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672-1721
  • 国内刊号:14-1314/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9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6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17年2期文献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80例瘢痕子宫产妇,依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产妇给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比较2组产妇的引产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及产后1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完全流产率92.5%及引产成功率100%,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青梅;李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单纯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单纯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4例(130眼)翼状胬肉患者,采随机双盲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分别为66眼、64眼.观察组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球结膜瓣移植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4.55%,对照组复发率3.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角膜修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翼状胬肉经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单纯球结膜瓣移植复发率均非常低,但是前者的角膜修复时间较快,不会对患者眼部构成严重的刺激.

    作者:廖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极少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给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纳洛酮,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邵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氟涂料与GC护牙素在牙矫正治疗中釉质脱矿预防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氟涂料与GC护牙素在牙矫正治疗中釉质脱矿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牙矫正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氟涂料组(n=30,824颗)和护牙素组(n=30,820颗),氟涂料组患者采取氟涂料处理,护牙素组患者采取GC护牙素处理.对2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统计釉质脱矿状况.结果 治疗后,护牙素组患者釉质脱矿率明显低于氟涂料组(P<0.05);护牙素组患者牙釉质脱矿指数明显低于氟涂料组(P<0.05).结论 与氟涂料相比,GC护牙素对釉质脱矿预防效果更佳,可推广应用.

    作者:黄涛;宋小秋;李素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和传统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术后发生并发症6耳(9.7%),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2耳(34.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例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腹部探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剖腹的方法进行腹部探查,对比2组患者的诊断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期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外科急腹症的探查中,利用腹腔镜技术虽然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但是其安全性、术后恢复期等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汪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病毒性脑炎3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暴发诊断、 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病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6月—9月我院收治的32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收集发病年龄、性别、热型、临床症状、检查、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年长儿较多,临床症状典型,脑脊液检查确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病毒性脑炎发病率高,临床症状典型,腰穿检查阳性率高,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满意.

    作者:仝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碧兰麻与利多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比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时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平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以及麻醉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牙体牙髓病进行麻醉时,碧兰麻的麻醉效果更加显著,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伍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颈椎综合征住院患者状况调查

    颈椎综合征(cervical vertebrae syndrome,CVS)[1]是一种症状,又称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的退行性改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多数患者无创伤病史,会逐渐感到一侧上肢有麻木、疼痛,当颈部后伸或咳嗽时症状会加重. 查体多见C5~6、C6~7棘突压痛明显,颈部僵硬、活动受限,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作者:祝磊;王勇;蒙欢;程自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全脑放疗对局限性脑转移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在局限性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全脑放疗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8例局限性脑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立体定向放疗与全脑放疗联合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9例,疾病稳定12例,疾病进展4例.治疗后随访,有10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6.3%.结论 在局限性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全脑放疗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沙素娟;吴战友;刘立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内镜对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的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内镜检查方法对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GMUE)的检出情况.方法 将2646例患者分为白光胃镜组(包括清醒、无痛胃镜)、清醒+NBI胃镜组、无痛+NBI胃镜组三种内镜方法进行检查,比较3组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诊断率,分析食管上段病变特点,内镜发现食管上段病变取活检做病理.结果 检查2646例,检出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共120例,检出率4.54%,白光胃镜组检出10例,检出率0.95%;清醒+NBI胃镜组检出26例,检出率3.25%;无痛+NBI胃镜组检出84例,检出率10.66%.病理确诊53例.发现食管上段进展期癌1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3例,食管上段乳头状瘤1例.结论 NBI胃镜对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检出率明显高于白光胃镜,无痛+NBI胃镜检出率高,无痛下NBI胃镜检查诊断HGMUE的价值较高.

    作者:高文胜;薛玲珑;王晓东;蒋茜玉;郭世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呼吸科与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呼吸科与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10例,根据科室不同分为2组,其中55例呼吸科患者作为A组,55例ICU患者作为B组.对2组患者发病情况、菌株分布、高危因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菌株分布以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A组患者原发疾病主要为重症肺炎、 肺结核,B组患者原发疾病主要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B组高危因素发生率较A组高,治愈率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U病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呼吸科病房,预后较呼吸科病房差,临床需高度重视.

