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 主办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
  • 国际刊号:1671-3826
  • 国内刊号:21-1365/R
  • 影响因子:0.46
  • 创刊:1973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3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 解放军优秀医学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临床军医杂志   2006年2期文献
  • 胆囊切除术后致胆管损伤16例分析

    胆囊切除术中损伤胆管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94年 1月-2005年 5月共有 16例.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曹显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黄芪预防普通感冒效果观察

    2004年10月-2005年3月,我院将102名易患普通感冒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黄芪和板蓝根观察预防普通感冒的效果,结果黄芪明显优于板蓝根.

    作者:史渭;高平;李剑;冯益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剂量哌替啶治疗麻醉后寒战的体会

    麻醉后寒战临床上较常发生,我们用哌替啶治疗麻醉后寒战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宏桥;宋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出血性多灶脑梗死 52例临床分析

    出血性多灶脑梗死是由于脑梗死供血区动脉坏死后血液漏出发生继发出血,常发生于大面积脑梗死.2000年6月-2005年6月,我科收治经CT证实的出血性多灶脑梗死52例,现就其临床及CT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沈京连;陈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甲状腺手术引流方式探讨

    颈部空间较小,少量的积血、积液即可压迫气管出现窒息,故一般甲状腺手术均常规放置引流管,对于引流管的放置方式各家不尽相同.2003年5月-2005年11月,我们行甲状腺手术123例,现将术中放置引流管的方式报告如下.

    作者:朱利锋;林海平;刘湘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31例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按发病时间可分为老年期起病的糖尿病和青壮年起病而延续至老年期者.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3%,其中60岁以上的人群中占5%,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之一.

    作者:李文静;赵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庆大霉素眼睑皮肤裂伤伤口内注射预防感染效果好

    2000年以来,我院对136例眼睑皮肤裂伤,采用硫酸庆大霉素伤口内注射预防感染,效果满意.

    作者:赵颖红;邢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采用LT-200微电脑型防褥疮气垫预防褥疮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褥疮有效的预防方法,我们使用LT-200微电脑型防褥疮气垫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巧慧;谢艳;韩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维和分队集结后心理健康与部分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我们对某维和分队集结后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同时进行多项生理指标检测,旨在研究特定环境下军人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相关性.提高对部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贺岩松;王丽杰;曹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硬脊膜穿破后仍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体会

    硬膜外阻滞麻醉时,一旦硬脊膜被穿破,好改换其他麻醉方法,如全麻或神经阻滞,穿刺点在L2以下,手术区域在下腹部、下肢或肛门会阴区者,一可审慎地施行脊麻[1].近年来,我们对31例硬膜外麻醉时穿破硬脊膜后仍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同样获得了满意效果,经临床观察未发生全脊麻及阻滞范围过广等现象.

    作者:魏忠友;周建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濒海训练腹泻的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海上训练条件恶劣、官兵体力消耗大,很容易引起一些疾病流行.为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对某部海训中发生腹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杨登民;南征国;魏钦平;张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穴位放血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皮肤病之一.我们从2004年10月来,采用针刺加放血疗法治疗荨麻疹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宪坤;孙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速涡轮手机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

    下颌阻生智齿尤其是近中低位或水平阻生,由于有下颌骨骨组织覆盖及第2磨牙的阻挡,其拔除是一项复杂的手术,临床上一般多采用骨凿去骨劈开方式拔除阻生齿[1],拔牙器械和敲击的震动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高速涡轮手机拔除阻生智齿在国外已广泛应用[2],近几年作者应用高速涡轮手机作为一种拔除阻生智齿的方法,去骨、劈开、分根拔除阻生齿,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锦芬;刘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琼脂印模材料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琼脂作用在印模材料是利用凝胶和溶胶之间的转化,成为可逆性水胶体印模材料.其凝胶作用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降低时使溶胶状态的琼脂黏度增大,而后失去流动性形成冻状半固体状态而成为凝胶.琼脂印模材料的凝胶温度介于36~40 ℃之间,凝胶转变为溶胶的温度需60~70 ℃.琼脂印模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将基牙的肩台和颈缘准确地反映在石膏模型上,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使石膏模型更光滑.因此,在固定义齿修复时印模的制取尤为合适.

    作者:郭林萍;刘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军事训练致胫骨疲劳性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5年3月,我们对驻西北某地区部队军事训练致胫骨疲劳性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渭;李蓓;高平;李剑;冯益生;田小军;吴玉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髋关节疾病和髋关节功能重建手术中为有效的手术之一,它是一个成熟的手术,同时又是一个创伤偏大的手术.从2004年2月-2005年2月我科采用小切口(10~12 cm),后外侧入路行全髋置换术28例,28个髋关节,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乃宜;李勇;张小威;郭义城;唐昭惠;贾明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异体皮覆盖耳廓深度创面预防耳软骨炎的临床观察

    我院2002-2005年,对耳廓深度烧伤采取保持创面干燥,溶痂后异体皮覆盖,及时清除裸露坏死耳软骨的方法,大限度减少耳软骨炎的发生.不仅避免了小耳畸形,保住耳廓较好的外观,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的费用.

