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人参茎叶总皂苷(GSL)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生的直接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活细胞计数法与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400、300、200、100、50、10 mg*L-1)的GSL和GSL 300 mg*L-1在不同作用时间(6、12、24、36、48、72、96和120 h)对RPE细胞增生及代谢的影响.结果:GSL组细胞增殖受抑并出现细胞脱落,GSL 400 mg*L-1具有强的抑制效应,明显抑制效应在6 h出现,96 h达高峰.GSL组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RPE细胞生存率下降.结论:GSL可能通过阻滞钙通道、干扰RPE细胞代谢对RPE细胞增殖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的抑制作用.
作者:庞慧民;朱玉琢;明月;庞利民;拱中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构建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bFGF基因转移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方法.方法:将bFGF和GFP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结果:酶切及琼脂糖电泳分析 pcFG中含有bFGF和GFP基因.结论:成功的构建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吴宏;张绍昆;王桂云;张晓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羟基苯乙烯多酚抗紫外线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实验前将12只豚鼠随机分为防护组(三羟基苯乙烯多酚组)和裸照组(对照组),用急性递增剂量的紫外线(UVB、UVA)照射两组豚鼠的皮肤,达到一定累积照射剂量后,将两组动物处死,测定其皮肤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防护组豚鼠皮肤内MDA含量明显低于裸照组,SOD含量明显高于裸照组(P<0.05),裸照组豚鼠皮肤光老化现象明显.结论:三羟基苯乙烯多酚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作用.
作者:李玲;樊英显;刘洪阳;栗学军;李文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氯化甲基汞(MMC)对发育大鼠小脑组织转录因子CREB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妊娠大鼠于妊娠7~10 d连续4 d每日灌胃给予氯化甲基汞4 mg*kg-1,取生后1、3、7、14 d大鼠小脑组织提取核蛋白.采用凝胶移位法观察MMC对发育阶段大鼠小脑转录因子CREB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发育阶段小脑组织CREB在凝胶移位电泳中均呈现两条迟滞带;对照组和实验组P1-7大鼠幼仔小脑CREB DNA结合活性随生后发育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实验组大鼠幼仔小脑CREB DNA结合活性均高于相应对照组.结论:CREB参与大鼠脑发育的调节;甲基汞所致发育脑组织损伤可能与其引起CREB DNA结合活性升高有关.
作者:郭杰;董丽波;张春霞;李志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磁场对家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每天进行一次磁处理,每次30 min.在家兔腹背贴磁片,每一磁片的磁感应强度0.2T.6周后测定两组家兔血清中GSH-Px 和血液中CAT的活性.结果:实验组GSH-Px活性为(1 438.50±157.89)活力单位/ml,CAT活性为(68.29±13.91)活力单位/L.对照组GSH-Px活性为(1187.73±272.55)活力单位/ml,CAT活性为(55.69±7.57)活力单位/L.实验组GSH-Px与CAT活性明显升高 (P<0.05).结论:磁场能够增强GSH-Px和CAT的活性,提高机体处理自由基的能力,增加机体的抵抗能力,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能.
作者:张春伟;付大伟;张慧卿;赵志春;付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γ刀对体外培养的胶质瘤C6细胞照射后,凋亡细胞中抑癌基因产物P16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C6细胞,经Leksell γ刀照射,体外培养48 h,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γ刀照射前后C6细胞P1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00、6.22 Gy组γ刀照射后,培养48 h的C6细胞P1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细胞灰度值分别为155.4±2.0、124.9±7.1),与对照组(细胞灰度值为167.1±6.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γ刀诱导C6细胞凋亡的机理可能与激活P16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赵兴利;赵丛海;田宇;刘红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准确判定骨骼肌变性程度的方法. 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25℃、30℃、35℃温度下缺血兔骨骼肌的变性过程.结果:缺血兔骨骼肌分别于缺血后第5、4、3 h发生不可逆变性.结论:缺血后骨骼肌变性的电镜观察可作为判定临床断肢再植时限的依据.
