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低位前切除术(LAR)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对中低位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0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8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LAR组和APR组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5例中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LAR和APR手术方式对低位直肠癌的预后无明显影响.保肛术式为首选,因此APR应视为首选术式.
作者:李长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国是HBV感染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达9.09%,其中母婴传播的途径危害尤其明显,慢性化机率极高,乙肝疫苗0,1,6接种程序被证实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1],但对于HBVDNA阳性的孕妇,则期望寻找更有效的方案,我们就此做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黄华;谭英;陈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SAP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采用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各0.5 mg穴位注射.对照组30例采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腹胀、腹痛症状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腹胀、腹痛症状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SAP并麻痹性肠梗阻疗效确切,穴位注射疗效优于肌内注射.
作者:张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留置针接负压吸引治疗头皮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43例病人的手术方式、治疗机理及优缺点.结果:43例全部治愈,无继发出血、感染.结论:留置针接负压吸引治疗头皮血肿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手术.
作者:周宇;徐荣华;熊世杰;陈淳;邓发斌;苗春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状态.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选用13种常用抗生素对痰液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MIC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为8.5%,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均为10.6%;耐药率高的是头孢噻肟(91.5%)和头孢曲松(83.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作者:叶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阴性的原因. 方法:对20例胆总管探查阴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胆总管探查阴性者仅具有胆总管探查的相对指征而没有绝对指征. 结论:对仅有胆总管探查相对指征者,胆总管探查应慎重.术中可以经胆总管进行胆管造影,若造影阳性,则可以进一步行胆总管探查.
作者:高洪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推拿与功能训练结合对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在功能训练的同时,介入传统推拿疗法,每日1次,每周5次,2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在痉挛型脑瘫治疗中,进行功能训练过程的同时,配以传统推拿疗法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曹蓉;魏红;温元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高频电波环切(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价值.方法:对187例宫颈糜烂Ⅱ°以上的患者采用LEEP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187例中12周内痊愈179例(95.7%),有效8例(4.3%).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糜烂较好的方法.
作者:熊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输血治疗包括输全血和成分血,是临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由于输血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传播性疾病,另外,由于地域、经济、文化和医疗水平的差异,在中国大中城市的输血风险较低,而一些边远贫穷地区相对较高.因此,医院要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切实履行医院在输血方面的义务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避免输血方面的医疗纠纷,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于金玲;顾浩;陈家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对等剂量布比卡因不同用药方式行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健康临产妇,按用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重比重组和等比重组各30例,观察记录感觉阻滞起效及达高平面时间、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分别由手术医生和产妇于术毕对麻醉质量进行评估.结果:重比重组感觉阻滞达高平面时间明显长于等比重组(P<0.05),肌松效果明显优于等比重组(P<0.05),产妇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等比重组(P<0.05),两组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差别.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液CSEA麻醉更适合于剖宫产手术.
作者:赵静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妇科手术的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妇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术后将血糖控制在7~8 mmol·L-1;68例中伤口Ⅰ期愈合64例(94.1%),伤口感染致Ⅱ期愈合4例(5.9%).结论:糖尿病患者行妇科手术,保持围手术期的血糖相对稳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丽蓉;李文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无上腹部手术史,采用腹腔镜完成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结果:38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无中转开腹.随访2~15个月,平均6个月,38例均无结石再生或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的优点显而易见,既可达到常规手术的效果,又具患者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逐渐取代常规的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较常见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江海鸿;魏晓东;程先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院对450例足月妊娠并血小板减少的孕妇成功地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现将麻醉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继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骨关节损伤进行螺旋CT扫描,并行3D和MPR.结果:全部病例经CT轴位扫描、3D和MPR均满意地显示骨关节损伤情况,3D和MPR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地显示损伤的具体程度.结论:螺旋CT、3D和MPR是CT轴位扫描的很有价值的补充手段,在脊柱及大关节损伤中螺旋CT扫描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在骨关节损伤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方法:对我院10年来早期食管癌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X线征象及临床表现.结果:X线征象中局限性管壁僵硬25例(23.8%),小充盈缺损19例(18.1%),黏膜增粗、扭曲、毛糙68例(64.8%),黏膜破坏中断32例(30.5%),小溃疡18例(17.1%),蠕动减弱92例(87.7%),钡点滞留18例(17.1%).临床表现中吞咽梗阻或大块食物梗阻感约55%,咽喉部干涩及紧缩感25%,食管异物感20%,胸骨后不适或闷胀5%.结论:早期食管癌有相应的X线改变,再结合临床表现部分早期病变可以得到早期诊断.
