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4年9期文献
  • 小细胞肺癌中PTEN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组织中PTE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42例SCLC组织和16例肺良性病变组织PTEN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SCLC组织肿瘤细胞凋亡采用TUNEL法检测.结果 42例SCLC组织PTEN缺失率73.8%高于16例肺良性病变(P<0.01),PTEN的缺失与SCLC的临床TNM分期相关,与细胞学亚型、性别、年龄无关.PTEN蛋白的缺失与小细胞肺癌癌细胞凋亡无关.结论 SCLC中存在PTEN缺失并对SCLC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黄学勤;李清泉;李儒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中层动脉厚度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动脉中层厚度(IMT)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相关性.方法收集无糖尿病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A组)、糖尿病足患者42例(B组)、正常对照组40例(C组),分别测量足背动脉管径(D)、大流速(Vmax)、流量(Vol)、IMT及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用酶法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用电化学发光法测量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浓度,用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D、Vmax、Vol、IMT与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关系.结果 A、B两组患者CH、TG、HbA1c、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足背动脉D、Vmax、Vol减低,IMT较对照组增厚.A、B两组间比较足背动脉各项参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IMT与HbA1c 、HOMA-IR呈中度相关(P<0.01),与TG、CH、FBG呈低度相关(P<0.05),与HDL呈负相关(P<0.05),与BMI未显示相关关系.1

    作者:朱洁;慕可好;杨继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探讨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常见急症之一.由于AOPP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很高,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对我院1999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的AOPP患者58例进行分析,探讨AOPP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作者:万建华;王爽;赵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非癌性咯血病因的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非癌性咯血病因的影像表现,评价影像检查对非癌性咯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非癌性咯血患者的影像(胸片、CT、MRI及DSA血管造影)与临床资料.结果胸片对非癌性咯血病因的显示率和诊断率不高,分别为59.62%、39.26%.CT的显示率与诊断率较胸片明显提高,分别为71.48%、64.44%.胸片与CT无法显示早期的气管内膜病变,对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有限.结论影像检查是诊断非癌性咯血病因的重要手段,对各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非癌性咯血病因的诊断率.

    作者:贝春花;谢琦;陈胜利;江新青;曾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45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我院1990年1月~2003年5月资料完整的45例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抗结核药物和发热的关系,以提高对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的认识.

    作者:来中海;李秋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联合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SM)和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FP),对照组单独吸入沙美特罗,吸入前及吸入后3个月进行肺功能测定和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联合吸入SM、FP或单独吸入SM均能显著提高FEV1%预计值和FEV1/FVC%,显著降低SGRQ评分;联合吸入SM、FP组较单独吸入SM组升高FEV1%预计值和FEV1/FVC%、降低SGRQ评分更显著.结论联合吸入SM、FP干粉剂,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卢万勤;李秋荣;赵春林;何英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急性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临床分析

    大咯血为内科急症,以往多采取内科保守治疗,静脉输注垂体后叶素为首选,辅以其他辅助治疗[1],病死率为50%[2,3].支气管动脉栓塞(BAE)为治疗大咯血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了病死率.现就我院应用BAE治疗急性大咯血患者32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君;毕成;王峰;刘永晟;纪东华;王凝芳;李枫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驱性呼吸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改变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前驱性呼吸衰竭(前驱呼衰)患者细胞因子谱特征,并评价界定COPD前驱呼衰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健康对照者、COPD尚未达前驱呼衰患者、COPD前驱呼衰患者各30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植物血凝素刺激培养后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在正常对照、COPD 未达前驱呼衰和COPD 前驱呼衰三组人群中,IL-8水平依次显著升高,其中后组与前两组相比较,P均<0.01,前两组比较P=0.021;IFN-γ水平依次显著升高,其中后组与前两组相比较,P均<0.01,前两组比较亦为P<0.01; IL-4水平在三组人群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IL-8和IFN-γ在COPD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和气流阻塞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2)界定COPD前驱呼衰阶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加强上述指标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判断病情并采取措施.

