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国际刊号:1009-6493
  • 国内刊号:14-1272/R
  • 影响因子:1.37
  • 创刊:198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130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连续6年获山西省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研究杂志   2014年32期文献
  • 共情护理对全子宫切除病人身心康复的影响1)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全子宫切除病人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符合入选要求的全子宫切除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共情护理。分别在手术前1 d、手术后3 d、手术后3个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 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以及自行设计的全子宫切除术后恢复情况表对病人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前1d、手术后3d、手术后3个月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后生命体征及身体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共情护理能加快全子宫切除病人的身心康复。

    作者:庄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等长抗阻力运动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血糖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等长抗阻力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值的影响。[方法]将80例孕周大于28周的妊娠糖尿病住院保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治疗及糖尿病饮食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等长抗阻力运动干预,比较两组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干预后两组餐后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等长抗阻力运动干预可控制妊娠糖尿病病人血糖。

    作者:方慧苹;王箴;任素英;洪秀林;李莉;曾素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济南市郊区家庭护理中心老年人视力与眼部疾病情况调查

    [目的]评估家庭护理中心老年人视力状况及眼部疾病发病率。[方法]对385例济南市郊区家庭护理中心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眼科检查。[结果]接受检查的老年人年龄(74.34±8.19)岁,71.2%为女性,接受日常生活视力检测的364例老年人中215例有眼部疾病及失明。白内障为导致视力下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老年性黄斑退化症、角膜混浊、青光眼、黄斑瘢痕等。[结论]家庭护理中心老年人视力损害与失明比较普遍,对验光检查配合的老年人进行充分的屈光矫正可降低视力损害与失明发生率。家庭护理中心老年人需要经常进行眼部检查及保健护理服务,社会应对家庭护理中心老年人群的眼部疾病情况加以重视,利用白内障手术来恢复部分老年人的视力。

    作者:刘素美;颜世广;巩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条形止血带对化疗性脱发的干预效果观察1)

    [目的]探讨条形止血带对化疗性脱发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恶性实体肿瘤首次采用紫杉烷类(TX)、蒽环类(ANR)单独或联合化疗的病人,按入院顺序分为 A组(紫杉烷类)、B组(紫杉烷类+蒽环类)和C组(蒽环类),所有病人在化疗时都按要求应用条形止血带沿发际扎束头皮。[结果]总体保护有效率为74.2%,A组获得87.5%的保护,C组获得90.0%的保护,B组获得45.0%的保护。A组和B组、C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条形止血带沿发际扎束头皮可以有效地预防化疗性脱发。

    作者:刘宗淑;刘淑丽;罗占林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自我管理对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病人功能康复的影响1)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病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关节镜术治疗的膝骨关节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教育模式、膝关节系统康复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自我管理教育。在出院前1d、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膝关节评分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和膝关节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自我管理可有效提高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膝关节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卢志琴;戴琳峰;张洁;李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改良胃管置管法对脑卒中病人置管过程舒适度的影响1)

    [目的]观察改良胃管置管方法对脑卒中病人置管过程中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需置胃管鼻饲的病人按编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胃管置管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置胃管过程出现的不适症状、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置胃管过程中不适症状少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胃管置管方法能有效地减少脑卒中病人置管过程中不适症状的发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作者:钟运露;陈庆妙;李美娴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心理干预对酒精性心肌病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酒精性心肌病(ACM)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52例 ACM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除常规综合治疗外辅以心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治疗前后测评,同时与正常人群对照。病人出院后继续跟踪随访6个月,应用自制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 SAS、SD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改善(P<0.01);观察组病人戒酒率、临床症状、心力衰竭指标及心脏彩超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 ACM病人有治疗性干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作者:杨苓;张敏;魏雪梅;彭欐涵;李雪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1)

    [目的]观察采用集束干预策略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后 ICU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197例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 ICU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178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发生时间、不同部位置管率、病人住院时间及院内花费情况。[结果]观察组股静脉置管率低于对照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率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院内花费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延迟感染的发生,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朱燕妮;陆燕英;高源根;马杏珍;黄汝连;梁韵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目的]调查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老年病医院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3年3月—8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病人共210例,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病人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3个维度(护士专业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意识、态度及形象)27个条目,在病人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规范了护士的行为举止,提高了护士的专业能力及沟通能力,从而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郑娜;李建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改良式换药在肝硬化病人放腹腔积液后的应用1)