作者:彭兴建;李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的含量.结果:ACS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s-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7.8%和100%.结论:Hs-CRP含量测定可作为ACS预测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晓平;杨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树脂牙合垫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可以后退至对刃关系,反覆牙合较深,超过3 mm.应用树脂牙合垫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结果:所有患者经3~10个月矫治,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树脂牙合垫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牙合技术具有疗效明显、治疗简便的特点.
作者:孙红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胫骨下段骨折不愈合原因,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胫骨下段骨折骨不愈合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治疗.结果:18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骨不愈合除解剖因素外,均有治疗不当因素;经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髂骨、取(植)骨治疗,18例全部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用于胫骨下断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患者效果良好.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长托宁用于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各60例.长托宁组静注长托宁0.01 mg·kg-1,阿托品组静注阿托品0.01 mg·kg-1.2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记录入室后给药前和给药后min 1、min 5、min 10、min 20、min 40、min 60时的血压、心率、SpO2、寒战及新生儿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的血压、SpO2、新生儿评分无显著差异.但两组间寒战有显著差异.长托宁组寒战有6例,无重度寒战.阿托品组寒战有36例,其中有13例重度寒战.长托宁组的心率变化及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阿托品组(P<0.05).结论:长托宁作为剖宫产产妇的术前用药,其预防寒战发生明显优于阿托品,且对血压、心率、SpO2及新生儿评分几无影响.
作者:张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跟骨骨折临床常见,占全身骨折的2%[1],对于SandersⅢ、Ⅳ型多采用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不愈合占有较高比例.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应用切开复位解剖型跟骨钢板治疗21例(25侧)移位型关节内跟骨骨折,术后出现的切口感染不愈合原因及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金正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髁上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髁上骨折24例. 结果:随访7~38个月,7~13个月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采用Merchan 提出的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10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83.3%.结论:采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髁上骨折,固定牢靠,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是股骨髁间髁上骨折的理想选择.
作者:伍锐;吉维顺;何占江;余琳;孙金贺;石建宏;黄欣;徐福儒;徐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交链孢霉变应原的安全性及生物活性.方法:将交链孢霉粗提液进行葡聚糖凝胶过柱层析,用粗提液和纯化液做小白鼠毒力试验及组织切片,并为30例哮喘患者进行特异性皮肤试验.结果:交链孢霉变应原蛋白质含量洗脱曲线2个峰5个组分,蛋白质含量以F2高.小白鼠毒力试验未见异常反应,主要脏器组织切片,观察指标均为阴性.特异性皮肤试验,粗提液和纯化液均有生物活性,以F2组分活性较高.结论:交链孢霉变应原粗提液、纯化液安全无毒,用含生物活性较高的纯化液F2组分用于对真菌变态反应的患者进行特异性诊断和治疗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张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急性乙醇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络酮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叶敏;张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Ⅳ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65例外伤性Ⅳ级前房积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入院时均为盲目,治疗后45眼脱盲,但仍有20例(30.77%)为盲眼.继发青光眼49例,保守治疗治愈11例,前房冲洗治愈21例,其它抗青光眼手术治愈15眼,结论:伤后及时入院及得到正确处理施治是减少致盲率的有效措施,而外伤性前房积血实行前房切开冲洗手术时机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病情、入院迟早、因人而异的眼压耐受性等,临机处置,对入院时无光感的病例,应及时手术,以期抢救视功能.
作者:蒋萍;刘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群伤急诊病人的接诊分类与转运中基本信息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自制基本信息卡用于群伤急诊接诊中,由专人负责,分段填写.结果:我院收治的1 861例地震伤员均得到准确分类、及时救治,无一例发生二次损伤.结论:急诊群伤病人基本信息卡能够加快分类速度,提高分类准确率,为提高群伤急诊病人的整体救治效率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吴海燕;张安琴;安莉;张义辉;邓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常见鼻副窦病变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增进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提高鼻窦内镜手术的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10例常见鼻副窦病变的影像学资料.结果:一般炎性病变45例,为窦腔内密度较均匀软组织影;单纯性鼻息肉17例,鼻息肉伴黏液潴留囊肿19例,呈球形肿物,边缘光滑;真菌性鼻窦炎12例,表现为窦腔内不均匀软组织影,可见斑片状或破棉絮样高密度影,多呈中央性分布,3例伴上颌裂孔区域的骨质破坏;肿瘤17例,为窦腔内膨胀性生长块影伴窦壁不同程度骨质破坏.结论:CT是诊断鼻副窦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清楚地显示病灶以及受累的程度、范围,为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莫云海;冉隆富;周映华;卢意;陈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以相关因素为自变量,以生存时间为因变量,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将单变量引入Cox回归模型,与预后有关的变量有血清总胆红素、碘油沉积情况、临床分期、治疗次数等4项因素.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4项指标引入Cox多因素回归模型,表明血清总胆红素、碘油沉积情况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血清总胆红素、碘油沉积情况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预测疗效的有效指标.
