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2096-1278
  • 国内刊号:61-1502/R
  • 影响因子:0.23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陕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52-207
  • 全年订价:4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临床研究杂志   2018年1期文献
  • 缬沙坦合用吲哒帕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合用吲哒帕胺的降压疗效和稳定性.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6月在我所门诊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78例,根据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合用吲达帕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缬沙坦治疗,用药8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缬沙坦组与联合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76.9% 和94.9%(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少.结论 缬沙坦合用吲哒帕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 、有效、耐受性好.

    作者:海铭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接受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24h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24h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24h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确切,可以获得较好的降压效果以及肾功能改善.

    作者:黄青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使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总体上骨折的愈合率为97.50%;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63.75% 、良27.50% 、可6.25% 、差2.50%.结论 使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对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预后良好.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对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5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实验组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统计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疼痛程度(VAS)评分、于术后12个月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对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良好疗效,且存在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李奎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纵隔肿瘤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纵隔肿瘤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住院行手术治疗的106例后纵隔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3例.实验组后纵隔肿瘤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后纵隔肿瘤患者接受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后纵隔肿瘤手术患者组间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复发率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结果对比,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纵隔肿瘤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术后并发症问题,具有推广实施价值.

    作者:李志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择期剖宫产与急症剖宫产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探究对比择期剖宫产与急症剖宫产特征.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200例剖宫产产妇,实验组(急症剖宫产)100例,对照组(择期剖宫产)10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一般资料,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比两组各手术指征与术中术后基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臀位、瘢痕子宫、盆骨狭窄、胎儿宫内窘迫指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缩乏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症剖宫产危险性更大,并发症多,而择期剖宫产更为安全,需加强并发症预防,改善母婴生存质量.

    作者:陶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分析三苯氧胺对浆细胞乳腺炎急性发病初期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三苯氧胺对浆细胞乳腺炎急性发病初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10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三苯氧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乳房疼痛评分为(2.13±0.05)分,乳房肿块直径评分为(3.04±0.41)分,肿块皮肤评分为(3.06±0.46)分,实验组患者以上三项指标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中治疗前Ki67表达>30% 有39例,占比为70.91%,治疗一个月后有7例,占比为12.7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苯氧胺在浆细胞乳腺炎急性发病初期治疗上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臻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血液病成分输血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血液病成分输血临床现状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79例血液病患儿临床资料,内容包括输血指征、方法、效果判断标准等,统计患儿成分输血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79例血液病患儿均顺利完成成分输血,其中输注红细胞所占比例(65.17%)、有效率(89.88%)均较高,而血液病患儿接受粒细胞输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100.00%).结论 对血液病患儿给予成分输血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侯淑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B超下清宫术联合MTX胎囊注射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B超下清宫术联合M T X(甲氨蝶林)胎囊注射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女性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瘢痕妊娠所采取治疗手段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B超下M T X胎囊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B超下清宫术联合M TX(甲氨蝶林)胎囊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种疗法对患者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差异.结果 采取B超下胎囊注射M T X联合清宫术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0%(36/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26/40),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满意度(95.0%)也明显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产妇,采取B超下胎囊注射M TX联合清宫术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效果佳,而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作者:陈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硝普钠与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衰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在难治性心衰治疗中采取新活素与硝普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4例难治性心衰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62)与实验组(n=62),将采取硝普钠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新活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经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径)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BNP(129.68±6.58)、治疗总有效率98.38% 等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血清BNP(169.64±5.24)、治疗总有效率87.09%,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径)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新活素治疗与硝普钠治疗应用在难治性心衰患者中均有一定效果,都可以提升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患者心功能,但是新活素治疗效果更具优势.

    作者:娄学明;杨柳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手术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寒战反应的预防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手术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寒战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择期进行骨科手术患者78例,且均行椎管内麻醉.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选用右美托咪定实施麻醉,比较两组寒战反应分级及镇静评分标准(Ramsay)评分.结果 观察组寒战反应分级0级36例(92.3%)、1级(7.7%)、2级、3级、4级均为0例(0.0%),与对照组25(64.1%)、7例(17.9%)、5例(12.8%)、2例(5.1%)、0例(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泵注结束(T1)-手术结束(T3)时,观察组Ramsay评分(2.9±0.7)分、(2.8±0.7)分、(2.5±0.6)分较对照组(2.2±0.4)分、(2.2±0.5)分、(2.0±0.4)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骨科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实施椎管内麻醉可有效预防寒战反应发生,提高镇静效果.

    作者:唐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分别为(28.9±3.6)h和(17.9±3.8)h,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 和96.7%,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 和6.7%,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效果显著,止血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党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脑梗死的发生与高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将该时期来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实施检测,对比其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 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男性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病人,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脑梗死发生、发展均存在密切关系,积极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预防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内容.

    作者:李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分析对老年骨科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其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全身麻醉组、硬膜外麻醉组各30例,仔细记录患者药物用量、睁眼时间及语言恢复时间,并采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在药物用量、睁眼时间及语言恢复时间方面(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麻醉结束后的MMSE评分和麻醉诱导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结论 不同麻醉方式都会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其中全面麻醉方式的影响更为显著,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更好,利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尽快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广泛应用.

    作者:孔连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分析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的效果,分析使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的女性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将6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比组采用中医通管助孕汤治疗,半年后对66例患者回访调查,分析妊娠例数.结果 实验组经腹腔镜治疗,妊娠16例,概率48.5%(16/33),对比组经中药通管助孕汤治疗,妊娠7例,概率21.2%(7/33).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实验组半年后妊娠率高于采用中药通管助孕汤治疗的对比组.结论 腹腔镜治疗作为一种微创伤手术,它能有效恢复不通不孕症患者输卵管功能,让不通不孕症患者恢复妊娠功能,应推广使用.

