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影响因子:2.04
  • 创刊:1998
  • 周期:旬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80-258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02年12期文献
  • 澳大利亚医疗保健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1澳大利亚医疗保健制度概述澳大利亚的医疗保健体系主要由强制性的全民医疗照顾制度和自愿性的私人健康保险制度构成.

    作者:颜清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社区营养(5)--特殊人群的营养

    社区的特殊人群包括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这四类人群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由于各自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他们的健康与营养关系十分密切.

    作者:张爱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思考病例(36)--请你做一次全科医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老年人感染性心内膜炎42例临床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现对42例老年人感染性心内膜炎(IE)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王玉玲;杜立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谷参肠安、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疗效观察

    自1996年以来,我们对3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谷参肠安(成都蓉信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柳氮磺胺吡啶(SASP)保留灌肠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锡波;张银华;高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19例内科治疗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现将内科收治的19例总结如下.

    作者:陆永高;邹晓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儿童疥疮并急性肾炎9例报告

    儿童疥螨感染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文献报告较少.近10年来,我院收治儿童疥疮并急性肾炎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立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重度妊高征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临床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特有疾病,目前其严重并发症仍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与健康,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省妊高征致孕产妇死亡25例分析如下.

    作者:滕利;杨丽杰;徐鑫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静滴多抗甲素致速发性超敏反应2例

    1病例简介患者1,男,12岁,学生.因头痛、头晕、呕吐2天就诊.体温37℃,脉搏70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20/60mmHg.咽部微充血,扁桃腺不肿大.

    作者:董世兰;管同勇;都振利;穆焱成;耿秀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生化丸在药物流产中应用50例分析

    自1999~2000年作者观察了50例早孕者药物流产配合服用生化丸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魏素萍;王鸿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血脂康与辛伐他丁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高脂血症靠饮食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临床寻找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作者将血脂康与辛伐他丁的降脂疗效做了临床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瑞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左室右房漏1例

    患儿女,6岁.出生后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收缩期喷射性Ⅳ级杂音,肺动脉瓣第2音亢进.胸片检查发现右心房、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

    作者:任中华;丁伟峰;雷海;郭焰;李轶川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儿童哮喘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好方法是吸入治疗,吸入的药量仅为口服给药量的1/1000~1/5000,副作用甚微.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非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各期的药物治疗不尽相同,个体化的用药便显得特别重要,所以本文只可能介绍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而不可能对个体化的用药方案进行一一叙述.现根据儿童哮喘防治中常用的药物做些介绍.

    作者:董宗祈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儿童哮喘的健康教育

    对哮喘患儿制定长期教育管理计划,已被证实为药物治疗以外的一项重要的哮喘防治干预措施.为此,应采取院内与院外相结合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使哮喘患儿的症状缓解,改善生活质量,使肺功能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保证儿童身心发育、防止反复发作,达到临床痊愈的目的,减少成人期慢性哮喘的发生.

    作者:王哲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儿童哮喘的病因和社区预防

    1哮喘的病因引起哮喘发病的原因很多,可以是内因或外因,内因主要为遗传因素,外因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虽然重要,但从现代观点看环境因素较遗传因素更为重要.

    作者:郑华城;胡皓夫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儿童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由特应性体质及神经调节紊乱等内因与过敏原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外因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形成气道的慢性炎症.

    作者:赵顺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急性胸痛的危险分层和临床对策

    对急性胸痛病人(尤其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处理是临床难点之一,如何对急性胸痛病人进行快速危险分层和治疗,而且既要减少病人的危险性,又要减少病人的治疗费用,究其临床对策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戎其飞;苏恩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纳络酮在儿科急救中的应用

    纳络酮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与分布在脑干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后,能有效地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所介导的各种效应.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研究的深入,该药的临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现将纳络酮在儿科急救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悦芝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恶性淋巴瘤5例误诊分析

    恶性淋巴瘤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容易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在1997~2001年遇到的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恶性淋巴瘤5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礼;刘明红;王传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间歇性跛行19例误诊分析

    自1991~2001年我中心共诊治间歇性跛行63例,其中19例误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国宝;林海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主动脉夹层13例误诊分析

    主动脉夹层(aotic出ssection,AD)是心血管系统的危重疾病.我院1994年1月~2002年3月共收治18例,其中13例误、漏诊,现分析如下.

