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3-7632
  • 国内刊号:13-1070/R
  • 影响因子:0.53
  • 创刊:198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5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质量奖
  • 口腔科学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1期文献
  • 气流喷砂对牙面粗糙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使用气流喷砂技术对牙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光波干涉显微镜观察24颗离体牙在使用气流喷砂后牙面粗糙度的变化,并研究磨光糊剂磨光对减轻其粗糙度的作用.结果气流喷砂和超声洁治一样都会使牙面糊糙度显著增加(P<0.01),进一步磨光可使牙面粗糙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临床上使用气流喷砂后,需进一步磨光来增加牙面光洁度.

    作者:胡文杰;李玉敏;沙月琴;王鹭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47例鼻眶筛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NOE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CT在骨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47例NOE骨折进行分析,应用Hopkins及Gruss分类法对骨折进行分类.结果仅1例为单纯的NOE骨折,其余均合并其他颅面骨折.HopkinsⅠ类为51侧,Ⅱ类为22侧,由Gruss分类可见,本组NOE骨折多联合单侧或双侧颧上颌复合体(16例)及Le fortⅡ、Le fortⅢ骨折(15例).结论本组NOE病例中心骨段整体骨折及其粉碎性骨折但内眦韧带无撕脱这两种情况占大多数.轴位结合冠状位CT检查即可达到对NOE骨折明确诊断的目的.

    作者:安金刚;张益;孙勇刚;张震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OPA-K平直弓丝矫治技术排齐阶段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平直弓丝矫治技术排齐阶段使用弹性链状圈远中移动尖牙的效果及其对前牙、尖牙、后牙的影响.方法 15例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的正畸病例,使用日本TOMY公司生产的OPA-K平直弓丝矫治器进行矫治,排齐前后利用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磨牙近中倾斜但前移不明显且牙冠近中舌向旋转;双尖牙及磨牙区牙弓缩窄;尖牙远中倾斜移动,牙尖间宽度增大;上下切牙舌向倾斜移动,前牙覆牙合加深.结论平直弓丝矫治技术排齐阶段使用弹性链状圈远中移动尖牙配合弓丝末端回弯,可有效预防切牙唇倾, 加快排齐的速度.应采取必要的增强支抗及控制前牙覆牙合的措施,预防此期中出现的不利变化.

    作者:王曦;李锦标;徐宝华;李洪发;田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化疗同期放射治疗头颈部中晚期鳞癌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化疗同期放疗治疗头颈部中晚期鳞癌的疗效.方法 62例头颈部中晚期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同时放疗)和对照组(单纯放疗),治疗组32例,每天用平阳霉素8mg加地塞米松5mg,静滴,1次/日,化疗后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2GY/次,照射总量60~70GY.平阳霉素总量160~200mg.对照组30例放疗方法,剂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放疗40GY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颈淋巴结消退率分别为:43.75%,30%和87.50%,73.33%(P<0.05).结论平阳霉素化疗同期放疗,有利于提高头颈部中晚期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灶全消减,减少残存,提高生存率,是治疗头颈部中晚期鳞癌有效方法.

    作者:付新国;刘霜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磁力双牙合垫矫治器早期功能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寻求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更有效的矫治方法.方法对16例替牙期Ⅱ1患者将Clark的Twinblock矫治器改良,去除口外弓、头帽,将磁力引入口内矫治器中,即磁力双牙合垫矫治器,作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疗效与Twinblock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Twinblock有同样的功能矫治效果,统计结果显示,磁力矫治器组B-CFH,|-NA角,|-SN角增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力双牙合垫矫治器能取得确切的功能矫治效果,更适合低角及上切牙角度正常的Angle Ⅱ1患者.