作者:贾群玲;高万勤;徐志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T细胞亚群、免疫调节T细胞(CD+3、CD+4、CD+25)、自然杀伤细胞(CD-3、CD+16、CD+25)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及其与AA发病、免疫抑制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初诊AA患儿3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并与正常儿童35例对照.病例组分为免疫正常组和免疫异常组,均接受常规和常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初诊再障患儿外周血CD+8、CD+25T细胞均显著增高(P<0.01),CD+4T细胞(P<0.05)、CD-3、CD+16、CD+56细胞(P<0.01)、CD+4/CD+8比值(P<0.05)均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免疫异常型患儿的免疫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大多数AA患儿存在CD+4/CD+8比值失调,CD+25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参与了发病,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临床了解发病机理、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熔;李运碧;李戈;张辉;叶太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金堂县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对妇科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对全县农村60岁以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全免费检查,对检出疾病者进行治疗.结果:受检人数24 544人,查出患妇科疾病者16 810人,检出率68.49%,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居前2位.结论:农村妇女病患病率极高,妇女保健应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定期开展普查普治,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周平英;代永清;刘泽雨;兰清馥;史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心绞痛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1个疗程(4周)结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早搏减少总有效率治疗组(87.5%)优于对照组(61.3%,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85.7%)优于对照组(73.8%,P<0.05);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83.3%)优于对照组(73.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心绞痛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能更有效改善冠脉血供及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作者:张静;叶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患者牙列缺损并余牙重度磨耗的设计及修复治疗,探讨牙合重建的有关问题.方法:选取牙列缺损并余牙重度磨耗患者62例,根据患者余牙情况采用牙合垫式可摘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随访1~4年,观察修复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重建后牙列形态、咬合面及面下1/3高度获得适当恢复,美观改善,咀嚼功能良好.结论:对牙列缺损并重度磨耗的病例,牙合垫式义齿和固定义齿都是牙合重建修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孔敏;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血清白蛋白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分级的相关性.方法:157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肺功能分为4级,收集空腹静脉血清白蛋白值.结果:Ⅰ级COPD营养良好者44人、轻度营养不良者10人、低白蛋白血症者2人,Ⅱ级依次为11人、12人、1人,Ⅲ级依次为24人、15人、5人,Ⅳ级依次为9人、17人、7人.血清白蛋白与COPD分级的相关指数为0.253(P<0.05);COPDⅠ级与Ⅳ级间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指数为0.334(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的下降与稳定期COPD分级具有相关性.COPD级别差异越大血清白蛋白下降越明显.
作者:徐英;王永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万托林与普米克令舒及氨茶碱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吸氧、抗感染、祛痰综合疗法基础上加药.试验组58例雾化吸入万托林和普米克令舒,同时静脉滴注氨茶碱;对照组56例雾化吸入氨茶碱、普米克令舒,同时静脉滴注氨茶碱.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和临床疗效.结果: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喘鸣音平均消失天数试验组为1.6 d、4.2 d、3.6 d、3.4 d,对照组为3.2 d、7.2 d、6.5 d、6.4 d,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雾化吸入万托林联合治疗可迅速舒张气道平滑肌,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缩短病程.
作者:徐良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估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及对母儿的安全性.方法:按照美国大学制定的阴道分娩推荐表处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产妇92例,并进行分娩资料分析.结果:VBAC的成功率为70.65%.92例产妇中,65例试产成功,其余均剖宫产终止妊娠.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指征,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对母儿的危害.
作者:李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都保)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普米克都保)治疗,治疗组使用信必可都保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必可都保能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疗效优于普米克都保.
作者:贾兴泽;周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和ELISA法在儿童HBsAg检测中的作用,了解某县1~7岁儿童HBsAg感染趋势.方法:对2004~2008年某县幼儿园69 303名儿童采用胶体金法筛查乙肝表面抗原,初筛阳性者再用ELISA法复查两对半.结果:经胶体金法筛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947 例,ELISA法复查两对半确诊为乙肝者878例;2004~2008年阳性率分别为1.77%,1.34%,1.31%,1.23%,0.87%,各年度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某县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胶体金法作为儿童HBsAg初筛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泽雨;何榕;邓见;李永惠;史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后采用不同体位对药液扩散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病人,每例患者同侧先后接受两次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随机决定首次阻滞后平卧(平卧组)或坐位(坐位组).两次隔日进行.测定阻滞5 min后药液上下界、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舒张末期血液流速(ED)、血管内径(D)、每分钟血流量(FV).结果:两组间药液扩散范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阻滞前后颈内动脉及椎动脉PS、ED、D、FV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阻滞后以上各值明显增加.阻滞前和阻滞后两组间颈内动脉及椎动脉PS、ED、D、FV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坐位药液更易朝尾端扩散;星状神经节阻滞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PS、ED、D、FV明显增加,不同体位对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流影响无差别.