    作者:孙广富;蒋云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补给船远航期间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2006年初,笔者随某补给船远赴某地执行任务,此次任务航程远,航行时间长(历经30 d),所有时间都在海上航行,由于经过的地区气温不同,1个月内相当历经了2次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为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官兵发病情况,航行期间我们对官兵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全程调查记录,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娜;叶岳坚;韩晨煜;杨茹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手法治疗网球肘36例体会

    网球肘又名肱骨外上髁炎,临床上比较常见.笔者自2004年10月以来,运用局部手法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宪坤;孙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长圆针治疗鸡眼100例

    2000年11月-2005年11月间,我们运用长圆针(斜刃型)之解结法[1]治疗手足部鸡眼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江舟;葛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完全脱位前牙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

    前牙因外伤导致脱位在临床上较多见,牙再植术是保存脱位牙的有效方法.它是将因外伤完全脱位的患牙,经过适当的处理再植入原牙槽窝内并加以适当地固定从而保存牙齿.我科2000-2004年间在门诊行牙再植术28(40颗)例,现将影响脱位牙再植成功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作者:付志英;张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F-ERG,OPS分析

    2002-2004年我院对4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F-ERG,OPS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琴;段海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较少见,我科1990-2004年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炜;陈文军;姚斌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少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致心肌损伤19例

    近年来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引起的中、老年人全身多器官缺氧性损害及心血管疾病已较多见,而有关OSAHS致青、少年心血管损害的报告较少,本院近5年来共收治19例青少年本症患者,其中13例在诊治中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满堂;陆雪梅;马海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空勤人员206例新发疾病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掌握空勤人员发病规律,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我们对2001-2004年来院疗养的空勤人员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宪坤;孙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纤维咽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刀治疗声带小结42例

    2004年9月-2005年6月我科采用纤维鼻咽喉镜电视监视下低温等离子刀治疗声带小结4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唐林卡;赵可;陈玲;钟文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度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及容量复苏

    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是创伤外科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手术止血是唯一可以挽救病人生命的措施,由于病情复杂和凶险,该类病人的麻醉处理和术中治疗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和死亡率.我院1996-2005年7月共麻醉该类病人26例,现将我们对重度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及容量复苏经验介绍总结如下.

    作者:吕振江;胡景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ortisomol一次性根充治疗及根尖切除患牙的临床观察

    根尖切除及根管充填一次完成术是指消除根尖病变的同时充填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病而达到保存病牙的一种手术方法.根尖切除手术曾广泛用于临床,近些年来,由于根管治疗器械和技术的进展,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根尖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有所减少,但对于某些单纯用根管治疗不能治愈的病例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科1996年至今共收治9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兴旺;金宗华;叶学武;黄继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氢氧化钙用于乳牙变异干髓术的疗效观察

    乳磨牙急慢性根尖周炎常规多用根管治疗,由于根管治疗时患儿不合作且费时复杂,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作者对诊断为急慢性根尖炎的乳磨牙采用变异干髓术,以根管充填剂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宗华;童兴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长圆针治疗踝关节扭伤60例

    踝关节扭伤是部队常见训练伤,2001年4月-2005年5月我们运用长圆针疗法[1]治疗60例,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李江舟;葛友;兆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危重患者56例急诊抢救分析

    2004年6月-2005年6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危重病人56例(全部进入急诊室抢救),为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有关问题回顾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宁;王双武;赵宝平;张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引起头颈部盗汗1例

    患儿,女,7岁.反复咳嗽20余天.查体:体温 36.7 ℃,咽部充血,两肺可闻及少许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WBC 13.4×109/L,N 0.80,L 0.20.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给予阿奇霉素0.25 g 静滴,1次/d.当日晚患儿入睡后,颈部大汗淋漓,但躯干部及四肢未见出汗.连续使用阿奇霉素6 d,患儿咳嗽逐渐好转,后消失,但其间颈部均有严重盗汗现象,停用阿奇霉素后,随访1周,患儿再未出现盗汗,也无其他任何不适.

    作者:曹辉;崔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分化肝细胞性肝癌伴肝血吸虫病1例

    病人,女,70岁.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5 d.无腹痛、腹胀,无嗳气、呕吐等自觉症状.检查:腹平坦,右上腹可触及一8 cm×5 cm 大小的肿块,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脾肋下未触及.B超检查示肝体积增大,右叶斜径164 mm,左叶前后壁65 mm,回声粗,右叶见120 mm×116 mm 巨大光团,分布不均匀,边缘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CT检查示右肝占位性病变.临床以原发性肝癌收住院.切除部分肝组织,大小14 cm×11 cm×7 cm,切开肝组织见一肿物,大小10 cm×9 cm.切面灰白、灰黄色.镜检:癌组织呈细梁型结构,呈梁索状排列.癌细胞大小较一致.核轻度异型,偶见核分裂,部分区域癌细胞呈空泡状,血窦丰富.周围肝组织中见散在寄生虫卵,多位于汇管区,虫卵呈圆形、椭圆形,虫卵死亡、钙化,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高分化肝细胞性肝癌伴肝血吸虫病.

