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持续床旁血液透析在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ICU进行床边血液透析患者68例,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气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持续床旁血液透析在ICU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龙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78例,作为分析对象,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使用常规的麻醉方法,探究组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为患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和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探究组的苏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也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中,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和常规的麻醉方法相比安全性更高,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管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尿白蛋白(U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杜国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吸入七氟烷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由麻醉医生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来对麻醉深度进行调整,试验组患者则结合脑电双频指数对麻醉深度进行调整.结果:在喉罩拔除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全身麻醉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检测能让麻醉恢复的安全性和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作者:柯富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吲哒帕胺缓释片治疗社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收治轻、中度的EH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两组.吲哒帕胺组服用吲哒帕胺缓释片1.5~3 mg/d,厄贝沙坦组服用厄贝沙坦75~150 mg/d,1次/d,24周为1个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偶测血压、24 h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吲哒帕胺缓释片和厄贝沙坦均可使血压显著降低,但降压幅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01).结论:吲哒帕胺缓释片能有效降低EH患者的血压,使左室肥厚逆转.
作者:杨文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患者7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观察组予以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观察两组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治疗,效果较佳,可有效减少失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樊同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价值.方法:收治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25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靶控注射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注射进行麻醉.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麻醉诱导时间、术后唤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更少,VAS评分以及手术后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能够有效减少麻醉诱导时间,增强镇痛效果,手术后定向力恢复更快,降低术后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彦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临床与内镜特点.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腹节律性疼痛、消化道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巨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小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的症状并不特别明显,在内镜下,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呈现出溃疡面积比较大的特点.
作者:李尚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05例(164眼),将患儿随机分成A、B、C组各35例,患儿均进行眼部常规检查.A组给予单纯配镜治疗,B组给予配镜联合遮盖治疗,C组给予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对比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儿总有效率68.57%,B组患儿总有效率82.86%,C组患儿的总有效率100.00%,C组与B组、A组,B组与A组疗效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治疗中,采取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的方法能够取得积极的疗效.
作者:谈群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泌尿外科疾病患者63例,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结果:手术一次成功率92%(58/63),平均手术时间(80±26)min,平均出血量(40±25)mL,并发症发生率17%(11/63).结论:单孔腹腔镜技术能缓解术后疼痛,提升美容效果.
作者:向双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效果显著.
作者:徐启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社区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评价患者临床症状和溃疡面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要好于奥美拉唑,且不良反应也较少.
作者:吕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母体和胎儿临床安全的影响.方法:收治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并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分娩组,对比两组母婴安全情况.结果:组间各项指标(新生儿肺炎、产后体温、白细胞等)对比,阴道分娩组指标均优于剖宫产分娩组(P<0.05).结论:阴道分娩可以更好地保证母体和胎儿的安全.
作者:张建华;张延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的效果.方法:收治人工流产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去氧孕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不调例数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的效果显著.
作者:景新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显著.
作者:陶伦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尼群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BaPWV及心率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曾波;赵献明;许春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全麻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意义与影响.方法:收治腺样体切除术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插管全麻联合七氟烷吸入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诱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全麻应用到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能有效缩短诱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元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72例,随机平分两组.研究组采用综合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4 h出血量、手术进行时间、子宫切除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24 h出血量以及子宫切除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产妇可采用综合手术进行治疗,不仅可有效快速止血,还可降低子宫切除率,更有效地保证母婴平安.
作者:周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收治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9例切口愈合状况都为Ⅰ期,腺体整体分化良好,行病灶手术后全部康复出院.随访1年无恶变和复发.结论:手术是治疗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佳方案,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交锁髄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四肢骨折患者80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交锁髄内钉治疗,研究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明显优于交锁髄内钉治疗.
