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2-2392
  • 国内刊号:23-1193/R
  • 影响因子:1.16
  • 创刊:197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列为来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医药学报杂志   2013年5期文献
  •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症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及谷维素片口服;观察治疗后两组失眠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显著.

    作者:佀雪平;吕文静;陈晶晶;关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上颌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自本院门诊符合试验标准的14例患者均在扳机点、下关、听宫处注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维生素B1、维生素B12,7次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随访半年后评定.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疼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兴辉;陈伊;赵立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法配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舒筋健骨汤熏洗法配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 2012年6月就诊的8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中药舒筋健骨汤熏洗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股骨颈、腰椎L2-4骨密度变化情况,测定关节活动度(ROM),评判两组膝关节功能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腰椎L2-4骨密度、ROM、HS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舒筋健骨汤熏洗法配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减少骨密度丢失,提高膝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患者预后,应在术后积极推广.

    作者:王志林;李景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侧脑室注射中药提取物三氧化二砷对海马神经元Kv4.2和Kv4.3钾通道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提取物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海马神经元Kv4.2、Kv4.3钾通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经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不同剂量的As2 O3(1mg/mL,0.1mg/mL,0.01 mg/mL)和4-氨基吡啶(4-AP,15mmol/L),观察给药后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及Westem-blo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Kv4.2、Kv4.3钾通道的表达.结果:As2 O3随浓度增加,能够剂量依赖性的引起海马神经元Kv4.2、Kv4.3蛋白表达增强,1mg/mL和0.1mg/mL的As2O3可引起大鼠癫痫样的抽搐发作.结论:As2O3能够影响海马神经元Kv4.2、Kv4.3钾通道的表达并引起癫痫样发作的行为学的改变.

    作者:王勋;殷昊;周晋;张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开心颗粒急性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抗老年性痴呆药物开心颗粒(KXKL)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KXKL大允许浓度混悬液,50mL/kg体积给小鼠灌服给药,连续14天,观察急性毒性反应;采用Wistar大鼠,设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1.875g/kg、0.937g/kg、0.180g/kg,连续灌服KXKL悬浊水溶液6个月,分别于给药后3个月(中期)、6个月(末期)及停药后1个月(恢复期),进行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KXKL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结果:急性毒性:小鼠外观、行为活动、进食进水、呼吸、分泌物、排便未见异常,无小鼠死亡,肉眼尸检心、肝、脾、肺、肾、胃肠等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长期毒性:给药各剂量组动物的一般状况、主要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及血液生化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改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KXKL无急性毒性反应,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无延迟毒性反应,提示用药安全窗宽.

    作者:张超;刘学伟;郝迪;黄树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黄芩苷凝胶治疗糖尿病肾病伴牙周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黄芩苷凝胶对大鼠糖尿病肾病伴牙周病的疗效.方法:将6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黄芩苷凝胶组,模型对照组和黄芩苷凝胶组采用单侧肾切除、牙周结扎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以建立糖尿病肾病伴牙周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黄芩苷凝胶组用黄芩苷凝胶注射于该组大鼠第一磨牙牙周袋内.4周后,麻醉下截取包括实验区磨牙上颌骨,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组织用10%的甲醛固定、15% EDTA脱钙30天,常规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包埋,颊舌向制作5μm的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结束后,组织学观察,黄芩苷凝胶组牙龈指数和牙龈萎缩均低于模型对照组,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苷凝胶对糖尿病肾病伴牙周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于胜利;李丹;赵雯雯;付正国;邹明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逆灸命门穴对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及血清Cort、下丘脑GnRH、垂体GnRH和血睾酮的影响

    目的:观察逆灸命门穴对大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皮质醇(Cort),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GnRH及血睾酮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5月龄SD雄性大鼠28只,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命门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命门+力竭组,每组7只,分别干预20天后,力竭对照组、逆灸命门+力竭组进行力竭游泳,观察力竭时间的差别,并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Cort,下丘脑GnRH、垂体GnRH及血睾酮含量.结果:逆灸命门+力竭组力竭游泳时间较力竭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逆灸命门穴组大鼠的血清Cort,下丘脑GnRH、垂体GnRH及血睾酮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力竭对照组大鼠的血清Cort,下丘脑GnRH、垂体GnRH及血睾酮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力竭对照组比较,逆灸命门+力竭组大鼠的血清Cort,下丘脑GnRH、垂体GnRH及血睾酮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力竭游泳后HPG轴异常活跃,血清Cort异常升高.逆灸命门穴可缓和HPA轴过度应激、预防HPG轴的过度负反馈,并减少过度应激时HPA轴对HPG轴产生的不利影响,使机体睾酮含量和血清Cort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可能是逆灸命门穴能延长大鼠游泳力竭时间、提高其运动耐力的机制之一.