    作者:徐淑凤;朱宝玉;陈宝元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肺栓塞17例诊断体会

    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4月共收治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7例,现将诊断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艳;聂群;刘克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皮肌炎并发间质性肺炎2例报道

    1 病例介绍例1,女,39岁,因反复发热3个月伴咳嗽、咳痰、胸闷气促1个月余收入我科.患者为间断发热,体温37.4~38.0 ℃,多于夜间发热,咳白色泡沫痰.给予抗炎、退热对症处理症状无改善,出现进行性胸闷,无关节疼痛、皮疹及红肿,其间曾行人流术.

    作者:毛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急性毒鼠强中毒6例并呼吸衰竭的救治

    我院自1999年12月~2002年10月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54例,40例经毒理鉴定确诊,14例结合服毒史及临床表现诊断.54例中并发急性呼吸衰竭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斌;周阿旺;陈振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BIPAP及CPAP呼吸机在重叠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我们应用经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及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并存(即重叠综合征)的患者,疗效满意,建议推广该疗法作为治疗此类疾病的家庭治疗手段,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青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与哮喘的临床意义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是日本学者Kitamura[1]在1993年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发现的一种血管活性肽,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利尿、利钠、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等多种作用,参与了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旨在研究血肾上腺髓质素水平在哮喘患者中的表现和意义.

    作者:孙芳;张曼林;汤兵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PPD、TB-AB和LAM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痰菌阴性肺结核只能依靠肺部影像特点、临床症状而诊断,其误诊与漏诊较多.近年广泛开展结核抗体(TB-AB)、血清结核分支杆菌胞壁糖脂免疫球蛋白(LAM)检测,结合传统结核菌素试验(PPD)皮试,为菌阴肺结核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帮助[1,2].本文旨在探讨TB-AB、 LAM 、 PPD 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月明;庄华;张宏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分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又有很多名称见表1[1],本文结合国外文献对各种甲状腺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宁志伟;李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精氨酸刺激试验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自上世纪60年代发现静脉给予精氨酸(arginine,Arg)能刺激胰岛素(INS)、胰高糖素(Glg)释放,并将Arg用于评估糖尿病(DM)患者残存的β细胞功能.近年来临床研究已证实Arg刺激试验能较准确反映β细胞储备功能,故被临床上广泛采用.

    作者:马晓静;吴松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Wolfram综合征

    1938年,Wolfram在一个家庭的8个兄妹中发现4例同患糖尿病和视神经萎缩的病人,他的病例报告后,该病被命名为Wolfram综合征.后来许多研究者又发现耳聋及尿崩症也是该病的特征,故以字首缩略法命名该综合征为DIDMOAD(diabetes insipidus,diabetes mellitus,optic atrophy,deafness)至今已报道有100多例的患者.北京市儿童医院诊断过2例,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报道1例.Wolfram综合征的发病情况目前尚无确切的统计资料.美国糖尿病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该病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1].

    作者:孙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声带功能障碍与呼吸疾病

    声带功能障碍(vocal cord dysfunction,VCD)又称反常声带运动(paradoxical vocal cord motion,PVCM),是指在呼吸周期吸气相声带反常内收,声门裂变窄,从而表现胸腔外气道阻塞症状,如喘鸣、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该病在临床并不罕见,尤其多见于青少年人群,并且由于其临床表现酷似支气管哮喘,可反复发作、骤然起病,故常导致不必要的药物治疗或有创性操作:如长期类固醇激素治疗、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因此,正确认识声带功能障碍以减少不必要的医源性损害非常必要.

    作者:周玉法;亓玉心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呼吸系统常见急症的诊治哮喘持续发作的病因及防治

    哮喘持续发作按一般的概念为哮喘持续状态的同义词.其相应的定义是哮喘急性严重发作时,应用一般平喘药物包括静脉滴注氨茶碱而仍不能缓解在24 h以上者.目前已不再使用这一名称和定义,哮喘持续发作定为急性重症哮喘,从字义上更为妥当和理想.其定义是哮喘急性发作,常规治疗无效,或呈暴发性发作,发作后短时间内就进入危重状态,按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判断标准应属重度-危重型.

    作者:朱福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急性肺栓塞的诊治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PTE为PE的常见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PE即指PTE.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PTE常为DVT的并发症.PTE与DVT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为VTE的二种类别.PE是一种发病率、误诊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的常见疾病,需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其诊断,掌握规范化的治疗.