    作者:左艳萍;王洁;丛斌;董福生;刘学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微束等离子弧熔焊钴铬合金焊区力学性能测试及显微结构观察

    目的评价微束等离子弧熔焊钴铬合金的焊接性能.方法采用微束等离子弧焊机熔焊钴铬合金试件,测试钴铬合金焊区的抗拉强度、显微硬度,观察其金相组织结构,能谱成分扫描,并与母材成分相比较.结果焊接接头各项性能指标与母材一致.焊件拉伸实验时有二分之一的断裂出现在母材;焊缝与母材显微组织一致;母材与焊缝连接良好,未见任何缺陷;焊缝处的显微硬度值与母材接近,显微观察亦未发现明显焊接热影响区.母材与焊缝能谱分析,两者元素化学成分非常接近,其主要元素钴和铬所占的质量比,母材分别为71.19%、19.72%,焊缝分别为71.11%、19.73%.结论微束等离子弧熔焊钴铬合金机械性能优良,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吴凤鸣;李建;光寒冰;徐越兰;王克鸿;李鸿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两种数字图像板系统的比较

    目的对Digora(Soredex,芬兰产)和DenOptix(Densply;美国产)数字化磷光体存储图像板系统特别是其对牙齿牙合面标准化人工窝洞的检测力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使用DXTIR Ⅱ型仿头模(Alderson Research Laboratory Inc.,USA),曝光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使用1/2,1,2及3号不锈钢圆钻在前磨牙及磨牙牙合面制备病损.共采集96个图像.在标准阅片条件下由5名医师进行图像判读.医师不允许对数字图像进行调整.牙合翼片及根尖片以相同的序列进行判读.图像以随机方式给出,与曝光量及窝洞大小无关.要求观察者判定窝洞是否存在.为了解观察者之间及观察者不同时间判读的一致性,在一周后安排第二次读片.结果对曝光宽容度来说,Digora图像板系统要小于DenOptix系统.在较小的曝光条件下,两种系统均可获得可供诊断的图像.两种系统软件比较,Digora软件更便于使用.在牙合面人工窝洞的检测力方面,两种图像系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DenOptix磷光体存储图像板系统与Digora系统均可用于诊断.

    作者:T.K.L.Li;J.Wong;E.C.Y.MA;M.S.Islam;赵燕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汉族青年恒牙牙冠的测量研究

    目的为口腔正畸临床中错牙合畸形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40名18岁~25岁全牙列牙冠完全萌出(包括第三磨牙)的汉族青年,其中男60名,女80名.在牙牙合模型上测量所有牙冠的近远中径和后牙颊舌径.利用SAS计算机软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冠大小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地区种族差异,而左右侧微小差异无统计学上显著性意义.结论口腔正畸临床中牙冠的预测方程应使用本民族的方程,而不要引用其它民族的方程.

    作者:彭惠;卢海燕;王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釉质-树脂-金属粘结系统粘结强度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粘结剂的粘结强度以指导临床粘结桥修复治疗.方法用三种粘结剂将48颗离体牙与镍-铬合金粘结,生理盐水中储存72小时后测量抗拉及抗剪切粘结强度.结果 All-Bond 2的抗拉强度明显高于Superbond C&B,剪切向强度无明显差别.DM正畸釉质粘结剂的抗剪切强度高,抗拉强度明显高于Superbond C&B,与All-Bond 2无明显差别.结论 All-Bond 2的综合粘结效果好于Superbond C&BDM釉质粘结剂粘结效果较好,建议临床使用.

    作者:孙旸;高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GI-Ⅱ型渗透陶瓷底层冠适合性及轴面聚合度对适合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GI-Ⅱ型渗透陶瓷底层冠的适合性以及牙体预备时轴面聚合度对适合性的影响. 方法分别为15个具有三种不同聚合度(5、10、15)的上前磨牙制备GI-Ⅱ型渗透陶瓷底层冠,粘结后测定底冠适合性.结果 5、10、15聚合度牙体预备底层冠绝对边缘间隙量分别为105μm、66.20μm、69.37μm.聚合度从5增加到10时适合性显著提高,10以上则提高不显著.结论 GI-Ⅱ型渗透陶瓷底层冠具有良好的适合性,牙体预备时聚合度对GI-Ⅱ型渗透陶瓷底层冠适合性有显著影响.