作者:王悦书;王国君;张弘;李士文;董惠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肺癌细胞血管外游走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癌细胞血管外游走模型,观察VMRC-LCD、LK-2、RERF-LC-KJ等3种肺癌细胞的血管外游走状况,并计算游走至血管外的肺癌细胞数.结果:LK-2和RERF-LC-KJ可以通过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游走至血管外、肝细胞生长因子能够刺激肺癌细胞更多地浸润至血管外基质.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能增强肺癌细胞的运动能力,加速肺癌细胞的血管外游走.
作者:辛华;郑雅娟;韩振国;闫继东;王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碟脉灵注射液(DMLI)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 方法: DMLI按5、10、20 ml*kg-1*d-1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12 d,测血脂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PGI2)血栓素A2(TXA2)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结果: DMLI 10、20 ml*kg-1能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甘油三酯(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XA2及LPO含量,并明显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GI2含量及SOD活性,亦能使TC/HDL-c及LDL-c/HDL-c比值明显降低,PGI2/TXA2比值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轻.结论:DMLI可能通过调节体内血脂代谢、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及提高PGI2/TXA2 比值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
作者:李艳妍;尹一子;睢大员;于晓风;曲绍春;姜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制备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BfAb)并进行体外实验与鉴定.方法:提取膀胱癌抗原,应用膀胱癌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后者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制备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的F(ab′)2片段.然后将该片段通过二次杂交制备杂交瘤,用其免疫新西兰白兔,血清经凝胶纯化后获抗人膀胱癌BfAb,应用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鉴别.结果:抗人膀胱癌BfAb与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与BALB/C小鼠γ球蛋白呈阴性反应;BfAb可以同时结合靶细胞的肿瘤抗原和效应细胞表面的触发分子,引发正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防御机制.结论:BfAb既能竞争性地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抗原结合,又具有激活淋巴细胞的功能,从而特异性的直接杀伤癌细胞并诱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反应.
作者:范海涛;刘禄成;李平;李志;任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复方利福平片剂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内、体外抗菌活性,并与抗结核药利福平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体外检测小抑菌浓度(MIC);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的动物感染模型,观察药物在体内的保护作用.结果:体外实验复方利福平对26株结核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复方利福平片剂中所含利福平的MIC低于单纯利福平的;体内保护实验结果表明,阴性对照组感染小鼠半数存活时间(50% survival time,ST50)为17 d,复方利福平片剂(337.5 mg*kg-1)组其ST50则达29 d.复方利福平片剂的病变指数分别为0.4、0.34、0.24;复方利福平片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肺重量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利福平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作者:马琳;李菁华;史红艳;孙延波;关显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缰核中的一氧化氮(NO)是否参与应激性高血压的形成.方法:观察由侧脑室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和硝普钠(SNP)对血压和缰核内心血管兴奋性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SNP(10 μg)使应激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下降幅度大于正常鼠(P<0.05);L-NNA(20 μg)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缰核外侧面(LHb)心血管兴奋性神经元的兴奋作用低于正常鼠,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缰核内侧面(MHb)心血管兴奋性神经元的兴奋作用明显.结论:缰核内的心血管兴奋性神经元NO通路调节心血管活动过程,缰核内的NO通路可能参与应激性高血压的形成.
作者:赵国庆;黄民;崔金娟;王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法得到电泳带,用PhosphorImager扫描仪分析数据.结果:0.075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4 h开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逐渐升高,48 h时基本恢复到假照水平,2.000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从8 h开始上升,持续到48 h.结论:低剂量和较高剂量X射线均能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转录因子NF-κB.
作者:金顺子;刘晓冬;刘树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根面牙周组织再附着形成的可能性,为临床应用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钢丝结扎和去骨法,人工建立狗的牙周炎模型,牙周常规治疗后,使用可吸收性胶原膜进行GTR术,采用同体对照法,对侧行单纯翻瓣术,不放置诱导膜.术后 6、8、12周分别屠杀实验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 实验侧可见明显的新生牙骨质、牙槽骨以及牙周膜主纤维样结构;对照侧根面形成上皮样结构,无纤维结缔组织再附着形成. 结论:牙周外科手术应用可吸收性胶原膜,可促进再附着形成.
