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口腔医学杂志

上海口腔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6-7248
  • 国内刊号:31-1705/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61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
  • 口腔科学
上海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2期文献
  • 粉末冶金制作钛合金试件的力学性能测试

    目的研究真空烧结粉末冶金法制作钛合金试件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真空烧结粉末冶金法制作钛合金试件,测试钛合金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弯曲强度.结果在100~300MPa范围内,烧结体的抗压强度为111~921MPa,随着成形压力的增大,烧结体的抗压强度增大;采用的3种钛粉末粒度对烧结体的力学性能没有影响;钛粉镀铜镀锡组烧结体的抗压强度较其它粉末配方组大.在150~250MPa范围内,烧结体的三点弯曲强度为102~183MPa,弯曲弹性模量为12193~26630;不同配方组的烧结体弯曲强度有差异(P<0.05),而弯曲弹性模量无差异(P>0.05).结论钛基金属粉末的配方及成形压力对烧结体的力学性能有影响,对钛粉进行化学镀铜镀锡处理是改善钛粉的压制性能、烧结性能,提高烧结体力学性能的理想方法.

    作者:巢永烈;丁旭艳;梁星;韩晓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细胞凋亡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骨折愈合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发生及意义.方法建立颌骨骨折模型,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酶(TdT)介导的dUTP-X切口末端标记(NUNEL)法,原位观察骨折愈合不同时期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整个愈合过程中,均可见凋亡细胞,而膜内骨化期(第5d)和软骨形成期(第11d)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骨折愈合过程伴随凋亡的发生,通过凋亡机制控制细胞的数量和清除无用的细胞,以利于组织的正常修复.

    作者:司晓辉;金岩;杨连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下颌骨各部位曲面体层影像放大率的定量分析

    目的研究下颌骨各部曲面体层影像的放大率.方法 50个下颌骨标本,在标志点上嵌入铅粒,进行曲面体层投照.测量片上各测量点间的距离,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TROPHY XL-90C机器下颌骨影像平均放大率为1.22,横向平均放大率为1.14,纵向平均放大率为1.29.横向放大率以体部为大(1.24),颏部小(1.08);而纵向放大率各部位较相近(1.28~1.30).各部位纵向放大率大于其横向放大率.结论下颌骨各部位影像放大率的确定,可为确定下颌骨病损大小和牙种植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作者:陈建国;刘兴坤;顾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以前颅底长度评价前牙反的骨性机制

    目的探讨前颅底长度的稳定性及其评价上下颌骨骨性结构发育状况的价值.方法采用83例安氏Ⅲ类前牙反者的头颅侧位定位片,对相关角度、前颅底长度、上下颌骨长度及前颅底长度与上下颌骨长度的比例进行测量,根据正常标准分析前牙反者在替牙期组和恒牙期组的颌骨发育改变.结果前牙反组前颅底长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其前颅底长度、上下颌骨间的比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根据前颅底长度评价上下颌骨发育状况,前牙反可分为上颌正常、下颌过长,上颌不足、下颌正常,以及上颌不足、下颌过长3种骨性结构,其中下颌过长为主要因素.结论前颅底长度稳定,用其参考评价上、下颌骨的发育状况,分析反的骨性结构机理,具有更个体化、更准确的优点.

    作者:梁芮;李加志;辜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TNP-470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TNP-470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M)的增殖抑制效应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四氮唑盐还原法(MTT法)和台盼蓝拒染法,检测药物对ACC-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梯状条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峰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MTT法和台盼蓝拒染法显示,TNP-470对ACC-M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0.68μg/ml和46.38μg/ml;实验用药组荧光染色观察到细胞呈现凋亡特征,DNA电泳显示典型的梯状条带;流式细胞术检查有明显的凋亡峰出现,细胞周期主要阻滞在G2/M期;实验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NP-470对ACC-M细胞体外直接杀伤作用不明显,但可诱导ACC-M细胞体外凋亡,诱导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邓永强;邱蔚六;何荣根;林国础;陈万涛;周晓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Nd:YAG激光照射后封闭治疗老年人早期根面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对老年人早期根面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0岁以上病人的早期根面龋离体牙若干颗,分别用不同功率Nd:YAG激光照射龋损部,然后用光敏窝沟封闭剂封闭,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见早期根面龋呈蜂窝状或蚕蚀状,Nd:YAG激光照射后呈熔融状,封闭后根面龋损区表面光滑.结论 Nd:YAG激光照射后封闭是治疗早期根面龋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管志江;朱命炜;刘振卿;张学云;朱雪华;谭成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前牙修复体形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前牙冠桥修复体形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增进医、患、技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前牙修复体的美学质量.方法采用数码相机采集图象,采用空间域方法、邻域平均法、图像平均法和图像平衡法等进行图像预处理;建立样本牙形库,通过对样本牙、缺失牙的特征选择、提取和排序,运用计算机基于串-并方式的三层可调隐单元模糊神经网络法,结合医生、患者的意见,进行前牙修复体计算机的形状自动设计和手动个性化设计.结果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对前牙各种不同缺失与缺损临床病例86例进行设计,医生、患者共同参与设计形状,打印制作配方,形状匹配效果满意.结论实现了修复体形状的计算机自动匹配和个性化设计,促进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