    作者:秦军;贾建妮;宋文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IV并泛发性扁平苔藓1例

    病人,女,29岁.1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先于双足背出现紫红色扁平丘疹,伴瘙痒不适感,以后皮疹逐渐增多,且向近心端四肢、躯干发展,瘙痒加剧.患者因经常抓破皮肤而致感染.在当地医院多次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到我院就治.患者既往无肝炎等特殊病史,家族中未发现类似疾病,否认静脉吸毒史.初婚丈夫无非婚性接触史,因患胃癌于2年前去世.再婚丈夫健在.

    作者:刘贵庭;严振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胃肠炎致突发性耳聋1例

    病人,男,73岁.因恶心、腹痛、腹泻(水样便),在外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予补液、氟哌酸治疗,第2天(2005年7月21日)突然出现双耳听力下降伴耳鸣,无头痛、眩晕,继续治疗急性胃肠炎好转,于7月22日电测听示双耳感音性聋,右耳气导100 dB,骨导70 dB,左耳气导90 dB,骨导60 dB,于7月25日转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检查:双耳鼓膜完整,乳突无压痛,音叉RT试验R(-),L(-),WT测不出,复查电测听双耳感音性聋,右耳气导低频55 dB,高频75~80 dB,骨导55 dB,左耳低频40~55 dB,高频55~100 dB,骨导60~75 dB,声阻抗正常.化验检查:肝功、肾功、血、尿常规均正常,入院诊断:双耳突发性耳聋.入院后予高压氧、针灸、血栓通、ATP、辅酶A、脑神经、弥可保等治疗,病情渐好转,复查电测听双耳低频气骨导接近正常,高频20~40 dB,患者自觉与人交流无大障碍,于8月22日出院,带药治疗.

    作者:郑建华;姜元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肠型荨麻疹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

    病人,男,军官,32岁.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黏液稀便等症状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住院,给予生理盐水500 ml,阿米卡星0.6 g,654-2 10 mg、维生素B6100 mg 静滴,并口服氟哌酸、阿司咪唑等,症状无缓解.第3天,追问过去史,患者于1年前曾患过急性荨麻疹,全身瘙痒,皮肤出现大片风团,并伴随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黏液稀便等症状.此次发病未出现皮疹,遂按胃肠型荨麻疹试验治疗,立即改用5%葡萄糖液250 ml、维生素C 1.0 g、地塞米松4 mg、葡萄糖酸钙10 ml 静脉滴入,阿司咪唑10 mg 顿服,半小时后症状缓解,连用3 d 痊愈出院.

    作者:张海光;叶岳坚;鲁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外伤性两侧基底核对称性颅内血肿1例

    病人,男,52岁.因头部外伤后意识丧失伴频繁抽搐3 h 就诊.专科检查:患者昏迷状态,GCS评分5分,无发音、无睁眼、疼痛时患者肢体过伸.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 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CT检查:两侧基底核区见片状高密度影约5 cm×2.5 cm×4 cm,境界清楚,其前方见片状低密度影,两侧脑室受压变小.CT诊断:两侧基底核区血肿(外伤性).

    作者:张解港;于福全;张加强;解放军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年肺结核小量咯血致肺不张1例

    病人,男,24岁.因发热、咳嗽7 d,左侧胸痛3 d 以肺结核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2 ℃,脉搏105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胸片示:左肺门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入院后给予异烟肼0.3 g 1次/d,利福平0.45 g 1次/d,吡嗪酰胺0.5 g 3次/d,乙胺丁醇0.75 g 1次/d 四联强化抗结核并喷托维林、雾化吸入嗽平止咳对症治疗,入院后第8天患者症状消失,病情好转.入院后第16天患者突然咯血40 ml,给予安络血、云南白药、止血敏、脑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后,未见活动性咯血,仅有痰中带血.在继续上述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患者于入院后第18,19天又分别咯血100和190 ml,第20天仅咯血5 ml,之后咯血停止.咯血停止3 d 后查房发现患者气急、血氧饱和度下降,但患者未诉不适,查体发现左肺呼吸音消失,急查胸片示左全肺不张,并经CT证实.经胞磷胆碱、体位引流、抗感染等积极治疗,患者咯出暗红色黏稠血液40 ml 后,左肺呼吸音恢复,复查胸片左肺已膨胀,肺不张解除,目前病情平稳正在治疗中.

    作者:潘建新;杨润彪;赵伟苗;王淑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先天性肾缺如5例

    例1,男,64岁,农民.因全身浮肿1月入院.查体:血压 20/12 kPa(1 kPa=7.5 mmHg),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心肺无异常,腹水征阳性,Hb:90 g/L,ESR 60 mm/h,TP:56 g/L,A:25 g/L,血肌酐:23 μmol/L,尿蛋白:(++++),24 h 尿蛋白定量7.5 g,尿本一周蛋白阳性.尿RBC:30~40/Hp,相差显微镜检为肾小球性血尿.骨髓穿刺结果:多发性骨髓瘤.B超:左肾12.2 cm×9 cm×6.8 cm,右肾缺如.静脉肾盂造影及CT扫描证实无右肾及输尿管.