作者:林崇韬;车彦海;孙宏晨;欧阳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002年1-4月本院收治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0例,均经尿道电切治疗,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卫星;田玉柱;陈立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7-2000年本院行胃癌根治术48例,其中29例为浸出浆膜的Ⅲ、Ⅳ期胃癌患者,术后对15例行腹腔化疗,其余均行全身化疗,经2年随访观察,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徐鹤飞;周文才;杨晓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临床上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较困难,本文作者对20例胰腺癌的CT表现和术前评估进行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贾英军;黄成;辛颖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先证者:男,出生体重4.5 kg,剖宫产,出生时面部与全身皮肤呈青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心率98次/min,Apgar评分7分.家系调查:祖父现82岁,身高170 cm,体重69 kg,出生时4 kg.有6个儿子,其中有3个儿子出生体重在4 kg以上.6个儿子先后结婚,育6男2女, 有4个出生体重在4 kg以上.这4个巨大儿的父亲身高为170~174 cm,体重64~70 kg,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母亲身高为160~164 cm,体重48~53 kg,在孕期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孕期无糖尿病,除先证者外,其余巨大儿家境经济状况一般.足月产,在分娩过程中产程长,均属难产,其中一个需产钳帮助娩出,且娩出后重度青紫、窒息,并且有髋脱位.本家族连续3代出现8例巨大儿.
作者:宋春梅;范喜生;田春艳;张敏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001年1月-2002年1月本科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在给予吸氧、抗感染、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同时,部分患者应用庆大霉素及α-糜蛋白酶吸入治疗。本文作者对应用庆大霉素和α-糜蛋白酶吸入治疗患者与仅用常规对症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于虹;张星灿;时颖;宁湘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联合作用所致的一种全身慢性代谢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已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解高校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本文作者对吉林大学南岭校区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玲;李继梅;李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病例1 患者35岁,孕3产1,停经12周,下腹疼痛6 h入院.末次月经为入院前85 d,入院前4 d,服米索前列腺醇引产钳刮失败.查体;血压10/7 kPa,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增大如11周妊娠大小,子宫形状不规则,左侧角突出,包块与宫体分不开,宫体触痛阳性.拟诊:异位妊娠破裂.行剖腹探查术.见左角子宫妊娠破裂,胎儿如10周大小,部分进入腹腔,子宫残角可见少量绒毛组织剥离不全出血,清理绒毛及宫腔后行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诊断:左侧残角子宫妊娠破裂.
作者:赵奕奕;刘晓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门静脉高压患者36例,ASA Ⅱ~Ⅲ级,年龄29~64岁,体重43~78 kg.术前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36例患者随机分为复合全麻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18例.
作者:尹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①病例选择: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Ⅱ~Ⅲ级、血糖及血脂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56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两组入院病例均已排除β受体禁忌证.治疗组男24例,女6例,年龄(70.2±10.3)岁;陈旧性心梗10例,心绞痛型12例,心律失常型8例,并发高血压病者18例.对照组男21例,女5例,年龄(70.5±10.5)岁,陈旧性心梗8例,心律失常型8例,并发高血压病者14例.