    作者:潘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前路单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伴椎弓根断裂的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在伴椎弓根断裂的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治疗中,前路单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优势.方法 将9具新鲜成人尸体胸腰椎标本(T11-L3)作为A组(对照组),建立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模型后均予以前路单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分别为B组(椎弓根完整组)、C组(单侧椎弓根切断组)、D组(双侧椎弓根切断),检测对比三组生物力学具体情况.结果 B组、C组、D组T12、T1脊柱运动单元前屈、后伸、左右侧弯ROM均明显低于A组(P<0.05),其中D组上述指标与B组、C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T12、T1运动单元左右旋转ROM均明显低于A组、D组(P<0.05);各组L1、2脊柱运动单元各个方向ROM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伴椎弓根断裂的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前路单节段融合内固定能够提供足够的初始生物力学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新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7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同期收治的67例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胸痛、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心力衰竭、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死亡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 、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发生率高,但不具有典型性;易出现感染、心力衰竭、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

    作者:王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血清IL-4、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哮喘患的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地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对于观察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片口服.结果 对于治疗后,观察组的患儿血清IL-4、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党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在生殖内分泌方面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探讨抗缪勒氏管激素(A M H)在生殖内分泌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性抽取本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来院就诊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患73例作为观察对象,设立为观察组;另抽取本院同期收治行健康体检经期正常女性43名,作为健康参考组;均观察对比生殖内分泌指标(卵泡刺激素、睾酮、雌二醇、抗缪勒氏管激素、黄体生成素),并结合ROC曲线分析技术评估抗缪勒氏管激素检测特异性与敏感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殖内分泌指标检测均与健康参考组女性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将各项生殖内分泌指标纳入ROC曲线分析发现,抗缪勒氏管激素检测敏感度可达到84%,而特异性指标可超过93%,属生殖内分泌各项指标检测中具可信度.结论 生殖内分泌检测诊断中可将抗缪勒氏管激素指标作为参考指导标志物之一,其检测敏感度较高,具备优质特异性,有效提高诊断结果可信度.

    作者:孟晓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气道感染和哮喘发生间的关联及其对呼吸科气道管理的要求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气道感染和哮喘发生间的关联,分析关联原因对呼吸科气道管理的要求.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断为气道感染的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85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老年健康者8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气道功能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对实验组患者开展气道管理工作,比较管理前后痰液湿化效果、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气道功能指标参数、T h1和T re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h2和Th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气道管理后,痰液湿化满意度显著高于开展气道管理之前(P<0.05),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气道管理之前(P<0.05).结论 气道感染会影响老年患者的气道功能,破坏T细胞亚群的平衡,促进哮喘现象的发展.应积极对老年患者开展气道管理,提升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马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微出血患者血清Aβ1-40、Aβ1-42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对脑微出血患者血清Aβ1-40和Aβ1-42的检测进行分析,探讨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未出现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Aβ1-40和血清Aβ1-42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清Aβ1-40浓度为(46.24±12.46)pg/mL,血清Aβ1-42浓度为(57.41±15.10)pg/mL,观察组患者血清Aβ1-40浓度为(53.98±13.54)pg/m L,血清Aβ1-42浓度为(47.19±8.92)pg/m L,观察组的血清Aβ1-40浓度高于对照组,血清Aβ1-42浓度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血清Aβ1-40个血清Aβ1-42水平的变化与脑微出血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脑微出血的一个诊断指标,反应病变程度,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艳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尿激酶静脉溶栓后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4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尿激酶静脉溶栓并在24小时后与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与此同时,联合给予观察组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hs-CRP水平以及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均更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后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使用是治疗早期脑梗死的有效途径,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推荐使用.

    作者:陈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12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奇偶数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行经皮穿刺内固定术(对照组56例)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56例)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7.5% 、6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针对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夏凯;牛素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成人功能性便秘经聚乙二醇4000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功能性便秘经聚乙二醇4000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接受果糖治疗,研究组给予聚乙二醇4000治疗,两组功能性便秘患者均持续治疗14周为宜,记录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功能性便秘患者经聚乙二醇4000治疗总有效率(90.91%)显著优于使用果糖治疗的对照组(72.73%)(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药物相关)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7.78% 、13.33%)(P>0.05).结论 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给予聚乙二醇4000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林存侠;罗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64例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性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8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自愿原则选取治疗方法,其中常规组的6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的64例患者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创面愈合所需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常规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3.75%,常规组为71.87%,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χ2=8.952,P<0.05).结论 在骨科创伤中应用持续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朝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酚妥拉明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酚妥拉明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肺心病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肺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需进行平喘、吸氧、控制感染、利尿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静脉注射酚妥拉明治疗,治疗组患者行酚妥拉明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的临床效果、症状以及体征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0%,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PaO2(68.31±1.67)mmHg、PaCO2(53.78±1.33)mmHg、CI(2.39±0.46)min*m2/L、EF(45.59±1.23)% 、红细胞计数(4.42±0.16)×109/L、红细胞积压(0.45±0.14)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妥拉明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肺心病不仅效果显著,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柱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室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结果 10.42% 的患者血糖值在12.2~22.5mmol/L之间、33.33% 的患者血糖值22.6~33.5mmol/L之间、56.25% 的患者血糖值在33.6mmol/L以上;肺部感染患者占79.17% 、脑血管因素患者占14.58% 、心律失常患者占6.25%;心力衰竭100% 、肾脏衰竭93.75% 、脑衰竭41.67% 、胃肠道衰竭26.53% 、肝脏衰竭5.88%;器官衰竭数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 感染、血糖值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早期应加强对患者血糖等的控制,以有效降低患者器官衰竭率与病死率.

