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杰;陈显兵;谭刚;赵方毓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有老年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50例)及健康体检对象(对照组50例),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中动脉粥样硬化率76.0%、中动脉狭窄率80.0%、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40例中动脉狭窄患者中年龄≥60岁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年龄<60岁者,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节点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10名护理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到控制护理的环节中,并将节点控制应用在其中,减少检查次数,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和上一年同时期相比,本次结果显示患者的跌倒率从0.089‰下降到0.045‰,整个手术全过程中,护理质量不足的概率从0.21%下降到0.08%,在不良事件中,错误用药出现的概率由原来的35%降至9%,与此同时,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从原来的85%上升到了95%,研究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适当地采用节点控制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不良事故发生的频率.
作者:赵静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分析眩晕病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合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眩晕病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25例,采用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对照组(25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8%),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和对照组16%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眩晕病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夏玉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讨论在泮托拉唑基础上联合应用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6例,以随机均等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使用泮托拉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应用泮托拉唑基础上联合消化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平均输血量、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应用泮托拉唑联合内镜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千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便利抽样法将62例膀胱腹壁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对照组者实施造口术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微课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合理选择教学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校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普通病理学教学模式教学的护理学专业学生288名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普通病理学教学模式基础上采用微课教学的护理学专业学生304名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以及学习成绩.结果 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03%VS 8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病理报告分析、操作成绩以及总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可以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操作水平,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较高,值得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在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胃癌患者中予以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所有患者均实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参照组患者护理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护理实行围术期护理,对两组老年胃癌患者护理后临床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老年胃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22%、护理满意度评分(97.65±10.32)分、住院时间(8.54±0.98)d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80%、护理满意度评分(80.65±9.64)分、住院时间(15.69± 1.21)d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 将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胃癌患者中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满意度,值得广泛借鉴.
作者:高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共有68例,均是来自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心内科部门所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过数字表分组法分为两组,即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结果 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在护理工作满意度上,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护理工作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尉利苹;徐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管理方式及施行意义.方法 择84例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全程护理组进行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满意度;发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药物应用率;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状况.结果 全程护理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 0.05;全程护理组发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 0.05;全程护理组药物应用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血气分析指标状况相似,P>0.05.干预后全程护理组血气分析指标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的全程护理管理方式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病情和血气分析指标,减少用药和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针对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从我院近3年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材料中选取92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针对对照组的46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实施护理工作,而针对观察组中的46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分别针对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发生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就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发生时间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时间明显此对照组患者发生的时间短,表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实施全方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并且能够促进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丽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60例患者,当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按照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的患者在整体护理效果上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进行护理干预效果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较,效果更加明显,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也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因此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立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较对照组(66.7%)更高,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更高,NHI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对比P< 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健脾宣肺法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治疗的6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任选其中30例为对照组,给予健脾宣肺法治疗,余30例为观察组,在健脾宣肺法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咳嗽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均较少,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健脾宣肺法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可有效缓解患儿的咳嗽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讨论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成像并定性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3.0T高场磁共振、三种对比加权序列“亮血”3D-TOF、DIR-T1(BlackBlood)、TSE-T2对29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的32个硬化斑块进行MRI成像,评价斑块信号特征及狭窄程度.结果 32个斑块中共发现14个易损斑块.结论 采用高分辨MRI可以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估.
作者:于加贝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入院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40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回顾性分析所得结果.结果 广泛型及局限型患者治疗后PD、CAL、BI均有明显改善,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无松动患者比例均有明显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均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立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并预防和减轻患侧肢体痉挛姿势的出现与加重,以及保持患侧肢体良好的功能位,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头脑风暴方法,选定“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为主题,通过现状把握及要因分析,找出真因,针对真因制定出相关的护理对策并进行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由活动前的37.2%降低至活动后的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提升专科护理技能.
作者:刘鹤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总结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佳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18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护理观察得出:只有将手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综合护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甲状腺癌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果 18例乳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平均住院20d后均痊愈出院,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 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各种并发症,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艾香艳;何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植入起搏器的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首次于我院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植入起搏器分为未植入组(n=39)与植入组(n=40),比较两组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静脉隔离率与持续性房颤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植入组阵发性房颤复发率为59.1%,明显高于未植入组35.0%,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与非植入起搏器者相比植入阵发性房颤者复发率更高,而是否植入起搏器对持续性房颤者远期窦性心率维持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思源;衡明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发病率较高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近年来,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有鼻中膈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研究取得了不断的进展.鼻中隔矫正术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有效率6个月~1年可达90%以上,而与等离子射频消融、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下鼻甲及鼻黏膜超声聚焦几种方式联合,效果更优.本文就鼻中隔矫正术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素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将PDCA循环模式运用于手卫生管理中,对比实施PDCA前后洗手依从性、洗手正确率、卫生知识掌握率.结果 本研究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抽取了310人次,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抽取了298人次,结果洗手依从性从74.84%提高到9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洗手正确率从65.16%提高到93.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知识掌握率从77.42%提高到9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可促进院手卫生管理水平提高,不断确定新目标,制定计划进行实施,然后出来反馈,对卫生现况进行不断改善.
作者:杨颖;李珂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