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市售蔬菜中35种农药残留情况,进一步采取预防、控制和减少蔬菜农药残留的措施,保证消费者的健康.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于2003年8月、12月和2004年2月对在沈阳市区内9个农贸市场出售的7类蔬菜进行现场采样,合计195份.结果:蔬菜中有18种农药残留,有4.62%的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而且叶菜和葱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明显高于其它类蔬菜.结论: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和控制农药,特别是高毒性农药的残留.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调查摸清黑龙江省AIDS男男同性恋者(MSM)的基数及HIV感染情况,为制定HIV/AIDS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乘数法对目标人群基数进行估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标人群为网站、酒吧、浴池、公园、公厕活动的男男同性恋者;尿样ELISA法检测抗HIV抗体.结果:黑龙江省某市区MSM经常在场所活动的人数占成年男性的0.9%,其HIV感染率为1.35%,而且发现了男性性工作者的HIV感染率为4.76%.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岱山县地处海岛,有大小岛屿404个,人口20万,居住在16个岛屿上.全县共有食品、公共场所生产经营单位2 635家,各类企业、医疗机构、学校、集中式供水单位等231家.作为海岛县,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岛屿分散,交通不便,给卫生监督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再加上海岛社会经济总量和总体卫生水平均较低,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条件简陋落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卫生意识差,卫生法制观念淡薄,公共卫生质量难以保证.为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公共卫生质量,切实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实效,我们总结经验,创新观念,结合海岛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卫生监督工作新路子,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和管理措施,努力提升卫生监督社会地位和形象,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优化卫生监督服务,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各地相继进行了卫生防疫机构改革,成立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卫监所、疾控中心),政事分开,各司其职.但是,从各地改革后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有些工作没有改革到位,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卫生监督职责的划归和行使,先是卫监所、疾控中心两个机构都争抢卫生监测,后是都不进行卫生监测,使其出现了缺位现象,削弱了政府对社会相关行业的卫生管理和监督,相对损害了公众利益,扰乱了社会公平竞争环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症状轻重不一,重症者病死率很高,幸存者常留有明显的后遗症,是严重危害玉林市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自1955年报告乙脑以来,每年均有散发病例发生,60、70年代平均发病率为9.84/10万,发病率高是1971年为30.41/10万,死亡率3.78/10万;80年代后期,广泛使用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发病率明显下降,总发病率为3.30/10万;90年代发病率进一步下降,发病率波动在1/10万~2/10万之间,发病人数控制在100~200例.但由于人群免疫水平、易感人群积累、气候、蚊媒消长、宿主猪的带毒等原因,1999年博白县出现了大面积乙型脑炎的高度散发流行,疫情波及23个乡镇,占67.65%,发病率6.09/10万;全市发病率2.17/10万,死亡率0.51/10万.2004年本市又发生乙脑爆发,出现每5年的一个小高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每年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为探讨伤寒发病动态及流行趋势,现将镇海区1985~2003年伤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伤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进一步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就,提高保持无脊灰状态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快速、敏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是消灭脊灰重要策略之一.哈尔滨市自1992年开始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完善,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不断提高,各项监测指标已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为进一步了解本市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找出薄弱环节,做好今后的监测工作,现将2002~2004年哈尔滨市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工作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为市级鼠疫监测点的新罗区位于福建省的西部.1898~19436年曾发生过45次鼠疫流行.红坊、曹溪、城区、适中是重点的疫源地,患病3 110人,死亡2 8556人.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研究和掌握黑龙江省流脑流行规律,为制订控制和消除流脑策略提供依据,现将黑龙江省1995~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非典患者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的冲突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生活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1].知情权则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知悉、获取与法律赋予该主体的权利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自由和权利[2].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自国务院1987年4月1日颁布以来,已经17年了.这17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各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卫生系统内部又进行了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的重大改革,所有这些,使原有的公共卫生法规明显滞后,已不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法制建设,特别是卫生监督工作的发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应尽快修订,使我国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科学地对餐饮业实施监督管理,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水平和效能,鼓励企业自律,于2003年4月对濮阳市餐饮业部分单位开始实施量化分级管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范围内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兴办医疗机构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民营医疗机构是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必要补充.