    作者:朱世鹏;李晓泓;孙志芳;丁娜;罗丽;莫捷;王婧;何龙;张露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透骨草提取物对人卵巢SKOV-3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透骨草提取物对人卵巢SKOV-3细胞H3k/Akt/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透骨草提取物对SKOV-3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透骨草提取物对SKOV-3细胞PI3k/Akt/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37.8 μg/mL透骨草提取物作用于SKOV-3细胞24h后,SKOV-3细胞PI3k/Akt/mTO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与对照组(P<0.05),表明透骨草提取物可下调SK-OV-3细胞PI3k/Akt/mTOR蛋白的表达.结论:透骨草提取物可能通过PI3k/Akt/mTOR途径抑制SK-OV-3细胞增殖.

    作者:刘立新;曾常茜;陈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金丹活性部位对MIRI大鼠血清SOD活力、MDA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丹活性部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OD活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金丹活性部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进行干预,通过检测大鼠血清SOD活力、MDA含量的变化,从而探讨金丹活性部位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金丹60%乙醇洗脱组分与水洗脱组分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力(P<0.05或P<0.01).结论:金丹60%乙醇洗脱组分与水洗脱组分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力,说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李冀;王艳丽;高彦宇;胡晓阳;马育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祛胰抵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PI-3K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祛胰抵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PI-3K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Wista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西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祛胰抵方低、中、高浓度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10只.分别给药12周后,治疗前后均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WEIGH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治疗后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六组大鼠骨骼肌、脂肪组织中PI3-K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药中、高浓度组,西药组Weight、FPG、FINS与治疗前比较下降,ISI升高(P<0.01);治疗后中药中、高浓度组、西药组大鼠骨骼肌及脂肪组织中PI-3K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胰抵方可能通过增高PI-3K表达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作者:马建;姚秀明;赵娜;刘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延经丸对围绝经期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及子宫、卵巢系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经丸对围绝经期大鼠子宫系数、子宫微循环及血清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的变化,验证经验方“延经丸”调节围绝经期神经内分泌的作用.方法:采用18月龄自然衰老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乙烯雌酚组、延经丸高剂量组、延经丸低剂量组.青年组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处理,连续21天.于末次给药后2h取血,测定给药前后血清中性激素含量;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子宫微血管血流,之后摘取子宫和卵巢,称重量并计算子宫和卵巢系数.结果:延经丸能降低衰老大鼠血清FSH、LH的含量,升高E2的含量,提高大鼠子宫体质量指数,增加子宫毛细血管的开放数,加速血流,尤以高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延经丸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微循环,增加子宫和卵巢的重量有关.

    作者:赵粉琴;武权生;谢知慧;王新斌;牟慧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骆驼蓬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目的:确定骆驼蓬多糖的佳提取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骆驼蓬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骆驼蓬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25,提取次数2次.抗氧化活性测定表明,骆驼蓬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结论:本实验可为骆驼蓬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应用制定依据.

    作者:张新国;于国庆;彭轶楠;王鸣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麻黄总多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方法考察及HPLC-ELSD法测定均多糖ESP-B4含量