    作者:何洪文;刘于先;曾飞凤;李桢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行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和传统开颅手术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鼻内镜辅助微创手术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鼻内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显明;陈抚平;吴六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DCA循环理论在降低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理论.方法 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50例PICC置管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导管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PDCA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总结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为8%,观察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为96%,观察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 通过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运用PDCA理论加以指导,制定导管维护计划,大部分患者对临床服务感到满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茸;吴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方式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3.8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汪治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脓毒血症52例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52例脓毒血症的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技术,记录血液净化前及治疗后48 h后血肌酐、血清钙的数值,并且对比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分值.结果 血肌酐在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体内血钙浓度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APACHEⅡ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48 h期间没有出现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出血事件.结论 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用于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时,采取病情观察、舒适护理、管路维护、抗凝措施及并发症的处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可以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达到有效抗凝,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沈小琴;李金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质服务护理模式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意义研究

    目的 研究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施护,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优良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细节服务、健康教育、护理操作、护理语言以及病房环境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折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攀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中医情志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科室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62例.研究组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下降,研究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可改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是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施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41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出院前患者满意率100%.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5.12%.结论 加强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叶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保定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保定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输血传播HIV的风险,为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保定地区2009年—2015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2015年无偿献血者确认阳性84例,阳性率为19.62/10万,感染者以男性为主,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我们应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排除高危人群,选择低危献血者,确保血液安全.

    作者:李佧;肖波;高振庄;周燕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CT在鉴别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按照其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甲组(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组)和乙组(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每组各29例,对比2组患者的CT检查结果.结果 2组患者的CT常规征象、左叶体积、右叶体积、峡部体积及结节体积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2组患者的结节与腺体的平扫、增强CT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在鉴别诊断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郭鸿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与悬浮法对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 对比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和悬浮法对阴道分泌物常见病原体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方法 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与悬浮法同时对2615例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检查清洁度、滴虫、真菌、线索细胞、淋球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出清洁度(Ⅲ~Ⅳ)、滴虫、真菌、线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58.4%,4.4%,27.8%,11.2%,悬浮法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8.6%,2.1%,22.7%,7.6%,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出率明显高于悬浮法(P<0.05).结论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对阴道分泌物的阳性检出率高,可以取代悬浮法,利于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伍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提高阴道毛滴虫湿片检出率的方法

    目的 探讨提高阴道毛滴虫湿片检出率的方法.方法 收集经TV培养基法确认的阴道毛滴虫患者阴道分泌物,阴道毛滴虫培养基培养48 h,同时涂布于滴加有生理盐水的载玻片2张(湿片镜检法),低温保存至滴虫活动率减低或死亡,1张直接镜检,1张加白细胞稀释液再镜检.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情况.结果 前者检出率为30.67%,后者检出率为83.33%,加白细胞稀释液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只加生理盐水的检出率(P<0.01).结论 加白细胞稀释液可提高阴道毛滴虫阳性率,减少误漏诊.

    作者:游学华;方清英;陈金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 针对血液常规检测的过程中血涂片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液常规检测的样本中选取100例,均予以血细胞分析仪以及血涂片检测的方式,观察两种不同检测方式所获得的结果.结果 在100份样本当中,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为38例异常、62例正常.在异常的38份样本当中,血涂片检测真阳性25份、假阳性13份;正常的62份样本当中,假阴性4份、真阴性58份.由此可知,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其灵敏度是86.21%、特异度是81.69%、准确性是83%.结论 临床中血液常规检测属于筛查型的检测方式,其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血涂片检测可以协助纠正错误,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玲;钟文;龚启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两种细菌鉴定法在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500例,采集血样标本500份,随机分成2组,每组250份,并定义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对照组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对其细菌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血液样本革兰阳性杆菌与革兰阴性球菌的鉴定符合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中常规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的符合率均相对较高,无明显差异,但是直接药敏试验在操作上更加方便,用时较短,存在一定优势,值得关注.

