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4例

李永新;吕玫;杨世霞;徐进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慢性, 结肠透析, 中药复方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终结果.透析和肾移植可使部分患者得以生存,但其费用昂贵,且不适用于早、中期肾功能衰竭患者.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破壁蚕龙胶囊治疗儿童失神发作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细胞破壁蚕龙胶囊对儿童失神发作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儿童失神发作癫痫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子细胞破壁蚕龙胶囊25 mg/kg,3次/d,口服;对照组34例予乙琥胺5 mg/kg,3次/d,口服.2组均以4周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总有效率4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EEG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6.5%,对照组总有效率32.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毒副作用,对照组13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细胞破壁蚕龙胶囊治疗儿童失神发作癫痫安全有效.

    作者:高良;游国师;李成东;田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麻术中并发体温过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术中发生体温过低会对机体多种生理功能产生抑制,给麻醉和术后恢复带来许多困难,手术室护士应了解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以便正确处理和预防,帮助病人渡过麻醉与手术这一难关.

    作者:刘惠玲;吕江宏;何富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医药对生精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概况

    对近5年来中医药对实验动物生精系统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分别从中医药对精子质量的影响、对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对相关自由基的影响、对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对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5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的实验研究概况,提示中医药在改善生精功能方面疗效确切,但实验室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

    作者:王杰;莫秋柏;宾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60例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80例惠儿按2:1比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颠茄合剂与氯丙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谭燕泉;吴淑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外敷治疗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通过分析近年来中药外敷治疗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相关研究认为,中草药是通过改善创面微循环、抗炎镇痛,促进创面活性物质释放,免疫调节作用而发挥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盛华;周明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56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选用上星,印堂、迎香、鼻通、合谷、风池、肺俞等穴进行针灸治疗.结果:治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07%.结论:本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满意,费用低.

    作者:朱秀兰;刘君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5·12大地震甘肃灾区创伤病伤情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甘肃地震灾区受灾群众创伤病的发生率、创伤类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深入地震灾区调查采样创伤病例1654例,统计受伤部位、创伤类型、创伤复杂程度、年龄、性别、救治情况等,分析地震导致各种类型创伤的发生率、创伤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12特大地震所致创伤病伤员以四肢骨折为主,胸部损伤次之,软组织损伤及颅脑损伤再次之.结论:地震所致创伤与地震发生时间、地理环境及当地建筑条件密切相关.

    作者:宋渊;李盛华;李红专;周明旺;叶丙霖;张玉昌;张彦军;王久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叙述了中医复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临床、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黄菊;史亦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拟活血利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2例

    特发性水肿原因未明.发病机理亦不完全清楚[1],多发生于妇女,病理、生理上以水盐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且多与月经、肥胖有密切关系,笔者自拟活血利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临床疗效颇佳.

    作者:栗敬建;仝育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翰墨书法与正骨手法

    正骨手法与书法艺术两者好像毫无相干,但是在某些方面或关键点是完全相似或相同的.比如两者均需精勤不懈,勤学苦练,使之得心应手,了然于胸.

    作者:张宇;王晓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体质的研究

    从古代文献中有关体质的分型、现代研究中关于体质的分型,以及体质与证的关系、体质与发病的关系几个方面论述、分析了中医关于体质研究的内容,从而认为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为临床诊断、辨证、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安园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议医院人事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监督工作

    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人事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作者:郑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芩苷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作用机制初探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生已经成为影响CABG远期效果的主要的并发症.黄芩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作用,并且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均有影响,同时影响黏附分子的表达.这些药理作用都与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CABG术后并发症的主要药物.

    作者:王继勇;程宇星;谢晓华;李惠东;周文高;郭亚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在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显示出中医药特有的优势.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来对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寻找新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使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

    作者:邹景霞;李巧霞;陈学忠;周明贤;尹芳;苏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五苓散治验疑难病案3则

    高志林主任医师应用五苓散治疗下焦疑难病,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病等,疗效显著,笔者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清络饮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20例观察

    目的:探讨清络饮治疗慢性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清络饮加味,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改善比较明显,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和IV-C明显降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络饮治疗慢性乙肝后肝纤维化,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

    作者:王萍;段美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妇科千金胶囊配合乳核散结片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60例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胶囊配合乳核散结片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60例于非经期服用妇科千金胶囊加乳核散结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4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妇科千金胶囊配合乳核散结片治疗本病疗效较满意.

    作者:彭碧芳;丁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血论治机理探讨

    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新的治疗目标:缓解症状、预防疾病进展、改善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况、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疾病恶化、降低死亡率出发,从中西医2个方面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血论治的机理,以期在此理论指导下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再寻求一种新的途径.

    作者:宋超;李东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及再灌注后酶组织化学变化的影响,为该药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20只)、参附注射液治疗组(20只),观察其骨骼肌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及钙激活ATP酶(Ca2+-ATPase)活性的变化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骨骼肌缺血6小时,骨骼肌细胞SDH、CCO、Ca2+-ATPase活性呈下降趋势,而LDH活性则有所增强.再灌注12小时,细胞SDH、COO、Ca2+-ATPase活性进一步明显下降,同时LDH活性亦下降明显,而应用参附注射液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上述酶的活性.与此同时,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其酶活性的变化相一致.结论: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可损害其能量代谢酶的活性,而参附注射液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朝晖;王春爱;李岩;王世太;贾国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试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的原因及其影响

    从社会背景、政府推行和方书本身等方面,分析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及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主要因其由政府颁布推广,且方书本身疗效卓著、药物制备详细、成药服法便捷,后世应当客观评价它的学术价值.

    作者:范磊;欧阳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