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北京航天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9463
  • 国内刊号:11-5248/R
  • 影响因子:0.68
  • 创刊:1999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10期文献
  • 西北地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西北地区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生活质量(QOL)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2005~2009年对西北各省门诊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共700例.内容包括:①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②居住地海拔高度及气候温度;③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④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 有效回收问卷617份,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为9.21+1.93.QOL评分随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r=0.801,P<0.01)和心理压力评分增高而增高(r=0.573,P<0.01).QOL影响的严重程度有按海拔高度(r=0.526,P<0.01)和寒冷程度(r=0.501,P<0.01)逐渐上升趋势.QOL分值与P分值(r=0.682,P<0.05)及N分值(r=0.770,P<0.05)正相关,QOL分值与E分值负相关(r=-0.701,P<0.05).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症状严重程度、高心理压力、寒冷气候、高海拔环境及个性相关.

    作者:蓝天;王养民;陈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延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N末端前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迟PCI对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97例,根据是否行延迟PCI术分为两组(PCI组和非PCI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即刻、心梗后7天左右、6个月左右检测血浆中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分别于AMI后两周、心梗后6个月左右做心脏超声检查,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对比PCI组和非PCI组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和NT-proBNP的动态变化.结果 6个月后PCI组的NT-proBNP较非PCI组低(P<0.01);PCI组的EF值明显高于非PCI组(P<0.05),非PCI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明显大于PCI组(P<0.05).结论 延迟PCI能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罗文平;周勇;盛宇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SDF-1/CXCR4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SDF-1/CXCR4在正常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中的表达和血清水平.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先兆子痫、重度先兆子痫和正常妊娠组各15例)胎盘组织中SDF-1/CXCR4表达程度,同时用ELISA检测孕妇血清中SDF-1的浓度水平.结果 SDF-1在妊娠期高血压组及正常妊娠组的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子痫前期组中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妊娠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血清SDF-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SDF-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01).结论 SDF-1/CXCR4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陆秀芳;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7~2008年,作者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18例20侧,骨折类型按A0分型B2型4侧,B3型5侧,C1型4侧,C2型3侧,C3型4侧.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10~22个月).腕关节功能评价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组优良率为85%.结论 对于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十分显著.

    作者:田康松;华锦明;凡桂勇;王海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DSA下经皮肾造瘘治疗恶性肿瘤所致输尿管梗阻7例分析

    目的 评价DSA下经皮肾造瘘治疗恶性肿瘤所致输尿管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7例恶性肿瘤所致输尿管梗阻的患者,均行DSA下经皮肾造瘘置管引流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置管一次成功,术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肌酐、尿素氮降至基本正常,无置管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无一例患者死于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DSA下经皮肾造瘘治疗恶性肿瘤所致输尿管梗阻简单易行、副作用小、效果确切,是治疗恶性肿瘤所致输尿管梗阻的好方法.

    作者:张晓勇;杨立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调脂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调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介绍调脂类药物在临床上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结果 调脂类药物在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调脂类药物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刘云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记忆合金环抱器在胸壁毁损的胸壁重建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在胸壁毁损中胸壁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6例局部胸壁毁损伤患者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节段性及粉碎性肋骨骨折,恢复肋骨连续性,完成骨性胸廓重建,利用胸大肌、背阔肌、大网膜修复软组织治疗胸壁毁损伤.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恢复了胸壁稳定性.结论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在胸壁创伤修复中,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斌;艾小顺;徐伯诚;廖金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盆腔、腹腔多发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 报道1例盆腔、腹腔多发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病例,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特征,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界限不清,弥漫片状分布,部分排列呈漩涡状,细胞核圆或椭圆形,轻度异型,少量多核瘤细胞,部分淋巴细胞围绕血管.瘤细胞CD21和CD35阳性,Vim阳性,CKpan、EMA、Desmin、SMA、CD117、CD34、S-100、CD68、Calretinin、HMB45均阴性.结论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低-中度恶性肿瘤,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

    作者:张荣侠;肖扬;周萍;朱正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PPH治疗严重内痔133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PPH吻合器技术治疗严重内痔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33例Ⅲ~Ⅳ期内痔患者分别进行PPH(79例)及传统手术(55例)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的治疗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用止痛药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PPH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术后并发症也较传统手术组为少.结论 PPH技术治疗严重内痔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手术方式.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替代传统手术疗法.

