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5-5916
  • 国内刊号:11-5269/R
  • 影响因子:0.74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5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2011年6期文献
  • 两起狂犬连续伤人事件处理分析

    该文对诸暨市两起狂犬连续伤人事件处理经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并指出:农村狂犬病防制形势依然严峻,加强犬只免疫是防制重要环节,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Ⅲ级暴露者暴露后免疫中至关重要,农村人群狂犬病防控意识亟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赵林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如何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的质量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一个知识和技术都比较密集的单位,人力资源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第一资源,质量高低为关键.该文指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可概括为诚信品德、敬业意识、奉献精神、学习态度、知识功底、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精神,而质量提升的途径主要是把好人才人口关、建立学习型机构、强化科研创新、开展公益活动等.

    作者:顾兴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畲族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相关调查

    目的:了解丽水地区畲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并比较本地区汉族人群感染该病毒基因型分布的差异,并进-步了解畲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同基因型对肝脏的损害程度以及乙肝血清标志物的表达.方法:用实时荧光PCR结合S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研究对象中HBV DNA阳性感染者,判定其基因型;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肝功能指标ALT及AST;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共检测了1744份畲族标本,筛查到HBV DNA阳性173例,其中B型基因78例,C型基因92例,B/C混合型3例;B和C型中HBV DNA拷贝数的平均对数值分别为4.596±1.814和5.364±2.189;B和C型中转氨酶升高的分别为13和15例;B和C型中HBeAg阳性的分别为11和26例;平行检测了相当数量的本地区汉族人群作为对照.结论:丽水地区畲族人群感染HBV以B和C型为主,其中C型基因占的比例大于B型,与同一地区的汉族人群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就丽水地区畲族人群而言,B型感染者较C型感染者HBV DNA拷贝数低,HBeAg阳性率低,预示B型感染者较C型感染者的病毒活动性弱,肝脏损害轻,预后好.

    作者:蒋卫平;李旭明;赵志钢;胡晓蕾;张祖平;李梅;吴根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绍兴县流动人口艾滋病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60名流动人口和359名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经血传播的知晓率均低于当地居民,流动人口总的知晓率为61.2%,低于当地居民的71.3%(P<0.05),logistic回归表明当地居民艾滋病认知水平是流动人口的1.579倍,影响流动人口艾滋病认知水平的因素主要为性别、文化程度和年龄.结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有一定的了解,但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宜针对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的薄弱环节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该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于伟;邢海燕;严海波;任胜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象山半岛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掌握象山半岛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立两个监测点,采集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计数检测土源性线虫虫卵;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共调查2113人,感染97人,感染率为4.59%,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3.28%.结论:象山半岛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幼儿和中老年农民是感染寄生虫的重点人群.

    作者:宋世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创建禁烟示范宾馆的实践与体会

    文章以一家宾馆为样板,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禁烟示范宾馆的创建工作进行实践总结.该项工作通过宾馆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完备制度、严明奖惩、全员培训、设立控烟监督员等措施,将宾馆禁烟区域逐步扩大,取得显著禁烟效果.

    作者:张东红;缪梓萍;杨青;周勤;张行钦;付刚瓯;陈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宁波城区某外居公寓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宁波城区外来务工人员(16周岁以上)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为制定相关艾滋病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白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资料经EPIDATA双录入后用EXCEL统计分析.结果:286名调查对象中,艾滋病传播途径全部答对146人,占51.05%;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全部答对者40人,占13.99%.39.1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艾滋病.将近10%的调查对象有卖血、吸毒、商业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结论:本次调查的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较低,为了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对外来务工人员需要大力加强以大众媒体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

    作者:卫理;郑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0例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0例,其中1例克氏针滑动,后退刺破皮肤,针眼换药治愈.3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费用低、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确切、骨愈合后拔针容易等特点,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作者:邵小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剂量奥氮平联合佐匹克隆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奥氨平联合佐匹克隆对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方法.方法:将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93例顽固性失眠患者分为实验组Ⅰ组、Ⅱ组与对照组3组,分别采用常规失眠药物佐匹克隆治疗、单纯奥氨平治疗及小剂量奥氨平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对3组患者疗效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小剂量奥氨平联合佐匹克隆治疗的实验组Ⅱ组疗效明显优于实验Ⅰ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29%,而对照组仅为62.86%,差距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奥氮平联合佐匹克隆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既可以起到较好的镇静安眠作用,又可以使患者产生主观睡眠满意感,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蒋海潮;金凤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神经症患者出院前后格式塔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格式塔作为心理评定工具在神经症中的使用.方法:使用本德视觉运动格式塔测验对40例神经症患者进行出入院对照研究.结果:格式塔图形位置及图形间隔和精心描绘等多方面存在差异.结论:格式塔作为心理评定一种工具,可以在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应用.

