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水肿原因未明.发病机理亦不完全清楚[1],多发生于妇女,病理、生理上以水盐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且多与月经、肥胖有密切关系,笔者自拟活血利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临床疗效颇佳.
作者:栗敬建;仝育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小儿病毒性肠炎,又称婴幼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自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我科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小儿病毒性肠炎6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钟晓萍;王万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胃炎,是中医内科门诊常见病与多发病.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底,以自拟中药疏肝健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120例,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泽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疾病.西医认为其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
作者: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终结果.透析和肾移植可使部分患者得以生存,但其费用昂贵,且不适用于早、中期肾功能衰竭患者.
作者:李永新;吕玫;杨世霞;徐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刺激或(受压)而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产生以眩晕、头痛为主的综合征,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笔者自2007年1至2008年6月运用牵引并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6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孙世财;赵道洲;王想福;张玉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习惯性便秘久治不愈,对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笔者认为习惯性便秘多属虚性便秘,主要因气虚血亏,津液不足所致.
作者:任玉录;孟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高志林主任医师应用五苓散治疗下焦疑难病,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病等,疗效显著,笔者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经方涵义渊深,需揆其理,度其法,若知其纲领,得其真谛,运用适宜,遣药精当,确有立竿见影之效,现将临证验案略举一、二,不妥之处,请同道指正.
作者:王自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肝炎,可因病毒、酒精、寄生虫、化学药物、遗传和代谢疾病、自身免疫异常等多种原因导致,以病毒性肝炎为多.慢性肝炎的病变主要在于肝脏的炎症和坏死病变,临床以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为主要表现.我国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较为多见.慢性肝炎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因病毒不能清除,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不断加重.
作者:张立坤;付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术中发生体温过低会对机体多种生理功能产生抑制,给麻醉和术后恢复带来许多困难,手术室护士应了解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以便正确处理和预防,帮助病人渡过麻醉与手术这一难关.
作者:刘惠玲;吕江宏;何富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多几分爱心,并应注重仪表,摸透患者的心理需求,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从点滴做起.事情不在大小,在于是否到位,而到位的细节服务正是医院赢得患者的一个重要砝码.
作者:张小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科护生带教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护生实习质量.方法:通过分析以往带教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骨科护生带教的方法和途径.结论:针对各层次学历的实习护生制定不同的带教计划.实习管理制度、带教老师职责等,使得护生带教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燕琴;张晓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中医药在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显示出中医药特有的优势.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来对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寻找新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使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
作者:邹景霞;李巧霞;陈学忠;周明贤;尹芳;苏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分析近年来中药外敷治疗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相关研究认为,中草药是通过改善创面微循环、抗炎镇痛,促进创面活性物质释放,免疫调节作用而发挥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盛华;周明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叙述了中医复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临床、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黄菊;史亦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桂枝二陈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对31例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患者采用桂枝二陈汤加减治疗,7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7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7%.结论:桂枝二陈汤加减治疗偏头痛,能明显缓解症状.
作者:李晓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乃虚实夹杂之证,多因肺脾肾虚损、水停痰凝、气虚气满、痰瘀互结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而发.急性发作期以痰凝水停邪实为主,治以理气化痰通腑,温阳化饮;缓解期多为肺脾肾虚损兼瘀,以虚为主,治以健脾补肺,补肾固本,活血化瘀.药理研究也证实,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肯定.
作者:高海燕;钟红卫;彭素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新的治疗目标:缓解症状、预防疾病进展、改善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况、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疾病恶化、降低死亡率出发,从中西医2个方面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血论治的机理,以期在此理论指导下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再寻求一种新的途径.
作者:宋超;李东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糖尿病足在临床实践中有wagner分级、TEXAS大学分类法,亦可根据病因、病变性质进行分类,以上每一种分类方法各具有特点,但也不十分全面.而奚氏的糖尿病临床新分类法,改变了传统活血化瘀通治的框架,拓展了诊疗糖尿病足的思路与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
作者:徐洪涛;曹烨民;奚九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近5年来中医药对实验动物生精系统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分别从中医药对精子质量的影响、对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对相关自由基的影响、对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对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5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的实验研究概况,提示中医药在改善生精功能方面疗效确切,但实验室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
作者:王杰;莫秋柏;宾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选用上星,印堂、迎香、鼻通、合谷、风池、肺俞等穴进行针灸治疗.结果:治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07%.结论:本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满意,费用低.
作者:朱秀兰;刘君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单盲法对比观察易清免疫活性喷剂治疗轻、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轻、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安慰剂组45例.治疗组病人将易清免疫活性喷剂喷于患处,3次/d,连续应用1个月.安慰剩组使用与治疗组药物物理性状相同的安慰剂.结果:易清免疫活性喷剂治疗轻、中、重度痤疮总有效率为57.8%,安慰剂组有效率为4.4%,治疗组与安慰荆组的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易清免疫活性喷剂治疗轻、中、重度痤疮效果良好.
作者:裴明;郭友琳;王念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结合神经促通康复技术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穴位注射结合神经促通康复技术为主;对照组30例采用理疗按摩.观察2组临床表现并采用Fugl-Meyer评定康复治疗前后偏瘫侧上肢的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和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侧上肢关节活动范围程度较对照组小,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上肢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本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早期康复效果更佳.