作者:方辉;王绍明;张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脑梗死是神经科的常见病,1999年以来本科应用大剂量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03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丽;马旭琳;张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由于缺少特定的手术器械,用普通角膜环钻或手术刀片制备新月型、半环型、梯形角巩膜植片及植床,操作困难.本文作者研制一种半环形刃口角膜环钻,经临床应用,制备的植片及植床切界整齐,操作简便,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皓;段亚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预防感染,手术后病人应用抗生素治疗已经成为外科常规,目前对于抗生素的选择较为混乱,过去一些抗菌效果确实的廉价抗生素,由于种种原因被忽视.为此本文作者回顾了妇产科手术后抗生素应用情况,评价青霉素、庆大霉素术后预防感染的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梁毅;张振家;刘震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 ①一般资料:1996年3月-2001年12月共手术治疗直肠癌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19~82岁,平均55.6岁;30岁以下2例(7.7%),31~40岁3例(11.5%),41~50岁3例(11.5%),51~60岁8例(30.8%),61~70岁7例(26.9%),71岁以上3例(11.5%).症状分别有消化不良、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血、腹痛、腹胀、不完全肠梗阻、贫血、消瘦等,术前经肛门指检或纤维结肠镜检肿瘤下界距齿状线4~9 cm,平均6.1 cm,经术前病理或术中快速病理证实为直肠癌.②手术方法:根治性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有二种术式:①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对于距齿状线7 cm以内的直肠癌,不保留肛管和肛门及全部肛管括约肌,行乙状结肠腹壁永久性造瘘术(人工肛门),术后终生用肛门袋;②拉下式直肠癌根治术:对于下界距齿状线7~10 cm的直肠癌,在肿瘤远侧紧靠齿状线处切断直肠.会阴部保留肛管,再将直肠和肛管外翻,充分扩肛,将肿瘤切除后的乙状结肠断端拖至会阴部,用4号丝线全层间断缝合.经腹腔上提结肠,使吻合口进入盆底形成一新直肠.
作者:杨晓春;徐鹤飞;班甡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复方川贝精片为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风寒痰喘咳嗽之常用中成药,其质量标准中无含量测定项,只有几个试管鉴别反应,在检测中鉴别生物碱的反应不明显.复方川贝精片由盐酸麻黄碱,川贝母等九味药组成,本文作者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获得满意结果.实验平均回收率为94.14%,5次独立测定的变异系数为0.17%.
作者:洪立湘;周春莲;沈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患者,男,37岁.因阵发性头痛,谵语伴说话笨拙3 d入院.头部CT示双侧额叶不规则高密度影,4.8 cm×4.0 cm,大脑镰右旁见类圆形高密度影,1.8 cm×2.0 cm,手术见左侧额极均被肿瘤占据,呈紫黑色.脑表均被黑色肿物覆盖.由于肿瘤面积广泛,无法切除全部肿瘤.
作者:孙逊;王丽萍;邹亚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000年10月-2001年4月本科用射频治疗宫颈糜烂,并与CO2激光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念稚;徐岚;佟卫兵;田雪红;李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前尿道结石临床上以男性多发,以往认为男性尿道固定困难,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效果不佳,1998年4月-2001年10月本院应用国产科达NE-VB型水式电磁冲击波碎石机治疗前尿道结石患者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久革;张春华;郭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芦芬烧伤膏是本院自行研制的治疗烧伤的中药复方制剂,本文作者通过观察动物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接触受试药物后所产生的反应,证明该药无毒性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兵;杨春梅;王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7例,男75例,女23例,年龄19~83岁.1型糖尿病病人11例,2型93例.
作者:王吉人;任中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灼口综合征是以口腔内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常见于舌、上腭,有时也可见于附着龈和颊粘膜,以类似烫伤后的辣痛为特征,常并发味觉障碍和口腔干燥,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临床治疗也较困难,无特效疗法.1996-2000年本文作者对21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随访2~2.5年,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朱军;赵秀兰;车晶;孙玲;韩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前F-ERG与术后视力的关系.方法:对50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F-ERG的测定,术后2周对其视力进行测定, 利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F-ERG的a波振幅与术后视力呈正相关;术前F-ERG的b波振幅与术后视力呈正相关;E值(E=La+Lb/Aa+Ab) 与术后视力呈负相关;E小于等于3.0者与E大于3.0组术后视力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前进行正确的F-ERG分析,有助于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的预测.
