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自杀意念者中精神卫生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

沈连相;章健民

关键词:自杀意念, 精神卫生, 社区, 影响因素,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曾经存在自杀意念者中现患的精神卫生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资料来自2001年浙江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该文利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复杂抽样统计描述(Complex Samples Crosstab)和logistic回归分析(Complex Sample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结果:调查到的14634人中有615例自报有自杀意念,未调整精神卫生问题(GHQ一12总分≥3)的时点患病率60.33%;调整抽样设计因素后,时点患病率为57.42%(95%CI:52.72%~61.99%).调整抽样设计因素,复杂抽样1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卫生问题显著并独立地与自我报告躯体健康差、低家庭年收入、低受教育年限和阳性自杀家族史有关.在这些危险因素中,自我报告躯体健康差对自杀意念者中精神卫生问题的影响大,其次是低家庭年收入和低受教育年限.结论:该结果是初步的、探讨性的而非结论性的,结果中所显示的自杀意念者中精神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的关系已经提示了临床意义并为人群干预提供了可能.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创建禁烟示范宾馆的实践与体会

    文章以一家宾馆为样板,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禁烟示范宾馆的创建工作进行实践总结.该项工作通过宾馆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完备制度、严明奖惩、全员培训、设立控烟监督员等措施,将宾馆禁烟区域逐步扩大,取得显著禁烟效果.

    作者:张东红;缪梓萍;杨青;周勤;张行钦;付刚瓯;陈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中孕引产中的作用.方法:作者对其所在医院妇产科7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中期妊娠健康妇女,采用上述方法引产.结果:胃肠不良反应轻,引产时间短,出血少,组织残留率降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结论: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73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实现优质服务.方法:对作者所在医院3年中发生的73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结果:查对不严31例,占43.8%;责任心不强引起10例,占13.7%;业务差占9.6%;巡查不及时10例,占13.7%;带教不严4例,占5.48%;以及护患沟通不够因素等.结论:针对各种原因,提出7个方面防范措施.

    作者:卢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宁波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宁波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建立一支长效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宁波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不合格项目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宁波市无偿献血者的各项目不合格率分别为ALT(0.99%),HBsAg(0.47%),抗-HCV(0.25%),抗-HIV(0.23%),TP(0.59%).结论: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招募策略,建立低风险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作者:张亚琴;张奕琴;彭明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象山半岛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掌握象山半岛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立两个监测点,采集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计数检测土源性线虫虫卵;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共调查2113人,感染97人,感染率为4.59%,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3.28%.结论:象山半岛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幼儿和中老年农民是感染寄生虫的重点人群.

    作者:宋世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0例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0例,其中1例克氏针滑动,后退刺破皮肤,针眼换药治愈.3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费用低、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确切、骨愈合后拔针容易等特点,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作者:邵小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体现与应用

    文章通过对余姚市梨洲街道12 428例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公共卫生服务参合居民的妇女病普查,结果显示,通过公共卫生服务妇女健康工程的妇女病检查、社区干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居民对妇女病检查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逐渐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山市基层预防保健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综合评价

    目的:建立基层预防保健所应急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运用德尔菲法,确定应急能力评价的指标集,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线性和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信度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综合评价模型等级分类的信度和可行性以及所包含指标的独立性进行验证.结果:确立基层预防保健所应急能力构成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并提出了应急能力综合模型和评价标准.运用该模型评价的应急能力较强的预防保健所有6个,中等的13个,较差的6个.结论: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区分基层预防保健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强弱,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可信度.

    作者:谈晔;夏敏;罗小铭;鲁婧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民族地区医科院校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师资建设路径分析

    文章分析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师资存在数量不足、层次不高、结构不全的三大问题,认为严重影响了复合型、实践型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作者针对三大问题,提出外引内培、优化管理、优势专业三大策略,力图从增量上扩大师资队伍,更从存量做强师资力量.

    作者:赵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浙江省农村结核病人获新农合补偿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浙江省各县区农村肺结核病人获得各地新农合政策对结核病人的补偿机制与报销情况,为浙江省结核病防治筹资与保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表对浙江省90个县区的新农合结核病补偿模式及报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全省90个县区中,共有84和43个县区的新农合对住院和门诊结核病进行补偿;一般结核病人在县级医院住院的中间档报销的平均比例为47.1%,门诊平均报销比例为25.1%;2008年平均每位肺结核住院病例能得到新农合补偿1893元,门诊为163元.结论:浙江省农村结核病人在各县区新农合政策中能得到一定补偿,但补偿机制有待完善,补偿比例特别门诊的补偿比例有待提升,应将新农合作为结核病防治下一个十年规划的重要筹资模式.

    作者:陈彬;王晓萌;钟节鸣;陈松华;黄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信息平台管理建设和探讨

    目的:建立一套完善的针对农村特点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方法:归纳农村社区公共卫生信息的特殊性,分析当前公共卫生信息现状,指出公共卫生信息管理与建议的重要作用.结论:提出建议,制定政策,加强人才培养.