    作者:王彦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糖的检测与血糖升高的原因

    目的 探析血糖的检测与血糖升高的原因.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260例老年高血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血糖进行检测并对其血糖升高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在高血糖的男女分配比例上,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导致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有肥胖过度 、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并且此三种因素较其他因素对于患者血糖情况的影响要高出许多,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高血糖患者展开积极的健康教育,增强其对于血糖的认知,告知其导致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并给予其合理建议,可使其血糖稳定在一个可控范围,从而降低患者糖尿病发生率.

    作者:付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IL-17和IL-10的水平变化情况及其对临床诊断的重要价值

    目的 针对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IL-17和IL-10水平变化情况及其对临床诊断重要价值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感染性肺炎患儿及同期健康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4例,健康儿童)和观察组(54例,感染性肺炎患儿).比较两组患者IL-17和IL-10变化及其对感染性肺炎诊断的影响.结果 急性期肺炎患儿血清IL-17和IL-10水平高于恢复期肺炎患儿血清IL-17和IL-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性肺炎病儿急性期出现免疫功能失调现象,病情严重时血清IL-17水平显著增高,而血清IL-10呈保护性升高对重症病儿效果不明显.

    作者:孟庆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异甘草酸镁联合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从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中选取出76例作为此次调查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维A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81.6% 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52.6%,两组在整体治疗有效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案切实可行.

    作者:居兴刚;姚莹;陈琳;张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IC 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对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IC 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前者给予肠外营养,后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营养支持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B和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6.1743、9.6385,P<0.01).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761,P<0.01).结论 对IC U重型颅脑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海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来曲唑、黄体酮联合使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机体卵巢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黄体酮与来曲唑联合使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机体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乐县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PCOS不孕患者93例,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黄体酮治疗,研究组47例予以黄体酮+来曲唑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 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 H)、LH/FSH,统计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1年排卵率、妊娠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FSH、LH、LH/FSH低于对照组,E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排卵率74.81%(32/47)、妊娠率48.94%(23/46)高于对照组[52.94%(21/47)、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与来曲唑联合使用治疗PCOS不孕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机体卵巢功能,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

    作者:王丽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临床比较

    目的 总结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临床效果,选择剖宫产优麻醉方案.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80例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90例.实验组90例产妇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参照组90例产妇行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剖宫产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麻醉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麻醉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组间麻醉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镇痛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 、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满意度高等优势,符合产妇需求,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李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用意义探析

    目的 探析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应用意义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从2015年1月3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且采取随机均分法分成两组,命名为调研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莫沙必利治疗;给予调研组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收集整理并做比较.结果 调研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单一使用莫沙必利治疗的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P>0.05),无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比单一使用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更明显,且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王玉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分析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及探索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以随机的方式将这80例肺炎小儿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及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内患儿的平均咳嗽消失时间(5.67±1.26)d、平均退热时间(3.58±1.36)d、平均住院时间(12.22±3.26)d短于对照组患儿的平均咳嗽消失时间(8.86±2.10)d、平均退热时间(4.56±1.22)d、平均住院时间(16.31±2.30)d,结果具有显著区别,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内患儿的治疗总效率(98.32%)与对照组内患儿的治疗总效率(70.46%)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区别,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较只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能够明显地缩短咳嗽、退热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改善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刘新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结合电子胃镜微创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合电子胃镜微创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安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49例和微创组49例),开腹组患者采取开腹修补术治疗,微创组患者采取电子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并比较两种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创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术后,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开腹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电子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微创、疼痛轻、恢复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临床上可积极开展.

    作者:曹卫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化血红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糖化血红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本院诊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6例,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实验组(合并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未合并糖尿病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N末端脑钠肽原的水平及患者的心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N末端脑钠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N末端脑钠肽原水平的差异显著(P<0.05),且患者的心功能级别越高,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N末端脑钠肽原水平越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N末端脑钠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呈正相关性,当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N末端脑钠肽原水平越高,表示患者的心功能损伤越严重,为患者病情诊治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马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患儿激素疗程防治效果及对患儿身体发育的影响

    目的 研究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患儿激素疗程防治效果及对患儿身体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14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在毛细支气管炎治愈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在毛细支气管炎治愈后不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喘息发作情况、肺功能参数以及身体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喘息发作率、喘息持续时间分别为40.3% 、(3.13±2.09)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5% 、(6.27±3.18)d(P<0.05).观察组的无症状天数、潮气量(VT)分别(85.63±3.31)d、(7.52±1.29)% 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5±7.52)d、(6.74±1.44)%(P<0.05).观察组随访1年后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患儿激素疗程,可以减轻肺功能损伤,预防反复喘息的发生,不会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显著影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桂林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的有效性和药理探析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的有效性,并探讨其药理作用.方法 将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和运动疗法.常规组另给予格列喹酮口服,试验组另给予格列美脲口服.2组均于治疗3个月后观察有效性,并对比治疗前后检测并对比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效果和常规组等级比较及总有效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HbA1c、FPG、2hP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有效性明显优于格列喹酮,推测和抑制HbA1c、FPG、2hPG水平有关.