南宁市自2003年5月开放医疗市场以来,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本市在医疗机构行政许可审批不完善之处,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二年多,各级卫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依法监督,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摸索和实践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制约了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各地区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数量及构成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关系,为结核病防治规划人力资源的配备及制定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经济条件和地域分布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京津沪地区及按照结核病防治负担分出12个高负担省.分析各地结核病防治人员数量、人员构成与各地病人发现、治疗管理工作的关系.结果:至2003年底全国有专职结核病防治人员25 887人,兼职7 822人.专职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2%;从事临床、放射、检验专职结核病人治疗管理人员17 339人,占51.4%;有中、高级职称人员占专职结防人员36.8%.计算各地区结核病防治人员与人口的比值及结核病防治人员与活动结核病人的比值发现:京津沪地区拥有的结核病防治人员多;结核病防治高负担省低.学历分布,以京津沪地区高,西部地区低.各地区病人诊断率,京津沪地区高,高负担省低.结论:在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中,人力资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特殊资源,能支配、推动和利用其它资源,人力资源的状况直接影响各地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解北京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和到位人员的基本情况,并为首都卫生监督保障体系建设的需求人员编制和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2003年底对全市的20个卫生监督所人员进行了现况调查.全市现有人员编制为1 671,到位1 396人,其中,卫生监督员1 230人,占88.1%.同时参照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标准>(报批稿)的起草说明中,国内外通用的卫生服务人力需要量测算公式计算,全市卫生监督员需要编制至少比现在翻一番以上,这与<北京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规定是相符的.结果说明,<实施意见>的规定是符合实际并易于操作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沙门氏菌是食物中毒中常见的致病菌,在我国占食物中毒的第一位.主要存在于家禽、家畜的活体内,肉类食品从畜禽的屠宰到烹调的各个环节中,都可受到污染.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5~10月份,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老年、儿童、体弱者多见.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在食用前未加热或加热不彻底,在20~30℃条件下大量繁殖,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就一起炊事员将携带的肠炎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报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出疹和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2003年3月12日至6月12日,建阳市3个乡镇5所中小学爆发了一起发热出疹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流行病调查证实是一起风疹爆发流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是群众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有效举措.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食品卫生投诉举报案件也居高不下,其中既有对经营者侵权行为的反映,也有对违法经营行为的举报.卫生监督部门应予以充分重视,通过对投诉举报信息的甄别,可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能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就2001~2003年徐汇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受理的食品卫生投诉举报案件作一分析,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987年4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年9月15日卫生部颁布了该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随后卫生部又对<细则>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于1991年3月1日出台了新<细则>.<条例>和<细则>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的法律依据,为提高我国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卫生监督中心(所,分局)等卫生监督机构.在新体制下,<条例>和<细则>中有些条款不能完全适应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需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黄浦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是上海市主要的商业区,由于其老年人口比例高、人口聚集密度大、外来流动人口多、高楼大厦耸立等特点,与人口高度密集、高度商业化的香港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么在这种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里,应采取什么样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组织管理模式、人员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力度,以应对突发事件、应对危害生命安全事件的打击,从而避免重大社会风险,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商酌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达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和完善,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特别是在SARS以后,中国政府出台或修改卫生法律法规的频次是历史上少有的.如新<传染病防治法>在总结原<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的情况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新<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及各种<条例>、<办法>也相继出台或修改,这一新形势对于我们本来就相对薄弱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而言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卫生监督机构作为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使卫生监督职责的执行机构,具体承担着7法、28个条例和400多个部门规章的监督执法任务.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如此庞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监督执法任务,应实行综合执法,综合执法是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指按照行政法治原则和卫生监督的技术性特点,将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各项执法职责(包括对社会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和场所、医疗卫生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卫生专业人员、卫生专业技术和其他从事与健康相关活动的主体实行许可、准入,进行监督管理,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控制等法定职责)相对集中、综合管理,并按照执法责任制原则划清内部职能,明确责任,将卫生行政执法的日常工作、现场监督任务交付行使卫生监督职责的执行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执行[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检验风险与风险管理卫生检验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检验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检验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检验过程的中断.