    [目的]探讨改良式换药在肝硬化病人放腹腔积液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肝硬化并大量腹腔积液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干预组腹腔穿刺放出腹腔积液后采用改良式换药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穿刺处渗液、腹膜炎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出现穿刺处渗液2例,对照组29例;干预组无一例发生腹膜炎,对照组发生腹膜炎 6例;干预组满意62例,对照组满意53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穿刺放腹腔积液后采用改良式换药方法可降低渗液、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陆素芳;潘宏癸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服务性学习在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1)

    [目的]探讨服务性学习应用于脑卒中家庭照护者院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32名初发住院脑卒中病人家庭照护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人,对照组采用随时口头宣教;观察组采用有计划的服务性学习方法进行为期7 d的院内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教育质量、成绩评价及病人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93.75%家庭照护者对服务性学习持肯定态度。[结论]服务性学习可提高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效果,增强照护能力,间接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对医疗措施的依从性。

    作者:马桂芬;陈翠萍;方丹灵;单晓茜;杨巾夏;贺学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中药足浴在风寒型外感发热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温水擦浴与中药退热煎剂足浴辅助治疗风寒型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在基础治疗(喜炎平静脉输注,对乙酰氨基酚、中药煎剂口服)上观察组给予中药退热煎剂足浴,对照组给予温水擦浴,均由护士操作。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0.5h、1h、2h、3h、4h、5h、6h、24h、48h、72h监测体温变化和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体温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退热煎剂足浴辅助治疗风寒型小儿外感发热疗效优于温水擦浴。

    作者:凌蓉蓉;王慧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延迟排泄的发生率及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延迟排泄的发生率,探讨导致甲氨蝶呤延迟排泄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为研究场所,以连续入组的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患儿,收集甲氨蝶呤化疗期间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甲氨蝶呤延迟排泄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甲氨蝶呤延迟排泄的发生率为69.3%,导致延迟排泄的相关因素为 ALL的危险度、食量及呕吐情况。[结论]甲氨蝶呤延迟排泄的发生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及早识别甲氨蝶呤延迟排泄的风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甲氨蝶呤延迟排泄的发生率。

    作者:王春立;吴心怡;李慧君;曲京霞;霍灵伟;梁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造口专科护士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1)

    [目的]探讨造口专科护士门诊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出院的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愿由造口门诊专科护士复诊或随访的作为观察组,自愿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复诊或随访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干预,了解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以上因素对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护理;对照组病人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实施干预,从医疗角度为病人提供相关处置后,护士按常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专科护士的干预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万淑琴;魏清风;曹春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PICC致血栓形成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血栓形成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入住我院38例因PICC致静脉血栓形成的肿瘤病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2个月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病人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降低 PICC致血栓形成病人的负性情绪。

    作者:钱玉兰;陆勤美;张兰凤;孟云;黄胜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断指再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断指再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60例断指再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分别应用传统护理方法和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后,病人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满足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使病人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巫纳;欧阳素琴;肖军波;魏海辉;梁建玲;刘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某三级甲等医院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期间失禁病人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护理用具的使用及所采取的皮肤护理措施。[方法]横断面调查2013年1月13日某院住院病人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结果]当日有76例失禁病人,其中26例发生失禁性皮炎,大小便均失禁导致失禁性皮炎发生率高且程度严重;失禁性皮炎的发生与病种、自理能力、意识、年龄、住院时间有关(P<0.05);失禁病人的护理用具选择主要是尿管和尿片(P<0.05),部分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结论]大小便均失禁病人、老年病人、神经系统疾病、无自理能力及住院14 d内的病人应给予特别关注;失禁病人的护理器具选择和使用应加强培训,并采取综合性皮肤护理措施预防失禁性皮炎的发生。

