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1998年1月-2001年2月应用穴压法治疗产后尿潴留患者142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秀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随着男性学和不育症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 精液常规检查、精液分析倍受人们的重视, 准确及时的做好精液检查对临床诊治十分重要, 因此, 为达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无误, 在具体操作中有以下几点应予以注意.
作者:张闽华;张延泽;边瑞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180例, 其中71例单纯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TAI), 109例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TAI)加栓塞治疗(TAE). 结果 84例肿瘤缩小, 72例AFP下降, 6例症状缓解, 8例获得Ⅱ期手术切除. 结论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手段.
作者:方继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于1991年1月-2000年12月共行子宫全切除术2 916例, 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DVT)者21例, 发生率为0.5%. 现将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邢晓琴;于燕平;周喜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急性炎症性疾病, 病情发展较快, 红、肿、热、痛等局部症状一般都很明显, 由于组织间隙的炎症细胞浸润, 不仅皮肤(或黏膜)紧张, 表面发亮, 深部肌肉也因炎症刺激而出现明显的进食、咀嚼、吞咽困难, 淋巴回流区的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全身反应随局部症状的加剧而很快出现, 体温可高达39~40 ℃, 出现寒战、脉快、厌食、恶心、全身不适, 常伴有尿量减少、便秘等症状,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 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增至80%~90%. 个别症状严重者则机体防御反应能力下降、体温及白细胞可能无明显变化. 现将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病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胜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已广泛用于临床, 很受妇女欢迎. 我院自1998年开始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小过期流产的妇女,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郑冬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食管及贲门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 1998年7月-2002年8月, 笔者对54例由于合并症、年龄、体质衰弱或拒绝手术的进展期食管及贲门癌患者, 进行了内镜下微波联合局部注射治疗, 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光明;郭丙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义齿性口炎是指戴有活动义齿者的义齿承托区黏膜发生局限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表现为均匀性红斑, 患者有疼痛及口干症状.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真菌感染所致义齿性口炎患者56例, 疗效良好,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柳;胡定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为扩展用药, 方便记忆, 今围绕糖尿病气虚津亏之病机, 将三联对药在其应用中的一点经验作如下总结.
作者:李从容;李国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金属烤瓷固定桥抗折力强, 色泽稳定, 具有较强的耐磨性[1], 临床应用较广. 金属冠作固位体是目前较多采用的方法, 但此法备牙多, 牙髓应激反应重, 价格较高, 临床推广有很大困难. 笔者采用灵活固位形3/4冠修复前牙缺失患者106例(121颗),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谢文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伍用醒脑注射液治疗复杂型高热惊厥的疗效. 方法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对高热惊厥患儿35例加用醒脑注射液治疗5 d并与对照组11例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2/3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4%, P<0.01. 结论伍用醒脑注射液治疗复杂型高热惊厥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晓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1997年4月-2001年10月非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20例,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张从杰;曹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 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 近年来我国发病率似有增长的趋势. 笔者分析了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月诊治冠心病患者243例的资料, 以探讨青岛地区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我院治疗情况.
作者:冷可敬;肖雪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食后困倦是指饭后困倦嗜睡或进餐中困倦难支而停食入睡的症状, 患者无原发疾病, 西医治疗比较棘手,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此证患者31例, 药中病机, 症状皆除. 其中脾虚气弱8例, 痰湿困脾22例, 阳气虚弱1例. 现略述其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于下.
作者:熊玉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2000年6月-2002年6月, 我院处理犬咬伤致软组织重大损伤者58例, 均彻底清创, Ⅰ期缝合, 达甲级愈合,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军;石增华;张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肿瘤切除手术因需达到根治的目的, 需手术切除的组织较多, 术后遗留的创面较大, 临床上往往不能采用单纯的方法加以缝合, 目前多采用游离植皮覆盖术野创面, Ⅱ期再采用整形外科的方法加以整复, 所需周期较长, 费用较多, 且患者需要接受二次手术, 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打击均较大. 我院肿瘤科自1997年4月-2001年5月采用转移皮瓣Ⅰ期修复肿瘤切除后创面46例, 将原来需Ⅱ期手术的患者于第1次手术切除肿瘤时同台完成, 克服了传统术式的不足, 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其资料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李永强;韦立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口腔黏膜溃疡是口腔科常见病, 疼痛严重者影响饮食. 1990年1月-2002年8月, 笔者用自己配制的溃疡散治疗口腔黏膜溃疡患者110例, 疗效较好,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詹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及劳动能力, 积极防治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有力措施. 现将笔者的辨证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德柱;种香芝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近年来一些严重的车祸外伤及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 对于肌皮缺损面积大及创面感染顽固性不愈患者, 临床上尚无有效的药物尽早消灭创面, 我院采用象皮生肌膏外敷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庞惠;胡伟;李广芹;马叶红;王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抗生素在临床上使用极为广泛, 据国内一些大医院的调查显示, 门诊患者使用者占全部门诊患者的30%左右, 住院患者中使用者约占43%, 基层医院和乡村医生使用就更为普遍.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对控制和消灭某些传染病起了重要作用, 但由其导致的细菌耐药菌株增多、耐药性增强, 院内感染率增高, 临床上菌群失调症增多以及抗生素引起的毒副作用增加.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主要原因, 笔者就此问题作如下简要分析.
