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影响因子:1.46
  • 创刊:2003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75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13期文献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痰湿瘀滞型肥胖高脂血症病人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痰湿瘀滞型超重或肥胖高脂血症病人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床辨证属于痰湿瘀滞型肥胖高脂血症病人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降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体重指数降低,血脂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体重指数降低,血脂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痰湿瘀滞型超重、肥胖高脂血症,可明显改善血脂指标,降低体重指数.

    作者:孟令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与脑电图检查及治疗.结果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起病年龄13岁~47岁,病程2年~14年,均为突然运动所诱发,3例发作时间为数秒至10余秒,1例发作时间约1 h,多1 d发作10余次,3例头颅CT/MRI检查正常,1例头颅CT示非特异性改变.4例脑电图均正常,4例使用卡马西平治疗有效.结论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疾病,容易误诊,抗癫痫治疗能很好地控制发作.

    作者:卞聪颖;余年;陆杰;张尧;钱敏;张书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低浓度七氟醚麻醉对老年病人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究在老年病人手术的实施中运用高浓度与低浓度的七氟醚麻醉对病人血流动力学以及心功能的影响,为七氟醚麻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安徽省宜城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老年病人的手术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8%七氟醚麻醉的8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同时将采用4.5%七氟醚麻醉的7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病人各麻醉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输出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内径缩短率(LVFS).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后5 min OAAS评分以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其他时间HR、SBP、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 、T4观察组LVESD、CO、LVFS、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老年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相关麻醉指标无明显变化,但是高浓度的七氟醚能明显抑制老年病人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因此,低浓度的七氟醚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锦河;贾红波;申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0月山西省灵丘县中医院糖尿病科78例早期DN住院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教育、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3粒/次,每日3次.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白蛋白排泄比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UAER、AC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有效治疗早期DN,改善肾损害.

    作者:王茂林;李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直接PCI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对老年STEMI合并糖尿病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糖尿病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行直接PCI同时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的老年STEMI合并糖尿病病人37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单纯直接PCI的老年STEMI合并糖尿病病人3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行PCI术后7 d、30 d、180 d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再灌注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半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病人行直接PCI术后7 d、30 d、180 d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TMI3级血流率、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P<0.05),术后校正TIMI帧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病人术后半年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等MACE发生率较于对照组均明显偏低(P<0.05).结论 老年STEMI合并糖尿病病人于急诊行直接PCI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能有效减少无复流现象和慢血流现象的发生,明显改善左室功能,提高心肌再灌注水平,同时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王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阿托伐他汀对二尖瓣置换术后病人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机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二尖瓣置换术后病人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炎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汉中市三二○一医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胸外科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应激水平,白细胞介素(IL)-8、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型脑钠肽(BNP)均下降,射血分数(EF)上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DA水平下降,SOD水平上升,且观察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TNF-α、IL-6、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病人TNF-α、IL-6、IL-8均下降,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治疗的二尖瓣置换术病人,可以改善病人炎症水平,减轻应激反应,保护心功能.

    作者:周涛;高媛;江婷婷;刘伟良;王勇;孙国成;费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人肾功能保护及TGF-β1、内皮素-1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片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人肾功能保护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肾损伤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病人予氨氯地平片降压、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低盐优质蛋白饮食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厄贝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管功能指标[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肾损伤分子-1(Kim-1)]及血清中TGF-β1、内皮素-1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SCr、BUN较治疗前下降,GFR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1、ET-1、NAG、KI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片联合氨氯地平有助于高血压病人肾功能保护、降低血清中TGF-β1、内皮素-1水平.

    作者:毕晓伟;张艳;杨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溶栓治疗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时间的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5月来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溶栓治疗的STEMI病人240例,按照是否溶通将病人分为溶通组(168例)和未溶通组(72例),各组再按照溶栓治疗时间不同分为0 h~5.9 h组、6 h~11.9 h组、≥12 h 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溶栓时间对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整后,无论是否溶通,相对于0 h~5.9 h组,随着溶栓时间的延迟,MACE发生风险均增加(P<0.05).结论 对STEMI病人采取溶栓治疗时,应尽可能在发病6 h内进行,随着溶栓时间的延迟,MACE的发生风险增加.

