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桂枝二陈汤加减治疗偏头痛31例

李晓慧

关键词:偏头痛, 桂枝二陈汤, 辨证论治
摘要:目的:观察桂枝二陈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对31例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患者采用桂枝二陈汤加减治疗,7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7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7%.结论:桂枝二陈汤加减治疗偏头痛,能明显缓解症状.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人性化服务在临床的应用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多几分爱心,并应注重仪表,摸透患者的心理需求,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从点滴做起.事情不在大小,在于是否到位,而到位的细节服务正是医院赢得患者的一个重要砝码.

    作者:张小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56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选用上星,印堂、迎香、鼻通、合谷、风池、肺俞等穴进行针灸治疗.结果:治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07%.结论:本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满意,费用低.

    作者:朱秀兰;刘君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需要规范的医用字词

    在临床工作中常有一些常见医用字词被读错,而且不论地域,这一现象普遍存在,我们应在学校教育、临床教育和平素的工作交流中加以纠正.

    作者:于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在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显示出中医药特有的优势.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来对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寻找新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使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

    作者:邹景霞;李巧霞;陈学忠;周明贤;尹芳;苏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叙述了中医复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临床、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黄菊;史亦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桂枝二陈汤加减治疗偏头痛31例

    目的:观察桂枝二陈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对31例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患者采用桂枝二陈汤加减治疗,7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7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7%.结论:桂枝二陈汤加减治疗偏头痛,能明显缓解症状.

    作者:李晓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体质的研究

    从古代文献中有关体质的分型、现代研究中关于体质的分型,以及体质与证的关系、体质与发病的关系几个方面论述、分析了中医关于体质研究的内容,从而认为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为临床诊断、辨证、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安园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4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终结果.透析和肾移植可使部分患者得以生存,但其费用昂贵,且不适用于早、中期肾功能衰竭患者.

    作者:李永新;吕玫;杨世霞;徐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试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的原因及其影响

    从社会背景、政府推行和方书本身等方面,分析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及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主要因其由政府颁布推广,且方书本身疗效卓著、药物制备详细、成药服法便捷,后世应当客观评价它的学术价值.

    作者:范磊;欧阳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五苓散治验疑难病案3则

    高志林主任医师应用五苓散治疗下焦疑难病,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病等,疗效显著,笔者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易清免疫活性喷剂治疗寻常痤疮45例的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采用单盲法对比观察易清免疫活性喷剂治疗轻、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轻、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安慰剂组45例.治疗组病人将易清免疫活性喷剂喷于患处,3次/d,连续应用1个月.安慰剩组使用与治疗组药物物理性状相同的安慰剂.结果:易清免疫活性喷剂治疗轻、中、重度痤疮总有效率为57.8%,安慰剂组有效率为4.4%,治疗组与安慰荆组的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易清免疫活性喷剂治疗轻、中、重度痤疮效果良好.

    作者:裴明;郭友琳;王念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5·12大地震甘肃灾区创伤病伤情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甘肃地震灾区受灾群众创伤病的发生率、创伤类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深入地震灾区调查采样创伤病例1654例,统计受伤部位、创伤类型、创伤复杂程度、年龄、性别、救治情况等,分析地震导致各种类型创伤的发生率、创伤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12特大地震所致创伤病伤员以四肢骨折为主,胸部损伤次之,软组织损伤及颅脑损伤再次之.结论:地震所致创伤与地震发生时间、地理环境及当地建筑条件密切相关.

    作者:宋渊;李盛华;李红专;周明旺;叶丙霖;张玉昌;张彦军;王久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及再灌注后酶组织化学变化的影响,为该药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20只)、参附注射液治疗组(20只),观察其骨骼肌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及钙激活ATP酶(Ca2+-ATPase)活性的变化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骨骼肌缺血6小时,骨骼肌细胞SDH、CCO、Ca2+-ATPase活性呈下降趋势,而LDH活性则有所增强.再灌注12小时,细胞SDH、COO、Ca2+-ATPase活性进一步明显下降,同时LDH活性亦下降明显,而应用参附注射液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上述酶的活性.与此同时,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其酶活性的变化相一致.结论: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可损害其能量代谢酶的活性,而参附注射液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朝晖;王春爱;李岩;王世太;贾国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类法探讨

    糖尿病足在临床实践中有wagner分级、TEXAS大学分类法,亦可根据病因、病变性质进行分类,以上每一种分类方法各具有特点,但也不十分全面.而奚氏的糖尿病临床新分类法,改变了传统活血化瘀通治的框架,拓展了诊疗糖尿病足的思路与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

    作者:徐洪涛;曹烨民;奚九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治法及药理研究评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乃虚实夹杂之证,多因肺脾肾虚损、水停痰凝、气虚气满、痰瘀互结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而发.急性发作期以痰凝水停邪实为主,治以理气化痰通腑,温阳化饮;缓解期多为肺脾肾虚损兼瘀,以虚为主,治以健脾补肺,补肾固本,活血化瘀.药理研究也证实,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肯定.

    作者:高海燕;钟红卫;彭素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滋补润肠法治疗习惯性便秘81例

    习惯性便秘久治不愈,对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笔者认为习惯性便秘多属虚性便秘,主要因气虚血亏,津液不足所致.

    作者:任玉录;孟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4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疾病.西医认为其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

    作者: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脾胃病的治疗

    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但若以气为百病之纲、脾升胃降这两个要点审诊,则有执简驭繁之效,故脾胃病可以用升降理论来诊治.脾胃升降是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调理脾胃就应调节脾胃以及相关脏腑之间的气机升降,以求平衡而百病乃除.

    作者:张慧君;康开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外敷治疗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通过分析近年来中药外敷治疗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相关研究认为,中草药是通过改善创面微循环、抗炎镇痛,促进创面活性物质释放,免疫调节作用而发挥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盛华;周明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张仲景用姜方法探析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105首处方中用到姜,但姜有生姜、干姜之分,其功用迥异.张仲景用姜有以下特点:解表寒用生姜,温里寒用干姜;散水气用生姜,化水饮用干姜;振胃阳用生姜,温脾阳用干姜;病轻者用生姜,病重者用干姜.

    作者:赵达安;刘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