    目的:建立麻黄总多糖及均多糖ESP-B4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有效的控制麻黄多糖质量提供科学有效依据.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麻黄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490nm.采用HPLC-ELSD法测定均多糖ESP-B4的含量,使用日本ShodexTM sugar KS-805+KS-G色谱柱,流动相:超纯水,柱温25℃,流速0.5mL/min,蒸发光检测器参数为漂移管温度116℃,载气流速3.3L/min.结果:麻黄总多糖及均多糖ESP-B4分别在6.25 ~ 100μg(r=0.999 8,n=5),2~12μg(r =0.999 8,n=6)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68% (RSD=1.73%),99.655%(RSD=2.9%).结论:本实验采用的方法简便,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靠,为麻黄总多糖中均多糖ESP-B4含量测定提供了一个新的定量方法,同时为麻黄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冯健;王秋红;匡海学;夏永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黄药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薯蓣科植物黄药子(Dioscorea bulbiferaL.)块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95%乙醇提取物经系统溶剂萃取后,得到的氯仿萃取部分,应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鉴定为黄独乙素(diosbulbin-B,Ⅰ),β-扶桑甾醇(β-msasterol,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S)5乙基-8,8-二甲基壬醛(《S)-5-Ethyl-8,8-dimethyl nonanal,Ⅳ),2,3-Dihydroxyicosanoic酸(2,3-Dihydroxyicosanoic acid,Ⅴ).结论:化合物(Ⅱ)、(Ⅳ)、(Ⅴ)为首次从黄药子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作者:邱军强;李春峰;苗晶囡;张翀;包顺茹;刘树民;陈平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蓬子菜总黄酮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利用跨膜醋酸钙梯度法制备蓬子菜总黄酮脂质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逆向蒸发合并醋酸钙梯度法制备蓬子菜总黄酮脂质体.用Sephadex G-50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蓬子菜总黄酮脂质体的包封率,以马尔文粒径分析仪和TECNAIG2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并对体外释放进行研究.结果:药物包封率51.43%,平均粒径100nm,体外释放在0.5h达到30.74%,12h累积释放达到60.49%.结论:采用逆向蒸发合并醋酸钙梯度法以可制得包封率高、粒径小的脂质体,同时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作者:王佳瑜;朱慧;万晓晨;王俊梅;马英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毛脉酸模内生真菌RGT-S4生长曲线及菌丝体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毛脉酸模(Rumex gmelini Turcz.)内生真菌RGT-S4的生长曲线及菌丝体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液体培养法对毛脉酸模内生真菌RGT-S4的生长曲线进行研究,同时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液相等方法对其醇提物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NMR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佳生长天数为7天;同时分离到3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甘露醇(Ⅰ)、D-果糖(Ⅱ)、L-2-O-甲基-手-肌醇(Ⅲ).结论:对其生长天数进行研究,以优化其培养条件,同时以上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毛脉酸模内生真菌RGT-S4菌丝体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星星;王振月;王博;卫丽曼;郑成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山豆根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山豆根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山豆根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此现对该药的生物活性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山豆根提供参考.

    作者:张艳;石玉生;陈淼;唐志国;陈效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丹参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癖止痛、活血通经、凉血消痈、清心除烦之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丹参主要含有两类主要的活性成分:一类为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另一类为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二者均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作者:马育轩;郭蕊珠;周海纯;王艳丽;何增芬;王珊;李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关于酒精性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再思考

    本文论述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病机演变规律依次为初则酒湿困脾,继而湿热困脾、肝郁脾虚、气阴两伤,终至肝脾肾不调胶结为患的特点.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提出养阴柔肝、健脾祛湿为主,兼以益气活血,通络消瘢的中医治则.

    作者:孙劲晖;孙岸弢;赵鲲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伤寒论》仲景汗法之小议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著作,是体现当时高医学水平的经典专著.后世医家在仲景辨治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其中作为八法之首的汗法在《伤寒论》中应用颇多.本文就《伤寒论》中体现仲景汗法应用的方剂做区分总结,并简要归纳仲景汗法用药规律.

    作者:石晓理;邹旭峰;郁保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蒙医学与中医学对病因认识的异同

    通过对蒙医学和中医学病因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者病因理论在实践中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形态.作为传统医学理论,其认识方法和认识特点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差异仍是明显的.

    作者:王晓华;宝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篇第十九》学术思想探源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早、重要的一部医学典著,为中医理论的源泉.《灵枢经》更是着重记载了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在中医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第十九篇四时气篇中首次提出了“因时制宜”的针刺时间疗法,并具体举例阐述了相关病症的针刺原则及针刺方法,强调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必须遵循天人相参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本文试将《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篇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并从中为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寻找理论依据.

    作者:任珍;刘未艾;刘密;张国山;杨舟;石佳;常小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调气通腑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调气通腑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5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调气通腑针刺组和生血通便颗粒冲服治疗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便秘临床症状积分;观察治疗后1周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后2周的远期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便秘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两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调气通腑针刺法及生血通便颗粒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但调气通腑针刺法远期疗效更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任珍;吴清明;李丹丹;刘未艾;李向荣;林旭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耳穴压籽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治疗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耳穴压籽治疗,15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评价,并收集整理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比较,耳穴压籽可以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结论:耳穴压籽可配合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轻中度老年人高血压病.