    作者:孔永红;杨小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固定剂量复合剂应用于结核病防治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固定剂量复合剂应用于结核病防治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4月~2015年3月104例结核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传统化疗组采用板式组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合剂组则采用固定剂量抗结核药物复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结核病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评分、每次服用总药片数;患者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复合剂组结核病治疗效果高于传统化疗组(P<0.05);复合剂组治疗依从性评分95.51±4.41分高于传统化疗组82.52±2.13分,每次服用总药片数3.01±0.12片少于传统化疗组7.52±2.51片(P<0.05).复合剂组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短于传统化疗组(P<0.05).结论 固定剂量复合剂应用于结核病防治的效果确切,其服用片数少,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速症状消退,缩短疗程,促使血尿常规恢复正常,值得推广.

    作者:王献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在感染学休克患者中应用分析

    目的 对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在感染学休克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感染学休克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给予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4.63%vs 17.07%,P>0.05),观察组患者DBP、SBP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在感染学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可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

    作者:马传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19例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9例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患者中,其中单侧输卵管堵塞为25例,占据21.0%;双侧输卵管堵塞为14例,11.8%;单侧输卵管不全堵塞有18例,占据15.1%;双侧输卵管不全堵塞有14例,占据11.8%;子宫内膜移位症有18例,占据15.1%;宫腔粘连有20例,占据16.8%,内分泌紊乱10例,占据8.4%.结论 为了有效降低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发生率,首先应确保人工流产的质量,其次应多普及性知识、宣传性教育,避免意外怀孕的发生,后应正确判断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发生原因,并给予对应解决措施,从而减少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发生.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股骨远端骨折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股骨远端骨折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共收治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与40例观察组.对照组行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5),而在X线愈合时间及优良率上,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并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可取得即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明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40例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0例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均选择KL切口,根据探查情况采用神经松懈术、神经吻合术等术式,评价手术前后坐骨神经、胫神经和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术后胫神经损伤评分、腓总神经损伤评分较术前显著上升,差异显著(P<0.05);术后优良率达70.0%,明显高于术前的1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以腓神经 、胫神经损伤居多;②经KL切口入路性吻合术、松懈术对促进坐骨神经损伤的恢复有积极效果.

    作者:汪号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联合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探讨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在小儿腹泻疾病中的近期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统计分析差异巨大(P<0.05).结论 在小儿腹泻治疗中,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蒙脱石散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提示此法可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胡亚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改良3M敷贴在儿童颈外中心静脉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3M加压固定带在中心静脉导管(CVC)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12月住院术后留取颈外双腔CVC导管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3M透明贴膜进行导管固定;2016年1月~6月住院患儿留取颈外双腔CVC导管的患儿60例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后中心无菌敷料加3M敷贴的覆盖方法进行CVC导管的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导管是否脱出率、敷贴松动、敷贴更换时间、敷贴使用的天数、CVC留置天数、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导管托出率、敷贴松动率、更换敷贴次数、敷贴使用时间、CVC留置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1例发生CVC感染,对照组发生1例CVC感染(1.67%),两组患儿CVC感染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试验组固定CVC导管的方法优于常规组,固定效果好,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单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究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共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哮鸣音消失时间(3.62±1.02)d,咳嗽消失时间(4.33±1.23)d,呼吸困难改善时间(4.05±1.25)d,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0%,P<0.05.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且安全性较高,有效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值得研究.

    作者:刘加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泪囊炎(小泪囊)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对慢性泪囊炎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开展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择经临床确诊的6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n=30)与改良组(n=30),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泪囊吻合术,改良组患者接受泪囊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比疗效差异.结果 对比改良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改良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改良组与参照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泪囊吻合术可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且术后复发率低,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政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的诊断延迟原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的诊断延迟原因及给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患者73例,依据确诊时间,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6h内接受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入院6 h后接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 U监护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95%,(P<0.05).结论 对于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 U监护天数与住院天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韩杰;薛玉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比较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对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 在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脊椎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手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满意率更高、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94.00%vs 72.00% 、4.00%vs 24.00%,P<0.05).结论 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优于脊椎麻醉,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推荐使用.

    作者:张慎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 根据Hcy水平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15μmol/L组)与(≥15μmol/L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部分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e)者另加用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应用NIH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Hcy水平明显降低(P<0.05),三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三组NIHSS评分与Hcy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37,P>0.05).结论 HHe虽被证实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可能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并不相关,需加大样本量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广强;王五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肝癌微波消融术后出血因素分析和预防

    目的 分析肝癌微波消融术后出血因素以及总结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超声或C T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治疗的226例肝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出血因素并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结果 226例肝癌患者经微波消融术治疗后11例患者发生出血,出血率为4.9%,其中腹腔出血4例,胆道出血7例,11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完全恢复,单因素分析发现凝血酶原时间长、血小板计数减少、再次行微波消融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出血.结论 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计数和微波消融次数等均是引起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术后出血的主要因素,若内科止血较差的情况下,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下行止血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式.

    作者:王丽森;余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82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患者设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2例患者分成两组,抽取其中的41例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41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检测两组乙肝病毒转阴时间与治疗效果,观察组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1例激酸肌酶升高,不需特殊处理患者可自行缓解,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治疗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患者乙肝病毒转阴时间与治疗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作者:苏志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折融合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骨折融合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髋关节骨折融合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记录其手术治疗前、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髋关节总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 90例髋关节骨折融合患者均顺利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完成率100.00%),经随访可知影像学(X线片)检查骨愈合平均时间(12.66±0.31)周,其术后1年髋关节总活动度、Harri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髋关节骨折融合可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秦雨;赵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喉罩全麻通气应用在妇产科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在妇产科临床麻醉中采取喉罩全麻通气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依据病人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妇产科临床麻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27例病人作为一组,采取喉罩全麻通气病人作为实验组,采取气管内插管病人作为参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病人置入后收缩压(115.24±3.58)mmHg、舒张压(74.58±7.89)mmHg、心率(81.58±6.24)次/min、平均动脉压(87.59±10.27)mmHg、指标均显著优于病人置入后收缩压(159.35±4.28)mmHg、舒张压(110.24±8.89)mmHg、心率(95.67±5.21)次/min、平均动脉压(119.87±9.87)mmHg,两组病人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妇产科临床麻醉中实行喉罩全麻通气具有确切疗效,可以提升安全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麻醉方式.