作者:王虹;孙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1997-2002年我院共收治亚硝酸盐中毒患者54例, 其中集体中毒48例, 现将抢救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秀进;赵青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1995年2月-2000年12月为21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丰慧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笔者1998年1月-2002年5月, 采用六神丸、碘甘油糊剂外搽治疗口腔溃疡患者198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作者:许温;马盼香;许素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痔术后水肿为痔术后创缘或保留皮桥肿胀隆起, 是肛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痔术后水肿可引起: ①肛门剧烈疼痛; ②影响创面的引流、清洗及换药, 导致创面愈合缓慢; ③水肿消退后残留外痔, 影响疗效. 肛肠专科医生都极力避免痔术后水肿的发生, 但值得借鉴的文章并不多[1-2]. 笔者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教训, 结合文献探讨如下.
作者:史仁杰;杨关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疾病, 多见于30~60岁的女性, 其特点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多发性小关节炎, 以近侧的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及腕肘膝关节受累为主. 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 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近年来, 我科在对类风湿关节炎采取综合治疗的同时, 加以注重关节功能训练护理, 收到较为显著的效果, 从而保护了患者的关节功能, 降低了致残率,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将我科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应用内窥镜行胸椎手术, 是微创外科技术发展的趋势, 其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1]. 我院自2001年10月在胸腔镜辅助下行胸椎前路手术5例,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解雪;刘静;杜兴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口腔外科自1997年7月-2002年8月共收治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25例, 男15例, 女10例, 其中1例为单侧颌下、颏下、咽旁及颈部多间隙感染, 病情危重, 经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 患者痊愈出院,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李荣阁;王娜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笔者对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实施了中医整体护理,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振玉;徐振卿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手部的屈指肌腱损伤是手部常见的损伤, 粘连是肌腱外科的主要难题[1], 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常由于肌腱粘连而致手功能障碍或丧失[2]. 我科对42例患者应用掌长肌腱、腱周膜移植包绕腱缝合段的新方法预防肌腱粘连, 并在术后加强早期功能锻炼, 收到满意效果, 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刘静;解雪;杜兴莉;刘蕾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 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 术后镇痛十分必要. 我院从2000年4月开始, 在前列腺术后应用镇痛泵硬膜外持续小剂量注入镇痛药, 预防疼痛和膀胱痉挛性收缩效果良好,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戚雯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疼痛是术后损伤的应激反应, 是主客观并存的、十分灵敏的感觉. 手术后患者伤口一定疼痛, 但是对疼痛感觉的轻重与护理有密切关系. 现笔者将35例普外术后患者应用耳穴、音乐护理干预止痛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陈小青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鼾症是一种睡眠期疾病, 多数患者除鼾声过响外, 往往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憋气现象, 即阻塞性睡眠期呼吸暂停综合征. 可出现缺氧症状, 易并发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疾患, 对健康危害甚大. 鼾症的发生多由咽阻塞所致, 小儿鼾症常见的原因是淋巴体质所致的腭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 治疗首选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本例患儿在术后发生昏迷10 d, 在临床上极为罕见, 经抢救治疗和护理, 已康复出院,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钱清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动静脉留置针也称套管针, 它由金属针芯、医用塑料套管以及与金属针芯、针座连接的座栓3部分组成. 我院手术室近几年来, 利用其多种优点, 为多种疾病患者使用都收到良好效果, 现将应用留置针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邵秀芝;张文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众所周知, 骨科患者住院时间长, 尤其是截瘫患者或行下肢牵引的患者, 需长期卧床, 生活不便, 活动受限, 在骨突处易形成褥疮. 我科自2000年5月-2002年7月共收治截瘫患者46例, 其中高位截瘫8例, 胸椎骨折合并截瘫28例, 腰椎合并截瘫10例, 平均年龄42岁; 股骨骨折101例, 平均年龄68岁, 46例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褥疮. 现将这两种易形成褥疮的高危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林满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毒鼠强, 又称没鼠命, 其化学名称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 为我国早已明令禁用的剧毒杀鼠剂, 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0倍[1]. 但由于各种原因, 黑市上仍有销售, 因此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 口服毒鼠强中毒患者病情极其凶险, 死亡率相当高. 