    作者:黄行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针刀治疗颈肩综合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颈肩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0例颈肩综合症予小针刀治疗.结果:痊愈210例,占70%;有效70例,占23.3%;无效20例,占6.67%.结论:小针刀治疗颈肩综合症疗效显著.

    作者:张晨;胡全新;程祖耀;马立安;沈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社区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老年高血压防治、用药提供依据,以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健康.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50位60~80岁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一般相关知识的认识,靶器官受损的了解,降压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对知识的知晓参差不齐,大多数老年人缺乏对高血压知识的正确认识.高血压的一般相关知识知晓调查、靶器官受损的检测调查、降压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调查基本正确回答率分别为78.2%、66.4%、26.8%.结论:社区老年人用药知识知晓情况差,高血压知识一般知晓率较好,社区医护人员在宣传普及高血压一般相关知识同时更应加强老年人安全用药知识与用药行为的教育与指导.

    作者:方静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97例随访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8月-2009年7月间2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电环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宫颈修复、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及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结果:LEEP平均手术时间5.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6ml,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率78.45%,LEEP术后病理结果级别升高12.46%,术后3月宫颈修复完整有268例(95.43%),术后8例(2.69%)复发,其中6例(75%)HPV持续阳性.结论:LEEP手术对子宫颈病变具有较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更多的宫颈癌检出率,安全微创、临床疗效好、恢复快,是诊断、治疗CIN的理想手段;HPV持续阳性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作者:顾玲英;曹乃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皮接触小儿有机磷中毒的原因分析及救护对策

    目的:探讨经皮接触小儿有机磷中毒的原因以及救护对策.方法:切断毒物接触途径,应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解磷定,辅以呼吸系统的护理.结果:24例抢救成功,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2.3%.结论:早期诊断,及时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解磷定是成功抢救中毒患儿的关键,对农村有机磷农药安全使用常识的宣传是预防小儿经皮接触有机磷中毒的关键.

    作者:王雅萍;王平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延伸护理干预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戒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戒烟率的效果.方法: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冠心病行PCI术的吸烟患者82例,由专业护理人员通过交谈、电话回访、门诊咨询等形式进行延伸护理干预,评价延伸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戒烟率.结果:延伸护理干预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戒烟率达到85.37%.结论:延伸护理干预能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戒烟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咏梅;徐静;陈美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膀胱冲洗对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对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降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3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376例,随机分为冲洗组与非冲洗组,冲洗组随机选择不同冲洗液,对比分析不同处理组之间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冲洗第1、3、5、7、14天冲洗组与非冲洗组之间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冲洗液冲洗的患者之间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冲洗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长期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水冰;金卫;潘向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团队包干指导社区妇幼保健工作探讨

    文章介绍了余姚市妇幼保健所在承担自身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同时,对乡、村两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相关业务指导、培训和考核.该所结合自身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思路,组织实施了团队包干进社区,指导帮助基层开展城乡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作者:王佩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安全隐患情况,探讨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母婴同室10 253例新生儿安全隐患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组新生儿发生安全问题80例,发生率为0.78%.安全隐患以院内感染为主(32.5%),其次为呛奶窒息、低血糖、暑热综合症等(分别为22.5%、15.0%、和10.0%).结论:重视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新生儿护理工作,有效地控制新生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王爱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X线钼靶在乳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和X线钼靶在乳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 828例女性同时进行彩色多谱勒超声和X线钼靶检查,检查结果经随访、穿刺、MRI、手术及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 828例超声检查检出乳腺异常1 513例,占31.34%.X线钼靶检查检出乳腺异常1 394例,占28.87%,根据检出疾病的发生率高低,分别是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增生结节,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结论:超声在区分乳腺小结节及乳腺结节的囊实性方面,以及随访观察方面有优势.X线钼靶在发现乳腺肿块内细小钙化方面有优势,在健康体检时首选超声进行筛查.