    作者:胡淑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血常规的差异研究

    目的 研究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某院脂肪肝和非脂肪肝患者各55例,其中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非脂肪肝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血常规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嗜酸细胞比率(E0%)、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Hb浓度(MCHC)、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淋巴细胞比率(LYM%),单核细胞比率(MONO%)、平均细胞容积(MCV)、 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红细胞等指标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患者,但脂肪肝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非脂肪肝患者.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探讨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市11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110例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文化水平以及婚姻状况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4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患者、 漏服药物与未漏服药物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给予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效控制HIV复制,加快免疫功能重建,延缓病情发展,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卢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的冠状动脉CT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地尔硫(卓)治疗.结果 41例患者均有胸闷、心悸等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CT显示41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中,浅表型22例,深在型19例.经给予地尔硫(卓)后,40例患者症状有明显缓解,总有效率为97.6%.结论 应用多层螺旋CT可明确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使用地尔硫(卓)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清辉;徐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合并脑微出血分为脑微出血组和非脑微出血组各50例,2组患者均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探讨相关因素.结果 脑微出血组年龄、既往卒中史、脑白质疏松(LA)、腔隙性梗死(LI)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脑微出血组(P<0.05);脑微出血组各项MMSE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LA、LI等,且脑微出血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受到损害,临床实践中要采取措施合理进行高危因素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黎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中的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sl peritonitis,SBP)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肝硬化腹水患者65例(其中合并SBP 36例,单纯腹水2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血清PCT水平.结果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PCT高于正常,SBP组高于单纯腹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PCT测定对肝硬化伴SBP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宋书宁;李清;马艳会;寇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改良健康教育方法对不同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改良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每个科室选取1名医务人员作为健康教育指导管理员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改良的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结论 针对不同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作者:周爱民;刘旭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颈治疗对自然分娩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治疗对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产妇,按照孕前是否接受宫颈治疗分为宫颈治疗组和正常健康组.2组产妇均采取自然分娩方式,记录2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的时间,同时比较2组产妇出血量.结果 2组在第一、二、三产程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产后出血量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宫颈治疗后产妇仍可选择选择自然分娩,宫颈治疗不会对产妇自然分娩的安全性和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骆大蓉;牟春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工休座谈会满意度调查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工休座谈会满意度调查资料,给予持续性改进对策,提高工休座谈会质量.方法 2016年5月—7月,统计分析公益活动满意度调查表共186份,从总体满意度、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护人员的讲解及答疑、对此次活动安排的内容、对此次活动的行程安排、意见及建议6个方面,以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给予评价,对发现的问题给予持续性改进,将5月和7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7月份相比5月份总体满意度、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对医护人员的讲解、答疑、对此次活动安排的内容、对此次活动的行程安排的满意率有所提高,意见及建议减少,对医务人员评价好.结论 针对工休座谈会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给予对策改进措施,能提高对活动的总体满意度,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对医护人员的讲解、答疑,对活动安排的内容、安排的满意率,减少意见及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继续开展相关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刘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献血前乳糜血筛查对降低街头采血中乳糜血(浆)报废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献血前乳糜血筛查对降低街头采血中乳糜血(浆)报废率的效果.方法 将乳糜血按照外观浊度结合甘油三酯(TG)浓度制作成标准对照图谱,用于采血前乳糜血的初筛,以2015年12月期间乳糜血(浆)报废情况作为对照,分析该方法对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的效果.结果 纳入献血前乳糜血筛查的243例次血液标本中,初筛排除重度乳糜血14例,余229例中19例乳糜血(浆)报废,报废率8.3%(19/229);乳糜血(浆)报废比例较原来(13.7%,272/1979)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作乳糜血对照图谱简便可行,能有效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避免血液资源浪费,适合街头采血车(屋)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邓文英;何俊;邓芳;吴垚林;张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氟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53例FD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单一莫沙必利(对照组,25例)和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研究组,28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HRSD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RSD评分明显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60.7%(17/28),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显效患者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11.7%)明显低于对照组(57.1%).结论 氟西汀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作者:唐莉;余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综合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微波治疗与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2.22%,81.25%;观察组患者为5.26%,97.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陶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焦虑、抑郁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72例T2DM患者分为HbA1c≥7%组(45例)和HbA1c<7%组(27例),比较2组HAMD评分、HRSD评分,分析HbA1c和焦虑、抑郁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bA1c<7%组HAMD评分和HRSD评分均低于HbA1c≥7%组(P<0.05).HbA1c水平和患者焦虑程度呈中度相关(r=0.318,P<0.05),和抑郁呈弱相关性(r=0.285,P<0.05).结论 T2DM患者中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精神障碍严重程度较高.

