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671-8194
  • 国内刊号:11-4856/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2003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2018年24期文献
  • 150例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复发因素的综合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相关影响因素,对患者社会、对家庭生活、对个人生存质量,都会产生重大情复发的影响.虽然人们对疾病的转归情况进行科学总结.方法 筛选15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出院患者.以问卷方法将相关因素评分、列表、分析,进行综合比较.连续观察、回访24个月.结果 能够按量服药,坚持治疗,家庭关怀好的患者,复发风险低,社会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良因素影响,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是今后工作的主要努力方向.

    作者:吕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有老年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50例)及健康体检对象(对照组50例),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中动脉粥样硬化率76.0%、中动脉狭窄率80.0%、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40例中动脉狭窄患者中年龄≥60岁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年龄<60岁者,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分辨3.0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成像的研究

    目的 讨论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成像并定性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3.0T高场磁共振、三种对比加权序列“亮血”3D-TOF、DIR-T1(BlackBlood)、TSE-T2对29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的32个硬化斑块进行MRI成像,评价斑块信号特征及狭窄程度.结果 32个斑块中共发现14个易损斑块.结论 采用高分辨MRI可以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估.

    作者:于加贝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9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氮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30例(30.61%),无效3例(3.06%),总有效率为96.94%;对照组完全缓解24例(24.49%)无效15例(13.21%),总有效率为84.69%,两组数据比较,x2为4.235,P=0.039,*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15例,占15.31%,体质量增加8例,占8.16%,锥体外系综合征6例,占6.1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9.59%;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22例,占22.45%,体质量增加12例,占12.24%,锥体外系综合征12例,占12.2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6.94%,两组数据比较,x2为5.255,P=0.024,*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泮托拉唑基础上联用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讨论在泮托拉唑基础上联合应用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6例,以随机均等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使用泮托拉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应用泮托拉唑基础上联合消化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平均输血量、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应用泮托拉唑联合内镜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千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总病例为86例,采取抽签法将其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3例患者口服胺碘酮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口服盐酸美西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作者:姜松伯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植入起搏器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植入起搏器的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首次于我院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植入起搏器分为未植入组(n=39)与植入组(n=40),比较两组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静脉隔离率与持续性房颤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植入组阵发性房颤复发率为59.1%,明显高于未植入组35.0%,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与非植入起搏器者相比植入阵发性房颤者复发率更高,而是否植入起搏器对持续性房颤者远期窦性心率维持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思源;衡明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成分输血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白血病连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成分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8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对输注血小板后24 h的血小板回升率、输注悬浮红细胞后24 h内血红蛋白的增加量以及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值的变化进行计算,观察血小板输注疗效和红细胞输注疗效.结果 血小板输注效果,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疗效优于移植前,48.0%和64.0%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供受者血型相同者的疗效优于血型不同者,75.8%和50.0%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输注效果,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疗效优于移植后,73.1%和48.9%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供受者血型相同者的疗效优于血型不同者,60.0%和35.7%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红细胞输注效果、移植后血小板输注效果良好,供受者血型一致者的输注效果均有较高优势.

    作者:黄亚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复方消化酶制剂对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复方消化酶制剂对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10例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消化酶制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积分(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早饱).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45%)显著低于观察组(96.36%),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早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消化酶制剂对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丽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 从临床方法与效果观察的角度对疝气治疗中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32例予以传统修补术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32例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疝气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越性.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35.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此8.11%;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对照组复发率占比16.22%;观察组复发率占比2.70%,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更低(P< 0.05).结论 在疝气治疗中,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仅能有效的降低疝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的缩短疝气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降低术中出血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18例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总结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佳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18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护理观察得出:只有将手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综合护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甲状腺癌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果 18例乳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平均住院20d后均痊愈出院,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 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各种并发症,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艾香艳;何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辨证施护对心悸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辩证施护对心悸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辨证施护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 (48/6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 (56/60),经x2检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悸患者中施以辨证施护,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对干燥综合征患者在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中的应用及护理指导