    作者:刘伟才;巢永烈;万乾炳;廖运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口腔鳞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和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对32例口腔鳞癌标本、15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和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端粒酶在口腔鳞癌标本中阳性检出率71.8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且和鳞癌的病理分级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端粒酶活性和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卫星;张朝霞;张秀清;刘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鲑鱼降钙素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表达重组鲑鱼降钙素(recombinant salmon Calcitonin,rsCT),探索一条真核生物表达生物活性rsCT的新途径.方法将鲑鱼降钙素基因重组到pFastBac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ulovirus shuttle vector,Bacmid)中,构建重组鲑鱼降钙素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即重组鲑鱼降钙素Bacmid,后将其转染昆虫细胞Sf9,表达目的蛋白,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子量及免疫反应性鉴定.结果证实目的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获得了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鲑鱼降钙素重组杆状病毒载体并在昆虫细胞中初步表达.

    作者:刘颖;梁东春;郭刚;王正坤;张镜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正常人泪液与唾液成份的比较

    目的比较正常人泪液、颌下腺及腮腺分泌液各种成份之间的差异,探讨用自身唾液代替泪液的可行性、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常规生化检查方法测定30例正常人颌下腺分泌液、腮腺分泌液及泪液成份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唾液和泪液成份比较显示,泪液中各项成份,唾液中均可检出,虽然颌下腺分泌液、腮腺分泌液及泪液某些成份上存在差异.但除钠含量及渗透压的值差异较大外,其余各项值的均值偏离不大.正常人泪液中也含有很高浓度的淀粉酶.结论可以用自身颌下腺分泌的唾液代替泪液.

    作者:朱正宏;俞光岩;李晓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蜂胶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及粘附抑制实验

    目的测定蜂胶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及粘附抑制作用效果,以探讨蜂胶防龋的机制.方法①用不同浓度的蜂胶溶液,采用杯碟法检测蜂胶溶液抑菌活性,并测出其小抑菌浓度;②用0.04%、0.01%蜂胶溶液采用毛细管法检测蜂胶对变形链球菌粘附抑制效果,设置空白对照及2%氟化钠阳性对照.结果①蜂胶溶液对变形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小抑菌浓度为0.025%;②0.04%、0.01%两个浓度的蜂胶溶液对变形链球菌的粘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蜂胶对变形链球菌有明显的抑菌及抑制变形链球菌粘附作用,提示蜂胶具有较强的防龋效果.

    作者:侯晓薇;杨更森;郭兰英;刘春梅;葛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维甲酸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及其机理探讨

    目的研究维甲酸在体外对Tca8113(人舌癌细胞系)细胞系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甲酸(Retinoic Acid, RA)进行诱导,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时相变化,同时应用光镜、电子显微镜技术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RA对Tca8113细胞凋亡率为23%,细胞周期时相变化以 G1期细胞为显著.光镜下观察经RA诱导后的Tca8113细胞变圆、细胞间隙变大,游离细胞增多.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凝固变小、凋亡小体增加,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变性.结论 RA能够诱导Tca8113细胞发生凋亡,G1期细胞受阻,不能进入S期.

    作者:张茹慧;张莉;马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国人群上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上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选取138颗离体上颌磨牙,截去牙冠,完全暴露髓室底,用08#号K锉疏通近中颊根MB及MB2至根尖孔,并扩大至15#号,对单根管但存在两个根尖孔的牙齿,从根尖孔方向用08#号K锉逆行通畅根管,术前术后分别用数字X线机从近远中方向和颊腭向行诊断丝平行投照.结果在138颗离体牙中除了2颗因根管钙化近中颊根MB不能完全用08#号K锉疏通,其余136颗离体牙中近中颊根Ⅰ型根管有47颗(34.6%)、Ⅱ型根管有46颗(33.8%)、Ⅲ型根管有28颗(20.6%)、Ⅳ型根管有9颗(5.8%)、Ⅴ型根管有6颗(4.4%).结论中国人群中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近中颊根双根管发生率为65..4%.提示上颌磨牙近中颊根MB2发生率很高,因此掌握其解剖形态对临床完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成飞;段成钢;丁瑞宇;林琼光;严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动物实验