    作者:郝翠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7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或病房的72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为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冠心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降香组成),舌下含服,每次10 g,每日3次,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血瘀证评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4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病人中医临床证候评分、血瘀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SAS、SDS、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焦虑抑郁状态病人疗效好,能够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不良反应小.

    作者:武婧;张丹丹;王倩文;韩安邦;张冰冰;崔向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比伐卢定用于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比伐卢定对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抗凝血作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4例术中应用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研究组34例术中应用比伐卢定进行抗凝治疗,比较两组凝血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2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出血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用药后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术后1 h APTT值较高,术后4 h研究组病人APTT值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伐卢定在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中抗凝血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刘育慧;任志学;张淑兰;郑立平;王世荣;王刚;耿清峰;曹淑玲;尹淑利;安丽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麝香保心丸辅助阿伐他汀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脉粥样硬化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 和治疗组(阿托伐他汀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心绞痛改善、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斑块稳定性.

    作者:陈珍;蔡超;王崇全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脂联素(AP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按心衰指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PN、NT-proBNP水平及LVEF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APN和NT-proBNP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LVEF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清APN和NT-proBNP水平,提高LVEF,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范泉;王永亮;蔡连玲;李宗飞;赵彩芹;刘丽军;林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所有病人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及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疗效、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性、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人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3.03%,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06%,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疗效,可改善病人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性指标.

    作者:张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心功能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应用美托洛尔(MET)联合螺内酯(SPI)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心功能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214例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标准抗心衰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MET联合SPI治疗.比较两组心衰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与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71.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4周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值及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LVEF值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及NT-proBNP水平改善效果更显著(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应用MET联合SPI治疗能有效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症状体征,改善心功能与预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田辉;李龙;邓维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替米沙坦与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比较替米沙坦与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同期门诊与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降低病人86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与缬沙坦组,在给予饮食控制与适量运动基础上,每次40 mg,每日1次,早餐后服用;缬沙坦组口服缬沙坦每次80 mg,每日1次,早餐后服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8周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PG)、空腹胰岛素(Fins)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并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DBP、SBP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8周后DBP和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后FPG、2 hPPG、Fins、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缬沙坦组治疗前后FPG、2 hPPG、Fins、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FPG、2 hPPG、Fins、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与缬沙坦均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且两种药物在降血压方面效用相当;替米沙坦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显著优于缬沙坦.

    作者:刘洋;吕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瑞舒伐他汀在老年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及对脑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在老年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及对脑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病人,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脑利钠肽、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37%vs 65.12%,P<0.05).观察组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02% vs 72.09%,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脑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脑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全血黏度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全血黏度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全血黏度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HDL-C、LDL-C、TG、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DL-C水平升高(P<0.05),LDL-C、TG、TC水平降低(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冠心病病人脑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且能有效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

    作者:邱荣;王阳;郭莘;郭华;田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甲钴胺及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钴胺、叶酸治疗对老年H型高血压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H型高血压病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无干预对照组;B组:给予叶酸 5 mg口服,1次/日;C组:给予甲钻胺 500 μg 口服,1次/日;D组:给予叶酸5 mg和甲钴胺 500μg,1次/日.各组均治疗12周.结果 B组、C组、D组血清Hcy 浓度及血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B组、C组治疗后比较,Hcy 浓度及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分别与B组、C组治疗后比较,血清Hcy、NO及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H型高血压病人甲钴胺、叶酸单独治疗均可迅 速、有效降低血浆Hcy,提高NO水平,改善血压,两者联合治疗作用显著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李东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定心汤对气虚血瘀型永久性房颤病人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定心汤对气虚血瘀型永久性房颤病人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嘉应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梅州市中医医院内科收治的气虚血瘀型永久性房颤病人59例,采用定心汤治疗4周,观察病人复律情况及心室率、f波振幅及左心房内径改善情况.结果 定心汤治疗永久性房颤,20例恢复窦性心律,转复率为33.9%,所有病人心室率明显改善,f波振幅增大,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心汤对气虚血瘀型永久性房颤病人有肯定疗效,能明显改善病人心室率、f波振幅和左心房内径,并有满意的转复率.