    作者:王欣;阮绮红;陈影洁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睡眠障碍影响因素调查1)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人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等调查表对眼科住院的300例DR病人进行测评。[结果]DR病人PSQI得分为(7.62±3.83)分,睡眠障碍者占5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史、自我管理水平、焦虑是影响 DR病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DR病人的睡眠问题严重,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海敏;于新;陈长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老年病人白内障摘除术后谵妄危险因素分析1)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白内障摘除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白内障摘除术的951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白内障手术护理谵妄筛查量表评估谵妄发生率,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951例病人中共有176例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为18.51%。谵妄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延长(P<0.05)。老年白内障摘除病人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术后疼痛、体温升高。[结论]高龄、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术后疼痛及体温升高为老年白内障手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实施适当的护理措施可降低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张倩;姚晓梅;李淑琴;项鹂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某市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1)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心理健康状况、职业暴露后的创伤应激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探讨有效的预防模式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创伤后应激障碍测量表(PTSD)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宝鸡市地方三级医院130名手术室护士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30名手术室护士中105名护士发生了血源性职业暴露,其 SCL 90总分及各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PTSD总分为(37.35±11.42)分,症状再体验、回避、高警觉得分分别为(11.52±3.74)分、(14.45±4.84)分、(11.46±4.48)分,PTSD阳性率为48.57%。积极应对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常模。积极应对得分与 SCL 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恐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得分与 SCL 90中各因子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消极应对得分与 PTSD总得分、回避、高警觉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及 PTSD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PTSD的发生率较高,应给予正确的技能指导和心理干预。

    作者:林华;余丽;君;王晓燕;巨会萍;焦亚娟;杜宁;周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健康评估》实验课现状调查及改革思路

    《健康评估》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会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临床思维的一门学科。《健康评估》在护理学学科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理论性、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临床护理技能,但它又是一门新兴学科[1]。为此,我们对《健康评估》实验课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秦莉花;陈燕;罗饶岳;易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县市级医院实习护生专业认同度调查1)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后对护理职业认同度并探讨其职业认同内涵及影响因素,为护理实习生专业情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生职业认同调查表对2011年11月—2013年9月县市级2所二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的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护生共289人,均为女性。实习护生对从事护理工作态度、不喜欢但还会选择,随着实习期的延长比例在提高。[结论]护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同时注重对被动就读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积极稳定的职业认同教育。

    作者:张红健;周利娟;陈松;黄爱华;王裕珍;邢健红;陈黎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直肠癌肠造口病人不同造口时间与适应程度和造口压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造口时间肠造口病人对造口的适应程度和造口压力程度。[方法]采用造口适应问卷、结肠造口病人压力量表对2012年12月—2013年10月三级甲等医院320例肠造口病人进行调查,比较<1年、1年~5年、>5年3个不同阶段病人的院外压力及适应水平。[结果]造口术后<1年、1年~5年、>5年 3 个时间段病人造口适应程度总分及持续担忧、接受、积极生活态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口术后<1年、1年~5年、>5年 3 个时间段病人造口压力总分及躯体变化压力、家庭压力、自我概念改变压力、造口护理压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造口病人的适应程度与压力的相关分析显示,接受、积极生活态度得分与压力水平呈负相关,持续担忧得分与压力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肠造口病人不同造口时间段的压力水平,以进一步促进病人对造口的适应。

    作者:李慧;王建东;黄晓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汶川地震伤残人员2年后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2年后重灾区地震伤残人员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灾后地震伤残人员的康复和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汶川地震2年后对重灾区172例地震伤残人员生存质量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 36)。[结果]172例地震伤残人员2年后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低于四川省普通居民生存质量;躯体功能和总体健康得分高于地震后1年的得分,而地震2年后心理健康中除社会功能(SF)外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地震后1年的得分(P<0.05),对可能影响地震伤残人员生存质量的9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就业状况和伤残并发症对生存质量有影响。男性、继续工作、无伤残并发症的伤残人员生存质量分别高于女性、休闲在家、有伤残并发症的伤残人员。对地震伤残人员生存质量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地震伤残人员生理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因素依次为:伤残并发症、人均月收入、家庭结构变化;影响地震伤残人员心理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因素依次为:伤残并发症和性别。[结论]地震2年后地震伤残人员生存质量低于一般人群,提示在后期的干预中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伤残人员的康复,提高伤残人员生存质量。

    作者:王定玺;李小麟;吴学华;朱仕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生活质量状况,探讨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肺癌术后化疗病人110例。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中文版肺癌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LQ LC43)进行测评。[结果]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0.50分,中位数为77.50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生活质量得分: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得分相对较低,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得分相对较高,情绪功能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总健康状况子量表均分为2.93分,中位数为3.00分。不明确性与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感觉呈正相关;信息缺乏与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感觉呈正相关;不可预测性与总体健康感觉呈正相关;MUIS总分与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感觉呈正相关。[结论]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提示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提高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少烽;胡锦芬;宫玉翠;原少清;孙妃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破裂脑动脉瘤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1)