    作者:诸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舟山地区冬令进补中药膏方的合理性探讨

    目的:探讨浙江省舟山地区冬令进补中药膏方的合理性.方法:统计舟山市2005-2009年度5年的月平均相对湿度、同期舟山市妇幼保健院中药房几种常用化湿药物的使用量,以及2009年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1 919张中药膏方中常用的滋腻碍胃之品的使用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舟山市近5年(1至12月)月平均湿度在69.8%~81.5%,湿度均较大;同期舟山市妇幼保健院中药房藿香、佩兰、米仁、苍术等常用化湿药物的使用量与气候特征(湿度)有一定相关性,但即便是湿度小的12月份,化湿药物的用量也较大;而统计的1 919张中药膏方中,龟板胶、鹿角胶、黄明胶、阿胶等胶类,生地、熟地、酒萸肉、酒黄精、制玉竹、枸杞子等常用滋补碍胃药的使用频率为25%~100%,均较大.结论:舟山地区常年湿度较大,冬令进补要慎用膏方.

    作者:陶红玲;周海平;何军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生儿病区噪声暴露现状及对策

    目的:分析医院新生儿病区噪声暴露现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应用噪声统计分析仪连续24h监测新生儿病区噪声强度,记录暖箱内外噪声水平.结果:暖箱内外噪声的等效声级(Leq)分别为55.40±3.67 dB(A)和59.56±3.04 dB(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大声级(Lmax)分别为75.51±10.81dB(A)和83.04±8.50 dB(A);昼间的等效声级和大声级均高于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病区噪声水平远高于WHO和我国制定的标准.噪声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行为和医疗设施.

    作者:陈利玲;冯佩君;倪永丽;徐燕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社区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老年高血压防治、用药提供依据,以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健康.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50位60~80岁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一般相关知识的认识,靶器官受损的了解,降压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对知识的知晓参差不齐,大多数老年人缺乏对高血压知识的正确认识.高血压的一般相关知识知晓调查、靶器官受损的检测调查、降压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调查基本正确回答率分别为78.2%、66.4%、26.8%.结论:社区老年人用药知识知晓情况差,高血压知识一般知晓率较好,社区医护人员在宣传普及高血压一般相关知识同时更应加强老年人安全用药知识与用药行为的教育与指导.

    作者:方静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运用六西格玛提高跌倒高危患者预防跌倒知晓值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稳定的宣教方法,建立提高跌倒高危人群防范跌倒知晓值的标准化服务流程,从而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方法: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五个步骤对跌倒高危患者预防跌倒宣教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患者预防跌倒知晓值的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前后的知晓值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半年的实施,跌倒高危患者预防跌倒知晓值从原来的平均50.72分提高到71.70分.结论:提高跌倒高危患者预防跌倒知晓值以下措施是行之有效的:①建立跌倒高危患者交接班制度;②建立宣教后的确认制度;③增加宣教次数及累计时间;④建立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预防跌倒的三级监控制度.

    作者:张琳;朱玲凤;唐富琴;金艾黎;翁媛英;王菊玲;赵梅霖;凌爱香;毛建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对黑诊所屡禁不止的对策研究

    该文对于黑诊所的特点和屡禁不止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打击黑诊所现象提出了建立协同治理模式、及时修订相关法规、加强宣传监督、创新监管机制探索长效治理办法等对策.

    作者:何丽;王洪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百草枯中毒患者心理状态及救治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救治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3例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洗胃导泻、药物、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析中毒原因,评估心理状态,并比较两组焦虑、紧张、抑郁评分及救治疗效.结果:护理干预组焦虑、紧张、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愈率5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救治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李萍;黄小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神经症患者出院前后格式塔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格式塔作为心理评定工具在神经症中的使用.方法:使用本德视觉运动格式塔测验对40例神经症患者进行出入院对照研究.结果:格式塔图形位置及图形间隔和精心描绘等多方面存在差异.结论:格式塔作为心理评定一种工具,可以在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应用.

    作者:黄行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安全隐患情况,探讨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母婴同室10 253例新生儿安全隐患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组新生儿发生安全问题80例,发生率为0.78%.安全隐患以院内感染为主(32.5%),其次为呛奶窒息、低血糖、暑热综合症等(分别为22.5%、15.0%、和10.0%).结论:重视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新生儿护理工作,有效地控制新生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王爱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危重患者发生诊断性失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ICU危重患者发生诊断性失血的疗效.方法:将70例ICU危重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在常规诊断性采血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诊断性采血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值和输血率.结果:在诊断性失血发生率方面,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对照组的输血率亦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护理干预对减少ICU危重患者发生诊断性失血具有很大影响.

    作者:韩芳;沈凤燕;郑叶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