    作者:杨敬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衰时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治

    呼吸衰竭(呼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晚期的主要合并症,当出现慢性呼吸衰竭时,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据国内综合报道,其发生率达78.6%~95.45%.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是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此外,患者大多年老,伴发心、肝、肾疾病,进食减少以及应用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和机械通气等使其进一步复杂化,不仅发生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而且引起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作者:赵鸣武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的诊治

    自发性气胸指无创伤性原因也并非出于诊断治疗目的,因肺大疱或胸膜下微小疱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是呼吸系统常见急症.自发性气胸分为特发性及继发性两类:特发性气胸指经常规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病变者发生的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继发性气胸是在其他肺部疾病基础上形成的大疱破裂或直接损伤胸膜所致.继发性和特发性气胸的复发率相似,不同文献报道从39%~47%[1,2].大多数的复发发生在初次气胸后的第一个月.有研究对142名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Cox回归分析显示肺纤维化,年龄大于60岁,和较高的身高/体质量比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3].本文查阅了近年来有关文献,重点谈谈反复发作自发性气胸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肖伟;李昊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大咯血的病因和诊治

    1 大咯血的病因肺部的血液循环有体循环和肺循环,故肺的血流非常丰富,当累及到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各种病因均可造成咯血.为此,咯血原因不易一一列出,笔者体会按解剖部位区分为气管支气管和肺泡部位出血较易表达,本文未包括易于判断的鼻、口、咽、喉等上呼吸道部位出血.

    作者:陶仲为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以咯血为首发症状的胸膜血管瘤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6岁.2002年6月9日因剧烈运动后咯鲜血约100 ml,在外院就诊.胸片示:左斜裂下部背段区见致密度增高影,边界清,密度均匀,下叶背段区见致密斑片影,肺CT扫描:2~26层面左肺上叶后段可见片状高密度影,边界不清,欠均匀,18~22层面示:5 cm×7 cm×5 cm的高密度影,边界光滑,纵隔窗18~22层面示:边缘光滑的椭圆形低密度影,CT值为16~26 HU,大小为5 cm×7 cm×5 cm,外缘与胸壁成锐角.拟诊为左肺囊性病变,住院经抗炎、止血治疗,咯血停止,后无任何症状,未介意,继续工作.5个月后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胸痛、左侧卧位明显,并阵发性咳嗽,无低热、盗汗及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于2002年11月25日入我院.

    作者:王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9例自发性气胸胸膜粘连术失败的原因探讨

    胸膜粘连术是预防自发性气胸复发的临床常用方法,我院自1997-2002年应用胸膜粘连法治疗自发性气胸65例,失败9例,为探讨失败原因,现对9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穆冠玉;冯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4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原学分析

    本文报道近年我院门诊4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咽部脓性分泌物的咽拭培养及药敏实验.

    作者:孙利群;解范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SICU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外科ICU(SICU)获得性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由于SICU患者的感染往往在早期即存在,迄今为止,其有效的治疗主要是根据受感染标本的病原学培养结果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但标本的培养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早期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是很重要的,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为此我们随机分析了26例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以气道内分泌物作培养,以期对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作初步探讨.

    作者:唐涛;梁滨沈;林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复方地龙胶囊对32例2型糖尿病病人高粘滞血症的影响

    我们应用复方地龙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高粘滞血症,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0例误诊分析

    我院自1998年至今共收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病人81例,共误诊30例,其中有11例被院外误诊,误诊率达37%,现将30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误诊为肺癌的肺新型隐球菌病19例临床病理分析

    本文回顾性总结被误诊为肺癌的肺新型隐球菌(PC)感染19例,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虹;肖永波;杨亚英;梁小曼;吴秋良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关于论著格式的标准化之刍议

    信息时代对科学技术及其传送工具的要求越来越规范化、数字化、一体化,期刊是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表的几百万篇学术论文,有75%发表在期刊上.为了便于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交流、传播及利用,笔者期望医学论文必须尽快实现标准化.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读者、编辑与作者三方面的沟通与努力.医务人员对临床实践的总结与归纳以论著居多,一篇优秀的医学论文在具备完善的、系统的、先进的、有科学性的病历资料及有机的技术归纳和总结而外,不能忽视当今的一个重要问题--标准化.下面将分述笔者对标准化论著格式写法的几点建议.

    作者:姜杰新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