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98例临床疗效分析

刘博

关键词:氨磺必利, 慢性精神分裂症,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氮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30例(30.61%),无效3例(3.06%),总有效率为96.94%;对照组完全缓解24例(24.49%)无效15例(13.21%),总有效率为84.69%,两组数据比较,x2为4.235,P=0.039,*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15例,占15.31%,体质量增加8例,占8.16%,锥体外系综合征6例,占6.1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9.59%;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22例,占22.45%,体质量增加12例,占12.24%,锥体外系综合征12例,占12.2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6.94%,两组数据比较,x2为5.255,P=0.024,*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共有68例,均是来自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心内科部门所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过数字表分组法分为两组,即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结果 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在护理工作满意度上,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护理工作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尉利苹;徐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较对照组(66.7%)更高,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更高,NHI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对比P< 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心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 分析中心药房近效期药品情况,为减少近效期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某医院中心药房近效期药品进行分区管理,建立电子信息库,通过比较近期药品每个月各部门的库存情况动态,观察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 在通过使用信息系统管理方法的同时也需保持与各临床科室的沟通,提高中心药房药品的管理质量,降低了过期药物的数量,节约了成本,避免了资源浪费.通过色卡在贷架的标示管理,方便药师的工作且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利用电子信息库可实现对近效期药品实时情况的了解,能够减少药品过期造成的损失.结论 使用电子信息库可以很好的管理医院中心药房的近效期药品.

    作者:韦超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护理要点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侧卧位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护理要点及对患者满意度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5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者给予侧卧位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手术后患者伤口疼痛程度;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水平、心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感染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后患者伤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水平、心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 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水平、心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率等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侧卧位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全面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对患者身心的不良应激,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羚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方法探究

    目的 对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利用某医院的110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时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后的降压反应与控制血压情况为主要分析目标,并对患者进行24 h的药物反应与动态血压变化观察与记录,高血压患者是以咪达普利或苯那普利治疗为主,观察期为8周.结果 采用应用生长模型作为评价方法,对其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后的患者实施24 h血压动态变化观察,发现血压变化曲线并不存在明显的不均匀变化情况,由此可见药物的药效程度接近;而经过时间的控制,一次与二次用药结果却完全不同,每一个时间点都会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其药效与用药时间控制有关系.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微信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微信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6月期间180例妇产科门诊诊断为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将其随机两组:微信组(门诊常规护理+微信应用)及对照组(门诊常规护理),随访3~6个月,对比治疗效果、复发率及满意度.结果 微信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组有效率为98.89%,复发率为1.11%,对照组分别为83.33%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应用结合门诊护理干预辅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按医嘱服药率,改善患者满意度,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研究分析肝胆疾病患者加强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效果

    目的 探究分析在肝胆疾病患者加强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的额患者80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理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结果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7.5%,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两项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加强治疗期间的肝胆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滕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分析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其产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 分析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其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8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采取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舒张压和收缩压较对照组更低,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利于改善其分娩方式,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并降低血压水平,保障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孙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通过对比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强迫症评估量表(Y-B0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强迫症患者,予以优质护理,能够优化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 从临床方法与效果观察的角度对疝气治疗中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32例予以传统修补术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32例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疝气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越性.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35.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此8.11%;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对照组复发率占比16.22%;观察组复发率占比2.70%,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更低(P< 0.05).结论 在疝气治疗中,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仅能有效的降低疝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的缩短疝气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降低术中出血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进展

    胱抑素C(Cystatin C或CysC)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及临床的重视,其在帕金森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肾脏疾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多领域疾病的诊断、病情发展、评估、预后、随访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CysC与上述几类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金花;李建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复方消化酶制剂对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复方消化酶制剂对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10例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消化酶制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积分(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早饱).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45%)显著低于观察组(96.36%),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早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消化酶制剂对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丽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150例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复发因素的综合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相关影响因素,对患者社会、对家庭生活、对个人生存质量,都会产生重大情复发的影响.虽然人们对疾病的转归情况进行科学总结.方法 筛选15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出院患者.以问卷方法将相关因素评分、列表、分析,进行综合比较.连续观察、回访24个月.结果 能够按量服药,坚持治疗,家庭关怀好的患者,复发风险低,社会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良因素影响,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是今后工作的主要努力方向.

    作者:吕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侧),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延续护理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EA)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出院后随访3个月,采用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评价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ESEA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 (8/60),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 (2/60),经x2检验,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施以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7%,研究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可稳定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情,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并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普通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医护一体院感防控管理,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医院防控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医院防控管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医护一体院感防控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管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安全管理、操作技能、责任意识、服务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能有效消除诱发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珂;杨颖;李会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植入起搏器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植入起搏器的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首次于我院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植入起搏器分为未植入组(n=39)与植入组(n=40),比较两组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静脉隔离率与持续性房颤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植入组阵发性房颤复发率为59.1%,明显高于未植入组35.0%,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与非植入起搏器者相比植入阵发性房颤者复发率更高,而是否植入起搏器对持续性房颤者远期窦性心率维持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思源;衡明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9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氮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30例(30.61%),无效3例(3.06%),总有效率为96.94%;对照组完全缓解24例(24.49%)无效15例(13.21%),总有效率为84.69%,两组数据比较,x2为4.235,P=0.039,*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15例,占15.31%,体质量增加8例,占8.16%,锥体外系综合征6例,占6.1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9.59%;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22例,占22.45%,体质量增加12例,占12.24%,锥体外系综合征12例,占12.2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6.94%,两组数据比较,x2为5.255,P=0.024,*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分析与临床护理学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诱因与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诊疗及护理过程,分析疾病的诱发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156例,发病诱因为肺部感染62例,情绪激动46例,过度疲劳22例,输液过多、过快18例,用药不当4例,无明显诱因4例.经临床积极治疗及护理,156例中除2例死亡外,其余经临床治疗好转.结论 积极预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各种诱发因素,早发现、早治疗,配合针对病情及诱因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晓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分辨3.0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成像的研究

    目的 讨论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成像并定性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3.0T高场磁共振、三种对比加权序列“亮血”3D-TOF、DIR-T1(BlackBlood)、TSE-T2对29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的32个硬化斑块进行MRI成像,评价斑块信号特征及狭窄程度.结果 32个斑块中共发现14个易损斑块.结论 采用高分辨MRI可以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估.

    作者:于加贝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