    作者:梁春晖;屈跃进;董书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同期组多原发性肺癌1例

    病人,男,60岁.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就诊.X线检查:右上肺及左下肺见团块状密度增高影,密度尚均匀,可见分叶征.CT检查:右肺上叶及左肺下叶内后基底段分别见团块状软组织影,边缘分叶状,左下肺病灶内可见低密度区.CT诊断:多原发性肺癌.病理示:(1)右上肺病灶:鳞状上皮增生癌变,巢呈片状结构,瘤细胞异形,核大深染异形,极性紊乱,核分裂可见;浸润性生长,伴有坏死;(2)左下肺病灶:瘤组织呈不规则腺样结构,部分腺体破碎,瘤细胞异形,极性紊乱,核大深染,浸润性生长.病理诊断:右上肺鳞癌;左下肺腺癌.

    作者:张解港;于福全;张加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西咪替丁致失语1例

    病人,男,37岁.因胃溃疡,给予西咪替丁注射液(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 041224)0.4 g 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内缓慢静脉滴注,1次/d.患者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及急慢性疾病病史.当应用本品第4天后,患者家属发现其不能说话.查体:体温36.9 ℃,脉搏7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能理解他人说话的内容,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回答他人的提问,但能用手书写出.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无口角歪斜,伸舌自如,无偏向、震颤及舌肌萎缩,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C T头颅扫描及脑电图和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五官科会诊无异常.

    作者:赵存生;夏红卫;周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喝酒口服头孢氨苄胶囊致双硫仑反应1例

    病人,男,30岁.因中耳炎口服头孢氨苄胶囊(广东榕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3231)0.375 g,3次/d.口服本品第4天晚上,参加朋友聚会,饮酒约300 g 后,口服头孢氨苄胶囊0.375 g;10 min 后患者出现面部潮红、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随之出现意识不清.被其家属紧急送到我团卫生队就诊,家属否认其有药物过敏史.查体:满身散发酒味,面色潮红,意识恍惚,查体不合作,体温36.7 ℃,脉搏130次/min,血压70/45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29次/min,余未见异常.

    作者:石永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脑外伤合并视多障1例的康复护理体会

    患儿,男,10岁.2005年4月7日因颅脑多处骨折,大面积脑组织挫裂伤,经手术减压及改善脑营养等对症治疗后,于2005年5月12月转入我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入院时精神饮食差,失明但有光感,部分听觉障碍,语言表达障碍,不能步行,生活不能自理,但大小便能自控.

    作者:尼京云;朱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呼气末正压通气救治急性左心衰竭3例

    例1,男,63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予面罩吸氧,气急无改善,改作气管插管并转入ICU予机械通气,呼吸模式为自主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PSIMV),心率、循环稳定,血气基本正常.第2天呼吸突然加快,唇发绀明显,心率130次/min,血压 12.0/9.0 kPa(1 kPa=7.5 mmHg),血氧饱和度降至80%,气管导管内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闻及左室舒张期奔马律,两肺布满湿啰音,考虑合并急性左心衰.即静注呋噻米、毛花苷丙,同时改变呼吸模式,加用PEEP 8 cmH2O.2 h 后,症状好转,肺部啰音明显减少,血氧饱和度升至88%,PEEP减至6 cmH2O.5 d 后顺利撤机.

    作者:张跃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气管插管术后迟发性顽固性皮下气肿1例

    病人,女,57岁,53 kg.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拟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一般情况好,心、肝、肺、肾功能正常.术晨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100 mg 入室,常规监测心率(HR),心电图(ECG),血压(BP) 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开通外周静脉输液,以咪达唑仑4 mg,芬太尼0.3 mg,维库溴铵4 mg,利多卡因60 mg 快速诱导,经口明视顺利插入带囊ID7.0气管导管,无呛咳,囊内注入空气8 ml,以M-905EⅢ多功能麻醉机控制呼吸,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术中麻醉平稳,手术历时60 min,术毕麻醉苏醒顺利,予以拔管,安返病房.

    作者:聂玉初;严振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克林霉素致血尿1例

    病人,男,63岁.因咳漱,咳痰,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给克林霉素1.2 g 静滴,第2天(用药后约17 h)患者发现尿呈洗肉水样,尿镜检见红细胞满视野.考虑血尿由克林霉素引起,遂停用克林霉素,改用阿奇霉素,1 d 后血尿消失.

    作者:崔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

    病人,女,72岁,65 kg.胆囊癌根治术后出现胆瘘,每日腹腔引流管中胆汁引流量约200 ml 左右,查血淀粉酶高,予抑肽酶10万单位加入5%GS250 ml 中静滴抑制胰酶分泌.

    作者:朱利锋;姚年根;单毓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口服喉症丸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22岁,因咽喉疼痛,含服喉症丸10粒.约10 min 后出现手足麻木、胸闷、心慌、头晕,立即静卧吸氧.15 min 后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四肢冰冷、心率:116次/min,血压:7/4 kPa(1 kPa=7.5 mmHg)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 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异丙嗪25 mg,静脉注射多巴胺20 mg 加生理盐水25 ml,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 ml 加地塞米松10 mg,25 min 后面色好转,意识清楚,心率:86次/min,血压升至:12/8 kPa,4 h 后自觉症状好转,1 d后,痊愈出院.

    作者:张仁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1例

    病人,男,76岁.烦渴、多饮、多尿、消瘦1月余,加重1周,查空腹血糖29.91 mmol/L,以2型糖尿病收住院.既往有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原了性高血压2级病史,长期服用扩冠、降血压药物.入院前半年体检时查空腹血糖正常.入院后查随机血糖32.3 mmol/L、血气分析正常.

