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时杰;李雅琴
骨折后不能如期愈合,其修复过程完全停止,且于骨端出现硬化、髓腔封闭以及两断端之间有空隙存在,并形成类似关节样改变者,称为骨不连.骨不连目前很难治愈,国内外虽有治愈的报道,但方法复杂,甚至经过多次手术,后期功能锻炼时间长,费用高,痛苦大,疗程长.骨不连多发于胫骨下段骨折,因为此处血运不好,不易愈合,如果是开放性骨折易感染,并发骨髓炎则难治愈,后的结局只有截肢.
作者:张琦岩;李剑峰;李广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利用跨膜醋酸钙梯度法制备蓬子菜总黄酮脂质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逆向蒸发合并醋酸钙梯度法制备蓬子菜总黄酮脂质体.用Sephadex G-50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蓬子菜总黄酮脂质体的包封率,以马尔文粒径分析仪和TECNAIG2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并对体外释放进行研究.结果:药物包封率51.43%,平均粒径100nm,体外释放在0.5h达到30.74%,12h累积释放达到60.49%.结论:采用逆向蒸发合并醋酸钙梯度法以可制得包封率高、粒径小的脂质体,同时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作者:王佳瑜;朱慧;万晓晨;王俊梅;马英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脾虚湿热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病机,湿热下注是糖尿病足发病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临床上采用健脾、清热、祛湿等方法,可以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患者及早采取健脾祛湿,养阴清热的措施,可以避免湿热下注,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孙文亮;左艳敏;于红俊;刘玉斌;陈景丽;郭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喘息型)作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种之一,特别是西北高寒地区,发病率、死亡率逐渐增加,其反复发作和不可逆的气道损伤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治思想,以及“从肾论治”的理念,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金虎;刘杜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是以进行性加重为主的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刺激性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低氧血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间质性肺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目前西医治疗首选激素,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在研究肺间质纤维化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中医上讲“肝主疏泄气机”又讲“百病生于气”,故而可以说“百病生于肝失疏泄”.对肺间质纤维化早期的病机从“肝失疏泄”方面进行探讨,从肝的角度浅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作者:王玉冰;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针刺老年大鼠关元、足三里穴,观察老年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的影响,为针刺在临床延缓衰老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用清洁级22月龄Wistar老年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老年针刺组密波组10只、疏波组10只、疏密波组10只和老年对照组10只,10月龄青年雄性大鼠10只为青年对照组.两组分别用电针不同波形刺激关元、足三里穴干预后检测NO、SOD、MDA变化.结果:老年针刺组脑组织中NO含量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SOD的活性升高,MDA含量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对照组、老年针刺组脑组织NO含量低于青年对照组,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老年大鼠关元、足三里穴提高了脑组织中NO含量,提高了SOD的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从而延缓了脑组织的衰老进程.
作者:陈英华;苏晓庆;杜文秀;魏巍;刘思文;秦瑞奇;洪霞;姜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及谷维素片口服;观察治疗后两组失眠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显著.
作者:佀雪平;吕文静;陈晶晶;关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通过对蒙医学和中医学病因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者病因理论在实践中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形态.作为传统医学理论,其认识方法和认识特点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差异仍是明显的.
作者:王晓华;宝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文献研究发现,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进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并且脑白质病变性的发病进程快慢与发病早期的变化有着重要关系,可以对整个疾病的进展速度做出判断.MRI上以斑点状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为慢速进展趋势,而斑点状区域逐渐融合为带状区域,说明白质变性速度开始加快,这种融合趋势在病变早期变化往往进展迅速.调查发现,脑白质病变量增加,每年可发现多达1/4的受试者有斑点状区域融合.脑白质疏松症进展程度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但这种关联性是复杂的并且受其他病理因素影响如脑萎缩.针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认知障碍的方式,传统针刺研究对认知障碍有着良好地疗效,但针刺对认知障碍的疗效评估缺少可视客观化的标准.本文对缺血性脑白质变性进行文献综述,希望对针刺干预治疗LA和认知障碍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估有所帮助.
作者:李丹;王中鹏;周培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西方子明堂灸经》是一部较为详尽、系统的专论灸法的古代医著,其灸法内容具有体例独特、图文并茂,承前启后、博采众长,专论灸法、灸治面广等特点,在针灸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其特殊的学术特点做一简析.
作者:何亚敏;刘密;李铁浪;常小荣;阳晶晶;谢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著作,是体现当时高医学水平的经典专著.后世医家在仲景辨治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其中作为八法之首的汗法在《伤寒论》中应用颇多.本文就《伤寒论》中体现仲景汗法应用的方剂做区分总结,并简要归纳仲景汗法用药规律.