    作者:皇甫海全;于海睿;孙静;周亚滨;杨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肾益精汤配合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男性精液异常不育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肾益精汤配合经皮给药治疗仪对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男性不育症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60例,采用健肾益精汤,每日1剂,早晚餐后服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对照1组30例,仅采用健肾益精汤,每日1剂,早晚餐后服.对照2组30例,服用五子衍宗丸,每次6g,早晚2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1.66%,总有效率为83.49%;对照1组治愈率为36.66%,总有效率为66.66%;对照2组治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59.9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度的提高分别比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P<0.05).结论:健肾益精汤配合经皮给药治疗仪对男性不育症能明显增加精子密度,提高精子活力,对男性精液异常导致的不育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涛;曾露慧;陈妙;糜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技巧与临床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骨折疾病,其骨折类型有: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伸直型、Colles骨折)、桡骨远端向掌侧移位(屈曲型、Smiths骨折)、桡骨远端背侧缘骨折(巴尔通骨折)、桡骨远端掌侧缘骨折(反巴尔通骨折)、桡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施以恰当的复位技巧,应用良好的外固定,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作者:王德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湿热下注在糖尿病足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脾虚湿热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病机,湿热下注是糖尿病足发病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临床上采用健脾、清热、祛湿等方法,可以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患者及早采取健脾祛湿,养阴清热的措施,可以避免湿热下注,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孙文亮;左艳敏;于红俊;刘玉斌;陈景丽;郭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孙西庆教授从湿热论治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中医学认为其病机总属面部经络痹阻,不通则痛,历代医家多从风寒侵表、火热灼络、瘀血阻络论治.孙西庆教授总结其临床经验,独辟蹊径,提出“湿热”也是本病主要病因之一,病位主要涉及少阳、阳明二经,治以清利湿热、活血通络,重用小柴胡汤、葛根芩连汤,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赵哲;丁玉洁;孙西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黎志远辨治慢性盆腔炎的经验

    根据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提出慢性盆腔炎的发生机制为本虚标实,即正气不足为本,瘀阻胞宫经脉为标;以及运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采用内外结合、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点.

    作者:韩晓燕;袁发慧;杨贤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名老中医刘秉夫伤科外治经验概述

    名老中医刘秉夫从事中医伤科学临床数十个春秋,传承古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师古不泥,大胆实践,善于创新;治学严谨,刻苦钻研,学贯中西,炼就精湛医术.本文对刘老伤科的外治经验进行总结,旨在传承名医经验,受益于患者,促进中医伤科的发展.

    作者:陈浩;王善付;王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李雅琴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经验辑要

    李雅琴系浙江省名中医,笔者在跟师过程中,总结其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经验,李师认为老年心力衰竭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五脏同病,多脏虚损.早期多为心气虚或心肺气虚;中后期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终导致心阳虚脱.其病理产物为水饮、瘀血.治疗以补益心肺、温补脾肾、回阳救逆、活血通脉、利水逐饮为基本法则.

    作者:程时杰;李雅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仲景喘证诸法与临床

    仲师《伤寒论》中对咳喘的论述颇多,治则多审因论治,不拘一方一法,组方遣药,法度严谨.主用汗、清、下三法,其中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法,解肌祛风、降气定喘法,发汗解表、温化水饮法;清热宣肺,清气分热、滋阴生津法,清热透表、坚阴止利法;攻下实热、荡涤燥结法.笔者深感“仲景组方,用之对证,无不桴鼓相应”.

    作者:王国琴;崔金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电针不同波形刺激关元、足三里对老年大鼠脑组织中NO、SOD、MDA变化的影响

    目的:通过针刺老年大鼠关元、足三里穴,观察老年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的影响,为针刺在临床延缓衰老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用清洁级22月龄Wistar老年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老年针刺组密波组10只、疏波组10只、疏密波组10只和老年对照组10只,10月龄青年雄性大鼠10只为青年对照组.两组分别用电针不同波形刺激关元、足三里穴干预后检测NO、SOD、MDA变化.结果:老年针刺组脑组织中NO含量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SOD的活性升高,MDA含量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对照组、老年针刺组脑组织NO含量低于青年对照组,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老年大鼠关元、足三里穴提高了脑组织中NO含量,提高了SOD的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从而延缓了脑组织的衰老进程.

    作者:陈英华;苏晓庆;杜文秀;魏巍;刘思文;秦瑞奇;洪霞;姜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脑白质疏松症的评估方法述评

    文献研究发现,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进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并且脑白质病变性的发病进程快慢与发病早期的变化有着重要关系,可以对整个疾病的进展速度做出判断.MRI上以斑点状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为慢速进展趋势,而斑点状区域逐渐融合为带状区域,说明白质变性速度开始加快,这种融合趋势在病变早期变化往往进展迅速.调查发现,脑白质病变量增加,每年可发现多达1/4的受试者有斑点状区域融合.脑白质疏松症进展程度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但这种关联性是复杂的并且受其他病理因素影响如脑萎缩.针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认知障碍的方式,传统针刺研究对认知障碍有着良好地疗效,但针刺对认知障碍的疗效评估缺少可视客观化的标准.本文对缺血性脑白质变性进行文献综述,希望对针刺干预治疗LA和认知障碍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估有所帮助.