作者:杨帆;杨邦祥;肖红;宋海波;刘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血脂、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格列吡嗪加二甲双胍,对照组采用格列吡嗪,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血脂、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血肌酐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脂及体重指数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能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可致血脂及体重指数下降.
作者:黄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减少慢性咳嗽的误诊误治.方法: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关于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对53例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3例慢性咳嗽患者病因诊断中,咳嗽变异型哮喘(CVA)为43.4%(23/53),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为20.8%(11/5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为16.9%(9/53),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为5.7%(3/53),其他病因为13.2%(7/53).结论:CVA、PNDs、GERC及EB是慢性咳嗽常见的病因(86.8%),指南推荐诊断程序有助于慢性咳嗽的诊断.其中,详细病史询问结合针对性病因治疗是否有效是确诊病因的重要环节.
作者:朱丽;刘定义;丁烯;王佑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夜班护士对护士长夜间督导的需求,探讨一种有效的夜间护理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夜查房,比较护士对两种夜查房方式的需求及两种查房方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护士对两种夜查房方式的需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科室、护龄、技术职称护士对护士长夜间督导需求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采用不同夜查房方式后部分护理质量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士长夜间督导有利于夜间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作者:刘素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抢救护理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心肺复苏患者急救过程中的相关护理技术与治疗.结果:15例心肺复苏患者中抢救成功7例,8例心脏停搏时间超过10 min者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早期迅速的抢救治疗与护理配合是保证复苏成功、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余红;向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小便护理与快速康复的关系.方法:治疗组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排尿护理指导,术中、术后限制液体入量.对照组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普通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麻醉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输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导尿89例,对照组导尿192例,有极显著差异(P<0.01).术后两组在下床活动时间、禁食时间及住院天数上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重视小便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蒲成容;秦玉蓉;张世巧;向静;郭洪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提高急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方法:应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成都市7家医院的87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心情抑郁占56.3%,精神紧张占62.1%,焦虑失眠占58.6%,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检出率为30%.结论: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其应重视自我保护和取得管理层的支持,以增进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济梅;李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运用于产程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例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产程的护理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运用于产妇生产过程中,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从而减轻产妇痛苦.
作者:张来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美国每年新发生病例18万[1].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较快[2].目前,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由于目前并无有效预防乳腺癌的措施,医学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癌的早期检出和诊断是获得较好疗效和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王海燕;赵建农;许持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 , IIDDs)是一组病因上与自身免疫相关,在病理上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炎症为主的疾病.这些疾病虽然存在相似的病理因素,但在组织学、影像学以及临床表现上均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汤化民;罗天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临床常见病,PNS经激素治疗8周后无效、抵抗、依赖或反复发作者统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其发生率占到PNS的30%~50%.RNS患者常进展为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以终末期肾病告终,临床治疗棘手[1].RNS发病原因复杂,既往研究认为严重高脂血症、免疫紊乱、炎症介质等因素单独或共同参与RNS的发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些相关基因的改变参与了RNS的发病过程,主要集中在糖皮质激素(GC)及其受体(GR)相关基因、足细胞相关基因两方面.
作者:李霞斌;孙兴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从1976年Melcher提出牙周再生潜能和牙周创口根面优势细胞决定愈合形式[1],到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相当数量的相关细胞和活化特定细胞的生化因素决定牙周缺损的修复,以及根据此类理论建立的引导组织再生技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局部运用釉基质蛋白和其他多肽生长因子等牙周再生治疗手段,都是着眼于刺激局部内源性或外源性细胞(包括相关干细胞),发挥其修复功能.
作者:罗杰;谭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肾间质纤维化(RIF)常因各种原因引起肾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致多种巨噬细胞激活并释放各种因子,使静息状态的细胞外基质产生细胞转化为成纤维母细胞(MFB),并有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堆积,终致RIF.研究表明,疾病状态下缺血、缺氧、蛋白尿及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等的作用,使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向MFB转分化,在RIF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RTEC损伤与RIF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周鹏飞;孙兴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脐血干细胞移植(Cord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CBSCT)与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外周血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一样,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中的一个类型.
作者:杜全宇;马萍;祝彼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男,80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隐痛、不适10余年,加重5 d来院.一般状况尚好,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及黄疸;查体:右上腹及剑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区轻叩痛,莫菲氏征(±);血常规正常.
作者:邓雪辉;赵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科研人员正确地委托查新和认真地填写查新检索咨询委托单(简称委托单)是科研项目查新正常开展和确保查新质量的前提,而查新委托书的撰写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出具查新报告的质量.本文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的220份查新委托书,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罗晓勘;曹勤;范戎;朱自彬;闫勇;朱勤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