    目的检测不同剂量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体内诱导.方法利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局部肿瘤内直接注射rhTNF-α,选用两个不同剂量(100×104IU/kg和10×104IU/kg),观察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体内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①A实验组的抑瘤率为52.16%,B实验组的抑瘤率为73.01%.②用药后三组瘤体体积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③三组流式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rhTNF-α可抑制裸鼠SACC移植瘤生长,使细胞增殖在G1期发生阻滞.这种抑制主要通过细胞凋亡来实现的.②本文低剂量的rhTNF-α诱导凋亡的效果优于高剂量的rhTNF-α,为临床SACC治疗提供了参考剂量.

    作者:董青;王洁;董福生;李荷香;顾洪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龋病牙髓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纤维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牙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i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在龋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为探讨牙髓局部免疫系统如何参与牙髓的各种病理改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标记牙髓中CGRP并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正常及龋病牙髓中均存在CGRP,牙髓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数量随龋病进展而增多,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正常牙髓中存在CGRP并与龋坏深度相关.龋坏早期,神经肽对龋源性刺激做出了反应,随着龋坏的发展,局部反应增强,提示CGRP可能参与了牙髓炎症修复过程.

    作者:郝玉梅;杨若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P-糖蛋白在口腔癌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口腔癌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程度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以JSB-1为Ⅰ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8例口腔癌患者的化疗前后共56例标本进行研究.结果在28例化疗前标本中,13例表达P-gp阳性,占46.4%,而化疗后有17例表达阳性,占60.7%,无统计意义.根据化疗效果分组,有效组11例中只有4例P-gp表达阳性,而无效组17例中则有10例表达P-gp阳性,前者占36.4%,后者占58.8%,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gp在口腔癌中的表达较高,且化疗后表达较化疗前高,提示了部分口腔癌患者化疗效果不佳可能与之有关.

    作者:张杰;张建国;赵福运;章魁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关节组织中S-100的表达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关节组织中S-100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26只日本大耳白兔,在建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后,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6周、8周、10周和12周处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关节组织内S-100的分布.结果正常时S-100的表达主要位于关节盘前带和后带的软骨细胞中,双板区内无软骨细胞亦无S-100的表达.1周时下板内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和纤维软骨细胞弱表达S-100,2周时出现少量弱表达S-100的游离软骨细胞.以后软骨细胞数目逐渐增多、S-100表达逐渐增强.10周时,可见多数强表达S-100的软骨细胞,12周时,滑膜层亦可见软骨细胞的出现及S-100的表达.结论关节盘前移位后双板区出现软骨细胞及S-100的表达,S-100的表达可能与双板区组织的适应性改建有关.

    作者:张银凯;胡济安;谷志远;冯剑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第三恒磨牙在不同状态下的神经支配的免疫组化研究

    以前研究龋病、牙髓炎和正常组织的神经支配关系时多采用动物模型,人牙的资料较少.有研究证实S-100蛋白可以有效地显示牙髓组织的神经支配情况[1,2].本研究目的是更进一步地理解神经组织在牙髓组织功能调节中的作用.

    作者:汪平;张俊祥;范继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三氯醋酸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本组病例80例,其中男28例,女52例,年龄15岁~75岁,平均26岁.溃疡的深度、面积、数目不等,但无腺周口疮病例,所有患者除采用本法治疗外,停用其他的治疗方法,并能按时复诊检查.