    目的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口干、眼睛干,目前唾液腺动态显像是当前临床针对诊断干燥综合征的重要检查方法.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在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中对不同的病灶进行诊断,为临床患者分别了解腮腺及领下腺摄取、排泄功能、损伤程度及治疗后、疗效判断提供简明评价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院3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利用唾液腺核素99mTcO4-动态显像并在体外使用SPECT/CT连续动态扫描.结果 通过我们医护人员全程优质的健康宣教及熟练的技术操作完美结合以及患者在检查中的主动配合,使SPECT/CT唾液腺动态显像图像清晰,可观察到唾液腺的形态大小、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摄取分泌及通过唾液腺导管排入口腔的情况.结论 3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利用唾液腺核素99mTcO4-动态显像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85%取得了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亚清;聂芳;杜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门诊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观察.方法 根据研究标准,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中选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50)实施简单护理,而观察组患者(n=50)结合简单护理,实施门诊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护理后,根据研究要求,观察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通过门诊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将上述护理模式运用于我院治疗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共有68例,均是来自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心内科部门所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过数字表分组法分为两组,即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结果 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在护理工作满意度上,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护理工作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尉利苹;徐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所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实现分组(62例/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措施,对比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且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予以检验对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具有显著的治疗意义与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侧),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延续护理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EA)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出院后随访3个月,采用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评价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ESEA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 (8/60),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 (2/60),经x2检验,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施以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眼科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间糖尿病视网膜病80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患者均实施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常规组(n=40,围术期常规护理)、综合组(n=40,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总结两种干预模式下患者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状况.结果 综合组患者术后视力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综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慧;徐素珠;吴巧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针对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从我院近3年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材料中选取92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针对对照组的46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实施护理工作,而针对观察组中的46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分别针对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发生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就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发生时间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时间明显此对照组患者发生的时间短,表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实施全方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并且能够促进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丽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分析与临床护理学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诱因与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诊疗及护理过程,分析疾病的诱发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156例,发病诱因为肺部感染62例,情绪激动46例,过度疲劳22例,输液过多、过快18例,用药不当4例,无明显诱因4例.经临床积极治疗及护理,156例中除2例死亡外,其余经临床治疗好转.结论 积极预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各种诱发因素,早发现、早治疗,配合针对病情及诱因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晓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便利抽样法将62例膀胱腹壁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对照组者实施造口术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通过对比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强迫症评估量表(Y-B0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强迫症患者,予以优质护理,能够优化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本次选取调查研究的对象为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择期手术的60例患者,根据本次调查研究需要,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程序;而观察组患者则根据患者术后病情状态的评估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在进行分组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对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患者身体的康复,应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任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门诊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分析门诊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84例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实施门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实施门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以便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治疗,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雪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目的 观察并总结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在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进行此次研究,88例病患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各44例.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较之对照组显著缩短,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另外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更具优异性(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护理服务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更利于患者康复,有助于减轻患者患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具有临床推广可行性.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管理方式及施行意义探究

    目的 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管理方式及施行意义.方法 择84例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全程护理组进行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满意度;发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药物应用率;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状况.结果 全程护理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 0.05;全程护理组发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 0.05;全程护理组药物应用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血气分析指标状况相似,P>0.05.干预后全程护理组血气分析指标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的全程护理管理方式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病情和血气分析指标,减少用药和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护理要点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侧卧位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护理要点及对患者满意度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5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者给予侧卧位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手术后患者伤口疼痛程度;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水平、心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感染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后患者伤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水平、心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 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水平、心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率等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侧卧位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全面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对患者身心的不良应激,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羚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研究在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胃癌患者中予以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所有患者均实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参照组患者护理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护理实行围术期护理,对两组老年胃癌患者护理后临床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老年胃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22%、护理满意度评分(97.65±10.32)分、住院时间(8.54±0.98)d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80%、护理满意度评分(80.65±9.64)分、住院时间(15.69± 1.21)d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 将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胃癌患者中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满意度,值得广泛借鉴.

