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源;衡明强
目的 从临床方法与效果观察的角度对疝气治疗中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32例予以传统修补术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32例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疝气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越性.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35.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此8.11%;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对照组复发率占比16.22%;观察组复发率占比2.70%,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更低(P< 0.05).结论 在疝气治疗中,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仅能有效的降低疝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的缩短疝气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降低术中出血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植入起搏器的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首次于我院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植入起搏器分为未植入组(n=39)与植入组(n=40),比较两组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静脉隔离率与持续性房颤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植入组阵发性房颤复发率为59.1%,明显高于未植入组35.0%,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与非植入起搏器者相比植入阵发性房颤者复发率更高,而是否植入起搏器对持续性房颤者远期窦性心率维持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思源;衡明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微信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6月期间180例妇产科门诊诊断为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将其随机两组:微信组(门诊常规护理+微信应用)及对照组(门诊常规护理),随访3~6个月,对比治疗效果、复发率及满意度.结果 微信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组有效率为98.89%,复发率为1.11%,对照组分别为83.33%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应用结合门诊护理干预辅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按医嘱服药率,改善患者满意度,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氮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30例(30.61%),无效3例(3.06%),总有效率为96.94%;对照组完全缓解24例(24.49%)无效15例(13.21%),总有效率为84.69%,两组数据比较,x2为4.235,P=0.039,*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15例,占15.31%,体质量增加8例,占8.16%,锥体外系综合征6例,占6.1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9.59%;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22例,占22.45%,体质量增加12例,占12.24%,锥体外系综合征12例,占12.2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6.94%,两组数据比较,x2为5.255,P=0.024,*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温中健脾中药对于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任选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慢性30胃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选择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温中健脾中药进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71.43%,(P<01.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为7.14%低于对照组28.57%,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慢性胃炎患者时可选择温中健脾中药,其临床疗效优于仅使用西药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何红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问题式学习)在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医学系2012级80名医学生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40)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n=40)实施PBL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基础知识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ICU危重患者护理应用危重关怀理念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ICU危重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危重关怀理念.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P<0.05;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 (29/30)与对照组80.0% (24/3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 ICU危重患者护理应用危重关怀理念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减轻其疼痛程度,并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睡眠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葛仓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发病率较高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近年来,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有鼻中膈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研究取得了不断的进展.鼻中隔矫正术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有效率6个月~1年可达90%以上,而与等离子射频消融、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下鼻甲及鼻黏膜超声聚焦几种方式联合,效果更优.本文就鼻中隔矫正术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素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口干、眼睛干,目前唾液腺动态显像是当前临床针对诊断干燥综合征的重要检查方法.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在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中对不同的病灶进行诊断,为临床患者分别了解腮腺及领下腺摄取、排泄功能、损伤程度及治疗后、疗效判断提供简明评价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院3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利用唾液腺核素99mTcO4-动态显像并在体外使用SPECT/CT连续动态扫描.结果 通过我们医护人员全程优质的健康宣教及熟练的技术操作完美结合以及患者在检查中的主动配合,使SPECT/CT唾液腺动态显像图像清晰,可观察到唾液腺的形态大小、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摄取分泌及通过唾液腺导管排入口腔的情况.结论 3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利用唾液腺核素99mTcO4-动态显像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85%取得了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亚清;聂芳;杜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60例患者,当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按照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的患者在整体护理效果上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进行护理干预效果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较,效果更加明显,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也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因此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立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健脾宣肺法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治疗的6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任选其中30例为对照组,给予健脾宣肺法治疗,余30例为观察组,在健脾宣肺法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咳嗽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均较少,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健脾宣肺法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可有效缓解患儿的咳嗽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乳矛的根尖周炎在儿科是口腔常见的一种疾病,为患者选择采用根管治疗术一般都是首选治疗的方法,而根管填充材料的质量对于治疗的结果和预后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近这些年因为出现大量的根管填充的新材料,所以它也为乳牙的根尖周炎治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针对于此,本研究简单分析乳牙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术常用药物,希望所得的内容能够对相关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史典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相关影响因素,对患者社会、对家庭生活、对个人生存质量,都会产生重大情复发的影响.虽然人们对疾病的转归情况进行科学总结.方法 筛选15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出院患者.以问卷方法将相关因素评分、列表、分析,进行综合比较.连续观察、回访24个月.结果 能够按量服药,坚持治疗,家庭关怀好的患者,复发风险低,社会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良因素影响,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是今后工作的主要努力方向.
作者:吕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并预防和减轻患侧肢体痉挛姿势的出现与加重,以及保持患侧肢体良好的功能位,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头脑风暴方法,选定“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为主题,通过现状把握及要因分析,找出真因,针对真因制定出相关的护理对策并进行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由活动前的37.2%降低至活动后的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提升专科护理技能.
作者:刘鹤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所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实现分组(62例/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措施,对比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且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予以检验对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具有显著的治疗意义与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微课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合理选择教学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校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普通病理学教学模式教学的护理学专业学生288名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普通病理学教学模式基础上采用微课教学的护理学专业学生304名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以及学习成绩.结果 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03%VS 8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病理报告分析、操作成绩以及总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可以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操作水平,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较高,值得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共有68例,均是来自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心内科部门所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过数字表分组法分为两组,即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结果 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在护理工作满意度上,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护理工作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尉利苹;徐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针对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从我院近3年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材料中选取92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针对对照组的46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实施护理工作,而针对观察组中的46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分别针对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发生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就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发生时间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时间明显此对照组患者发生的时间短,表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实施全方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并且能够促进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丽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7%,研究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可稳定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情,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并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并总结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在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进行此次研究,88例病患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各44例.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较之对照组显著缩短,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另外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更具优异性(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护理服务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更利于患者康复,有助于减轻患者患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具有临床推广可行性.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