    作者:李舟文;申梅;梁益辉;董建新;赖春凤;谢彦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 分析18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HD)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RH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病人心脏各房室大小、室壁厚度及运动情况,血栓形成情况,瓣叶回声,瓣口面积,瓣口血流速度,反流面积,瓣膜形态、结构及启闭情况,并估测肺动脉压.结果 所累及瓣膜增厚,回声增强,交界粘连,活动受限,继发房室增大,室壁增厚,左房血栓及肺动脉高压等.RHD以二尖瓣累及为多见,其次为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肺动脉瓣几乎不受侵犯.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RHD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振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疗效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溶栓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7例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根据梗死相关血管是否再通而将其分为再通组(n=27)与未通组(n=10),并选择2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于入组时、AMI病人于溶栓前后检测血清CTGF水平.结果 溶栓前再通组及未通组血清CT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通组病人溶栓后血清CTGF水平较溶栓前明显下降,未通组病人溶栓后血清CTGF水平较溶栓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动态观察溶栓前后血清CTGF水平对判断病人溶栓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杨;刘林琼;王春雷;王梁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躯体感觉刺激对亚急性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估不同强度的周围神经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2例亚急性脑卒中病人分为低强度组和高强度组,康复训练前接受两种不同强度的周围神经电刺激2 h,每周3次,共12次.治疗前后采用Jebsen-Taylor手功能测试(JTT)、拇食指捏力和经颅磁刺激皮层兴奋性进行评估.治疗结束后2个月再次行Jebsen-Taylor手功能测试、拇食指捏力进行评估.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低强度组、高强度组治疗后、治疗后2个月JTT得分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高强度组拇食指捏力治疗后2个月后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颅磁刺激后,低强度组MEP/M比率增加,高强度组MEP/M比率降低(P<0.05).结论 重复周围神经电刺激对亚急性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取决于刺激强度.

    作者:李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早期发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31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END将病人分为END和非END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发热、糖尿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水平、TOAST分型以及脑梗死体积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END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显示发热、NIHSS评分、空腹血糖以及脑梗死体积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发热、高NIHSS评分、空腹血糖偏高以及较大的脑梗死体积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晏小琼;谭倩;余丹芳;付斌;郭珍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病人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的变化研究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病人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7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病人为A组,75例糖尿病无脑血管病变病人为B组,75名健康同龄者为C组,然后检测及比较3组的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相关指标,并比较A组大血管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病人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相关指标.结果 A组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相关指标均差于B组及C组,B组则差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大血管病变病人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相关指标较差,与微血管病变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病人的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相对较差,且大血管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病人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故对此类病人进行上述方面的监测与改善价值较高.

    作者:魏旭英;孙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缺血性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与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联合对缺血性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76例缺血性脑梗死病人,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血脂相关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I、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52%)低于对照组(13.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杜迎春;薛文俊;秦得营;李卫东;石伟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血糖和血清中降钙素原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血糖(FBG)和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011年2月-2015年2月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病人152例研究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其分为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3分~8分)72例,中型颅脑损伤(GCS 评分9分~12分)54例,轻型颅脑损伤(GCS 评分13分~15分)26例.另选同期本院 11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入院后24 h内,术后1 d、7 d、14 d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比较并分析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病人FBG、PCT动态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入院时FBG和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中度、轻度颅脑损伤病人在术后血清中FBG水平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0.05);术后1 d和7 d时,3组病人血清中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14 d时,3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7 d、14 d,预后不良组FBG和PCT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血清中FBG和PCT的动态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荣亮;郑鲲;吴勇;胡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钻孔引流清除术对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A8/A9水平及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清除术对脑出血病人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A8/A9水平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脑出血病人,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钻孔引流清除术,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S100A8/A9水平、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100A8/A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S100A8/A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病人S100A8/A9水平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病人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病人CRP水平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病人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病人脑水肿体积在治疗后7 d达到高峰,随后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病人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51,P=0.013),对照组病人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钻孔引流清除术有助于改善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A8/A9、CRP水平及脑水肿程度,提高脑出血病人治疗效果.

