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公开招聘卫生监督员的实践与体会

关键词:公开招聘, 监督员, 做法, 体会
摘要:卫生监督机构补充工作人员(卫生监督员,下同)采取公开招聘、考试与考核方式,是卫生监督体制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开招聘考试是全面测量应试者的德、智、能、体等方面的素质,公正选拔人才,保证新聘用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B群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沙门氏菌是食物中毒中常见的致病菌,在我国占食物中毒的第一位.主要存在于家禽、家畜的活体内,肉类食品从畜禽的屠宰到烹调的各个环节中,都可受到污染.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5~10月份,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老年、儿童、体弱者多见.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在食用前未加热或加热不彻底,在20~30℃条件下大量繁殖,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就一起炊事员将携带的肠炎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报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玉林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分析和防控措施

    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症状轻重不一,重症者病死率很高,幸存者常留有明显的后遗症,是严重危害玉林市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自1955年报告乙脑以来,每年均有散发病例发生,60、70年代平均发病率为9.84/10万,发病率高是1971年为30.41/10万,死亡率3.78/10万;80年代后期,广泛使用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发病率明显下降,总发病率为3.30/10万;90年代发病率进一步下降,发病率波动在1/10万~2/10万之间,发病人数控制在100~200例.但由于人群免疫水平、易感人群积累、气候、蚊媒消长、宿主猪的带毒等原因,1999年博白县出现了大面积乙型脑炎的高度散发流行,疫情波及23个乡镇,占67.65%,发病率6.09/10万;全市发病率2.17/10万,死亡率0.51/10万.2004年本市又发生乙脑爆发,出现每5年的一个小高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濮阳市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为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科学地对餐饮业实施监督管理,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水平和效能,鼓励企业自律,于2003年4月对濮阳市餐饮业部分单位开始实施量化分级管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太仓市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视听网建设

    江苏省太仓市医学会,在探索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向高科技信息化教育模式转变的改革中,在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的支持和帮助下,使用亚太Ⅰ号卫星C波段数字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合作投资建设了高清晰度卫星电视医学教育平台--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医教星空远程医学教育太仓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医教网).有效地推进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技术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以及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保障太仓市民的健康和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卫生监督执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为了达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和完善,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特别是在SARS以后,中国政府出台或修改卫生法律法规的频次是历史上少有的.如新<传染病防治法>在总结原<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的情况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新<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及各种<条例>、<办法>也相继出台或修改,这一新形势对于我们本来就相对薄弱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而言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003年江苏省部分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访谈结果分析

    江苏省于1998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35对以上近20万人的慢病基线调查,1999年以此为基础制订了<江苏省2000~2010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规划>,省内部分地区也相继完成了基线调查和社区诊断报告,这种形势下采取怎样的工作模式开展慢性病的防治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起风疹爆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出疹和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2003年3月12日至6月12日,建阳市3个乡镇5所中小学爆发了一起发热出疹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流行病调查证实是一起风疹爆发流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谈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

    为了保证出具的数据科学、准确、有效,实验室必须依照标准对检验过程进行规范.GB/T15481-2000idt ISO/IEC 17025∶1999<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的要求>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在1990年推荐使用的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准则,综合吸取了其它管理体系(如ISO9001和ISO9002)科学思想,ISO/IEC在导则25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补充和修订,制定了国际标准ISO/IEC17025,该标准是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的现行有效版本,我国的实验室认可机构(简称CNAL)于2002年7月1日起使用等同于ISO/IEC17025的实验室认可准则CNAL/AC01-2002.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体制下有关《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思考和建议

    1987年4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年9月15日卫生部颁布了该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随后卫生部又对<细则>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于1991年3月1日出台了新<细则>.<条例>和<细则>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的法律依据,为提高我国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卫生监督中心(所,分局)等卫生监督机构.在新体制下,<条例>和<细则>中有些条款不能完全适应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需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结合海岛特点 把卫生监督工作引向深入

    岱山县地处海岛,有大小岛屿404个,人口20万,居住在16个岛屿上.全县共有食品、公共场所生产经营单位2 635家,各类企业、医疗机构、学校、集中式供水单位等231家.作为海岛县,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岛屿分散,交通不便,给卫生监督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再加上海岛社会经济总量和总体卫生水平均较低,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条件简陋落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卫生意识差,卫生法制观念淡薄,公共卫生质量难以保证.为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公共卫生质量,切实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实效,我们总结经验,创新观念,结合海岛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卫生监督工作新路子,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和管理措施,努力提升卫生监督社会地位和形象,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优化卫生监督服务,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模式的探讨