    作者:谭清武;李庆华;王红萍;赵晓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自发性气胸误诊1例

    产妇,26岁,因胎盘早期剥离,并失血性休克,紧急行剖宫产术,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监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开放静脉,导尿后给予咪达唑仑5 mg,氯胺酮50 mg,芬太尼0.1 mg,珀琥酰胆碱100 mg,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未再给予肌松药,待自主呼吸恢复后,保留自主呼吸并吸氧,胎儿及胎盘取出后,患者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创面大量出血,经家属同意行子宫全切术,术中为加快输血输液做了左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整个手术出血约2 000 ml,输红细胞悬液1 000 ml,新鲜冰冻血浆3 U(约300 ml),代血浆1 000 ml,林格液1 000 ml,手术历时2 h,术毕拔管,患者清醒,此时产妇血压120/60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95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 98%,送回病房.

    作者:董本武;黄东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白介素13在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白介素13(IL-13)在急、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内IL-13,IL-4,干扰素γ(IFN-γ);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3总IgE,并与正常人组进行比较.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检查发现,急性荨麻疹患者淋巴细胞IL-13的表达显著升高,与正常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慢性荨麻疹患者的IL-13表达略有升高,与正常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4的表达在两组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血清IL-13的结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相符;急慢性荨麻疹患者IL-4的表达与正常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N-γ的表达在荨麻疹患者中无明显改变.IgE的表达在急、慢性患者中均显著升高.但IL-13的表达和IgE抗体的量无相关性.结论 IL-13在急性荨麻疹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贵庭;严振球;廖金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TG/HDL-C比值,并按TG/HDL-C和FBG水平分组,比较组间差异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TG/HDL-C比值水平(2.531±3.74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898±0.487),差异有显著性(t=4.279,P《0.001).TG/HDL-C比值增高组HOMA-IR(3.291±2.004)明显高于TG/HDL-C比值正常组(2.403±1.789),差异有显著性(t=2.796,P《0.01).血糖水平》10 mmol/L 组HOMA-IR(3.575±2.216)明显大于血糖水平≤10 mmol/L 组(2.384±1.584),差异有显著性(t=3.760,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TG/HDL-C比值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张代民;张莹;李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卡维地洛对主动脉内皮细胞单层脂类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和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AEC):将AEC培养在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上,8 d 后形成AEC单层进行通透性测定.将长有AEC的滤膜分别用上述三药处理4 h ,置于灌注装置上,用含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白蛋白的高脂血灌注,测定收集液的量和白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结果贝那普利、氨氯地平能够降低AEC单层对水、TC,TG,HDL,LDL的通透性(P《0.01);氨氯地平降低AEC单层对TC,LDL的通透性更为显著(P《0.001),卡维地洛作用不明显;只有氨氯地平能够降低AEC单层对白蛋白的通透性.结论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可减少血浆中脂类渗入血管内皮下,具有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王晓锋;董海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胰腺炎保护作用的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胰腺炎组和治疗组,每组再分为4,8 h 亚组.对照组仅行开关手术,胰腺炎组以牛磺胆酸钠制模,治疗组以EGb干预,光镜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胰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L-1β).结果治疗组病理变化较胰腺炎组明显减轻,TNF-α,IL-1β含量显著低于胰腺炎组(P《0.01).结论 EGb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β的产生减轻胰腺炎症.

    作者:牛万成;李玺;刘焰明;张云民;陈党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施他宁(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采用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的治疗方案,对照1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的方案,对照2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美拉唑的方案,观察时间为72 h.结果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的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3.3%、68.0%、57.1%,治疗组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的有效止血时间分别为(29.71±6.35)h,(38.24±7.04)h,(40.88±9.98)h,治疗组的有效止血时间明显短于两个对照组(P《0.01).结论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满意.

    作者:赵静;刘江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白细胞的变化

    目的观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白细胞的变化,分析炎症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436例糖尿病住院病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n=102)和糖尿病无肾病组(n=334),检测血液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白细胞总数为(7.10±2.21)×109/L,糖尿病无肾病组为(5.61±1.34)×109/L,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8.270,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值糖尿病肾病组(4.47±2.03)×109/L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3.18±1.04)×109/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8.481,P《0.001).相关分析,白细胞数与肌酐(Cr)呈正相关(r=0.155,P》0.05)、与尿素(Urea)呈明显正相关(r=0.295,P《0.01)、与血糖(GLU)无明显相关(r=0.055,P》0.05);中性粒细胞与Cr、Urea呈明显正相关(r=0.260,0.398,P《0.01)、与GLU呈正相关(r=0.163,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白细胞计数升高,与肌酐、尿素水平呈正相关.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炎症反应,炎症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莹;李霆;张代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癫痫患者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目的检测癫痫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SF)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探讨其所介导的神经免疫机制在癫痫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46例癫痫患者和32例对照者血清和CSF中TNF-α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癫痫组CSF和血清中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SF中TNF-α含量明显高于血清(P《0.05);不同病程癫痫患者CSF和血清TNF-α含量有显著差异,病程5~10年组和病程≥10年组较病程≤5年组CSF和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癫痫患者体内存在由TNF-α介导的神经免疫功能紊乱,并随病程延长而呈加重趋势.