    [目的]研究脑动脉瘤破裂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探讨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 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疲乏程度量表对74例脑动脉瘤破裂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脑动脉瘤破裂病人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偏低,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提示,Hunt Hess分级、疲乏、社会支持、住院时间以及年龄是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脑动脉瘤破裂病人疲乏和社会支持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缓解病人的疲乏症状,提高病人社会支持水平,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超;沈梅芬;张海英;张世明;王中;刘巧艳;王濯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病区工作服细菌污染现状分析1)

    [目的]了解不同病区、不同季节、不同部位、穿不同天数的工作服细菌污染情况。[方法]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10个科室中各抽出10件工作服,在领口、腹部、袖口连续采样7 d,进行细菌培养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工作服穿后第4天,其领口、腹部、袖口的菌落数超过卫生部所规定的普通病房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m2的标准,不同季节、不同病区、不同部位、穿不同天数的工作服细菌污染量有所不同。[结论]医院工作服的细菌污染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医务人员要增强工作服的换洗意识;医院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每周更换工作服2次,若有污染及时更换;加强医务人员工作服的清洗及消毒管理,减少因工作服细菌数超标导致的院内感染。

    作者:邓菊芳;郭健;李其元;严秋芳;李齐心;周军;陈祥;张海林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病人陪检风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在降低病人陪检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病人陪检过程进行管理,查找隐患,改进措施,提高病人安全性。[结果]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不良事件、安全隐患发生率下降;检查及时率和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优化病人陪检流程,保证病人安全。

    作者:刘秀玲;曹叶仙;范玉玲;聂俊青;杨子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9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9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特征,制定相应应对措施,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某医院2006年—2013年呈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相关护士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①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数量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3年推行网络上报系统后达到峰值为23起。②事件发生类型的前三位分别是输液相关事件25起,跌倒或坠床9起,口服给药9起。③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查对问题42起,操作不规范11起,病人评估不足9起。④事件责任主体相关的护士年资主要为工作21年~25年,工作 1年以内,工作 1年~5年的护士。[结论]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护士应更新观念,规范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切实保障用药安全,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沈慧丽;常健;李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1)

    比较分析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对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衔接课程体系创新构建、整体设计,完成护理中职和高职教学层次间的衔接与递进。

    作者:赵蕴珍;田野;马连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1例左侧锁骨下动脉加左侧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肾动脉出血的观察

    脑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新技术,可预防脑缺血发作,防止脑梗死的发生,降低致死率、致残率[1],但因术前抗血小板药物及术中抗凝剂的使用、血管粥样硬化等因素,术后易出现出血并发症。肾脏血管丰富,术后并发肾动脉出血若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快速有效止血,将会严重损害肾功能,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我科行脑动脉支架植入术500余例,术后并发肾动脉出血1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徐妍妍;沈小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带的制作和应用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临床上治疗气胸、液胸、血胸常用的治疗方法,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固定多采用胸部缝合和胶布固定法,然后把引流瓶用挂钩固定于一侧床沿下。由于胸腔闭式引流管较粗,病人在变换体位时会产生较大的牵扯力量,造成胶布撕脱,牵拉引流管引起病人疼痛,清醒病人为防止引流管脱出和移动,往往限制床上活动,情绪紧张、焦虑病人由于躁动使引流管脱出的危险性增加。护理人员在搬运或给病人翻身时易引起脱落。因此,我科研制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带,临床使用后固定效果好,且结构简单,舒适。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红;夏俊琳;段斌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医用升降式置物架的设计与应用1)

    根据《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需吸痰、气管切开护理、鼻饲等护理的病人需在病床旁放置相应的操作盘,以便随时使用,盘内按操作要求定位置放弯盘、生理盐水、治疗碗、镊子、注射器、一次性吸痰管、医用手套等用物并以治疗巾覆盖。但危重病人床旁还要放置心电监护仪,而普通病区每个床单元只有一个床头柜,不能同时放置心电监护仪及各项操作盘。目前多见的做法是将操作盘和监护仪重叠或占用其他病人的床头柜,或是将仪器/操作盘放在床旁椅上,不但不符合院内感染管理要求和操作规范,还易引起其他病人的不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升降式多功能置物架,能在病区现有的床头柜上实现仪器、操作盘同时放置,且可灵活调节置物架高度,有效利用床单元有限的空间,并且具有方便操作、收纳简便、布局合理、轻巧可移动、稳固安全、美观实用等优点,经临床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熊巍;张丽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