    作者:陈慧;刘建容;夏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8月—2016年5月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5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对照组20例.研究组患者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对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药物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HPV转阴,值得推广.

    作者:赵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5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65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效果,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朝华;伍鼎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对小儿感冒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就医的感冒后咳嗽儿童86例,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止咳宁嗽胶囊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0.44%(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对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具有良好疗效,在临床中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邓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益气化瘀法对节育器导致子宫异常出血后内膜抑癌基因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法对节育器导致子宫异常出血后内膜抑癌基因(PTEN、Ki-67、MMP-7y)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放置节育器的278名妇女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38例,观察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干预处理,观察组给予益气化瘀汤进行干预;观察比较2组PTEN、Ki-67、MMP-7y基因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PTEN、Ki-67、MMP-7y的阳性率分别为53.57%,22.14%,29.2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19%,36.96%,45.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气化瘀法可显著改善节育器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组织抑癌基因(PTEN、Ki-67、MMP-7y)缺失情况,对预防女性子宫疾病尤其是子宫癌变有着一定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万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采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0例,所有患者的中医辨证均为肝阳上亢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8%,与对照组的81.54%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SBP以及DBP水平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SBP以及DBP水平改善得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汤配合西医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胡绍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7.53±2.02)分和(17.39±2.67)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6.27±2.31)分和(12.32±2.78)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6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陈敏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详解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引起眼部并发症很多,有屈光不正、 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眼球运动神经麻痹以及视神经病变等,但以视网膜病变为常见,危害大.其主要病理改变有毛细血管外周细胞减少,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这些改变使毛细血管腔变狭窄,加之糖尿病引起血流缓慢,后使毛细血管闭塞,视网膜组织缺氧,刺激视网膜生长新生血管,新生血管脆弱易破裂出血,产生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不仅长在眼后部视网膜和视盘上,还可以出现在眼前部虹膜上,致新生血管青光眼,终患眼失明.

    作者:宋晓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变异型临床特点分析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被普遍认为是预后良好的一种常见儿童癫痫综合征, 但近年来的研究揭示BECT很可能并非传统上认为的那样良性, 变异型BECT患儿在语言、认知及行为上的损害有可能是终生的,临床上应当重新考虑变异型BECT的诊断及后续治疗.1 BECT变异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或BECTS)是常见的儿童癫痫综合征,在2岁~13岁的年龄段中约占发病率的23%~24%,7岁~8岁为其高发年龄段,男女比例大约为3:2.大多数BECT患者可在16岁之后自动痊愈, 不伴神经系统缺陷.

    作者:张兰兰;王成中;张育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膀胱癌围术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膀胱癌围术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测量表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展开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测量表中生理状态、功能状态、情感状态与家庭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1.7%,对照组为72.2%,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膀胱癌围术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娟丽;王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联合蜡疗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及疗效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联合石蜡疗法(蜡疗)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联合蜡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肌张力情况、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2组偏瘫患者肢体的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但对照组的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时,应用心理护理联合蜡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肌张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减轻感觉障碍,缓解疼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菊兰;郭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视力变化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造成大学生视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为大学生预防近视建言献策.方法 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法进行,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得出引起大学生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统计各因素的不同影响程度.结果 用眼卫生,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用眼疲劳,不良用眼习惯,采光环境等对于大学生视力影响大.结论 要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视力预防和保护至关重要,学校要积极做好学生的近视预防工作.

    作者:胡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精细化管理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对预防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从2011年起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完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疫苗冷链的规范管理和手卫生管理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加强家长手卫生的宣教,加强疫苗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使预防接种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疫苗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预防接种门诊疫苗副反应发生率由2010年的2.21%下降到2015年的0.75%,呈明显下降趋势,精细化管理明显降低了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 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了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预防接种质量,保障了儿童的安全.

    作者:刘冬梅;陆大春;周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