    作者:周贤斌;齐激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CD62p的影响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2000年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30例为研究组,每晚顿服洛伐他汀20mg,连用8周,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8周的血脂变化和血小板CD62p的变化,并与3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作对照.结果治疗前两组CD62p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洛伐他汀治疗前,治疗4周时,8周时CD62p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降脂的同时,可抑制血小板活性.

    作者:逯锦涛;段宝民;闫西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和hMSH2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微卫星不稳定性与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表达,来揭示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演化过程中可能作用机制,并探讨导致胃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基因机制.方法用PCR方法检测5个微卫星位点MSI表现;并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hMLH1、hMSH2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慢性胃炎组中MSI的阳性率分别为58.82%(30/51),21.05%(12/57).肠型胃癌与弥漫型胃癌的MSI阳性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所有标本中仅检测到1例hMSH2表达缺失,异常表达的病例为胃乳头状腺癌.结论MSI在散发性胃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均起到了一定作用,hMLH1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是导致胃癌MSI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垚;杨秀颖;邢军;耿鑫;张维铭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支气管狭窄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对支气管狭窄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先用Olympus-N1/2C或Mll-Rose MW-122型穿刺针对狭窄部位穿刺,然后钳夹活检和/或刷检,部分病例开胸手术和临床治疗观察,共确诊117例肺癌,对其资料整理分析.结果对肺癌的诊断率TBNA为76%,刷检为60%,两者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 TBNA加刷检佐以可行的钳夹活检及纤维支气管镜查痰是诊断支气管狭窄型肺癌的好方法.

    作者:王滕民;王常玲;田敬伦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Holter监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作规律.方法对确诊的48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Holter监测,观察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次数、时间及其与活动状态的关系.结果486例冠心病患者中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335例,共698次,累计时间为3526分钟.其中619次与活动有关.6:00~12:00为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高峰期,在此期间共发作389次,累计时间为2100分钟.具有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为13.02%,高于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的4.72%.两组死亡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有一定的规律,掌握该规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降低心脏猝死及预防心肌缺血的发作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中关村医院保福寺社区卫生服务站废约原因调查

    中关村医院于1999年二月正式启动了这一新的服务模式,中关村地区的居民都可与中关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建立服务合同,实行家庭医生服务制,发放家庭医生服务卡.

    作者:张双立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宁夏石嘴山市社区卫生服务现况与模式分析

    本文对宁夏石嘴山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功能和内容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石嘴山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李玲;于跃;蔡伟;盛锋;陈艳;刘杭生;蔡卓;程晓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试论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卫生人力,包括合适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而社区卫生人力的供给,包括培训的数量、专业、层次需要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政府通过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及制定相关政策,从宏观上调控社区卫生人力的规划、培训及使用管理,使卫生人力的需求与供给在一定时期内达到平衡,实现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者:王亚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曹家渡街道高血压病人管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人的管理及社区卫生服务状况.方法对上海市静安区曹家渡街道3个小区共1013名高血压病人的管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测量其血压.并对不同类型高血压病人的管理率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人的管理率为75.1%、控制率为48.9%.影响其管理状况的因素主要是性别、职业、劳动强度、自我卫生服务要求、认知水平.结论本社区的卫生保健工作开展较好,但高血压病人的控制尚不够理想,今后需加强.

    作者:杨柯君;卫志华;万俊香;蔡泳;沈贻谔;李洋;高玉珍;杨明健;傅东波;傅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江苏省不同经济地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不同经济地区社区居民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健康状况.方法对江苏省不同经济地区4城市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28245名居民进行入户询问调查.结果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南京市为44.9%、徐州市为37.0%、昆山市为28.4%、濉宁市为23.9%,4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55岁以上居民患2种及以上疾病的患病率为35.0%,患1种为30.1%,高血压患病率为10.3%.结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中慢性病的病种及患病率也有所不同,应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时有所侧重,老年人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

    作者:张开金;李学信;李森;荆瑞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构思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从1997年卫生部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以来,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

    作者:龚幼龙;庞连智;施永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87名银行储蓄所工作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银行储蓄所工作人员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市银行储蓄所87名工作人员进行测试,与SCL-90中国常模比较各因子分的差异,并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储蓄所工作人员在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6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分与全国常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男性工作人员组与女性组在抑郁、焦虑、恐怖、人际关系4个因子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20~30岁组与31~38岁组在焦虑、恐怖、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6个因子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银行储蓄所工作人员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其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作者:张国强;贾庆春;张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260名大学毕业生离校前心理状况调查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身发育仍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特别在毕业前夕更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我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在校大学毕业生进行心理测评,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敏;洪新荣;赵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北京市全科医师临床技能无菌术考试浅析