作者:范斌;吴雅臻;李光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浓度与胆汁成核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2例胆囊结石病人和22例正常对照组的胆囊胆汁进行观察及检测,以了解胆固醇结石组、胆色素结石组及对照组的胆固醇单水结晶(CMC)形成过程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胆汁中形成CMC,色素性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始终没有CMC的形成;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病人胆囊胆汁中IgM、IgG浓度高于色素性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尤以IgG明显(P<0.001),三组胆汁中IgA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汁中IgG浓度与胆固醇单水结晶形成时间呈负相关(r=-0.899,n=25,P<0.001).结论:胆汁中作为促成核因子的IgG浓度升高可使 CMC形成时间缩短,其成核活性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免疫球蛋白的增加可促进CMC形成,它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张弘;王悦书;姜伟栋;韩喜春;李东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核DNA倍体、S期细胞比率(SPF)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食管鳞癌术后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21例,正常食管组织6例,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核DNA倍体和SPF.观察异倍体和2倍体食管鳞癌5年存活率以及SPF对5年存活率的影响.结果:21例食管鳞癌中异倍体出现16例(76.1%),5年存活1例(6.25%);2倍体食管鳞癌5例,5年生存4例(80%,P<0.05),食管鳞癌SPF≥30%的16例,5年生存1例(6.25%),SPF<30%的5例,5年生存4例(80%,P<0.05).结论:食管鳞癌的细胞核DNA倍体类型和SPF是评价患者预后的主要指标,SPF≥30%时预后明显不佳,SPF与TNM分期明显相关可作为TNM分期的参考.
作者:王岩;闫继东;李国栋;郑强;李贵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53和k-ras基因突变在大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64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的p53和k-ras基因.结果:64例大肠癌患者中发生p53基因突变28例(43.8%),发生k-ras基因突变26例(40.6%),出现p53和kras基因协同突变11例(17.2%).p53和k-ras基因突变与病人性别、肿块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及Dukes分期无关;k-ras基因突变组年龄略高于非突变组;p53或k-ras基因单一突变组易出现淋巴结转移,但无统计学意义;p53和k-ras基因协同突变组淋巴结转移率(10/11、90.9%)明显高于两者均无突变组(7/21、33.3%,P<0.05).结论:p53和k-ras基因协同突变可能直接或间接促进了大肠癌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卢振霞;孙延霞;侯治富;张秀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在颅脑手术中盐酸纳洛酮对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探讨盐酸纳洛酮的脑保护作用.方法:32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纳洛酮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脑脊液中β-EP的含量.结果:纳洛酮组在给药后1 h( T2期)、给药后2 h(T3期)和给药后3 h(T4期)血浆β-EP含量分别为(187.76±81.37)、(109.56±45.92)和(69.37±21.66) ng*L-1,脑脊液中含量分别为(2 169.61±416.37)、(1 369.85±433.55)和(987.62±278.19) ng*L-1,均较给药前(T1期)即开始切硬膜时低(P<0.05),纳洛酮组血浆和脑脊液中的β-EP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值(P<0.05).结论:颅脑手术围术期应用纳洛酮可以使脑脊液和血浆中β-EP含量降低,从而说明应用纳洛酮可以减轻脑水肿和损伤,保护脑细胞.
作者:王虎山;鲁质成;王凡;庞晓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b基因突变的具体位置和内容,分析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为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SSCP-DNA测序技术,选择Rb基因第20外显子的引物,对5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12例正常对照进行突变的检测.结果:50例喉癌患者的喉癌组织中Rb基因的突变率为12%,突变以点突变为主,突变均引起氨基酸的改变.Rb基因的突变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Rb基因突变导致的喉癌细胞不能产生有功能的Rb蛋白可能是喉癌发生的原因之一,但Rb基因的突变并不是喉鳞癌的常发事件.