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保证出具的数据科学、准确、有效,实验室必须依照标准对检验过程进行规范.GB/T15481-2000idt ISO/IEC 17025∶1999<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的要求>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在1990年推荐使用的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准则,综合吸取了其它管理体系(如ISO9001和ISO9002)科学思想,ISO/IEC在导则25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补充和修订,制定了国际标准ISO/IEC17025,该标准是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的现行有效版本,我国的实验室认可机构(简称CNAL)于2002年7月1日起使用等同于ISO/IEC17025的实验室认可准则CNAL/AC01-2002.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卫生检验机构建设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防病工作的核心环节,它为保障首都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阶段卫生检验机构在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迎接机遇与挑战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南山区各医院及个体诊所卫生消毒状况.方法:对2002~2003年间区属各医院及个体诊所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年与2003年区镇医院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4.4%和97.1%,个体诊所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7.6%和89.8%.结论:区(镇)医院消毒效果优于个体诊所,空气合格率普遍较低,卫生防疫机构要加大力度进行监督检测,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知识培训.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现代研究证明:成人的原发性高血压始于儿童时期;儿童期血压偏高的人,成年期患高血压病的比例比正常人高.高血压具有轨迹现象,调查表明3~15岁高血压儿童青少年,3~8年后仍有65%的人患高血压病.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江苏省于1998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35对以上近20万人的慢病基线调查,1999年以此为基础制订了<江苏省2000~2010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规划>,省内部分地区也相继完成了基线调查和社区诊断报告,这种形势下采取怎样的工作模式开展慢性病的防治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疾病监测是疾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了解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发展趋势和评价防治对策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和监测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NCD监测模式的调研.本次调研共访谈、座谈及问卷调查了卫生管理人员20人,慢病防治专家16人,慢病防治业务人员127人,针对我国现行的慢病监测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监测模式提出了建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系统建设情况为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根据卫生部和国家CDC的要求,自2004年1月1日起,吉林省正式启动、逐步完善了以传染病病例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网络直报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不仅使人们认识到传染病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亦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准确定位[1、2].SARS危机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应急机制不健全、组织指挥不灵、信息渠道不畅通等一系列弊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和纽带,成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卫生监督机构补充工作人员(卫生监督员,下同)采取公开招聘、考试与考核方式,是卫生监督体制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开招聘考试是全面测量应试者的德、智、能、体等方面的素质,公正选拔人才,保证新聘用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解北京地区疾控系统的人员、设备及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疾控中心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依据.我们采取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和现场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疾控中心和18个区县疾控中心的现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北京市及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有人员2 346人.市CDC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共273人(45.7%),中级以上职称311人(52%);区县CDC本科以上人员占21.2%,中级以上职称占39.3%.区县CDC与市CDC设备配备有较大差别,其中郊区县CDC设备配备情况相较城区设备配备情况又有一定差别.研究表明,北京市疾控系统人员编制严重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人员较少;卫生防病经费不足,基本建设情况有待改善;疾控和监督之间的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江苏省太仓市医学会,在探索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向高科技信息化教育模式转变的改革中,在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的支持和帮助下,使用亚太Ⅰ号卫星C波段数字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合作投资建设了高清晰度卫星电视医学教育平台--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医教星空远程医学教育太仓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医教网).有效地推进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技术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以及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保障太仓市民的健康和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领导者的能力对一个单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疾病控制中心的主任同样如此,必须随着形势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及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使疾病控制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