    疾病监测是疾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了解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发展趋势和评价防治对策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和监测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NCD监测模式的调研.本次调研共访谈、座谈及问卷调查了卫生管理人员20人,慢病防治专家16人,慢病防治业务人员127人,针对我国现行的慢病监测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监测模式提出了建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北京市疾控系统现况调查和分析

    为了解北京地区疾控系统的人员、设备及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疾控中心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依据.我们采取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和现场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疾控中心和18个区县疾控中心的现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北京市及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有人员2 346人.市CDC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共273人(45.7%),中级以上职称311人(52%);区县CDC本科以上人员占21.2%,中级以上职称占39.3%.区县CDC与市CDC设备配备有较大差别,其中郊区县CDC设备配备情况相较城区设备配备情况又有一定差别.研究表明,北京市疾控系统人员编制严重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人员较少;卫生防病经费不足,基本建设情况有待改善;疾控和监督之间的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北京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及需要量的现况调查

    为了解北京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和到位人员的基本情况,并为首都卫生监督保障体系建设的需求人员编制和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2003年底对全市的20个卫生监督所人员进行了现况调查.全市现有人员编制为1 671,到位1 396人,其中,卫生监督员1 230人,占88.1%.同时参照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标准>(报批稿)的起草说明中,国内外通用的卫生服务人力需要量测算公式计算,全市卫生监督员需要编制至少比现在翻一番以上,这与<北京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规定是相符的.结果说明,<实施意见>的规定是符合实际并易于操作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宁波市镇海区1985~2003年伤寒疫情分析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每年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为探讨伤寒发病动态及流行趋势,现将镇海区1985~2003年伤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伤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002~2004年哈尔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及监测系统评价

    为了进一步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就,提高保持无脊灰状态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快速、敏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是消灭脊灰重要策略之一.哈尔滨市自1992年开始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完善,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不断提高,各项监测指标已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为进一步了解本市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找出薄弱环节,做好今后的监测工作,现将2002~2004年哈尔滨市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工作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对当前卫生监测工作缺位问题的探讨

    近年来,各地相继进行了卫生防疫机构改革,成立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卫监所、疾控中心),政事分开,各司其职.但是,从各地改革后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有些工作没有改革到位,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卫生监督职责的划归和行使,先是卫监所、疾控中心两个机构都争抢卫生监测,后是都不进行卫生监测,使其出现了缺位现象,削弱了政府对社会相关行业的卫生管理和监督,相对损害了公众利益,扰乱了社会公平竞争环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非典患者的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的冲突和协调

    1非典患者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的冲突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生活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1].知情权则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知悉、获取与法律赋予该主体的权利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自由和权利[2].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关于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的探讨

    卫生监督机构作为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使卫生监督职责的执行机构,具体承担着7法、28个条例和400多个部门规章的监督执法任务.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如此庞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监督执法任务,应实行综合执法,综合执法是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指按照行政法治原则和卫生监督的技术性特点,将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各项执法职责(包括对社会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和场所、医疗卫生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卫生专业人员、卫生专业技术和其他从事与健康相关活动的主体实行许可、准入,进行监督管理,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控制等法定职责)相对集中、综合管理,并按照执法责任制原则划清内部职能,明确责任,将卫生行政执法的日常工作、现场监督任务交付行使卫生监督职责的执行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执行[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公开招聘卫生监督员的实践与体会

    卫生监督机构补充工作人员(卫生监督员,下同)采取公开招聘、考试与考核方式,是卫生监督体制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开招聘考试是全面测量应试者的德、智、能、体等方面的素质,公正选拔人才,保证新聘用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沈阳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现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市售蔬菜中35种农药残留情况,进一步采取预防、控制和减少蔬菜农药残留的措施,保证消费者的健康.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于2003年8月、12月和2004年2月对在沈阳市区内9个农贸市场出售的7类蔬菜进行现场采样,合计195份.结果:蔬菜中有18种农药残留,有4.62%的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而且叶菜和葱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明显高于其它类蔬菜.结论: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和控制农药,特别是高毒性农药的残留.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