本院2002年1-7月共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5例, 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暨雪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α-干扰素用于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被证实有效, 已较广泛地用于临床. 干扰素生物学作用机制在于通过激活细胞内基因, 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合成, 其中部分蛋白质具有抗病毒作用. 临床使用干扰素的目的在于: ①清除活动性病毒复制的所有标志物. ②使慢性肝病在组织学、生化检查和临床等方面均有改善. ③防止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 但干扰素在使用过程中有多种副作用, 甚至可发生血液学变化, 如血小板和粒细胞的减少, 因此, 需要密切的临床观察和精心护理. 笔者对19例注射干扰素的患者进行护理,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綦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科自1997年始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 收到良好效果, 现将其优点介绍如下.
作者:杨海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近年来, 我院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效果显著. 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刘冬霞;李静;李志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 是世界闻名的渔场, 渔民常年在海外捕捞作业, 常发生外伤, 出血量多时常伴有休克. 由于海洋的特殊环境以及渔民为不影响捕捞时机无法及时送伤员去医院治疗, 遇此情况均由我院组织的海洋救护小组出发救护, 现将救护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凤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病毒中药在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板蓝根、双花、地丁等具有抗病毒效果的中药为主药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16例, 并分别随访5~15年. 结果除5例分别于治疗后2个月、 2个月、 1年、 3年、 5年死亡外, 其余11例健康存活, 全身体格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均未见转移征象. 结论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能够有效地预防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术后复发.
作者:贾克东;宋永茂;石淑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在血管性痴呆中医辨病辨证中的作用. 方法对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头颅CT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及辨病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中医辨证以瘀血阻窍型多见, CT表现以多发性梗死灶者多见. 结论血管性痴呆各证型中CT主要表现为多发性脑梗死.
作者:田锦林;李四强;马玉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光阈值的变化情况. 方法 21例患者(38眼)采用美国Humphery 740型自动视野计检测中心30°光阈值, 随访1年. 结果 38眼检测2~4次, MD, PSD均存在增大趋势, 视野损害的表现呈现多样性、进展性. 结论中心30°光阈值检测对青光眼早期诊断、病情观察是可靠的.
作者:唐弘;陈力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干扰素和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 方法将用中药、乙肝疫苗和干扰素治疗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 将29例单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 治疗组对食欲不振和腹胀疗效更显著(P<0.05), 治疗组疗程结束时血清ALT降至正常、 HBeAg转阴率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8.7%(P>0.05), 64.5%(P<0.01)和61.3%(P<0.05); 0.5年后复查分别为80.6%, 51.6%和51.6%(P均<0.05). 结论应用中药联合干扰素和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HBeAg和HBV-DNA转阴率、降低复发率, 联合用药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
作者:张连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由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宫颈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220例中、重度宫颈炎患者进行衣原体抗原直接快速免疫测定, 将66例CT阳性患者分为2组治疗, 并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宫颈炎的发生与沙眼衣原体感染密切相关. 用75%乙醇加沙棘籽油栓局部治疗及内服金刚藤糖浆合并治疗宫颈炎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秀;陈金益;陈佳怡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西药在临床运用中各有所长, 为了提高疗效, 临床上常将中、西药联合应用, 但若配伍不当, 则会产生不良反应. 因中药成分复杂, 且其成分易受酸碱度的影响, 甚至可能由于与其它药物相互反应, 产生有害物质, 而现有的药物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为了临床安全, 合理使用中、西药物, 减少药源性疾病, 提高疗效, 笔者将一些常用中药与某些西药的配伍禁忌总结如下, 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侯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 维生素C(Vit C)不仅用于防治坏血病, 而且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胶原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此外, 还可用于促进创伤愈合以及克山病的治疗. 现在由于对Vit C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使其临床应用范围有了扩大, 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冬梅;田艳丽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CO中毒)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如抢救不及时, 可危及患者生命. 以往对CO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手段, 近年来笔者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抢救急性CO中毒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吉楼;马燕妮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较新的合成抗菌药, 通过妨碍细菌的DNA回旋酶使细菌细胞不再进一步分裂而达到抗菌目的. 