    作者:李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关节镜下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置管持续冲洗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置管持续冲洗术治疗30例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结果 30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患者均治愈,无复发.根据膝关节功能判断疗效:优23例,良4例,中2例,差1例.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置管持续冲洗术具有创伤小、清创彻底、恢复快的优点,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关节炎症的消除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曾文魁;杜尧;陈铁柱;谭财福;李晓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岩豇豆脂肪酸对高脂血症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岩豇豆脂肪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对胆同醇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 给小鼠灌食高脂乳剂,并设空白对照、模型对照、洛伐他汀阳性对照、地奥心血康剂量组和岩豇豆脂肪酸治疗组.分别测定血脂生化指标,检测药物对离体胆固醇微胶粒形成的抑制作用,并在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的病变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灌食与腹腔注射岩豇豆脂肪酸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C、LDL-C及TC/HDL-C和LDL-C/HDL-C,亦能显著升高HDL-C;高剂量治疗组病理检查可见主动脉AS症状明显减轻;且岩豇豆脂肪酸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肠道中胆固醇微胶粒的形成.结论 岩豇豆脂肪酸能治疗实验性高脂血症,抑制胆固醇微胶粒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作者:彭罡;覃冬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肺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肺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全麻组,Ⅱ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每组15例.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1)、麻醉后(T2)、术毕(T3)、术后1d(T4)、术后3d(T5)测外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后、术毕、术后1d时CD3、CD4、CD8及CD4/CD8均较麻醉前下降(P<0.05),术后3dⅡ组指标恢复接近麻醉前水平,Ⅰ组各项指标仍低于麻醉前水平.两组指标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能减轻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物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有利于胸科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及早恢复.

    作者:胡钦擎;张晓佳;李宏青;纪钦泉;邓敏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手部皮肤撕脱伤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手部皮肤严重撕脱伤的外科治疗.方法 9例手部皮肤撕脱伤,分别采用术式一、术式二、术式三3种方案,将剥脱皮肤缝合或回植.结果 所有撕脱皮肤全部成活.结论 对手部严重皮肤撕脱伤,根据损伤程度和被撕脱皮肤完整与否可采取不同手术方案处理,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遵守有利于创面覆盖.伤口愈合功能恢复的原则.

    作者:陈圣海;欧阳晓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5年8月~2008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各种急性重度中毒患者50例,随机分为CVVH治疗组(A组,25例)和对照组(B组,2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同时床旁行CVVH治疗.结果 A组有效率96%,优于B组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昏迷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天数上,两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动脉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抢救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有显著效果,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

    作者:徐方林;李峰;杨洪光;邹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CT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胸腹主动脉联合扫描并进行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T)等后处理.结果 20例均较好地显示了真假腔和主动脉夹层内膜瓣,显示破口位置18例,显示分支血管受累情况16例,按DeBakey分型:Ⅰ型8例,Ⅱ型1例,Ⅲ型11例.出现胸腔积液9例,出现心包积液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A是诊断主动脉夹层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并能提供准确的临床分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姚青松;何磊;周文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与药物治疗内痔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内痔的优势.方法 选择二~四度内痔脱出的患者共计446例,分为铜离子电化学治疗组146例,药物治疗组300例,药物治疗选用口服消脱止和外用复方角菜脂栓7天.结果 铜离子电化学治疗组术后1个月出血及脱出症状明显改善.二度78例占97.8%(78/80),三度41例,占100.0%(41/41).结论 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对痔病的出血及脱出疗效显著,止血效果迅速.

    作者:申庆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7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月,锁骨骨折不同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79例.结果 79例随访0.5~4年,钢板断裂1例,余均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锁骨干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有优点,术者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是关键.

    作者:陈江;石铸;马江川;金鑫鑫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联合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腹股沟疝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腹股沟疝的一期手术方法.方法 2004年10月~2008年1月,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BPH,同时采用聚丙烯网片(PPM)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一期手术治疗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56例.结果 手术效果良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0~7分,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4天.随访6个月~4年,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同期行TUVP及腹股沟疝修补术,方法简单、疗效肯定,可一次性完成手术,使患者免受二次手术痛苦.

    作者:朱壮红;张建东;王树茂;段晓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三种麻醉方法的临床经济学评价

    目的 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三种麻醉方法作出临床经济学评价.方法 随机将144例患者分为3组,Ⅰ组臂丛加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Ⅱ组臂丛神经阻滞,Ⅲ组颈浅丛神经阻滞.分别计算出三种麻醉方法的成本和效果,作出成本效果比较.结果 单病例成本而言,单纯颈浅丛神经阻滞成本低,锁骨骨折位于锁骨外2,3时单纯臂丛神经阻滞平均成本低,锁骨骨折位于锁骨内1/3时单纯颈浅丛神经阻滞平均低.结论 从临床经济学角度来看,锁骨骨折位于锁骨外2/3时首选单纯臂丛神经阻滞,锁骨骨折位于锁骨内1/3时首选单纯颈浅丛神经阻滞.