    作者:陈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妇科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特征分析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妇科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的临床特征,并探究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间河南省长葛市妇幼保健院的123例女性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有妇科泌尿生殖道感染分为实验组(有感染者)81例和对照组(无感染者)42例,分析两组妇女的血液及生殖道分泌物,对病原菌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并探究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56.8%(46/81),对照组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11.9%(5/4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1例实验组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4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株(28.1%)、革兰氏阳性菌35株(24.0%)、真菌19株(13.0%)、解脲支原体46株(31.5%)、沙眼衣原体5株(3.4%).结论 妇科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以解脲支原体为主,且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明显的升高.

    作者:黄菊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与阿魏酸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在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阿魏酸钠(注射用)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针对40例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阿魏酸钠治疗,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 两组患者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明显更优,同时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2.5% 明显较高(对照组为70.0%),组间比较P<0.05,说明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阿魏酸钠(注射用)联合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发现,其效果好于单纯使用阿魏酸钠治疗,同时对于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作用积极,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志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蒙脱石合剂在治疗儿科口腔溃疡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利多卡因、蒙脱石合剂治疗儿科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治我科的口腔溃疡患儿10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给予每个患者0.85% 生理盐水擦拭清洗口腔,清除分泌物及腐败组织,实验组患者给予和对照组患者一样的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少量的利多卡因、蒙脱石散合剂涂抹在口腔溃疡伤口.结果 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的口腔溃疡治疗的情况,记录患儿口腔溃疡症状的消退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发热、疼痛流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儿的少,而且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和利多卡因联合给予口腔溃疡患儿使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药物的副作用较小,而且较高的安全性,治疗效果也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HPV-DNA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癌的诊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HPV(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联合TCT(液基细胞学检查)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月,对来我院就诊的宫颈异常患者700例进行研究,安排其分别接受HPV-DNA、TCT检测,随后根据其结果,对一项或两项结果异常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活检,比较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结果.结果 HPV-DNA检测、TCT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0.00% 、61.24% 、91.86%,HPV-DNA联合TCT检测阳性符合率均高于HPV-DNA检测、TCT检测单项检测,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HPV-DNA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应用,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宫颈癌早期防治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龚志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 探析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因素.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2期间,我院共收治老年痴呆患者71例,其中发生院内感染患者共计32例,归入观察组;未发生院内感染者39例,归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以了解其出现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由本次研究可知,在诸多院内感染中,尤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高,其次则为泌尿系统感染与皮肤软组织感染,胃肠道感染相对较少.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可知,对照组患者在年龄上普遍低于观察组,在抗生素使用时间上少于观察组,并且抗生素连用的病例亦少于观察,在侵袭操作上更少,在住院时间上普遍较短,上述差异均十分显著(P<0.05).结论 年龄过大、住院时间过长、侵袭操作过多以及抗生素使用过多过久均是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作者:黄文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的效果.方法 选取需要进行手术的患儿30例,行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微量泵持续输入法麻醉.另选取同期30例行手术患儿,行间断分次静脉注入氯胺酮方法进行麻醉.对60例患儿行不通麻醉方法的效果进行记录,记录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注入异丙酚和氯胺酮的用量,以及Bp、SpO2等变化.结果 行间断分次静脉注入氯胺酮方法进行麻醉的患儿其每公斤体重的平均用量要比另一组高,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 应用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微量泵持续输入法麻醉的效果显著,其麻醉后不良反应少,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血压并慢性肾脏病与新发急性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关系探究

    目的 探析高血压并慢性肾脏病与新发急性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37例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本院治疗的3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红蛋白以及心脑血管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在急性脑卒中、急性冠心病、心脑血管钙化发生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脉搏传导速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快,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红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经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可知,导致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主要因素有心脑血管钙化 、血红蛋白水平过低以及空腹血糖偏高等.结论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将会出现多种诱发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因此医务人员应当依据患者个体情况不同,给予其相应治疗措施,以确保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得以改善.

    作者:杨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A125、CA199及CEA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199及癌胚抗原CEA联合应用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80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组,同时期8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8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健康组,利用化学发光法比较三种标记物联合应用与单项检测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及CEA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组;良性肿瘤组CA125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CA199及CEA水平无显著差异;联合应用检测卵巢癌的阳性率的阳性率及灵敏度均较单项检测有明显提高.结论 对三种肿瘤标记物进行联合检测可及早准确地对卵巢癌进行诊断.

    作者:陈园园;孙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妇产科手术损伤泌尿器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妇产科手术损伤泌尿器官的临床特点,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间我院妇产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637例,其中术中损伤泌尿器官40例,对术中损伤泌尿器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 2637例妇产科手术患者,损伤泌尿器官40例,损伤率为1.5%;开腹手术1436例,损伤发生率为1.9%,其中左侧输尿管损伤8例、右侧输尿管损伤6例、尿道损伤6例、膀胱损伤7例.腹腔镜手术964例,损伤发生率为1.0%,其中左侧输尿管损伤2例、右侧输尿管损伤2例、膀胱损伤6例.阴式手术237例,损伤发生率为1.3%,仅损伤尿道3例.结论 在进行妇产科手术时,操作者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预知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熟悉女性盆腔解剖结构,操作手法熟练,尽量避免损伤泌尿器官,一旦损伤泌尿器官后,应进行对症处理.