    作者:赵东林;熊超;李德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CSDH 老年病人44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脑血疏口服液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Barthel 指数(BI)、残余血肿量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BI 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 CSDH 老年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

    作者:朱小明;畅涛;张毅;柏鲁宁;侯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栓通联合脑得生浓缩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血栓通联合脑得生浓缩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于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得生浓缩丸治疗.比较两组氧化应激、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氧化应激、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100β、NS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5%和81.40%,P<0.05).结论 血栓通联合脑得生浓缩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病人氧化应激、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

    作者:张茂;冯奇桃;陈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三七总皂苷分期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血肿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分期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高敏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苷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及治疗脑出血的佳时间.方法 将138例小到中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分为对照组、24 h治疗组、72 h治疗组和7 d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4 h治疗组、72 h治疗组和7 d治疗组分别在发病24 h、72 h、第7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七总皂苷治疗,于发病第28天CT测量脑血肿,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结果 4 h治疗组、72 h治疗组和7 d治疗组血肿体积、高敏C反应蛋白、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4 h治疗组低于72 h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治疗组低于7 d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以促进血肿吸收,降低hs-CRP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三七总皂苷治疗脑出血早期使用比晚期使用更有利.

    作者:丁志刚;王青松;张贵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注射液)和对照组(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各45例.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6% vs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

    作者:单建芳;孔凡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羊藿三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羊藿三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羊藿三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羊藿三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秦小东;秦德怀;罗英豪;何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TCD检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的52例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52例ICAex血管正常的病人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血管搏动指数(PI),并判断侧支循环开放类型.结果 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变,与健侧相比,患侧MCA、ACA血流速度明显下降,频谱形态呈弥散圆钝状,PSV和PI值明显下降(P<0.01);患侧PCA血流速度明显上升,PSV和PI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OA血流方向逆转,血流速度相对升高,PI减低;TCD检测的侧支循环开放类型及程度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检出结果基本一致,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可以检测到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能为临床及时选择适宜治疗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赵仁军;刘英;杨加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产后抑郁症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治疗组采用疏肝调神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调神针刺法能显著改善产后抑郁症病人的抑郁症状.

    作者:李国强;胡怀珍;袁冉冉;于晓雯;杨佃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病因病机探讨

    从中医方面探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病因病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与五脏密切相关,尤其是心、脾、肾三脏,气血亏虚是其发病的主要病机,病理因素以痰瘀为主,全面认识其发病的病因病机,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作者:黄树武;陆银艳;刘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糖尿病心肌病中西医诊疗进展

    对近年来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中西医治疗做一总结,发现中医药在糖尿病心肌病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互补,提出西医早期诊断,中医早期干预治疗,可以减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殷献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Notch1对肺纤维化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Notch1在肺纤维化肠黏膜屏障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肺纤维化模型组(I组)、肺纤维化+Notch1抑制组(I+D组).I组、I+D组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造模,I+D组在造模后1周开始腹腔注射Notch1抑制剂DAPT.在造模后28 d全部处死小鼠,取小鼠血液、肺脏、回肠末端10 cm.血液离心后的血清用于ELISA测量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右肺、5 cm回肠石蜡包埋后采用HE、Masson染色,并测量肠黏膜、肠绒毛以及肠隐窝的高度.PCR测量左肺、5 cm回肠末端的Notch1mRNA含量.结果 小鼠肺部HE染色、Masson染色、Ashcroft评分提示I组存在明显的纤维化改变,与N组、I+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小鼠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血清中T-SOD、GSH-PX含量明显低于N组、I+D组,肠道Chiu''s分级、血清MDA的含量明显高于N组、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IPF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完整性被破坏、黏膜损伤.小鼠肠隐窝深度的测量结果提示I组肠隐窝细胞增生明显高于N组、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肺组织、肠道组织中Notch1 mRNA的表达高于N组、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tch1表达增高促进了肺纤维化的发生,小鼠肺纤维化体内存在肠黏膜的损伤、坏死脱落,Notch1同时可以通过肠上皮隐窝增生介导肠上皮损伤后修复.