    作者:朱小兵;刘志龙;韩昀;张喜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口服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口服孟鲁司特结合标准治疗与标准治疗对急性加重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23例6~14岁中度急性加重的哮喘患者(治疗组11例,安慰剂组12例),第一秒用力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second,FEV1)预计值40%~70%,两组分别给予5mg孟鲁司特与安慰剂后再给予正规抗哮喘治疗,给药前和给药后3h检测FEV1.结果 用药后治疗组FEV1增加16.8%±11.4%,安慰剂组FEV1增加19.9%±12.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95%CI:-12.22%~5.95%).结论 孟鲁司特不能明显改善急性加重儿童哮喘3h后的FEV1.

    作者:庞军;陈文燕;贾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因子及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15),对照组(n=30)和高压氧组(n=30).分别于治疗后4h、12h、1d、3d及5d时间点,利用BBB评分法对大鼠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检测技术测定各时间点大鼠外周血中TNF-α、IL-6、IL-8及IL-10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和高压氧组的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高压氧组BBB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高压氧组外周血中上述炎性细胞因子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降低fP<0.01).结论 高压氧可抑制外周血中炎性细胞活性,降低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损伤恢复,具有保护受损脊髓组织的作用.

    作者:胥正泉;孙永明;王海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胰腺损伤35例诊断与手术治疗探讨

    胰腺损伤较少见,发生率约占腹部外伤的1%~3%.由于胰腺位置深而隐蔽,加之后腹膜屏蔽作用,症状出现延缓而模糊,且常合并有其他部位损伤,诊治较困难,并发症多[1].我院1998年3月~2008年3月共收治胰腺损伤35例,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对胰腺损伤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作者:蒋维;周萃阶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纤维胆道镜在输尿管合并肾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钬激光或者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合并同侧肾结石.但是开展这些项目不但需要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时解决肾与输尿管结石问题的难度大,而且手术费用昂贵.我院自2006年10月~2009年3月采用纤维胆道镜协助输尿管合并肾结石手术2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胜利;曹一勇;胡柏根;王中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r-tpA和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1 材料与方法对象为2005年3月~2009年5月期间诊断符合2001年修订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确定有溶栓治疗适应症及无溶栓禁忌症的36例住院患者接受r-tpA或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45~70岁,两组临床情况见表1.

    作者:孟丽琴;朱明辉;钱雪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早期内镜微创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胆源性胰腺炎32例分析

    急性胰腺炎(SAP)是内科疾病诊疗中的一个难点,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且近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其病因较多,而胆道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因.随着内镜设备的完善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等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ERCP的相关技术、EST及ENBD已成为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本院自2005年4月起采用内镜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彪;张俨琳;周长城;贾宇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脑脊液置换加控制性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并发症为脑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我们通过脑脊液置换加控制性腰大池引流术,观察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尚勇;李秀娥;李锐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移植微小皮片治疗白癜风11例疗效观察

    国外报道采用移植微小皮片治疗稳定期白瘢风取得良好疗效[1].我们根据文献报道,进行改良后采用移植微小皮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11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益宫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88例分析

    产后恶露不绝是由于产时劳伤经脉,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而致产后10天以上仍有阴道流血的一类疾病,该病为产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本文对88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服用益宫颗粒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善平;姜向阳;景如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善愈补片经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

    随着人工合成材料的发展及其在疝外科领域的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完善和发展.我院于2006年5月至2006年11月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应用善愈补片经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士斌;俞汉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综合治疗眼部碱烧伤的临床观察

    眼部碱烧伤是常见的眼外伤之一,轻者影响视力,重者常可引起角结膜坏死,结膜囊狭窄,角膜白斑,睑球粘连,泪器破坏,眼球穿孔,眼球萎缩等并发症.单靠某一种单一治疗可能疗效不理想.我院眼科自2006年起对20例碱烧伤急性期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结合羊膜移植,自体血清结膜下注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越;潘耘;于爱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处理探讨

    我院自2001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胰腺假性囊肿67例,其中9例自愈,58例经外科手术治愈.1.临床资料

    作者:付建成;刘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疗效评价

    近年来,宫腔镜在妇科得到了广泛地应用,B超监护下采用官腔镜经宫颈子宫肌瘤电切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可减少手术并发症,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于2008年1~6月应用官腔镜电切术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72例,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研新;夏恩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空心拉力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技术治疗髌骨骨折体会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骼损伤的1%.传统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效果虽然满意,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我院于2004年1月~2008年3月采用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技术治疗髌骨骨折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永恒;彭海洲;赵太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术后即刻膀胱内药物灌注在浅表性膀胱癌治疗中的进展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其中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1].男性是女性的34倍,吸烟和从事暴露于致癌物的职业是危险的发病因素.超过90%的膀胱肿瘤来源于尿路上皮,5%~10%为磷癌,2%~3%为腺癌.对于浅表性膀胱癌,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为13%~70%[2].