    作者:马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产前心脏超声筛查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浅析产前心脏超声筛查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3年4月~2016年2月来院接受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1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孕妇进行检测,获取胎儿的超声心动图,判断胎儿是否出现了心血管畸形,探究产前心脏超声筛查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产前心脏超声检查共检出62例心脏畸形胎儿;而产后检查和随访结果显示,共发现65例心脏畸形患儿,因而产前心脏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5.38%(62/65),漏诊率为4.62%(3/65);超声检测和产后随访结果显示,心脏畸形分类的前三位分别为右室双出口、法洛四联症和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结论 产前心脏超声筛查可精确地诊断出胎儿心脏畸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辉;康素玲;张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乳腺癌化疗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和多西他赛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39例Ⅱ 、Ⅲ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行治疗的39例Ⅱ 、Ⅲ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69.23%(27/39),显著高于对照组(48.72%,19/39),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15.38%)、白细胞减少(12.82%)、血小板降低(12.82%)、高尿酸血症(5.13%)、黄疸(2.56%)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15.38% 、10.26% 、10.26% 、2.56% 、5.1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方案近期临床效果较好,临床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82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临床资料,总结其高危因素,合并症,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河南宏力医院2007年-2014年收治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一般资料:共收治82例.预后:好转34例(41.5%);放弃32例(39.0%);死亡16例(19.5%).②高危因素:主要为胎膜早破28例(34.1%).③存活患儿常见合并症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2例(94.1%),败血症34例(100%),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4例(70.6%),早产儿视网膜病22例(64.7%),动脉导管未闭20例(58.8%),脑损伤12例(35.3%).④存活患儿治疗措施: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17例(50%),INSURE技术15例(44.1%),早期微量喂养32例(94.1%),母乳喂养28例(82.4%),有创通气12例(35.3%).结论 积极避免高危因素,防治合并症,采取综合系统性管理,可有效改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预后.

    作者:彭丽娜;张国宪;王青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护理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6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舒适护理方法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经临床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护理总有效率、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两组患儿的惊厥抽搐、急性发热、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等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施行舒适护理方法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治疗的周期,提高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并且还能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魏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集中培训联合小组探讨对新入职护士理论知识掌握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集中培训联合小组探讨对新入职护士理论知识掌握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新入职护士91名,根据入职时间分组,观察组45名,对照组46名.对照组采用集中培训法,观察组在集中培训基础上进行小组探讨.对比培训前后两组新入职护士理论知识掌握度,对比培训后两组护理质量及培训满意度.结果 培训前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基础护理、病室护理、整体护理、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培训满意度91.11%(41/45)高于对照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中培训联合小组探讨,能使新入职护士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培训满意度.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以此评价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据数据整理有90例患者,2017年1月~2017年5月是本次研究的选择时间段,按照电脑随机编码的方式分组,单号患者归纳到研究组,同时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双号患者归纳到对照组,同时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组间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其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 、患者的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情况予以观察、对比.结果 在数据差异指标对比中,组间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其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 、患者的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性,且以研究组的数据指标更具有优势性,即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其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 、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实施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

    作者:孙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中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操作

    目的 探讨分析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中采用无瘤技术治疗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将共5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列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无瘤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优质护理配合措施,观察50例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切种种值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全部完成,手术平均时间(3.1±0.4)h;平均术中出血量(245.61±37.65)m l.50例患者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手术1年后生存率70.0%(35例);1年后未发生切口种植患者.结论 对患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用无瘤技术,并严格进行护理配合,可有效提升手术情况,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患者术后1年生存情况及切口种植可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施利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2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3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3.0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5% 、19.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P<0.05.结论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可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手术科室相关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护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科室相关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手术室相关人员3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方式对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6名研究对象中6名发生职业暴露损伤现象,发生几率为16.67%;其中手术科室相关人员未执行标准预防、未采取防护措施及违规操作等为导致发生职业暴露损伤的主要原因;此外传递器械、分类清点器械、缝针、手术相关器械及手术室暴露源处理等各项操作为引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损伤的多发因素.结论 有效强化手术科室相关人员对职业暴露损伤的重视,提高手术室相关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并积极采取防护措施以降低职业暴露损害.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情况并探究改善患者睡眠情况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 以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睡眠护理干预,采用PS Q I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受环境、疼痛、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睡眠质量差.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PSQI、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内科住院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睡眠质量较差,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可促进疾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旭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层级护理干预在消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消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选取1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我院住院的消化科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层级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病区管理、基础护理、整体护理、护理文件等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感染率(0.00%)、护理差错率(2.00%)均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率(10.00%)、护理差错率(8.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层级护理的效果更佳,提高了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赵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 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病例资料.结果 患者术后感染主要受到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预防性抗生素这三个高危因素的影响.结论 在患者术后,为了减少高危因素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应该及时的针对性进行护理,在操作管理方面,尽可能的大做到无菌化,将术后感染率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降到低.