    作者:李岚;张锦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改良Palomo术和经腹股沟途径结扎精索静脉曲张方法的评价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结扎在改良Palomo术和经腹股沟手术方法中的疗效.方法将16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两组:A组(改良Palomo术)80例,B组(经腹股沟手术)80例.结果改良Palomo术治愈率为100%,阴囊水肿和附睾炎分别为2.5%(2例)、1.25%(1例),经腹股沟手术治愈率为83.75%(67例),阴囊水肿和附睾炎分别为13.75 %(11例)、26.25%(21例).结论改良Palomo术优于经腹股沟结扎法,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高的手术.

    作者:王付龙;侯爱军;何钢;彭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布托啡诺持续静脉输注用于全髋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持续静脉输注镇痛(CVA)用于全髋置换手术后病人的临床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40例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术毕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一次性镇痛泵分别用布托啡诺(A组,n=20例)和吗啡(B组,n=20例)持续输注镇痛.观察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布情况,完成术后镇痛48h内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B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分布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8h内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术后48h内B组出现不良反应比A组大(P<0.05).结论布托啡诺CVA用于全髋置换手术后病人的镇痛效应与吗啡接近,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翟东;周正清;王莉琴;李宜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微波照射对正畸牙远中移动速度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微波照射对兔牙远中移动速度及牙周膜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大白兔,分为6组,分别拔除上颌第3前磨牙,实验组动物右侧上颌第1磨牙区照射微波,左侧不照射为实验对照组.观察牙齿移动距离和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发现照射侧牙齿移动速度明显大于对照侧.照射侧血管化反应明显,牙周膜排列有方向,骨生成较多,对照侧牙周膜排列紊乱,以潜行性骨吸收为主.结论微波照射可以有效加速正畸牙齿的移动速度,促进牙槽骨改建.

    作者:崔言森;潘淑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我军皮肤病学科现状与展望

    我军皮肤病学科在真菌病、银屑病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近20年来,全军皮肤病学科专业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励32项,其中真菌病的系列研究成果于200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5年来,全军皮肤病学科专业队伍迅速成长,目前已有6个博士生培养点,11位博士生导师,已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生.皮肤病学科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重点是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皮肤病的基础科学及预防、诊断、治疗等进行深入研究,以保障全体指战员的心身健康.

    作者:刘贵庭;严振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代谢综合征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代谢综合征是以多种代谢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MS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成分如: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低度炎症状态及凝容异常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均有影响.

    作者:孙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口腔癌前病变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研究口腔癌前病变的标志物对口腔肿瘤的化学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还没有单一的指标能获得满意效果.目前研究和应用的指标有:(1)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标志物,如增殖细胞核抗原、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Ki67/Mib-1、端粒酶等.(2)与细胞凋亡相关的标志物,如Bcl-2/Bax,Survivin,环氧化物酶2.(3)特异性基因,如p53基因及其表达产物.(4)染色体畸变,如微卫星标志及杂合性缺失、DNA含量等.

    作者:江锦岗;严振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目前心肺复苏研究的焦点

    心跳骤停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家属低接受率的特点,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一系列问题,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心肺复苏学是研究导致机体氧输送突然停止或接近停止的病理状态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和急救治疗的一门科学,经过40多年的研究,目前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复苏后细胞损伤机制、体外除颤的应用、亚低温疗法等方面.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将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严振球;贺端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肺癌微创治疗现状

    目的肺癌的外科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成为肺癌治疗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它是早中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外科手术技术及麻醉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选择性单肺通气的运用,使多数肺癌的外科治疗可以安全地通过微创手术完成.现在肺癌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方法:(1)胸腔镜治疗肺癌;(2)微创肌肉非损伤性手术治疗肺癌.这两种方法与传统的胸部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比较,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输血少,对心肺功能损伤小,开、关胸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操作简单,能提供较充分的手术视野,不会因术中暴露不足而影响手术的彻底性,几乎可以完成所有肺癌切除手术,可以作为肺癌手术的常规术式;但目前有关胸腔镜手术尚缺乏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而且胸腔镜手术纵隔淋巴结的完全廓清还有困难,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期并没有因为应用胸腔镜手术而改变.总之,胸腔镜手术和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都是微创治疗肺癌的新技术,这两种方法应用于肺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胸腔镜手术比较适合于较早期的选择性患者,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可满足完成各种肺癌手术的需要.

    作者:严振球;贺端清;袁延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飞行员腰背痛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飞行员腰背痛的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140名飞行员腰背痛的流行情况.结果飞行员腰背痛的现患率为23.1%,并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相关危险因素有:年龄,飞行时间,飞行机种,腰伤史和心理因素.结论腰背痛已成为影响飞行员健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及时开展该病的预防研究.

    作者:洪伟;蔡宗升;Cai Zong-sheng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相关知识的掌握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01名护士的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普遍缺乏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新进展了解不够.结论护士医院感染预防知识与实践亟待改善,教育有待加强.