作者:陶玉东;王东雁;殷毓琪;周文江;于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清络饮治疗慢性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清络饮加味,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改善比较明显,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和IV-C明显降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络饮治疗慢性乙肝后肝纤维化,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
作者:王萍;段美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细胞破壁蚕龙胶囊对儿童失神发作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儿童失神发作癫痫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子细胞破壁蚕龙胶囊25 mg/kg,3次/d,口服;对照组34例予乙琥胺5 mg/kg,3次/d,口服.2组均以4周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总有效率4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EEG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6.5%,对照组总有效率32.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毒副作用,对照组13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细胞破壁蚕龙胶囊治疗儿童失神发作癫痫安全有效.
作者:高良;游国师;李成东;田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药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药流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而治疗组同时配合服用中药加味生化汤.结果:治疗组完全流产率96.0%,对照组67.0%,且治疗组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药流后加服加味生化汤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提高完全流产率.
作者:杨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胶囊配合乳核散结片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60例于非经期服用妇科千金胶囊加乳核散结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4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妇科千金胶囊配合乳核散结片治疗本病疗效较满意.
作者:彭碧芳;丁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及再灌注后酶组织化学变化的影响,为该药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20只)、参附注射液治疗组(20只),观察其骨骼肌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及钙激活ATP酶(Ca2+-ATPase)活性的变化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骨骼肌缺血6小时,骨骼肌细胞SDH、CCO、Ca2+-ATPase活性呈下降趋势,而LDH活性则有所增强.再灌注12小时,细胞SDH、COO、Ca2+-ATPase活性进一步明显下降,同时LDH活性亦下降明显,而应用参附注射液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上述酶的活性.与此同时,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其酶活性的变化相一致.结论: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可损害其能量代谢酶的活性,而参附注射液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朝晖;王春爱;李岩;王世太;贾国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105首处方中用到姜,但姜有生姜、干姜之分,其功用迥异.张仲景用姜有以下特点:解表寒用生姜,温里寒用干姜;散水气用生姜,化水饮用干姜;振胃阳用生姜,温脾阳用干姜;病轻者用生姜,病重者用干姜.
作者:赵达安;刘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生已经成为影响CABG远期效果的主要的并发症.黄芩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作用,并且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均有影响,同时影响黏附分子的表达.这些药理作用都与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CABG术后并发症的主要药物.
作者:王继勇;程宇星;谢晓华;李惠东;周文高;郭亚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寿命是可以延长的,主要与能否掌握养生规律有关.提出了以调节精神,顺应四时,保持脏腑气血充盛,尤应注意保养肾之精气等一套完整而全面的养生方法.掌握并推广这些方法对提高民族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志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从古代文献中有关体质的分型、现代研究中关于体质的分型,以及体质与证的关系、体质与发病的关系几个方面论述、分析了中医关于体质研究的内容,从而认为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为临床诊断、辨证、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安园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但若以气为百病之纲、脾升胃降这两个要点审诊,则有执简驭繁之效,故脾胃病可以用升降理论来诊治.脾胃升降是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调理脾胃就应调节脾胃以及相关脏腑之间的气机升降,以求平衡而百病乃除.
作者:张慧君;康开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临床不论外感内伤、何种疾病,只要具有肝郁气滞症候者,用四逆散加减治之均会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蔡洁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人事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作者:郑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临床工作中常有一些常见医用字词被读错,而且不论地域,这一现象普遍存在,我们应在学校教育、临床教育和平素的工作交流中加以纠正.
作者:于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80例惠儿按2:1比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颠茄合剂与氯丙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谭燕泉;吴淑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拔伸提拿等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38例,占63.3%;显效13例,占21.7%;有效6例,占10.0%;无效3例,占5.0%;总有效率95.0%.结论: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孙其斌;杜小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正骨手法与书法艺术两者好像毫无相干,但是在某些方面或关键点是完全相似或相同的.比如两者均需精勤不懈,勤学苦练,使之得心应手,了然于胸.
作者:张宇;王晓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调查5.12地震陇南地区的伤情,对头部受伤者进行归类,统计、分析.从中得到启发,为今后应对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医疗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李盛华;宋江润;李红专;周君;王久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甘肃地震灾区受灾群众创伤病的发生率、创伤类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深入地震灾区调查采样创伤病例1654例,统计受伤部位、创伤类型、创伤复杂程度、年龄、性别、救治情况等,分析地震导致各种类型创伤的发生率、创伤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12特大地震所致创伤病伤员以四肢骨折为主,胸部损伤次之,软组织损伤及颅脑损伤再次之.结论:地震所致创伤与地震发生时间、地理环境及当地建筑条件密切相关.
作者:宋渊;李盛华;李红专;周明旺;叶丙霖;张玉昌;张彦军;王久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结合目前中医药在我国的地位和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医这一文化软实力在新时期发展创新问题的严峻性,从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契机、中医教育中存在的困境、强化中医教育、建设国家软实力等几个方面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医教育中能够采取的措施与方法.
作者:张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从社会背景、政府推行和方书本身等方面,分析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及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主要因其由政府颁布推广,且方书本身疗效卓著、药物制备详细、成药服法便捷,后世应当客观评价它的学术价值.
作者:范磊;欧阳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