作者:孔祥全;王曙光;孙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止血手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176例,平分两组,试验组采用盆腔动脉栓塞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治疗法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并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出血量、总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止血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57.95%,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盆腔动脉栓塞治疗的手术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较安全,且治疗的效果良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段稣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面中部提升术结合睑袋整形术对眶周皮肤皱纹的疗效与美容影响.方法:收治眶周皮肤皱纹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睑袋整形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面中部提升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中部提升术联合眼睑整形术在眶周皮肤皱纹治疗中的应用,能提升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周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连续用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持续呼吸末正压给氧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NICU治疗的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组给予持续呼吸末正压给氧.分析两组治疗后6、24 h呼吸(R)、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乳酸浓度(Lac).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在治疗后6、24 h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R、HR、PaCO2、Lac明显降低(P<0.05),SO2、PaO2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采用持续呼吸末正压辅助通气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改善预后.
作者:李洪波;刘婧雅;山其米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方式治疗,术后口服炔诺酮片,观察组利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减少,且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疗效比较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李红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收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均于月经或黄体撤退性出血3 d后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后,45例继发闭经患者中恢复月经29例,45例不孕症患者治疗中怀孕12例,55例月经稀发患者恢复正常37例.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胰岛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作者:何志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全身麻醉通气在妇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妇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选择单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通气,观察组选择双管喉罩全身麻醉通气,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成功率、患者通气满意度显著较高,插入时间、不良反应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患者中采用双管喉罩全身麻醉通气,能减少气管插管引起的心率及血压在麻醉前后的波动,缓解术后咽部不适感和疼痛感,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俸如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COPD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对100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并分析比较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中出现认知功能障碍67例,MMSE量表总分和定向力、记忆力、注意与计算力、回忆力、书面书写、绘图各单项分较无认知障碍组显著降低(P<0.05),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抑郁、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是影响老年COPD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COPD患者广泛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需注意及早对其进行筛查、评估及干预.
作者:方蒡;牛华;张芹;毛琴;何旭;全胜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时采用微创针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92例,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比组采用常规外科减压手术.研究组采用微创针刀减压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腰痛发作减少,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步行正常,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确切,降低患者术后腰痛概率,患者恢复正常行走.
作者:冯照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逆行切除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肺癌患者6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给予逆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选取传统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逆行切除手术治疗肺癌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作者:高文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加强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蔡凌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改良叩背法对老年外科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60例老年外科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叩背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叩背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排痰前后血气指标、痰液黏稠程度、排痰量及叩背舒适度.结果:两组排痰后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PO2、SaO2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排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叩背舒适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叩背法可促进老年外科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排出,明显提高叩背舒适度.
作者:杨敏;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医学营养治疗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医学营养治疗及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血糖达标率及患者对糖尿病和医学营养治疗的知晓率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医学营养治疗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给予围术期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结石排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碎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结石残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紧张情绪缓解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率和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幸星;廖君娟;蒙有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社区服务中心住院的287例老年患者病例资料.结果:287例患者中,院内感染率24.04%,其中呼吸道感染51例(73.91%).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基础疾病是影响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严格制定室内空气消毒制度,重视清洁卫生,控制基础疾病,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不滥用抗生素,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加强生活护理,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进一步改善社区医院的条件、设施是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辉;郑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肺心病患者58例,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结论: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邓吉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治疗过程中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80例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治疗过程中,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作者:骆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治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手段可以很好地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加快患者恢复的速度,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
作者:雷好杰;骆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重症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重症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在常规重症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能够有效降低重症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和治疗的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晏礼芬;魏佳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慢性病家庭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SDS评分和ADL评分改善程度和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能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马莉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完全管理护理模式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完全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时实施完全管理模式具有显著效果,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
作者:廖申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降低护士静脉治疗中锐器伤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品管圈,按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订、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订、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10个活动步骤实施品管活动.结果:静疗小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使全院护士在静脉治疗中锐器伤发生率从134人次/月降至平均27.3人次/月.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静脉治疗小组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降低了静脉治疗中锐器伤的发生率.