    作者:陈旗;吴士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牙源性咽感觉紊乱症

    笔者曾遇7例经医院专科诊断慢性咽炎久治不愈的患者,经根治牙病后,慢性咽炎的一切症状全部消失,笔者认为这种慢性咽炎的临床表现非咽部慢性炎症,而是由于牙病引起咽部感觉紊乱所致,故应称为牙源性咽部感觉紊乱症.

    作者:冯伟星;冯秋霞;冯立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声检查在口腔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作用

    本研究对47例口腔癌患者颈淋巴结超声检查进行前瞻性研究,并与触诊检查进行对比,初步评价超声检查在转移淋巴结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胡晓文;孙宏晨;王淑艳;王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AD/CAM制作前牙瓷全冠后的技工室再加工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作系统(CAD/CAM)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学临床,本文采用CEREC Ⅱ系统制作前牙瓷全冠后,探讨利用技工室再加工技术方法,使之形态、颜色得以改进,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金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曲马多缓释片用于口腔局麻手术患者镇痛疗效的观察

    局部麻醉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着术中镇痛不完全的缺点,特别是现在已普遍使用电刀作为常规的的手术工具,所以在目前尚不能进行基础麻醉(如笑气吸入)+局部麻醉的情况下,采用术前使用镇痛药物,达到术中和术后减轻疼痛的效果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通过在术前应用曲马多缓释片(Tramcontin简称曲马多),并对照未用药组,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

    作者:李乐乐;刘丽;李幼华;吴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柱型预成桩核系统的临床应用

    预成桩核系统是我科1991年开始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系共同开发的,该系统采用了桩钻配套系统即钻与桩的形态一致、直径相同,从而使桩与根管壁有良好的密合度,其柱型桩的结构大程度地保证了根管桩的固位力;同时该系统的预成桩上的核结构和形态为冠提供了良好的固位型.预成桩核的使用可减少就诊次数,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该预成桩核的应用为临床桩核病例的修复提供帮助.

    作者:刘玉华;尹亚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感应电流经皮电刺激治疗半面痉挛临床观察

    半面痉挛是以面部肌肉不自主、阵发性抽搐为特征的疾病,初症状为眼睑跳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病灶形成,发展成为半面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者连带颈部,作者自1996年以来应用感应电流经皮电刺激[1]治疗半面痉挛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聂伟;王建东;叶宗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

    透明质酸是关节的主要成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它在关节病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1,2].本研究通过对比的方法,评价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疗效.

    作者:齐东元;潘巨利;刘成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用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评价

    笔者采用德国生产的牙本质脱敏剂GLUMA治疗牙齿敏感症52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金月;吴求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远红外热像分析

    本文54例口腔颌面部疾病,用热像仪测定患侧和对应侧温差,对肿物的性质与测定的温度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曹经一;左智敏;高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干髓术失败原因的临床分析

    干髓术目前虽然有争论,但鉴于我国国情仍是后牙牙髓病的一种治疗手段.作者针对干髓术治疗中所积累的131例失败患牙作一原因分析.

    作者:潘恒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54例后牙无金属基底Artglass烤塑树脂冠临床观察

    Artglass是德国古莎公司推出的一种新型的修复材料,临床称玻璃瓷,它结合了陶瓷和传统复合树脂的优点 ,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磨耗性,1999年-2000年我们使用该材料对54例后牙冠进行了无金属基底Artglass烤塑树脂冠修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沈丽娟;张寿华;贾骏;王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碧兰麻在口腔科的应用

    碧兰麻(PRIMACAINE)是一种口腔专用麻醉剂,主要成份为阿替卡因/肾上腺素(1:100000).该药麻醉效果好,副作用小,我们用于口腔门诊治疗106例,效果较好.