    作者:邓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全程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析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全程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4年5月~2017年5月,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可是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跃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抽取51例结直肠癌患者作研究组样本,并取30例癌旁结直肠黏膜样本作为对照A组,取30例结直肠腺瘤病理样本作为对照B组,统计三组样本的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并对不同结直肠癌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①研究组样本的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是66.67%,远高于对照A组的43.33% 和对照B组的40.00%(P<0.05);②Dukes分期为B期者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是86.67%,高于Dukes分期为C期者的61.90%(P<0.05);③淋巴结转移者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是84.2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3.13%(P<0.05).结论 Bmi-1蛋白异常表达可准确反应个体结直肠癌产生、进展情况,便于临床医师准确诊断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作者:曾宪清;谢晓;李琰;张晓勇;李好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钼靶与手动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钼靶与手动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佳方案.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217例乳腺肿物疾病者的诊断记录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病患均行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钼靶与手动超声进行检查,并且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统计3种诊断方法不同影像学表现,并对每种诊断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和对比,为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参照.结果 在267例乳腺肿块疾病患者中通过手术后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癌发生率为6.74%;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钼靶和手动超声.结论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价值较高,但是钼靶和手动超声操作简单且医疗费用低,建议综合患者各方面情况考虑确定更佳的诊断方案.

    作者:徐亚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煤工尘肺脑血管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煤工尘肺脑血管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煤工尘肺患者110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无煤尘接触者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脑血管、血脂、血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D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异常者多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TG(甘油三酯)、TC(胆固醇)水平异常者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血脂异常能够增加煤工尘肺患者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故而需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血脂,加强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延长寿命.

    作者:李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济源市2009~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我市2009~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市2009~2015年的1500例手足口病患者予以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①性别分布:本组150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占83.3%,远高于女性患儿的16.8%(P<0.01);②年龄分布:0~2岁患儿比率高,随后依次是3~5岁患儿、6~8岁患儿、>9岁,其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职业分布:散居儿童比率高,随后依次是托幼儿童、学生、其他儿童;④本组患儿发病时间集中在夏秋两季.结论 应做好托幼机构和儿童聚集单位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尽可能实现早发现、早确诊和早隔离目标,强化疫情监测,降低手足口病发生率.

    作者:王军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意义及其对生存的影响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意义及其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抽取51例作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期选取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水平,评估凝血指标变化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①相较于对照组受检者,恶性肿瘤难治转移组、治疗缓解组患者的F IB水平均明显较高,且上述对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1);②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PLT水平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③恶性肿瘤难治转移组患者生存率是7.69%,低于恶性肿瘤治疗缓解组的36.00%(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意义重大,可提升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杜凯;陈国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食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梗阻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梗阻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54例,其中食管癌梗阻23例,食管气管瘘17例,食管胸膜腔瘘6例,食管纵隔瘘8例.对于单纯梗阻者采用覆膜支架食管内置入术,其并发症采用覆膜支架食管内置入术,同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纵隔内置管灌洗引流术,7天后复查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食管癌梗阻并发瘘54例,其中显效33例(61.11%),有效19例(35.18%),无效2例(3.70%),总有效率为96.30%(52/54).结论 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梗阻及其并发症(食管气管瘘、食管胸膜腔瘘、食管纵隔瘘等),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王绍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腹症患者的彩超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年度2016年1月~10月,纳入对象妇产科急腹症63例,对全部实施彩超检查,并分析结果.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 彩超检出60例,诊断符合率95.24%(其中卵巢肿瘤蒂扭转符合率91.67%,异位妊娠符合率95%,急性盆腔炎符合率93.33%,黄体破裂符合率88.24%.);误诊3例,误诊率4.76%.彩超诊断符合率较高,结果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急腹症采用彩超诊断具有准确率高,操作方便、无创伤、可直接观察子宫内的情况等优点,极具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邹定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乳腺癌术前病理诊断中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技术在乳腺癌患者术前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的7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例,70例患者均在术前行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技术.分析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技术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本次研究中与术中的诊断结果相比,超声诊断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乳腺癌中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3% 和98.6%,两中检查方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术前的病理检查中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谢巧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105例儿童血液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

    目的 探讨儿童血液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5例儿童血液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05例患儿的疾病种类以巨核细胞与血小板疾病为主,占41.0%,其次为红细胞系统疾病与白细胞系统疾病,分别占30.5% 、24.8%;本组患儿临床表现以肝大、出血症状、发热、贫血等为主,分别占44.8% 、40.0% 、37.1% 、34.3%;另可见脾大、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头晕无力等症状,分别占27.6% 、24.8% 、6.7% 、1.9%.结论 临床上加强对细胞学检查的重视对于提高血液病诊断效果有重要帮助,在血小板疾病诊断中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薛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磁共振及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早期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在早期小儿病毒性脑炎中应用磁共振及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5例早期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的磁共振和弥散加权成像资料,分析磁共振成像的早期表现.结果 经DWI检查,均能显示所有的病灶,经常规M RI检查,其中有16例患儿的病灶呈现斑片状和大片状的异常信号,其中T1W1显示为稍低信号、T2W1显示为稍高信号,且两类信号均显示均匀,边界不清晰.经T2Flair均显现为稍高信号,DWI序列为高信号,ADC的融合度均未低信号;无论病变部位出现在何处,病灶区的ADC明显低于健侧,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小儿病毒性脑炎中应用磁共振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征,应用弥散加权成像能早期发现病灶,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眸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研究经阴道二维超声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对比差异