    作者:郭慧;刘学军;杜毓锋;郝小燕;张帆;郭娜娜;林白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冠通方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冠通方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病理变化,进一步证实冠通方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冠通方大剂量组、冠通方中剂量组、冠通方小剂量组,每组各8只.各组分别连续灌胃14 d,制备左室心肌病理切片.比较各组病理切片在光镜下心肌细胞病理形态学结构变化,使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各组凋亡细胞指数.结果 冠通方大、中剂量组心肌细胞在光镜下的结构形态得到较好的保护,冠通方大、中剂量组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冠通方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损伤,有效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作者:韦斌;王强;姜浩;朱志华;陈广琴;尹玮;骆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通腑醒神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病人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通腑醒神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病人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病人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通腑醒神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2周、6周后脑水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微创术后使用依达拉奉联合通腑醒神汤治疗可快速改善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费毅;梁元;王鹏程;李俊驹;桂树虹;曾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养血醒脑方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疗效及对病人认知功能、行为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养血醒脑方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对病人认知功能、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166例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81例).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养血醒脑方治疗.治疗4周并随访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67.06%,显著进步率17.64%,好转率11.76%,无效率2.35%;对照组痊愈率51.85%,显著进步率28.40%,好转率19.75%,无效率7.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5.634,P<0.05),两组MMSE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F时间=10.146,P<0.05),观察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F交互=3.105,P<0.05);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5.386,P<0.05),两组ADL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F时间=12.468,P<0.05),观察组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F交互=3.731,P<0.05).结论 养血醒脑方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疗效,对认知功能、行为能力有积极影响.

    作者:李春雷;张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益气活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hs-CRP、IL-6及TNF-α的影响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6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入组后两组病人即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两组均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汤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ALB)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观察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有下降趋势,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UAER、m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hs-CRP、IL-6及TNF-α水平.

    作者:陈东;孟元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化痰通腑类汤药对缺血性中风病人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化痰通腑类汤药对缺血性中风病人炎症因子的影响,并分析化痰通腑类汤药的神经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类汤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3 d、治疗后5 d、治疗后7 d、治疗后12 d测定病人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炎症因子水平,疗程结束后评价病人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观察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TNF-α、IL-6、hs-CRP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治疗后12 d,研究组病人TNF-α、IL-6、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两组病人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化痰通腑类汤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化痰通腑类汤药对缺血性中风病人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IL-6与hs-CRP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及释放而实现的.

    作者:姚梓平;何春辉;段丽君;秦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天麻钩藤饮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70例,根据随机数字生成法排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络活喜治疗,观察组给予天麻钩藤饮联合络活喜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和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SBP和24 hDB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面红、心悸、头痛、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联合络活喜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能促进血压的降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缓解血压变异性有关.

    作者:苏丽萍;苌翠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冠心病合并陈旧性脑梗死病人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对冠心病合并陈旧性脑梗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中医治疗心脑同病病人提供辨证依据.方法 通过电子病例检索系统采集病人的基线特征、中医证型、舌脉象及主要临床症状等信息,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入选66例冠心病合并陈旧性脑梗死病人,中医证型以痰阻心脉证为常见,其次为心血瘀阻证,阳气虚衰证、心肾阴虚证和水凌心肺证较少见,其中痰阻心脉证29例(43.9%),心血瘀阻证9例(13.6%),阳气虚衰证1例(1.5%),心肾阴虚证1例(1.5%),水凌心肺证1例(1.5%).中医证素分布以痰证和血瘀证多,其次为虚实夹杂证,虚证少,其中痰证29例(43.9%),血瘀证9例(13.6%),虚实夹杂证14例(21.2%),虚证7例(10.6%).不同性别组和年龄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陈旧性脑梗死病人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对临床心脑同病辨证论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杨静;张燕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脑梗死后痴呆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脑梗死后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120例,行Hcy检测和头颅CT或MRI检查.根据NINDS-AIREN有关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脑梗死后痴呆(痴呆组)和脑梗死后无痴呆(非痴呆组)两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滴Hcy水平.并以NINDS-AIREN作为诊断的金标准,Hcy作为一种生物学诊断试验指标,计算痴呆组和非痴呆组Hcy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预测值和似然比及ROC直线下面积.结果 痴呆组、非痴呆组病人Hcy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且痴呆组升高较非痴呆组显著(P<0.01).Hcy 诊断试验的敏感度为70.00%,特异度为58.33%,准确度64.1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2.69%和66.04%,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68和0.51.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 4.结论 Hcy与VD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但由于Hcy诊断价值较低,故不能认为Hcy是一种VD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方兴;江颖;李颖;欧俐羽;曹桢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