作者:石晓理;邹旭峰;郁保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黄芩苷凝胶对大鼠糖尿病肾病伴牙周病的疗效.方法:将6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黄芩苷凝胶组,模型对照组和黄芩苷凝胶组采用单侧肾切除、牙周结扎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以建立糖尿病肾病伴牙周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黄芩苷凝胶组用黄芩苷凝胶注射于该组大鼠第一磨牙牙周袋内.4周后,麻醉下截取包括实验区磨牙上颌骨,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组织用10%的甲醛固定、15% EDTA脱钙30天,常规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包埋,颊舌向制作5μm的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结束后,组织学观察,黄芩苷凝胶组牙龈指数和牙龈萎缩均低于模型对照组,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苷凝胶对糖尿病肾病伴牙周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于胜利;李丹;赵雯雯;付正国;邹明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关通舒胶囊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早期骨性关节炎患者160例,分为3组.研究组口服关通舒胶囊,0.8g/次,3次/天,疗程4周,同时口服乐松,60mg/次,1次/天,服7天.对照1组口服乐松,60mg/次,1次/天,服7天;对照2组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mL,1次/周,连续5次.结果:平均起效时间与对照1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明显短于对照2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4.64%,对照1组总有效率72.55%,对照2组总有效率96.23%,研究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5),与对照2组效果相当(P>0.05).结论:口服关通舒胶囊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组相当,更具有起效快、患者接受易于的优点.
作者:张喆;蒋阅;陈江华;闻久全;朱明义;王克琦;张博策;王俊丰;于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李雅琴系浙江省名中医,笔者在跟师过程中,总结其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经验,李师认为老年心力衰竭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五脏同病,多脏虚损.早期多为心气虚或心肺气虚;中后期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终导致心阳虚脱.其病理产物为水饮、瘀血.治疗以补益心肺、温补脾肾、回阳救逆、活血通脉、利水逐饮为基本法则.
作者:程时杰;李雅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通过对慢性肾脏病相关文献的疏理,分析传统医学对该病的认识,从中医脏腑的生理病理角度出发,探讨各脏腑与慢性肾脏病发生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响波;于妮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仲师《伤寒论》中对咳喘的论述颇多,治则多审因论治,不拘一方一法,组方遣药,法度严谨.主用汗、清、下三法,其中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法,解肌祛风、降气定喘法,发汗解表、温化水饮法;清热宣肺,清气分热、滋阴生津法,清热透表、坚阴止利法;攻下实热、荡涤燥结法.笔者深感“仲景组方,用之对证,无不桴鼓相应”.
作者:王国琴;崔金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麻黄总多糖及均多糖ESP-B4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有效的控制麻黄多糖质量提供科学有效依据.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麻黄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490nm.采用HPLC-ELSD法测定均多糖ESP-B4的含量,使用日本ShodexTM sugar KS-805+KS-G色谱柱,流动相:超纯水,柱温25℃,流速0.5mL/min,蒸发光检测器参数为漂移管温度116℃,载气流速3.3L/min.结果:麻黄总多糖及均多糖ESP-B4分别在6.25 ~ 100μg(r=0.999 8,n=5),2~12μg(r =0.999 8,n=6)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68% (RSD=1.73%),99.655%(RSD=2.9%).结论:本实验采用的方法简便,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靠,为麻黄总多糖中均多糖ESP-B4含量测定提供了一个新的定量方法,同时为麻黄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冯健;王秋红;匡海学;夏永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山豆根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山豆根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此现对该药的生物活性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山豆根提供参考.
作者:张艳;石玉生;陈淼;唐志国;陈效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毛脉酸模(Rumex gmelini Turcz.)内生真菌RGT-S4的生长曲线及菌丝体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液体培养法对毛脉酸模内生真菌RGT-S4的生长曲线进行研究,同时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液相等方法对其醇提物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NMR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佳生长天数为7天;同时分离到3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甘露醇(Ⅰ)、D-果糖(Ⅱ)、L-2-O-甲基-手-肌醇(Ⅲ).结论:对其生长天数进行研究,以优化其培养条件,同时以上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毛脉酸模内生真菌RGT-S4菌丝体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星星;王振月;王博;卫丽曼;郑成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调气通腑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5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调气通腑针刺组和生血通便颗粒冲服治疗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便秘临床症状积分;观察治疗后1周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后2周的远期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便秘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两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调气通腑针刺法及生血通便颗粒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但调气通腑针刺法远期疗效更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任珍;吴清明;李丹丹;刘未艾;李向荣;林旭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