    作者:高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人性化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人性化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3.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临床指标、心电图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总有效率,使患儿的临床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促进患儿尽快痊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60例患者,当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按照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的患者在整体护理效果上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进行护理干预效果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较,效果更加明显,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也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因此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立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研究分析肝胆疾病患者加强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效果

    目的 探究分析在肝胆疾病患者加强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的额患者80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理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结果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7.5%,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两项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加强治疗期间的肝胆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滕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较对照组(66.7%)更高,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更高,NHI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对比P< 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ICU危重患者护理应用危重关怀理念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ICU危重患者护理应用危重关怀理念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ICU危重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危重关怀理念.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P<0.05;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 (29/30)与对照组80.0% (24/3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 ICU危重患者护理应用危重关怀理念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减轻其疼痛程度,并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睡眠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葛仓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分析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其产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 分析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其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8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采取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舒张压和收缩压较对照组更低,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利于改善其分娩方式,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并降低血压水平,保障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孙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微信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微信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6月期间180例妇产科门诊诊断为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将其随机两组:微信组(门诊常规护理+微信应用)及对照组(门诊常规护理),随访3~6个月,对比治疗效果、复发率及满意度.结果 微信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组有效率为98.89%,复发率为1.11%,对照组分别为83.33%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应用结合门诊护理干预辅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按医嘱服药率,改善患者满意度,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分析

    目的 探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入院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40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回顾性分析所得结果.结果 广泛型及局限型患者治疗后PD、CAL、BI均有明显改善,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无松动患者比例均有明显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均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立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微课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 观察微课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合理选择教学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校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普通病理学教学模式教学的护理学专业学生288名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普通病理学教学模式基础上采用微课教学的护理学专业学生304名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以及学习成绩.结果 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03%VS 8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病理报告分析、操作成绩以及总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可以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操作水平,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较高,值得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背部膀胱经走罐法联合卡泊三醇外用治疗银屑病头部皮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背部膀胱经走罐疗法联合卡泊三醇外用对银屑病头部皮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斑块型银屑病头皮部PASI评分(2.30±0.62)的银屑病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头部卡泊三醇涂擦治疗,每日1次,连续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背部膀胱经走罐疗法,每次走罐20 min,每日1次,连续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头皮部PASI评分.结果 治疗组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第1、2、3、4周头皮部PASI评分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背部膀胱经走罐法联合卡泊三醇膏外用治疗银屑病头部皮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兆研;林浩;孙跃;宋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7%,研究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可稳定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情,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并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鸡矢藤注射液对膝骨关节炎触发点处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鸡矢藤注射液对膝骨关节炎触发点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膝骨关节炎的患者60例(78膝),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40),对照组30例(38),分别给予局部封闭术和鸡矢藤注射液注射治疗,共1个疗程,根据WOMAC评分系统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功能、关节僵硬感等,并对其疗效、安全性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 一疗程后,两组的WOMAC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操作部位的明显疼痛、出血及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结论 鸡矢藤注射液对膝骨关节炎触发点处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安全性较高.

    作者:史栋梁;杨豪;杜旭召;任博文;郭中华;张仲博;郭会卿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健脾宣肺法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健脾宣肺法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治疗的6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任选其中30例为对照组,给予健脾宣肺法治疗,余30例为观察组,在健脾宣肺法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咳嗽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均较少,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健脾宣肺法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可有效缓解患儿的咳嗽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温中健脾中药对于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任选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慢性30胃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选择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温中健脾中药进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71.43%,(P<01.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为7.14%低于对照组28.57%,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慢性胃炎患者时可选择温中健脾中药,其临床疗效优于仅使用西药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何红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眩晕病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合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眩晕病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25例,采用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对照组(25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8%),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和对照组16%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眩晕病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夏玉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互联网+医学形态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

    “互联网+医学”是互联网技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改革和探索是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的研究热点.结合地方院校特色、总结近年实践教学经验,认为从建立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整合形态学实验教学、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凤杰;陈显兵;谭刚;赵方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品管圈活动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

    目的 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并预防和减轻患侧肢体痉挛姿势的出现与加重,以及保持患侧肢体良好的功能位,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头脑风暴方法,选定“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为主题,通过现状把握及要因分析,找出真因,针对真因制定出相关的护理对策并进行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由活动前的37.2%降低至活动后的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提升专科护理技能.

    作者:刘鹤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有严重内科合并症孕妇中孕期引产的相关问题

    目的 探究有严重内科合并症孕妇中孕期引产相关问题.方法 对36例有严重内科合并症孕妇中孕期引产的临床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严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的中孕期孕妇要求引产虽然比较常见,但是临床处理相当困难,不仅考验了妇产科医师对各种产科急症的处理能力,也要求妇产科医师和相关内科医师高度配合,密切沟通.结论 虽然对于相应的合并症应该使用哪种方式引产,何时进行引产并没有太多研究报道,但是仍可以从现有的证据及临床经验中选择适当的方式,合适的时机来结束妊娠.