自80年代起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因其抗菌谱的进一步扩大及显著的抗菌作用、应用方便等特点, 颇为医患所喜用, 但其不良反应也屡见报道, 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芸芸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自70年代Gruentzig首次成功地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来, 这一非手术血管重建技术的迅速发展, 成为冠心病非常理想的治疗手段, 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高达32.5%, 再狭窄的后果是显著的致残率和高昂的医疗费用, 此是困扰介入治疗的主要问题. 因此探讨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并寻找有效防治再狭窄的方法, 已成为当前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目前对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但提出了不少学说, 包括早期的血管弹性回缩、血小板聚集和附壁血栓形成、新生内膜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形成、动脉几何形态变化(即血管重塑)等. 针对以上可能机制, 现就近几年来防治再狭窄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秋玲;程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多沙普仑可用于全麻催醒. 笔者选择80例不行气管插管患儿观察多沙普仑对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静脉全麻的催醒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惠海有;刘乃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医学将如何发展, 这是人们特别是中医界十分关注和经常思考的问题, 曾经有过种种议论和假说. 笔者提出中医学发展三阶段论, 即现代中医学阶段、新中医学阶段和新医学阶段, 现试论如下.
作者:杜惠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化疗作为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为保证整个围抗癌化疗期顺利实施和治愈后作为健康人重返社会, 作为临床护理人员, 有必要对化疗患者出院康复指导予以重视.
作者:朱明芝;徐忠侠;孟黎黎;夏广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以减少不良的心理状态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方法将63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术前宣教、饮食指导、调整心理状态、缩短术后卧床时间等综合健康教育, 并与65例一般护理的对照组进行对比, 观察其心理状态、迷走反射、尿潴留、局部血肿及低血糖反应等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其迷走反射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减低(P<0.005), 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亦以减少(P<0.025), 而局部血肿发生率无差异(P>0.75). 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减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局部血肿发生率则不增加.
作者:张欣;王丽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复方三生口服液是我所名老中医经验方,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肺癌、肝癌等危急重症, 具有镇痛、消炎、抑制肿瘤、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其中三七作为方中一味重要药物, 有必要进行单独处理. 为了使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三七皂苷得以充分的提取, 本实验选用均匀设计, 考虑多个条件, 选择佳工艺, 取得满意结果,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朱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肥胖不但影响形象及身体功能, 且常导致许多疾病的患病率增加. 笔者系统论述了减肥药的分类、作用机制, 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可供选用的减肥药物西布曲明、奥利司他及减肥中草药, 同时强调了减肥药应用的注意事项.
作者:陈浩宏;韦燕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3种方案治疗志贺氏菌痢疾的经济效果. 方法将135例志贺氏菌痢疾患者分为3组, 各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L1组给予氧氟沙星注射液, L2组在L1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霉素; L3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注射液. 运用药物经济学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结果从有效率和治愈率来看, L3成本效果比小, 与L1, L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L2组的成本-效果比略高于L1组(P<0.05), 而L2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L1组(P<0.05). 结论 L3组为佳治疗方案, 治愈率高, 不良反应也少, 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对于头孢类过敏者, 使用氧氟沙星时合用磷霉素可提高有效率.
作者:陈梅莉;占蔚;王晓梅;马友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合理性. 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药物的疗效分别为87.9%和90.5%. 两组药物C/E分别为10.3和16.2. 结论与头孢呋辛钠相比, 左氧氟沙星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较合理的药物.
作者:张生大;唐志华;曹国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近年来, 由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使用, 临床上耐药菌株的迅速增加, 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有明显上升趋势, 由此引起的医院爆发性感染也时有报道, 产ESBL细菌的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ESBL的传播性及它们的多重耐药性常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及时检测产ESBL细菌了解其耐药性, 对于控制这类耐药菌及耐药质粒的传播, 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大的意义. 笔者采用VITEK-32系统检测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
作者:胡慧文;叶芬;曾若婉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