    目的 探讨阴道二维超声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输卵管通畅性评估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不孕症女性63例,分别对患者进行阴道二维超声造影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两种方法对于输卵管通畅性的评估进行对比,并以腹腔镜下通液术结果作为评估标准.结果 4D-HYCoSy对于输卵管畅通性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2D-HYCoSy,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Kappa分析显示,4D-HYCoSy同腹腔镜下通液术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明显高于2D-HYCoSy,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阴道二维超声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术均是有效的输卵管通畅性检查方法,但其中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输卵管走行及形态显示方面更加精确,且其检查结果可靠性较高,在不孕症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瑞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动态心电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自主神经功能是否损伤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观察组为自主神经损伤患者,对照组为自主神经正常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全天慢心率、快心率、平均心率、快与慢心率差值、rMSSD、SDANN、SDNN、TS、T0指标.结果 观察组慢心率高于对照组,快心率、快与慢心率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rMSSD、SDANN、SDNN指标均降低(P<0.05);观察组T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在乳腺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在乳腺脂肪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共90例乳腺脂肪瘤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45人.常规组:用B超进行诊断;治疗组:用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进行诊断.结果 治疗组的符合率91.1% 优于常规组82.2%,二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可以明确得对乳腺内很多病变进行诊断,成为医师诊断病情的重要依据,缩短患者病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省略了不必要的手术和检查,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7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儿应用肺功能检测辅助诊治,对照组患儿则应用常规检查方法辅助诊治,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检查精确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检查精确率为76.9%,对照组患儿的检查精确率为53.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肺功能检测辅助诊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理想的效果,可显著提高临床检查精确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周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降钙元素(PC T)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患者是否发生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将其分为SIRS组(31例)与非SIRS组(19),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的第1d、第7d及第14d行静脉血标本采集,检测患者的血清PCT水平、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水平(WBC),对照组患者予以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后保存备用.结果 入院第1d,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CRP、WBC计数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SIRS组的PCT水平在入院后的第1d、第7d及第14d均高于非SIRS组,P<0.05.结论 降钙元素水平能够准确的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感染程度,对患者的降钙元素水平进行检测可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的监测.

    作者:刘莉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

    目的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血清学快速检验 、微生物培养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把5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当成研究的对象,对其血清检验、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 血清学检验的阳性率是74.58%,相较于微生物培养的93.22% 较低,(P<0.05);年龄较大的患儿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显著比年龄较小的患儿低,年龄较大的患儿血清检验阳性率比年龄较小的患儿高,(P<0.05);病程在7天以上患儿的血清检验阳性率显著比病程在7天以下的患儿高,病程在7天以上患儿的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显著比病程在7天以上的患儿低,(P<0.05).结论 在不同年纪、病程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两种方法各有应用优势,临床上可依据患儿实情灵活进行选择应用.

    作者:刘玲;王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泌乳汤配合卡前列甲酯栓对剖宫产后泌乳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泌乳汤配合卡前列甲酯栓对剖宫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观察采用卡前列甲酯栓+泌乳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 d.对比两组治疗2d、3d后血清催乳素浓度与泌乳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催乳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d、3d后观察组血清催乳素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3d后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泌乳汤配合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提高剖宫产产妇血清催乳素浓度,促进产后泌乳.

    作者:刘振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抽取6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32)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n=32)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半年后疾病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6.88%,其复发率是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5.00%,其复发率是18.75%;2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肯定,且可减少本病复发现象,可借鉴.

    作者:夏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柴胡疏肝散结合西药治疗脑卒中抑郁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抑郁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 、西药治疗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抑郁患者进行观察,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黛力新治疗,联合组给予柴胡疏肝散、黛力新联合治疗.治疗2月,观察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有效率、脑卒中量表(NIHSS)、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①联合组HAM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黛力新联合治疗可以迅速降低HAMD评分,缓解抑郁情绪,不良反应少,有利于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脑卒中抑郁患者选用.

    作者:王霄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大柴胡汤对脑梗死风火上扰症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究大柴胡汤对脑梗死风火上扰症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大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液流动学指标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为(6.26±2.12)分明显高于观察组(4.01±1.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风火上扰症患者给予大柴胡汤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作者:魏东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助阳通便汤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助阳通便汤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高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助阳通便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全肠通过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高龄患者给予助阳通便汤进行治疗,有效减少患者全肠通过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

    作者:牛明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方法 选择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临床测试,按照随即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硝普钠进行治疗,观察组(n=40)实施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内径、B型脑尿钠肽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B型脑尿钠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用于慢性充血性心里衰竭病症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帮助患者更加有效地进行治疗,在临床使用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吕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复方丹参制剂制备工艺探讨

    目的 对中药复方丹参制剂的制备工艺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不同提取工艺制备丹参复方制剂,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制得的样品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不同样品丹参酮II A和丹酚酸B含量.结果 水提法丹参酮II A含量为2.31mg/g,醇提法丹参酮II A含量为3.66mg/g;水提法丹酚酸B含量为27.63mg/g,醇提法丹酚酸B含量为35.42mg/g.结论 醇提法制备复方丹参制剂所得产品丹参酮II A及丹酚酸B均高于水提法,成分流失少,明显优于水提法.

    作者:张正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共68例,时间范围为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中西医结合)与对照组(常规西医).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控制止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7.1%(33/34)、82.4%(28/34),差异显著(P<0.05);两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瑞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洁尔阴泡腾片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洁尔阴泡腾片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在我院妇科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92例阴道炎、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洁尔阴泡腾片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达克宁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阴道炎和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应患者(100.00%vs 68.18% 、92.31%vs 62.50%,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1%(P<0.05).结论 洁尔阴泡腾片是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申慧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施治法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目的 总结中医辨证施治法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跟踪选择100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以及中医辨证施治法的实验组(50例).对比两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9/50),实验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高血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9/10)、脑梗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17/18)、冠心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1/22)、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47/50).另外,实验对象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问题.结论 对基层开展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工作,中医辨证施治法具有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王俊巧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