    作者:张金良;杨文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骨移植术修复单侧唇腭裂鼻翼基底塌陷畸形

    我院近几年来采用自体髂骨髓质骨移植术修复唇腭裂鼻翼基底塌陷畸形,取得明显疗效.本文通过对12例牙槽嵴裂植骨术后的临床、X线片的分析,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王鹏来;赵士芳;刘超;王来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管理

    近年来,我院共为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行唇腭裂修复术18例,现将围麻醉期管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姜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牙合)因素对牙动度的影响

    在老年牙列缺损患者中,特别是牙槽骨严重萎缩吸收,松动牙的拔除,影响以后义齿修复.为了保存剩余牙,为修复体提供牙的支持和足够的骨组织支持,对病理性牙合因素引起的重症Ⅲ松动牙进行了牙合修整和治疗,观察牙齿在去除病理性的牙合因素后,牙的松动度是否可以改善.

    作者:林侠;汪雪梅;赵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婴儿唇裂手术中失血量的分析

    改良Tennison法、Millard法是两种常用的唇裂术式,婴儿全身血容量少,对失血、缺氧耐受性差,为此,本文对3个月~12个月婴儿两种唇裂术式术中失血量进行分析.

    作者:张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局麻监护下静脉辅助药在老年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临床上腮腺肿物是颌面外科常见的涎腺疾病,多为良性肿瘤.治疗方法采用手术切除肿物及腮腺组织,同时保留面神经,手术以局麻为主.60岁以上老年人多合并重要脏器疾病,单纯局麻易发生意外,术中辅以镇痛、镇静药,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减轻疼痛反应,保障患者安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珍;蔡新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牙痛引起半侧肢体麻木1例

    患者,女,52岁,因上下前牙反复疼痛及右侧上下肢体麻木、无力半年,于2001年4月23日来我科就诊.追问病史,半年前,患者上下前牙反复疼痛,遇冷热刺激痛,曾有夜间疼痛史.同时右侧上下肢体出现麻木、无力,逐渐不能下田劳动.曾在外地诊为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等.应用中西药治疗均不见好转.检查,血压正常,右手握力较左手差.神经病理反射未引出.面部无肿胀,右眶下压痛(±).开口度正常,前牙呈深覆牙合、深覆盖.

    作者:苑纯友;罗贤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碳酸饮料致酸蚀症及前牙折断1例

    患者,男,27岁,因上前牙折断就诊.患者口内21|1分别在6个月前、4个月前及1个月前自行折断,前牙无外伤史.口腔内科检查见:21|1残根,牙冠仅存冠长的1/4.|2唇面釉质缺损,近颈部牙本质浅层缺损.54|45也有不同程度的釉质缺损.患者有长期、大量饮用可乐史:喝可乐12年,平均12升/天,多20升/天.

    作者:周璿;王建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后牙复合树脂修复的研究进展

    20世纪60年代初,Bowen合成了Bis-GMA(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树脂.1986年,以Bis-GMA为基质的复合树脂被厂家推荐用于Ⅱ类洞的修复,但因材料内填料颗粒大,理化性能不佳,未能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1].70年代,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引入促进了复合树脂在牙体修复方面的应用,随后,研制出了小颗粒的复合树脂和早期的粘接剂.80年代初,复合树脂开始用于后牙修复,近几年来,复合树脂的理化性能得到显著改进,加之患者对修复美观要求的增加及人们对汞合金修复中汞污染的顾虑,后牙复合树脂修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拟将后牙复合树脂修复的材料类型、材料性能和修复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付少平;范兵;乐进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钛金属铸造体的研究现状

    医用钛材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极好的耐蚀性,适宜的机械强度,丰富的资源和低廉的价格等优势.目前已成功地用于牙冠桥、活动义齿的金属支架、基托、桩冠钉、牙体种植体及上部结构[1,2].由于钛制修复体具有X线透射能力,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口腔修复材料.