    作者:周一波;樊静;应瑛;厉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非语言沟通在产科病房的应用效果研究

    文章介绍了某院非语言沟通的做法,分析了非语言沟通产生的效果并探讨了影响应用效果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张利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体现与应用

    文章通过对余姚市梨洲街道12 428例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公共卫生服务参合居民的妇女病普查,结果显示,通过公共卫生服务妇女健康工程的妇女病检查、社区干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居民对妇女病检查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逐渐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青少年女性的生殖健康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青少年女性生殖健康情况,探讨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方法:对698例非意愿妊娠青少年女性行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情况及其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698例非意愿妊娠者中,未婚674例,占到96.56%,无措施561例,占80.37%,有措施但避孕失败94例,占68.61%;结论:青少年女性生殖健康知识缺乏,生殖健康受到威胁,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女性生殖健康教育和避孕知识宣传,保障青少年生殖健康.

    作者:钟佳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生儿病区噪声暴露现状及对策

    目的:分析医院新生儿病区噪声暴露现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应用噪声统计分析仪连续24h监测新生儿病区噪声强度,记录暖箱内外噪声水平.结果:暖箱内外噪声的等效声级(Leq)分别为55.40±3.67 dB(A)和59.56±3.04 dB(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大声级(Lmax)分别为75.51±10.81dB(A)和83.04±8.50 dB(A);昼间的等效声级和大声级均高于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病区噪声水平远高于WHO和我国制定的标准.噪声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行为和医疗设施.

    作者:陈利玲;冯佩君;倪永丽;徐燕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460例未婚女青年性、生育及生殖健康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未婚女青年性、计育及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婚前生殖健康教育、维护女青年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 460例到缙云县妇幼保健院作婚前体检的未婚女青年性、计划生育及生殖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婚前有性行为1 276例,占87.40%;未采取避孕措施713例,占55.88%;有过流产史(药流包括在内)765例,占59.95%;术后生殖器感染96例,占12.55%.结论: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缺乏,生殖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指导,使青少年获得必要的、系统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及有效的避孕方法,降低未婚非意愿妊娠的发生,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维护未婚女青年的生殖健康.

    作者:赵赛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中孕引产中的作用.方法:作者对其所在医院妇产科7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中期妊娠健康妇女,采用上述方法引产.结果:胃肠不良反应轻,引产时间短,出血少,组织残留率降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结论: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百草枯中毒患者心理状态及救治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救治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3例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洗胃导泻、药物、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析中毒原因,评估心理状态,并比较两组焦虑、紧张、抑郁评分及救治疗效.结果:护理干预组焦虑、紧张、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愈率5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救治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李萍;黄小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每日两次用药时间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每日两次的用药时间安排,分析存在问题及可能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抽取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病区2010年7-8月使用抗菌药物每日两次静脉滴注的住院患564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进行回顾调查.结果:抗菌药物用药起止时间<8h的占57.80%,用药始隔时间<8h的占67.73%,用药间隔时间<6h的占48.23%,用药间隔时间≥8h的仅占24.82%.结论:该院妇产科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每日两次静脉滴注时间安排不合理,存在用药间隔时间过短,应加强医护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该药效动力学知识的学习,严格遵守抗菌药物给药间隔时间,同时加强患者用药知识宣教,提高抗菌药物疗效.

    作者:郑聪霞;沈才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运用六西格玛提高跌倒高危患者预防跌倒知晓值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稳定的宣教方法,建立提高跌倒高危人群防范跌倒知晓值的标准化服务流程,从而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方法: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五个步骤对跌倒高危患者预防跌倒宣教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患者预防跌倒知晓值的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前后的知晓值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半年的实施,跌倒高危患者预防跌倒知晓值从原来的平均50.72分提高到71.70分.结论:提高跌倒高危患者预防跌倒知晓值以下措施是行之有效的:①建立跌倒高危患者交接班制度;②建立宣教后的确认制度;③增加宣教次数及累计时间;④建立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预防跌倒的三级监控制度.