    作者:马淑华;仲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军队离退休干部高血压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2004-2005年驻湛部队 60~81岁离退休老年干部高血压患病率及有关特点.方法以290例60~81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血压的类型、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该人群60~81岁高血压的患病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61.4%,62.8%,23.1%;(2)随着年龄增长,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加趋势(P<0.05);(3)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7.9%,占老年高血压的45.5%;(4)老年高血压合并至少一个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为86.7%.结论高血压是部队老年离退休干部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的常见类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合并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伍施阳;戚如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东南沿海部队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东南沿海某部队高发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与工作环境、气候条件及后勤保障条件的关系,为皮肤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东南沿海某导弹部队、某工兵部队等3 920名官兵进行了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多种措施对高发皮肤病进行防治.结果共有皮肤病1 392例,患病率35.51%.结论浅部真菌病患病率高,其次为痤疮、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跖疣、疖肿、隐翅虫皮炎等;主要诱因为潮湿、摩擦挤压、感染、麻黄碱、蚊虫叮咬等.

    作者:宋维芳;孔月;林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肝性脊髓病

    肝性脊髓病(HM)是由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临床表现为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肝功能不全或肝功能异常是HM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主要学说有慢性中毒学说,营养不良学说等.临床表现有:严重肝病表现,或反复发作的肝昏迷,双下肢痉挛性强直,腱反射亢进等.对HM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且预后不良.

    作者:李矫捷;于水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案个体化的原则与决策

    如何根据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要求,对每一个肿瘤患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获得佳的治疗效果.这既是对肿瘤患者的负责,也是现代肿瘤治疗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案个体化的原则与决策要求等有关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张鲁文;毕素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提高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治水平的我见

    由于种种原因细菌感染性疾病呈上升趋势,但目前许多医疗单位对细菌感染的诊治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为提高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提高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严格规范细菌敏感试验、提高微生物室对疑难病的诊断能力、及时报告检测结果.(2)临床医生应能正确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熟悉掌握和应用微生物学与抗菌药物的知识.(3)加强微生物检验医师与临床医师间的沟通与交流,以确保得出尽可能客观可靠的结论.

    作者:于建华;刁幼林;朱世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在恒牙开(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开(牙合)的临床效果,分析其矫治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开(牙合)畸形.结果 36例开(牙合)畸形均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达到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及后牙稳定的尖窝咬合关系.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能对临床上较难的开(牙合)病例进行矫治,并缩短了疗程.

    作者:刘波;周嵩;颜惠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VH)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非脱垂子宫因良性病变而需行子宫全切除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行经阴道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TVH具有术中出血少、微创、对盆腹腔脏器干扰少、污染少、损伤小、恢复快、术后无伤口疼痛、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的一种子宫全切术方法.

    作者:曹清;卢昆林;叶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早期切痂植皮治疗手背Ⅲ度烧伤44例总结

    目的探讨早期切痂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治疗手背Ⅲ度烧伤的效果.方法对44例57只手背Ⅲ度烧伤患者,实施早期切痂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皮肤成活拆线后,即行主、被动功能练习并借助各种器械辅助练习,同时配合药物、按摩、弹力压迫、浅部X线照射等综合康复治疗半年以上.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经半年以上随访,功能与外观达优者42只手,良12只手,差3只手.结论早期切痂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及术后功能练习配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手背Ⅲ度烧伤,效果好,功能恢复理想.

    作者:蒋云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多发性肌炎(PM)及皮肌炎(D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泼尼松1 mg/(kg·d)晨1次口服,甲氨蝶呤每周1次,首次5 mg,以后每周递增5 mg,直至维持量15 mg/周联合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肌力及肌酶进行评估和监测.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肌力改善幅度达3级或3级以上者34例(94.4%),其中6例(16.7%)肌力完全恢复正常.肌酶CK,AST和LDH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泼尼松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PM及DM肌酶下降和肌力改善均有较好近期效果.

    作者:冯荣跃;于秀芹;冯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椎间盘镜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ED)与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各自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行MED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各100例.结果按Nakai疗效评价标准,MED组优72例,良21例,可5例,差2例;小切口开窗手术组优70例,良20例,可6例,差4例.两组并发症主要为术后复发MED组2例,小切口开窗组3例;椎间盘炎各1例.无神经根及脊髓损伤.结论两种手术方式疗效均较为肯定,术后疗效大体一致,MED术中出血少,平均住院时间短,但对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巨大型、游离型、中央型以及合并椎间盘钙化的手术,小切口开窗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艾建国;赵枫;曹杰;陈超;吕宏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γ射线辐照机采血小板预防TA-GVHD且不损伤血小板适当剂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γ射线辐照机采血小板以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且不损伤血小板的适宜剂量.方法将13份机采血小板样本均分为3组,两组进行γ射线辐照作为实验组,辐照剂量分别为30 Gy 和40 Gy;另一组作为对照组,除不用γ射线辐照外,温度等其他条件一致.检测并比较3个组的乳酸脱氢酶(LDH)值.结果三组间LDH检测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30~40 Gy 辐照剂量灭活淋巴细胞效果显著,时间较短,但对机采血小板无显著性损伤.

    作者:李大鹏;陈洪雷;彭勇;邹颖;徐学芳;任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50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的敏感性95.2%、特异性92.3%、假阳性率4.8%、假阴性率7.7%、诊断准确性94.7%.结论超声检查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它是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检查诊断的一种首选、简便及有效的方法.