    作者:李丹;王中鹏;周培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关通舒胶囊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通舒胶囊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早期骨性关节炎患者160例,分为3组.研究组口服关通舒胶囊,0.8g/次,3次/天,疗程4周,同时口服乐松,60mg/次,1次/天,服7天.对照1组口服乐松,60mg/次,1次/天,服7天;对照2组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mL,1次/周,连续5次.结果:平均起效时间与对照1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明显短于对照2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4.64%,对照1组总有效率72.55%,对照2组总有效率96.23%,研究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5),与对照2组效果相当(P>0.05).结论:口服关通舒胶囊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组相当,更具有起效快、患者接受易于的优点.

    作者:张喆;蒋阅;陈江华;闻久全;朱明义;王克琦;张博策;王俊丰;于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从脏腑论治慢性肾脏病理论探讨

    通过对慢性肾脏病相关文献的疏理,分析传统医学对该病的认识,从中医脏腑的生理病理角度出发,探讨各脏腑与慢性肾脏病发生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响波;于妮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基于“从肾论治”理论探讨慢性支气管炎防治策略

    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喘息型)作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种之一,特别是西北高寒地区,发病率、死亡率逐渐增加,其反复发作和不可逆的气道损伤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治思想,以及“从肾论治”的理念,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金虎;刘杜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从“肝失疏泄”浅析肝与肺间质纤维化早期的相关性

    近年来,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是以进行性加重为主的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刺激性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低氧血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间质性肺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目前西医治疗首选激素,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在研究肺间质纤维化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中医上讲“肝主疏泄气机”又讲“百病生于气”,故而可以说“百病生于肝失疏泄”.对肺间质纤维化早期的病机从“肝失疏泄”方面进行探讨,从肝的角度浅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作者:王玉冰;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西方子明堂灸经》灸法学术特点浅析

    《西方子明堂灸经》是一部较为详尽、系统的专论灸法的古代医著,其灸法内容具有体例独特、图文并茂,承前启后、博采众长,专论灸法、灸治面广等特点,在针灸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其特殊的学术特点做一简析.

    作者:何亚敏;刘密;李铁浪;常小荣;阳晶晶;谢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陈大权教授治疗泄泻验案举隅

    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病证.陈教授认为泄泻的病机在于脾虚、气滞、湿阻以及肝郁,治以理气化湿,疏肝健脾,予以中药治疗,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临床验案及体会.

    作者:杨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骨不连并发骨髓炎验案报道

    骨折后不能如期愈合,其修复过程完全停止,且于骨端出现硬化、髓腔封闭以及两断端之间有空隙存在,并形成类似关节样改变者,称为骨不连.骨不连目前很难治愈,国内外虽有治愈的报道,但方法复杂,甚至经过多次手术,后期功能锻炼时间长,费用高,痛苦大,疗程长.骨不连多发于胫骨下段骨折,因为此处血运不好,不易愈合,如果是开放性骨折易感染,并发骨髓炎则难治愈,后的结局只有截肢.

    作者:张琦岩;李剑峰;李广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针的制备研究

    目的:制备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针.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制备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针.结果:以包封率为主要的考察指标,优选海藻糖作为冻干支架剂,浓度为0.7%时包封率高.结论:以浓度为0.7%的海藻糖为冻干支架剂,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针的制备工艺稳定,且包封率高.

    作者:窦金金;李永吉;王占明;张喜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响应面法优化锁阳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锁阳黄酮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来确定锁阳总黄酮佳超声提取工艺.结果:锁阳总黄酮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为600W、提取2次条件下,以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30;提取温度77℃;超声提取时间62min,锁阳总黄酮提取率达28.815%.结论:响应面分析所得二次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该研究可为锁阳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作者:杨林;林鹏;钱娇玲;刘晓风;龙静;李伟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张怀亮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经验撷萃

    以张怀亮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泄泻、不寐、口疮、虚劳、头痛验案为依据,分析总结其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临床中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泄泻、不寐、口疮、虚劳、头痛等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疗效甚好.

    作者:陈佳;张怀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