    作者:张琳;朱玲凤;唐富琴;金艾黎;翁媛英;王菊玲;赵梅霖;凌爱香;毛建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73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实现优质服务.方法:对作者所在医院3年中发生的73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结果:查对不严31例,占43.8%;责任心不强引起10例,占13.7%;业务差占9.6%;巡查不及时10例,占13.7%;带教不严4例,占5.48%;以及护患沟通不够因素等.结论:针对各种原因,提出7个方面防范措施.

    作者:卢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危重患者发生诊断性失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ICU危重患者发生诊断性失血的疗效.方法:将70例ICU危重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在常规诊断性采血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诊断性采血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值和输血率.结果:在诊断性失血发生率方面,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对照组的输血率亦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护理干预对减少ICU危重患者发生诊断性失血具有很大影响.

    作者:韩芳;沈凤燕;郑叶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理及对策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及对策.方法:阐述老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术中易忽视的风险问题与防范对策,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健全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结果: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增强,并通过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有效地规避及降低风险系数.结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沟通能力和风险意识,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是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关键措施.

    作者:李荷花;朱玲珠;费安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

    文章通过对作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时间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住院患者的跌倒与坠床不仅与年龄有关,也与意识情况、服用某些药物、体能、视力、肢体状况等有关.对跌倒与坠床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得出分值,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确保患者住院安全,避免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患者跌倒与坠床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2],预防患者跌倒与坠床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作者:郑卫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民族地区医科院校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师资建设路径分析

    文章分析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师资存在数量不足、层次不高、结构不全的三大问题,认为严重影响了复合型、实践型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作者针对三大问题,提出外引内培、优化管理、优势专业三大策略,力图从增量上扩大师资队伍,更从存量做强师资力量.

    作者:赵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对北华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学制四年护理本科班级的学生在<内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法,并对其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角色扮演法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使后者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其沟通及实践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的意识.结论: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教学,有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伟;张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对黑诊所屡禁不止的对策研究

    该文对于黑诊所的特点和屡禁不止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打击黑诊所现象提出了建立协同治理模式、及时修订相关法规、加强宣传监督、创新监管机制探索长效治理办法等对策.

    作者:何丽;王洪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03家餐饮业许可证发放前后期食品安全状况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萧山区餐饮业许可证发放后食品安全状况,进而采取相应对策.方法:先后于许可证发放1个月内,6个月后,对103家餐饮业开展食品安全专项调查,对2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食品采购进货验收台账建有率、索证率、采购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率、食品安全小组运行率、卫生制度建有率、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许可证发放前期达到100.00%,许可证发放6个月后,上述指标分别为80.58%(83/103)、78.64%(81/103)、57.28%(59/103)、73.79%(76/103)、83.50%(86/103)和78.20%(366/468),许可证发放前后两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2.58,P<0.001).结论:萧山区餐饮业食品安全状况存在着许可证发放时良好,而发放后一段时期呈下降的趁势,尤其是小型餐饮业和建筑工地食堂这一状况更为明显.

    作者:楼乐平;汪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绍兴市卫生应急队伍的构建和运作现况

    目的:探讨绍兴市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和对策.方法:采用<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表>,通过函调方式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绍兴市卫生系统卫生应急机构负责人,运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绍兴市卫生系统共成立专门的卫生应急队伍116支,包括各学科专业人员1279名;2008年-2010年绍兴市卫生系统共主办各类卫生应急演练活动138次,共计有不同学科专业人员7 071人次参加;2008年-2010年物资实物储备价值分别为559.90万元、995.30万元和1 148.20万元.结论:绍兴市卫生系统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已趋于完整,但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仍有待不断提升.

    作者:傅利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山市基层预防保健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综合评价

    目的:建立基层预防保健所应急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运用德尔菲法,确定应急能力评价的指标集,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线性和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信度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综合评价模型等级分类的信度和可行性以及所包含指标的独立性进行验证.结果:确立基层预防保健所应急能力构成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并提出了应急能力综合模型和评价标准.运用该模型评价的应急能力较强的预防保健所有6个,中等的13个,较差的6个.结论: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区分基层预防保健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强弱,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可信度.

