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青梅;李芹
目的 分析工休座谈会满意度调查资料,给予持续性改进对策,提高工休座谈会质量.方法 2016年5月—7月,统计分析公益活动满意度调查表共186份,从总体满意度、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护人员的讲解及答疑、对此次活动安排的内容、对此次活动的行程安排、意见及建议6个方面,以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给予评价,对发现的问题给予持续性改进,将5月和7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7月份相比5月份总体满意度、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对医护人员的讲解、答疑、对此次活动安排的内容、对此次活动的行程安排的满意率有所提高,意见及建议减少,对医务人员评价好.结论 针对工休座谈会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给予对策改进措施,能提高对活动的总体满意度,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对医护人员的讲解、答疑,对活动安排的内容、安排的满意率,减少意见及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继续开展相关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刘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方式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3.8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汪治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T在鉴别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按照其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甲组(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组)和乙组(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每组各29例,对比2组患者的CT检查结果.结果 2组患者的CT常规征象、左叶体积、右叶体积、峡部体积及结节体积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2组患者的结节与腺体的平扫、增强CT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在鉴别诊断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郭鸿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膀胱癌围术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测量表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展开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测量表中生理状态、功能状态、情感状态与家庭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1.7%,对照组为72.2%,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膀胱癌围术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娟丽;王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52例脓毒血症的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技术,记录血液净化前及治疗后48 h后血肌酐、血清钙的数值,并且对比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分值.结果 血肌酐在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体内血钙浓度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APACHEⅡ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48 h期间没有出现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出血事件.结论 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用于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时,采取病情观察、舒适护理、管路维护、抗凝措施及并发症的处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可以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达到有效抗凝,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沈小琴;李金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例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腹部探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剖腹的方法进行腹部探查,对比2组患者的诊断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期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外科急腹症的探查中,利用腹腔镜技术虽然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但是其安全性、术后恢复期等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汪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单纯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4例(130眼)翼状胬肉患者,采随机双盲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分别为66眼、64眼.观察组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球结膜瓣移植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4.55%,对照组复发率3.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角膜修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翼状胬肉经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单纯球结膜瓣移植复发率均非常低,但是前者的角膜修复时间较快,不会对患者眼部构成严重的刺激.
作者:廖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两种细菌鉴定法在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500例,采集血样标本500份,随机分成2组,每组250份,并定义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对照组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对其细菌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血液样本革兰阳性杆菌与革兰阴性球菌的鉴定符合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中常规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的符合率均相对较高,无明显差异,但是直接药敏试验在操作上更加方便,用时较短,存在一定优势,值得关注.
作者:胡淑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针对血液常规检测的过程中血涂片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液常规检测的样本中选取100例,均予以血细胞分析仪以及血涂片检测的方式,观察两种不同检测方式所获得的结果.结果 在100份样本当中,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为38例异常、62例正常.在异常的38份样本当中,血涂片检测真阳性25份、假阳性13份;正常的62份样本当中,假阴性4份、真阴性58份.由此可知,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其灵敏度是86.21%、特异度是81.69%、准确性是83%.结论 临床中血液常规检测属于筛查型的检测方式,其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血涂片检测可以协助纠正错误,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玲;钟文;龚启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8月—2016年5月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5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对照组20例.研究组患者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对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药物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HPV转阴,值得推广.
作者:赵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施护,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优良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细节服务、健康教育、护理操作、护理语言以及病房环境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折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攀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中医情志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科室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62例.研究组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下降,研究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可改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是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施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53例FD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单一莫沙必利(对照组,25例)和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研究组,28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HRSD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RSD评分明显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60.7%(17/28),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显效患者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11.7%)明显低于对照组(57.1%).结论 氟西汀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作者:唐莉;余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法对节育器导致子宫异常出血后内膜抑癌基因(PTEN、Ki-67、MMP-7y)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放置节育器的278名妇女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38例,观察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干预处理,观察组给予益气化瘀汤进行干预;观察比较2组PTEN、Ki-67、MMP-7y基因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PTEN、Ki-67、MMP-7y的阳性率分别为53.57%,22.14%,29.2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19%,36.96%,45.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气化瘀法可显著改善节育器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组织抑癌基因(PTEN、Ki-67、MMP-7y)缺失情况,对预防女性子宫疾病尤其是子宫癌变有着一定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万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7.53±2.02)分和(17.39±2.67)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6.27±2.31)分和(12.32±2.78)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6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陈敏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对小儿感冒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就医的感冒后咳嗽儿童86例,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止咳宁嗽胶囊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0.44%(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对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具有良好疗效,在临床中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邓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微波治疗与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2.22%,81.25%;观察组患者为5.26%,97.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陶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市11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110例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文化水平以及婚姻状况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4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患者、 漏服药物与未漏服药物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给予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效控制HIV复制,加快免疫功能重建,延缓病情发展,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卢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理论.方法 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50例PICC置管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导管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PDCA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总结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为8%,观察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为96%,观察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 通过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运用PDCA理论加以指导,制定导管维护计划,大部分患者对临床服务感到满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茸;吴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某院脂肪肝和非脂肪肝患者各55例,其中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非脂肪肝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血常规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嗜酸细胞比率(E0%)、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Hb浓度(MCHC)、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淋巴细胞比率(LYM%),单核细胞比率(MONO%)、平均细胞容积(MCV)、 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红细胞等指标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患者,但脂肪肝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非脂肪肝患者.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