA数据库标本的效率高、质量好;18个STR基因座的联合应用能获得较好的系统效能,为该地区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研究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汪昌丽;范英南;樊哲仁;姚伊人;杨帆;张国栋;喻永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床旁联合检测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因胸痛住院的患者154例.112例N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发病时间又分为3 h组45例,4~6 h组38例,≥6 h组29例;42例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 C S)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发病时间又分为3 h组16例,4~6 h组10例,≥6 h组16例.所有患者均行床旁检测cTnI、NT-proBNP.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3 h内其cT-nI、NT-proBNP升高水平与心肌梗死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cTnI、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并随发病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对照组cTnI、NT-proBNP无明显变化(P<0.05).cTnI诊断AM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5,Cut Off值为0.471,特异度为87.5%,敏感度为51.9%;NT-proBNP诊断AMI的AUC为0.756,Cut Off值为176.13,特异度为68.7%,敏感度为75.6%;但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5,Cut Off值为88.64,特异度为87.5%,敏感度为66.7%;联合检测的AUC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床旁联合检测cTnI和NT-proBNP对急性NSTEMI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其结果快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福汉;肖小强;张学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不同空腹高血糖水平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1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根据OGTT空腹血糖(FBG)水平分为5组:1组为7.11 mmol/L≤FBG≤9 mmol/L;2组为9 mmol/L0.05);但第4组患者FBG>13 mmol/L时,各指标都升高后降低.各组C-PAUC和HO-M A-β逐渐降低.结论 葡萄糖不良反应干扰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因此临床建议T2DM患者的FBG控制在13 mmol/L以下才进行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能更准确地反映胰岛HOMA-β.
作者:李素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儿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定量、乙型肝炎5项、前S1联合检测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12岁以下维吾尔族患儿128例,HBV-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乙型肝炎5项和前S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结果 128例患儿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模式阳性88例(68.75%),其中病毒载量>105 IU/m L者占97.72%,(103~105)I U/m L占1.14%,<103 IU/m L占1.14%,前S1阳性83例(94.32%),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HBcAb模式阳性24例(18.75%),其中病毒载量>105 IU/mL,占12.5%;(103~105)IU/mL,占20.83%;<103 IU/mL,占66.67%;前S1阳性18例(75%).HBsAg+HBeAg模式阳性11例(8.59%),其中病毒载量>105 IU/mL占100.00%,前S1阳性11例(100.00%).HBsAg+HBcAb模式阳性5例(3.91%),其中病毒载量<103 IU/mL占100.00%,前S1阳性5例(100.00%).结论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患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多数处于HBV-DNA高病毒载量期,应作为重点监测与治疗的对象,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彭红梅;刘雯;沙银中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