    作者:雷普;王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进展

    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和老龄化的加剧,各种骨与关节疾病,特别是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以及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极大地刺激了骨与关节外科的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骨与关节外科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作者:陈铁柱;李晓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感觉神经系统-肺神经内分泌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不断上升的哮喘患病率和病死率促使我们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俞茹云;王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脂联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作用

    脂联素(Adiponectin,Adi)为脂防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在动物和人类的实验中证实具有增加脂肪酸氧化、提高葡萄糖摄取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炎的作用.在临床上Adi与肥胖、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作者:赵爱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脑脊液漏致反复化脓性脑膜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2006年4月冈车祸昏迷4天,以脑外伤住院保守治疗11天治愈出院.出院后间歇性于坐位或低头时鼻腔有少许水样液体滴出.2006年9月无诱因出现发热、头痛、头晕,渐加重,伴恶心、呕吐3次(为喷射状呕吐),于当日下午入院.

    作者:张建武;薛李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埋入式腹腔化疗泵残余导管致胃肠道慢性穿孔1例

    患者,男性,68岁,既往有糖尿病史,于1998年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中于皮下埋置腹腔化疗泵(见图1),动、静脉泵各一,远端导管分别置于胃网膜动、静脉.术后分别经动脉泵及静脉泵各给予化疗1次,方案为5氟尿嘧啶(5-FU)750mg+亚叶酸钙(LV)100mg.

    作者:张慧力;俞汉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支气管异物1例纤支镜诊治体会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主诉气促1月伴乏力、发热、咳嗽1周,高体温达39℃,近1月来消瘦,体重下降4kg,胸部CT示中央型Ca伴肺不张可能,右侧少量胸腔积液而入院.于2009年4月16日于门诊拟行纤支镜检查.术前,患者行走自如,呼吸平稳,口唇面色无异常.

    作者:王雪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脊柱结核的MRI影像特征分析

    脊柱结核是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骨结核的50%,占全部结核的3%~5%.典型病变其X线诊断特征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椎体破坏,相应椎间隙变窄或消失.但随着人口老年化,以及免疫抑制药物的出现等原因,出现许多不典型结核,单纯依靠X线和CT很难与脊柱其他感染性疾病,脊柱肿瘤,甚至脊柱压缩性骨折作鉴别诊断.

    作者:俞淳睿;沈军;秦明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早期CT征象

    随着CT的广泛普及应用和院前急救的发展,CT发现迟发性脑内血肿病例越来越多,重视其早期CT表现,不但能提高影像工作人员对本病的认识,更能为临床及时实施有效的诊疗提供帮助.笔者搜集我院2000年2月~2009年4月住院患者中经CT复查证实的31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病例.回顾性分析其首次CT异常征象,评价这些早期征象对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预期诊断意义,以利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肖焱平;徐敏容;熊卫国;张向美;钟四安;王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无创性动态血压在临床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无创性动态血压(ABPM)监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虽问世仅十余年,却是一项极有发展前景的诊疗技术,它的价值被临床肯定并予高度重视.为探讨其在临床中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现收集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各50例,进行夜间血压分析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蔡菁;韩桂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体会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常见的急诊性疾病,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迅速死亡.发病后48h病死率达36%~71%,合并器官缺血者,病死率高达60%[1].随着多排螺旋CT的应用,其快速、大范围的扫描,高质量的后处理技术,已成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和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刚;熊卫国;汪胜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脐尿管癌的CT诊断

    脐尿管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膀胱癌的0.2%~2.0%,占原发性膀胱腺癌的20%~39%[1].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

    作者:杨世杰;夏征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009年上半年本院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品种多、进展快的药物,但因其不合理应用现象普遍存在,已出现药源性疾患、二重感染、细菌耐药等诸多不良后果.为更好地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切实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河南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的规定,作者对本院上半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孙红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我们对某省级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50例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文;黄天文;李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000~2008年无锡市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妇女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一半,她们的健康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妇女保健旨在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内涵有妇幼卫生宣教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这是一项社会性群体医疗保健工作.国家规定每1~2年进行一次妇女病的普查普治,以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马凤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