    作者:谈晔;夏敏;罗小铭;鲁婧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饮食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杭州市下城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饮食与营养情况的干预效果,为今后开展以社区为中心的营养健康促进计划提供基础.方法:对240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进行饮食(食物种类及摄人量)及健康问题调查,然后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提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规指导,干预组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与随访管理.结果:12月后,两组比较在饮食(包括摄盐量、油量、蔬菜及水果的摄人)、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身前后比较,其中高盐摄人人数减少62%,高脂饮食人数减少67%.结论:在社区高血压病预防中,饮食干预方法可影响血压水平变化.

    作者:孙香爱;吕巧萍;陈雪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青春期生殖健康现状及教育方法的探讨

    文章总结了中国当前青少年青春期接受健康教育的现状,指出存在问题:生殖健康知识相对缺乏;生殖健康服务资源利用不足;学校教育形同虚设;社会环境多负面引导.提出加强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楼唯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浙江省农村结核病人获新农合补偿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浙江省各县区农村肺结核病人获得各地新农合政策对结核病人的补偿机制与报销情况,为浙江省结核病防治筹资与保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表对浙江省90个县区的新农合结核病补偿模式及报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全省90个县区中,共有84和43个县区的新农合对住院和门诊结核病进行补偿;一般结核病人在县级医院住院的中间档报销的平均比例为47.1%,门诊平均报销比例为25.1%;2008年平均每位肺结核住院病例能得到新农合补偿1893元,门诊为163元.结论:浙江省农村结核病人在各县区新农合政策中能得到一定补偿,但补偿机制有待完善,补偿比例特别门诊的补偿比例有待提升,应将新农合作为结核病防治下一个十年规划的重要筹资模式.

    作者:陈彬;王晓萌;钟节鸣;陈松华;黄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完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思考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卫XI项目县的实地调查,发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建议①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机构;②建立并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③合理划分质量管理职责;④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⑤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谭光明;冯占春;吕本艳;陈莉;赵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10例社区居民服农药自杀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自杀者行为危险因素,为自杀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调查方法,依据1983-2009年南苑街道医院抢救记录对自杀者(自杀未逐和死亡)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983-2009年医院登记自杀死亡共102例,其中服农药自杀110例,死亡73例,占死亡例数71.5%.110例自杀者中男性42例,女性68例,自杀者平均年龄41.1岁.自杀者中文盲和小学文化层次共90例,占81.8%.自杀危险因素以夫妻情感、与父母双亲矛盾为主,分别占37.3%、31.8%.结论:在该街道服农药自杀是自杀者常采用的方式.自杀者存在着女性多于男性、青壮年为主、低文化层次自杀率高的特征.自杀危险因素主要以家庭矛盾为主.普及大众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素养,树立正确的家庭、人生、价值观对自杀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娟儿;李纪良;胡永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临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干预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270名医护人员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医护人员自测健康总分终得分,自测生理、心理、社会健康3个子量表终得分,健康总体自测以及各维度终得分均在(64.63±14.11)分~(97.24±6.95)分之间,其中自测生理健康子量表的终得分较高,为(82.02±8.77)分.男性医护人员的自测健康得分[(70.17±13.65)~(97.26±8.14)]均高于女性医护人员[(63.59±13.98)~(97.24±6.72)],并且大多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组在总分、健康总体自测、自测心理健康子量表分以及身体与症状器官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四个维度分上高于护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的总体自测健康状况尚好,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不容乐观,男性医护人员自测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明显优于女性医护人员,医生要优于护士.

    作者:李婷;唐建良;苏雅芳;王莲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浙江省民工初中生自我意识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生源初中生自我意识现状,为改善不同生源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在浙江省3个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中抽取城市、农村、民工初中生1483例,采用PHCSS量表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结果:女生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及总得分高于男生,男生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女生;杭州、金华地区初中生自我意识普遍高于丽水地区;民工初中生自我意识低于城乡初中生;家庭经济为上等与中等者行为、焦虑、合群因子得分高于下等者,其它因子及总得分家庭经济为上、中、下等者依次降低;不同生源初中生家庭经济水平差异显著,城市、农村、民工初中生经济水平依次降低.结论:民工子女自我评价低于城乡子女,可能与其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有关.