    作者:张慧兰;王永秀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牙髓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

    免疫反应的产生首先是由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s)捕获抗原,经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B淋巴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APCs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呈递直接关系到免疫激活或免疫耐受的诱导.APCs包括: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巨噬细胞(MΦ),B细胞等,其中Dcs是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有别于其它APCs,Dcs大特点是能够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s)增殖,而MΦ、B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s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是操纵免疫系统的强大工具,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1,2].这些一般免疫机制研究的重要新信息为牙髓研究免疫防御机制提供了基础,现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丽更;杨若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氢氧化钙在口腔内科的应用

    自从1920年Hermann将氢氧化钙引入根管治疗以来,人们对此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并扩展了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 CH)在口腔内科尤其是儿童牙科的应用,本文对此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晨曦;葛立宏;刘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感染颌骨骨折的坚强内固定

    目的通过对感染颌骨骨折在清创同期进行坚强内固定的疗效调查,探讨坚强内固定技术在感染颌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989年~1999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收治的感染颌骨骨折在清创同期行钛板植入坚强内固定者14例,根据术前、术后临床及X线检查结果,分析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除1例未随诊外,其余13例均发生正常骨愈合.术后出现并发症者4例,其中3例再次感染,1例下齿槽神经麻木.结论感染的颌骨骨折在清创的同期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随丽娜;孙勇刚;张益;郑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义齿清洁剂对树脂基托颜色的影响

    目的研究常用义齿清洁剂对树脂基托颜色的影响.方法用四种常用的义齿清洁剂处理四种国内常用的基托树脂,用CS5电脑配色系统检测树脂颜色的变化.结果不同树脂的颜色受不同清洁剂的影响不同,洁美清洁剂对登士柏热凝和日进热凝树脂的白度增加和色差较大;0.02%NaClO对日进自凝树脂的白度增加和色差较大;0.0125%NaClO和0.02%NaClO对上海自凝树脂的白度增加和色差较大.结论洁美清洁剂对登士柏热凝和日进热凝树脂的颜色改变较明显,NaClO对日进自凝树脂和上海自凝树脂的颜色改变较明显.

    作者:邓旭亮;胡晓阳;黄汝丽;李国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唾液及口腔卫生状况与乳牙龋齿的关系

    目的观察唾液变链菌、流速、缓冲力及口腔卫生状况在多龋的学龄前儿童和无龋的学龄前儿童中的差异,同时观察应用Dentocult SM方法和Dentobuff Strip方法评价乳牙龋齿有关危险因素的可行性.方法测定所有儿童的唾液变链菌水平、唾液流速、唾液缓冲力和软垢指数.变链菌和唾液缓冲力用Dentocult SM方法和Dentobuff Strip方法测定.结果①无龋组和多龋组之间唾液流速的差异、唾液缓冲力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无龋组和多龋组的软垢指数分别是2.22±0.50、2.37±0.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③唾液变链菌记分为0、1、2、3四个水平.无龋组四个水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3.3%、19.4%、34.6%和12.7%,多龋组分别为2.9%、11.8%、27.0%和58.3%,两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将两组资料共同分析,记分为0、1、2、3的各组儿童的dmft分别为0.46±1.68、3.26±4.89、3.66±4.99、7.10±4.42,记分0组与记分1组之间的差异、记分2组与记分3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记分1组与记分2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卫生越差的儿童,或者唾液中变链菌水平越高的儿童越易患龋齿.Dentocult SM方法作为评价学龄前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一个指征是有效的,记分3的龋活性显著.

    作者:王文辉;卞金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儿童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X线特征及追踪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X线特征及预后等.方法收集16岁以下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就诊儿童348例,均无全身系统性疾病,血清学检查正常.结合临床及X线检查,诊断为儿童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40例,对其中20例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儿童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多见于女性,关节弹响为常见症状,髁状突骨破坏为常见的X线表现.结论儿童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自然发展过程中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均可以加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孙莉;马绪臣;邹兆菊;赵燕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替硝唑碘仿糊剂治疗乳磨牙髓底穿通的疗效观察

    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导致髓底穿通,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当该患牙离替换期较远时,保留患牙至关重要.作者从1999年1月开始对未到替换期的髓底穿通乳磨牙用替硝唑碘仿糊剂盖髓底,髓腔内封地塞米松棉球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冬梅;平雅坤;李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