    目的了解参加北京市全科医师考试队伍的现状以及他们对无菌术的掌握情况.方法分析2001年12月参加北京市全科医师资格考试医师的有关资料及无菌术的考试成绩.结果考生来源有内、外、妇、儿、影像、保健、中医等专业,考试人数1226人,平均年龄38岁,女845人,占69%,大中专学历者占79%.考试成绩平均为(74.9±14.6)分,及格率91.5%.参加考前培训者成绩与未培训者成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考生的成绩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职称考生的成绩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全科医师队伍组成以大中专学历为主.他们对无菌术有相当的掌握,但专科医师向全科医师转型有必要进行相关的正规培训.

    作者:康骅;李大蓉;蔡伟;牛佳玲;贾建国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临海市小儿佝偻病影响因素分析

    佝偻病危害儿童的心身健康,2000年11~12月,我院对临海市城区及乡镇共956例儿童进行诊断分析,以了解我市婴幼儿佝偻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徐春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秦巴山区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贫困山区婴幼儿不同阶段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及损伤因素.方法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婴幼儿不同月龄晨尿CMC-DNA;母亲问卷了解本次妊娠经过,新生儿期及婴幼儿期发育情况;对其中45例母亲孕期CMC IgM(+)者,同时检测分娩后2周内乳汁CMC-DNA.结果先天感染组婴幼儿均为母亲孕期CMC感染者;母亲孕期CMC原发性感染者与复发性感染者子代CMC先天感染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围生期感染组与围生期无感染组的母亲乳汁CMC-DNA阳性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围生期感染组婴幼儿以母乳喂养为主,出生体重偏低.获得性感染组家庭人均年收入为734.00元,低于无感染组的1281.48元(P<0.05).先天感染与围生期感染组婴幼儿症状性损伤与早期喂哺CMV-DNA(+)母乳有关,但与喂哺CMV-DNA(+)母乳持续时间无关.结论宫内传播是CMV先天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原发性感染者明显,围生期感染与早期喂哺CMV-DNA(+)母乳相关,低出生体重与家庭经济状况差应视为婴幼儿CMV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史晓薇;李芬;韩蓁;于学文;李燕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本溪市0~2岁儿童尿碘含量分析

    目的检测0~2岁儿童尿碘含量,防治缺碘造成的危害.方法从本溪市0~2岁儿童10171人中随机采取尿样4958份,利用尿碘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尿碘含量.结果本溪市0~2岁儿童碘含量检测率为48.75%,4958份尿样中尿碘均数为194.90μg/L,缺碘率为9.28%.结论本溪市0~2岁儿童碘含量偏低,应加强检测力度.

    作者:李姝;付新茹;朴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协调性照顾(二)

    2.4.1诊所的行政团队:诊所的行政人员同病人的满意度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人的任务包括接电话、制定预约表、确保有效的记录和工作注册.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训练和装配后,一个高效的行政团队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John W.Saultz;梁万年;李航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抑郁症

    多娜@格林,43岁.因为头痛找鲍拉@诺克斯医生看病,她及其家人长期找诺克斯医生看病已有13年了,诺克斯医生明白多娜正经受着许多令人伤心的事情.

    作者:David R.Grube;梁万年;卢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家庭病床在三级甲等医院中发展的特点

    我院是一所具有83年历史的综合性医院,开设床位860张,全年门诊量60万人次,出院病人2万人次.是江苏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之一.根据卫生部精神1984年开设家庭病床,通过15年来发展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管理模式,目前纳入社区医疗管理.根据我院15年来统计资料分析就我院在家庭病床服务特点、卫生资源利用,发展趋势等进行探讨.

    作者:王伟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阿司咪唑的不良反应

    阿司咪唑(Astemizole,AST,息斯敏)是一种高效、长效的H1受体拮抗剂,因与扑尔敏等传统H1受体拮抗剂相比,具有中枢镇静和抗胆碱作用弱的优点,故广泛用于抗过敏治疗.近几年来,有关阿司咪唑的不良反应常有报道,现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作者:李卫国;孙洁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阿司匹林对冠心病防治作用的再评价

    阿司匹林(AS)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结肠直肠癌等疾病的防治.自100多年前AS问世至今,AS的临床应用不断创新,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柳景华;顾菲菲;杨清;曾亚莉;孙璐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