作者:全成实;郭晓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安氟醚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择期非肝胆系统手术的全麻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8例,分别给予安氟醚麻醉(A组)、七氟醚麻醉(B组)、异丙酚-安氟醚麻醉(C组)、异丙酚-七氟醚麻醉(D组).其中A、B组为对照组,C、D组为观察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2 h和术后3 d采集静脉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果:A组和B组在术后3 d ALT值高于麻醉前(P<0.01),但未超出正常值范围,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2 h ALB值低于麻醉前(P<0.05),但术后3 d各组的ALB值均恢复正常,而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项指标全程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安氟醚和七氟醚两者均有潜在的、轻度的肝毒性;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能有效防止转氨酶的升高,对安氟醚及七氟醚所致肝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异丙酚复合安氟醚、七氟醚麻醉,是一种理想的静吸复合麻醉方法.
作者:冯春生;赵恒兰;王凡;张彦辉;马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患者耳蜗电图(ECochG)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的关系.方法:对57例(57耳)梅尼埃病患者及10例(20耳)听力正常青年人的ABR及ECochG进行对比观察.结果:57例梅尼埃病患者中,25耳(43.9%)Ⅰ波潜伏期延长,10耳(17.5%)Ⅴ波潜伏期延长.Ⅴ波的延长多由Ⅰ波延长向后推移的影响.在中、重度听力损失组ABR Ⅰ波潜伏期延长与ECochG AP (N1)潜伏期延长均可达66.7%,同时-SP/AP比值加大.结论:部分梅尼埃病患者ABRⅠ波潜伏期确有延长,而且常伴有-SP/AP比值加大,后者可作为应用ABR检查法的梅尼埃病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汪欣;刘淑芳;杜宝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脑脊液(CSF)Tau蛋白含量的分布范围,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式ELISA技术,对20例正常对照(NC)组及20例非AD神经系统疾病(ND)组CSF-Tau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CSF-Tau蛋白含量NC组与ND组间比较、男女性别间比较、CSF蛋白正常组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以年龄因素作直线相关分析,NC组r=0.53(P<0.05),呈正相关.结论:正常人群CSF-Tau蛋白含量为(125.88±45.62)ng*L-1,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缓慢增高的趋势,但与性别及CSF蛋白总量无关.
作者:孔繁军;马涤辉;张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部内生性软骨瘤恶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手部内生性软骨瘤恶变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物生长迅速、活动性差、局部皮肤改变,X线示骨质破坏性改变,有骨膜反应.结论:手部内生性软骨瘤可以发生恶变,恶变在局部浸润生长,未发现远处转移,截肢术后效果较好.
作者:张巨;刘浩宇;刘学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OCON系统手术治疗腰椎滑移症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复位效果.方法:腰椎滑移符合手术适应证者接受椎管减压及SOCON复位固定术18例,经X线证实Meyerding 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7例,Ⅲ度滑脱1例;部位L4-5 7例,L5S1 11例.术后随访9~18个月,比较手术前后症状改善与复位程度.结果:影像学评价完全复位16例(88.8%),植骨均获融合,临床疗效主观评估病人满意17例(94.4%),采用LBOS标准客观评估,优良17例(94.4%),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SOCON系统治疗腰椎滑脱,复位效果好,早期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高志朝;刘飙;夏军;马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对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26例室性早搏的病人索他洛尔治疗前后室性早搏的数目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索他洛尔治疗不同原因所致室早总有效率为69%(18/26),尤其对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疗效显著.结论:索他洛尔是一种有效地治疗室性早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秦玲;郑杨;高沿航;张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好发部位及局部注射32P胶体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采用局部注射32P胶体方法治疗瘢痕疙瘩115例,共134个瘢痕疙瘩.结果:瘢痕患者中,患单个瘢痕疙瘩115例(54.8%),患2个瘢痕疙瘩10例(8.7%),患3个或3个以上瘢痕疙瘩42例(36.5%);瘢痕疙瘩好发部位是前胸,占50.75%(68/134).瘢痕疙瘩32P胶体局部注射治疗疗效好,1次治愈33例(28.70%),2次累计治愈77例(66.96%),3次累计治愈108例(93.91%), 4次累计治愈113例(98.26%),5次累计治愈115例(100%).结论:瘢痕疙瘩好发于胸部,以单发或多发常见;局部注射32P胶体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好,治愈后不复发.