    作者:付金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问题式学习)在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医学系2012级80名医学生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40)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n=40)实施PBL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基础知识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心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 分析中心药房近效期药品情况,为减少近效期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某医院中心药房近效期药品进行分区管理,建立电子信息库,通过比较近期药品每个月各部门的库存情况动态,观察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 在通过使用信息系统管理方法的同时也需保持与各临床科室的沟通,提高中心药房药品的管理质量,降低了过期药物的数量,节约了成本,避免了资源浪费.通过色卡在贷架的标示管理,方便药师的工作且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利用电子信息库可实现对近效期药品实时情况的了解,能够减少药品过期造成的损失.结论 使用电子信息库可以很好的管理医院中心药房的近效期药品.

    作者:韦超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普通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医护一体院感防控管理,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医院防控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医院防控管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医护一体院感防控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管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安全管理、操作技能、责任意识、服务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能有效消除诱发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珂;杨颖;李会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方法探究

    目的 对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利用某医院的110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时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后的降压反应与控制血压情况为主要分析目标,并对患者进行24 h的药物反应与动态血压变化观察与记录,高血压患者是以咪达普利或苯那普利治疗为主,观察期为8周.结果 采用应用生长模型作为评价方法,对其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后的患者实施24 h血压动态变化观察,发现血压变化曲线并不存在明显的不均匀变化情况,由此可见药物的药效程度接近;而经过时间的控制,一次与二次用药结果却完全不同,每一个时间点都会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其药效与用药时间控制有关系.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节点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节点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10名护理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到控制护理的环节中,并将节点控制应用在其中,减少检查次数,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和上一年同时期相比,本次结果显示患者的跌倒率从0.089‰下降到0.045‰,整个手术全过程中,护理质量不足的概率从0.21%下降到0.08%,在不良事件中,错误用药出现的概率由原来的35%降至9%,与此同时,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从原来的85%上升到了95%,研究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适当地采用节点控制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不良事故发生的频率.

    作者:赵静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将PDCA循环模式运用于手卫生管理中,对比实施PDCA前后洗手依从性、洗手正确率、卫生知识掌握率.结果 本研究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抽取了310人次,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抽取了298人次,结果洗手依从性从74.84%提高到9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洗手正确率从65.16%提高到93.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知识掌握率从77.42%提高到9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可促进院手卫生管理水平提高,不断确定新目标,制定计划进行实施,然后出来反馈,对卫生现况进行不断改善.

    作者:杨颖;李珂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发病率较高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近年来,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有鼻中膈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研究取得了不断的进展.鼻中隔矫正术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有效率6个月~1年可达90%以上,而与等离子射频消融、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下鼻甲及鼻黏膜超声聚焦几种方式联合,效果更优.本文就鼻中隔矫正术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素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乳牙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术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

    乳矛的根尖周炎在儿科是口腔常见的一种疾病,为患者选择采用根管治疗术一般都是首选治疗的方法,而根管填充材料的质量对于治疗的结果和预后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近这些年因为出现大量的根管填充的新材料,所以它也为乳牙的根尖周炎治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针对于此,本研究简单分析乳牙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术常用药物,希望所得的内容能够对相关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史典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进展

    胱抑素C(Cystatin C或CysC)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及临床的重视,其在帕金森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肾脏疾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多领域疾病的诊断、病情发展、评估、预后、随访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CysC与上述几类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金花;李建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姜侧柏叶炮制工艺的实验研究

    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姜侧柏叶的炮制工艺.方法 以芸香苷、槲皮苷、杨梅素的含量为指标,选择炮制温度、炮制时间和生姜用量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姜侧柏叶炮制工艺优选考察.结果 生姜用量对姜侧柏叶炮制工艺有显著影响,佳工艺为:生侧柏叶与姜汁按照10∶1比例拌匀,120℃炮制15 min,取出,自然放凉.结论 正交试验确定的姜侧柏叶炮制工艺合理可靠,稳定性好.

    作者:南敏伦;王雪;赵昱玮;司学玲;宿艳霞;赫玉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