作者:魏虹;肖莉;叶凤基;黄友丽;龙美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治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此基础上给予多元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液透析知识掌握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中菊;张金霞;丁晓仙;陈益;高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心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治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焦虑程度和心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不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维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58例,按照抽签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和社区管理.结果:研究组的血糖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过程中应用社区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开天门手法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改善不寐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将66例不寐患者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每晚睡前给予开天门手法按摩并贴敷双侧涌泉穴.使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CPSQI)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与各组治疗前相比,CPSQI评分均有下降;干预后试验组CPSQI评分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天门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对提高不寐患者睡眠质量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崔玉红;王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患儿245例,随机分为常规化组和个性化组.常规化组给予一般护理,个性化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评分、患儿依从性评分、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个性化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化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规化组(P<0.05).个性化组患儿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评分、患儿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化组(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其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高.
作者:严建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收治急性喉炎患儿10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平喘、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并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显效8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100.0%.结论:加强雾化吸入过程中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
作者:王云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血栓综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收治脑血栓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干预.结果:2周后,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入院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股静脉内径、腘静脉内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CT高于入院时,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3个月内,观察组LE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脑血栓并发LEDVT的风险.
作者:李柏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收治脑积水患者90例,分为对照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积水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其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李公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缝式护理在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收治急诊科患者80例,随机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无缝式护理在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康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舒张压与平均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疗效,有利于稳定血压,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文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多层螺旋CT增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多层螺旋CT增强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丁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62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C反应蛋白检测,B组采用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组临床检验阳性率.结果:A组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蒋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普洱地区干部职工健康状况.方法:对体检的1495名干部职工进行结果分析,对慢性疾病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探究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中的检出率.结果:无慢性疾病或者指标异常共729例(48.76%),而慢性疾病或者指标异常数量为1种、2种、3种以及3种以上的例数分别为184例、192例、226例、164例.将所有检出异常的项目按照检出率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其占比如下:高TC(28.90%)、高尿酸(28.83%)、脂肪肝(23.21%)、高TG(21.94%)、高血压(21.47%)、高血糖(17.79%).男性体内TC、TG水平明显高于女性;男性脂肪肝以及高血压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人群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存在慢性疾病或者指标异常,而慢性病以及指标异常超过3种的受检者为10.97%,故在普洱市应当倡导进行定期体检和检后健康管理.
作者:林建辉;刘家灵;张树;姜爱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注自体血和同种异体血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患者60例,采用不同输血方式,包括自体输血、自体输血+异体输血、异体输血,比较3组的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输血1 d后,3组患者的CD3+、CD4+、IgG、IgA和IgM均有所下降,输血3 d后,自体输血组患者恢复较快,7 d后,3组患者指标均有所改善,与输血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和同种异体血均可用于围手术期血液输注,但采用自体输血法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尹贵珍;黄玉平;李涛;肖世祥;郑东;李琼;张超;卿廷方;靳达芳;林丽华;胡维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气分析在肺癌患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癌患者50例、COPD患者50例及健康者50例,测定血浆SAA、CRP、CEA、NSE值.对肺癌患者并测定呼吸衰竭指标(动脉血气分析值).结果:肺癌患者的SAA、CRP、CEA、NSE较健康者、COPD患者均明显升高(P<0.01),肺癌患者死亡组中的SAA、CRP、CEA、NSE高于未死亡组(P<0.05).血浆SAA、CRP、CEA、NSE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呈负相关(r=-0.245,P<0.01),与动脉血氧分压呈正相关(r=0.273,P<0.01).结论:测定血浆SAA、CRP、CEA、NSE、血气分析有利于肺癌患者的诊断、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判断与评价.
作者:孙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意义.方法:收治受血者1000例,输血前进行常规性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查,分析检测结果,总结检查意义.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4.0%,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2.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率3.1%,梅毒阳性率2.4%,谷丙转氨酶阳性率1.8%.结论:对受血者进行常规性检查能有效避免和预防出现输血医疗纠纷,进而保证输血顺利进行.