作者:罗云霄;郭夯;孙淑滨;梁贵荣;宋晓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踝内翻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采取胫腓骨下端干骺部截骨来矫正内翻.结果:畸形得到彻底矫正,1年后踝关节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结论:踝内翻为儿童期踝部内侧骺板损伤,发育受阻所致,手术应彻底矫正内翻畸形,为防止复发需轻度矫枉过正.
作者:陈伟;甘义明;孙丹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治疗机制.方法:对40例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通过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变化观察心功能改变.结果: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晓亮;杨秋平;臧秀贤;董均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开放性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8例开放性股骨干骨折病人资料进行总结.结果:98例中一期截肢者4例,清创后骨牵引石膏固定21例,钢板内固定35例,外固定架固定治疗38例.不同治疗方法预后不同,其中外固定架组预后好,远期并发症少.结论:外固定架对开放性股骨干骨折治疗有明显优势.
作者:田宝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普乐可复(FK506)治疗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选择尸肾移植术后6~34个月出现慢性肾功能异常的患者24例,将原有以环孢素A(CsA)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替换成以FK506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观察肾功能变化.结果:替换FK506治疗8~12周后,21例肾功能明显改善,其中4例肾功能在4周内恢复正常, 3例效果不良,但血清肌酐(Cr)未呈上升趋势,总有效率85%.继续随访6个月以上,移植肾功能稳定,亦未发生明显药物毒性作用.结论:对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患者采用FK506替换CsA治疗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措施.
作者:周洪澜;刘铁石;王伟刚;傅耀文;张慕淳;张纯海;阴雷;邢广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受体在垂体外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分布及两者性质的比较.
作者:赵刚;龚守良;岳瑛;朱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确定中国男性青年人体体段质心的位置及测算方法,为直接测算中国人体惯性参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CT-图像分析法,对50例中国男性人群(18~23岁)进行全身CT横断层扫描、影像分析和测算.结果:中国男性青年人体各体段相对质心数据较大,质心位置较低,尤其四肢体段.CT-图像分析法的样本相对误差均方根值在2.04%以内.结论:中国青年人体四肢不够发达,四肢各体段中骨骼所占比例较大,表现出四肢各体段密度较高的结构特点和体型体态特征.CT-图像分析法的测算精度高,数据可信.
作者:苏略;石岫昆;陈野;石秀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参杞降糖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e、Rg1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VP-ODS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21∶79),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人参皂苷Re在0.5~5.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 9,n=5),回收率为(97.05±2.00)%;人参皂苷Rg1在0.04~0.2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 9,n=5),回收率为(96.70±1.70)%.结论:HPLC方法简便、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含人参皂苷Re、Rg1成分产品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雷;陈燕萍;王志才;马兴元;陈春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扫描仪测量脑梗死面积的方法.方法:利用扫描仪扫描红四氮唑染色的梗死脑组织,计算机测量脑梗死面积.结果:扫描所得图像更为清晰,可观察到微小的变化,测量灵敏度可达1 mm2.结论:扫描仪扫描测量脑梗死面积方法精确度高,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多种标本的测量.
作者:温克;蒋宇;李红;杨世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人工真皮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取出生24 h内的Wistar大白鼠背部皮肤,分别用组织块法及酶消化法分离纯化、传代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呈梭形,属纤维型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95%以上细胞中间丝波形蛋白呈棕色颗粒或棕色着染(阳性);结蛋白抗体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均无棕色颗粒或棕色着染(阴性),表明所培养的细胞为比较纯净的成纤维细胞.结论:该培养方法可提供较纯净的足够量的成纤维细胞.
作者:陈世义;马刚;于海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通过对网上BIOSIS Previews(BP)数据库查询模式与检索方法的研究,探讨BP数据库的特点以及在收录范围、检索途径等方面的优势,并与MEDLINE、EMBASE进行比较研究.
作者:李欣欣;曹锦丹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