    作者:牟书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硬脊膜穿破后原位实施硬膜外阻滞43例

    目的总结硬脊膜穿破后原位实施硬膜外阻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确认硬脊膜穿破者,立即缓慢退针至硬脊膜外间隙,并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5~20 ml,向头端置管3~5 cm,取平卧位,用试验剂量1.73%碳酸利多卡因3 ml,持续监测生命体征、阻滞范围,并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待麻醉平面固定,再按照连续硬膜外阻滞给药.结果 43例全部麻醉满意,除5例术后有轻微疼痛外,其余无任何蛛网下隙阻滞的相关并发症.结论硬脊膜穿破后继续行硬膜外麻醉,只要严密观察,分次,少量给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聂玉初;严振球;梅阳九;黄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血黏度程度的影响.方法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 10粒/次,3次/d,连续8周,观察用药前后心肌缺血程度和血黏度的改变.结果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除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P《0.01)外,其他各项指标也均有明显改善(P《0.05);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达88.3%,心电图改善有效率达90.0%.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明显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改善血液黏度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艳平;周翠玲;刘爱军;席云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 781份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5年11和12月共8个星期一门诊西药处方,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平均金额为85.23元,使用抗菌药物73.14%,用单-抗菌药物占39.15%,二联占57.51%,三联以上占3.35%,妇产科处方占59.65%.结论本院除儿科处方存在些问题外,其他科室用药均较合理.

    作者:陈晓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两种材料修复老年牙体楔状缺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比较FX玻璃离子和光固化树脂两种材料修复老年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96例患者共502楔状缺损患牙,每个患者都随机选一侧患牙,采用FX玻璃离子充填修复,另一侧采用光固化树脂修复,连续观察1年,比较其效果.结果采用FX玻璃离子修复257颗牙,成功243颗,成功率94.5%.采用普通光固化树脂充填修复245颗患牙,成功197颗,成功率80,4%.结论 FX玻璃离子修复牙体楔状缺损远期效果明显优于光固化树脂,是一种较理想的楔状牙体缺损修复材料.

    作者:李珊;吴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头晕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对脑外伤后头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脑外伤后头晕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给予复方麝香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疗程均为7~14 d.其他治疗两组相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住院天数与医疗费用,观察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头晕不仅疗效确切、安全,而且能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雷红艳;崔言森;王自然;王立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锥颅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7例分析

    目的探讨锥颅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对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根据颅脑CT定位,采用经头皮直接锥颅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结果 47例病人中,意识障碍、偏瘫均在1~2 d 内明显好转,2周后患者生活基本能自理,记忆力恢复正常,术后全部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结论经头皮行锥颅慢性硬膜下血肿冲洗引流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高.

    作者:黄国河;陈汉民;尹家和;张银清;余锦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磁疗氦氖激光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

    目的探讨磁疗氦氖激光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M-L-UBIO)综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 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应用M-L-UBIO治疗,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39.13%,显效率为45.65%,总有效率为93.4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9%,20%,62.22%(P<0.01).除血球压积外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治疗后与治疗前以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 M-L-UBIO能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

    作者:陈银海;闫国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201例患者分为针刺加点穴治疗组125例,单纯针刺对照组76例,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9.2%,对照组为97.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χ2=3.143,P》0.05),但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3.2%,对照组为73.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意义(χ2=4.976,P《0.05).结论针刺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具有快捷而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宪坤;孙林;黄启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纵隔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断要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对1990年1月-2005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9例,良性肿瘤24例,恶性肿瘤6例,肿瘤平均直径10 cm 以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3个月~3年,1例失访,其他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应常规行CT检查,选择合适的麻醉及手术径路,术中可视情况分块切除或整块切除,术后注意防治气管软化和复张性肺水肿.

    作者:严振球;杨晓曰;贺端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甲钴胺联合得宝松局部封闭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甲钴胺500 μg、得宝松1 ml 沿受累神经分布区域皮下点状封闭,1次/d,连续3周.对照组不用得宝松,其他方法、治疗时间与治疗组相同.观察受累神经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及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4%,疼痛基本消失时间平均(8.62±1.97)d;对照组有效率为68.7%,疼痛基本消失时间平均(12.14±2.16)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及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得宝松局部封闭可明显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能缩短疼痛时间及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杨仁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瘤段切除结合内照射治疗恶性骨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高剂量率骨内插植内照射治疗骨肿瘤的保肢效果.方法 8例恶性骨肿瘤均在术中置管进行内照射,每次治疗10 Gy,2次/周,共6次,总剂量60 Gy.治疗后2周有5例行瘤段切除术.结果所有病人都能耐受治疗,瘤段切除标本见瘤段区均有广泛坏死、出血、死骨残存及组织退变,肿瘤的边缘3~6 Gy 照射区发现有少量退变不明显的瘤细胞存在,生存1年和3年分别有7例和5例.结论高剂量率骨内插植内照射结合瘤段切除治疗骨肿瘤是可行的.

    作者:付尚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便携式化疗泵加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持续化疗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总结便携式化疗泵加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69例癌症患者采用化疗泵加PICC持续化疗.结果全部病例化疗均顺利完成全程治疗,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便携式化疗泵加PICC持续化疗不仅使药物在体内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而且为肿瘤病人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无痛性治疗途径.

    作者:王翠玉;郑瑞丹;黄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