    作者:吴怀能;柯雪琴;季玉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社区自杀意念者中精神卫生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曾经存在自杀意念者中现患的精神卫生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资料来自2001年浙江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该文利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复杂抽样统计描述(Complex Samples Crosstab)和logistic回归分析(Complex Sample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结果:调查到的14634人中有615例自报有自杀意念,未调整精神卫生问题(GHQ一12总分≥3)的时点患病率60.33%;调整抽样设计因素后,时点患病率为57.42%(95%CI:52.72%~61.99%).调整抽样设计因素,复杂抽样1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卫生问题显著并独立地与自我报告躯体健康差、低家庭年收入、低受教育年限和阳性自杀家族史有关.在这些危险因素中,自我报告躯体健康差对自杀意念者中精神卫生问题的影响大,其次是低家庭年收入和低受教育年限.结论:该结果是初步的、探讨性的而非结论性的,结果中所显示的自杀意念者中精神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的关系已经提示了临床意义并为人群干预提供了可能.

    作者:沈连相;章健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四川省农村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调查报告

    文章通过对四川省第一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11个县(区)的353个农村卫生院进行的专题调研,肯定了四川基层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总体情况是组织精心,开局良好,深得民心,尚须完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基本药物口品种偏少;价格上涨过快;许多卫生院历史债务沉重,自身化解难;补偿配套政策及资金到位滞后;村卫生站生存难;信息建设不完善.针对问题,作者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作者:刘邦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宁波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宁波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建立一支长效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宁波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不合格项目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宁波市无偿献血者的各项目不合格率分别为ALT(0.99%),HBsAg(0.47%),抗-HCV(0.25%),抗-HIV(0.23%),TP(0.59%).结论: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招募策略,建立低风险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作者:张亚琴;张奕琴;彭明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舟山地区冬令进补中药膏方的合理性探讨

    目的:探讨浙江省舟山地区冬令进补中药膏方的合理性.方法:统计舟山市2005-2009年度5年的月平均相对湿度、同期舟山市妇幼保健院中药房几种常用化湿药物的使用量,以及2009年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1 919张中药膏方中常用的滋腻碍胃之品的使用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舟山市近5年(1至12月)月平均湿度在69.8%~81.5%,湿度均较大;同期舟山市妇幼保健院中药房藿香、佩兰、米仁、苍术等常用化湿药物的使用量与气候特征(湿度)有一定相关性,但即便是湿度小的12月份,化湿药物的用量也较大;而统计的1 919张中药膏方中,龟板胶、鹿角胶、黄明胶、阿胶等胶类,生地、熟地、酒萸肉、酒黄精、制玉竹、枸杞子等常用滋补碍胃药的使用频率为25%~100%,均较大.结论:舟山地区常年湿度较大,冬令进补要慎用膏方.

    作者:陶红玲;周海平;何军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有效推广中医农村适宜技术的实践与体会

    文章论述了基层中医医院推广实施中医农村适宜技术的实践体会,提出了政府主导,领导重视,宣传广泛是有效推广中医农村适宜技术的前提;层层培训,全面推广,督导到位是有效推广实施中医农村适宜技术的关键;政策激励,经费保障,制度健全是有效推广中医农村适宜技术的基础;不断总结经验,改善推广模式是各项推广技术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的保证.

    作者:孙晓珍;朱水英;胡万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需求决定下的中药国际化

    该文从需求决定供给的经济学观点出发,对中药国际化进程中涉及的市场意识、国际化的内在要求和中药现代化的道路选择等三个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国际化的市场需求着眼,按照现代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要求并借助中药现代化发展,全面改良和提升中药和中药产业,以加速中药和中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作者:闫娟娟;高文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以强大文化动力促进医院发展的实践探索

    当前,不断深入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服务水平、医疗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文化建设是现代医院实行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的高度统一,抓好医院文化建设,打造医院文化品牌,是推动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文介绍了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打造医院文化品牌的实践,认为文化品牌可以为医院发展提供强大文化动力.

    作者:孙颖;李贵朋;王德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信息平台管理建设和探讨

    目的:建立一套完善的针对农村特点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方法:归纳农村社区公共卫生信息的特殊性,分析当前公共卫生信息现状,指出公共卫生信息管理与建议的重要作用.结论:提出建议,制定政策,加强人才培养.

    作者:诸冰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