作者:杨波;陈苹;董文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治结直肠癌患者49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病灶各定量参数变化.结果:在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组中,治疗总有效率37.9%,高于对照组.同时在化疗有效组中,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中的上升时间在治疗后第3天较治疗前延长(P<0.05),而在治疗后第7、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平均渡越时间、流入相曲线下面积、峰值强度等指标在治疗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造影技术,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和参数的变化,监测结直肠癌患者抗血管治疗前后肿瘤血流灌注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可以为疗效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郭树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烟雾病的诊断.方法:收治烟雾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烟雾病诊断,观察组给予CT和MRI辅助下的诊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诊断结果上更加准确,诊断速度也较快,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都比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烟雾病患者在CT和MRI辅助下的诊断,可以大大提高诊断质量,有利于对症下药,提高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杨;朱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治行血常规检查的受检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集末梢血,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利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静脉血检测结果更具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刘春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41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为两组均实施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结果:两组之间颈动脉超声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M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能够有效检验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作为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性指标.
作者:李春英;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血脂及血黏度的检查意义.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根据研究组患者是否发生死亡,进一步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血糖、血脂及血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TG、血糖及血黏度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呈正相关.结论:血糖、血脂及血黏度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DL-C、TG、血糖及血黏度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杜超;王茜青;赵燕;郑晓颉;裘婧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36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满意,且不会发生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郑文君;况常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缺血患者128例,随机平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本治愈率、进步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急性脑缺血恢复快,疗效好.
作者:阿斯也木·麦麦提;吾拉木·马木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抑郁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抑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抑郁疗效肯定,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胃敏感性,缓解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珊珊;张乃卫;阎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中药外敷加理疗联合抗生素及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收治盆腔炎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抗生素及中成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敷加理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痊愈2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82.14%,试验组有效率100.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加理疗联合抗生素及中成药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抗生素.
作者:朱明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抗感颗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40%,低于观察组的93.35%(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马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联合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收治病理性黄疸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苯巴比妥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茵陈蒿汤口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经济、方便.
作者:马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疗效.方法:收治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参考组和治疗组各50例.参考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用药治疗;治疗组在参考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腹痛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可获良好的疗效.
作者:沐新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常乐康、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常乐康和茵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后患儿胆红素下降情况、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总有效率(94.6%)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乐康、茵栀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简单有效,住院时间短.
作者:周莉;迪拉热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传统封闭联合活血止痛方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屈指肌腱腱鞘炎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传统封闭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组(研究组)和传统封闭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1次/周的传统封闭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第2天开始采用活血止痛方煎汤熏洗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3次之内显效率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封闭联合活血止痛方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郁建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肺炎克雷白杆菌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也是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之一,替加环素对肺炎克雷白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文总结替加环素治疗广泛耐药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2例的体会.
作者:姚笑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包头市第四中学学生早餐现状,为进一步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包头市第四中学1368例高中学生进行早餐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该校学生每天吃早餐比例为94.2%.早餐营养充足23.27%,较充足47.48%,不充足29.25%.学生的饮食行为与其性别、营养知识水平有关(P<0.05).结论:该校学生早餐现状不容乐观.应广泛开展学校营养教育和学生饮食行为干预,促进学生良好的饮食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作者:许馨怡;夏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对于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干预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不进行综合干预,观察组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并进行系统的腰背肌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背肌力、疼痛加重次数、新发椎体骨折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采用社区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背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出现椎体骨折情况.
作者:王慧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意义.方法:对社区1805例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通过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均不同程度获益,服药依从性明显增强,心脑血管并发症大大减少.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就是医务人员与高血压患者的沟通合作,从而达到控制患者高血压的目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住院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后洼田吞咽能力、口腔及咽部评分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重要影响,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
作者:何东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母亲参与在基层医院婴幼儿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庭养育方式的影响.方法:收治参与基层医院婴幼儿保健活动的社区母亲100例作观察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儿童养育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一系列婴幼儿保健知识教育活动.再选取同时段经济和社会环境相似的社区母亲100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教育方式、育儿态度以及母亲对儿童教育的态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教育方式、育儿态度以及母亲对儿童教育的态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母亲的育儿水平,从而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郑华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冯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疾病普查结合健康教育对辖区育龄妇女健康促进的影响.方法:对1726例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疾病普查,统计妇科疾病患病率.同时开展健康教育,随机选取200例育龄妇女,对比教育前后参与意愿及妇科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1726例育龄妇女参与妇科疾病筛查,查出各类妇科疾病822例(47.62%).健康教育前妇科疾病普查参与愿意率34.5%,健康教育后81.5%(P<0.05).健康教育后妇女态度和卫生行为、健康知识、普查意义及预防方法得分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妇科疾病普查结合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区育龄妇女普查意愿和健康知识水平,从而改变态度和行为,对女性的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志芳;覃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主动性社区管理在重性精神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收治重性精神病患者102例,2015年通过被动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2016年通过主动性社区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对比两个时间段内的管理效果.结果:2016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2015年(P<0.05);2016年患者家属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2015年(P<0.05).结论:主动性社区管理在重性精神病患者中不仅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还可以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社会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马晶;李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拟定改进措施.方法:对我院用药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比较改进前、后的用药安全问题发生率与药品安全管理评分、质量管理评分.结果:2015年改进药房管理后,药房安全事故发生率(0.035%),显著低于2014年(0.321%);2015年药品安全管理评分、质量管理评分均高于2014年(P<0.05).结论:通过改进药房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用药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郑维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探讨基层社区全科医生的现状,包括收入问题,人员配备及设施问题,还有基本医疗现状.全科医生兼顾公共卫生工作的同时也要倾向基本医疗,提高业务水平,政府也应加大投入,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得更好.
作者:徐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医院感染病例482份,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各科室感染漏报率不同,小儿科7.69%,内科6.67%,外科6.52%,妇产科5.88%,其他科室0.00%.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40.46%.结论:全体医护人员应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加以重视,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水平,保证医院和患者安全.
作者:赵仕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老年病是老年群体常见疾病之一,门诊期间采取健康教育措施,有助于增强患者疾病防控意识,实现疾病康复效果的优化.本文结合老年群体老年病发病现状,总结健康教育对疾病康复的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杨容泽;周延;何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后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患儿1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儿开展风险防范式护理.针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两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各方面质量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后取得的临床价值显著,在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明显改善护理质量,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评价临床试验中药学干预的重要性.方法:评估受试者治疗依从性,对其实施药学干预.结果:受试者治疗依从性主要影响因素:受试者个人(年龄、受教育程度、地理因素、家属陪同)、研究药物(治疗环境、服药方式、不良反应)、研究者(研究者态度).药学干预后,受试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抗肿瘤药临床试验中通过药学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受试者依从性.
作者:蔡志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中药炮制的目的在于通过炮制、净制等手段对药物进行加工处理,达到缓和药物性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效果,以保证药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在医学理念不断更新和进步的影响下,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中药炮制成为了临床用药的必经途径之一.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中药炮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与临床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为此,本文结合了临床经验,探讨了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及临床效果的影响,希望能够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安全用药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作者:黎颂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常用药的临床选择以及药理分析.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症特征以及病历资料,并根据病症特征以及药理特点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选择较为多元化,而其中以噻嗪类利尿剂、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为常见;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给予针对性的降压药物,治疗有效率达75.00%.结论:通过结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机能以及患病情况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效果显著.
作者:辛丽;杨官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接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不给予药学干预,观察组则接受药学干预.分别对两组的不合理用药率、抗菌药物用药时间、药物利用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合理用药率分别为6.67%和40.00%,用药时间分别为(3.3±1.2)d、(4.7±1.8)d,药物利用指数分别为(0.92±0.12)和(1.29±0.23),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临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中的不合理应用情况,给予针对性药物干预,可以改善用药效果,提高药物应用合理性.
作者:孙夫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现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介绍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研究进展.
作者:卢新;罗海彦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