    作者:王远勤;王臻;于蜀良;廖府明;白春明;任立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毫米波联合放射对人舌鳞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

    目的观察毫米波联合放射对Tca8113细胞集落形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高低功率密度毫米波联合60Coγ射线辐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悬液,3周后观察细胞集落形成抑制率,24h后行电镜检查.结果各实验组细胞集落形成率均有显著下降(P<0.001);集落形成抑制率高功率密度组高于低功率密度组(P<0.05或P<0.01);长照射时间组高于短时间照射组(P<0.05);先后放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高于单纯毫米波照射组和单纯放射组(P<0.001或P<0.05).扫描及透射电镜下分别见细胞表面损伤性改变,内部结构退行性变化.高功率密度组改变程度较低功率密度组严重.结论毫米波辐射能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并造成细胞表面形态及内部结构的改变.

    作者:唐友军;王中和;周晓健;何荣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颞下颌关节结构形态的测量分析

    目的了解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形态,研究咬合运动与关节形态之间的关系,为关节镜手术时确定手术范围以及手术部位与邻近解剖标志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解剖测试7具尸体颞下颌关节髁突和关节窝的大小,前、后斜面斜度,髁突附带关节盘时的斜度,以及关节上腔前后隐窝壁之间的距离和分别至耳屏后缘中点的距离,分析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形态.结果测得髁突、关节盘、关节窝、关节上腔与邻近解剖标志之间关系的参数值.结论 (1)髁突通过关节盘与关节窝相协调吻合,并增大前斜面斜度,使运动中的髁突在骨性结构不深的关节窝中趋于稳定;(2)髁突横嵴有一定成角,使髁突在侧向运动中可以与关节窝形成类似点面接触,而具有灵活性;(3)关节上腔前后隐窝壁之间距离,以及与耳屏后缘中点,外耳道软骨的距离,关节窝大小对颞下颌关节内窥镜术者掌握好穿刺深度、范围和方向都是重要的参数;(4)颞下颌关节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处于不断的改建状态.

    作者:向喜林;陈仪;戴其昌;陈敏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JJ-磁性固位体金属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目的了解JJ-磁性固位体金属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选用细胞毒性试验、口腔粘膜刺激试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溶血试验、致敏试验、Ames试验等6个试验,分别对JJ-磁性固位体金属材料的毒性、致敏性和致突变性进行研究测试.结果细胞毒性试验显示,试验组毒性分级为Ⅰ级;口腔粘膜刺激试验,试验组无论肉眼观察还是组织切片,均与阴性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试验组属于无毒类;溶血试验的试验组溶血率为0.45%;致敏试验显示试验组不引起致敏反应;Ames试验的试验组在各剂量组对TA97、TA98、TA100、TA102的回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变数相近,无致基因突变作用.结论 JJ-磁性固位体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张富强;曹洪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两种干扰素抗Tca8113、ACC-M体外增殖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干扰素α和干扰素γ分别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和腺样囊性癌(ACC-M)直接抗癌作用及抗癌特异性.方法采用MTT法和集落法(HTCA),分别检测两种干扰素对Tca8113、ACC-M及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1000U/ml干扰素α、干扰素γ对Tca8113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5.4±4.1)%,(45.9±5.4)%;集落形成抑制率分别为(52.0±2.9)%,(54.6±4.1)%;对ACC-M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3.1±2.1)%,(26.5±1.3)%;集落形成抑制率分别为(26.2±2.0)%,(27.3±1.8)%.两种干扰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细胞系(株)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0U/ml干扰素α、干扰素γ对L929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9±1.1)%,(4.1±0.7)%,与Tca811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干扰素均有较好的抗癌作用特异性.结论干扰素α、干扰素γ对舌鳞状细胞癌有较强的直接抗癌作用和较好的抗癌特异性,但对腺样囊性癌抑制作用不明显.

    作者:林李嵩;林国础;陈万涛;周晓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牙周膜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PDLC)的增殖、DNA合成状况的变化.方法以常规体外组织块细胞培养法获得PDLC,采用MTT法和3H-TdR掺入法测定bFGF对PDLC的影响,实验结果A值和CPM值经方差分析.结果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bFGF能显著提高PDLC的增殖活性及DNA合成,其效应随bFGF浓度增大而增大,1 000ng/ml范围内未见抑制现象,大效应一半的浓度约为100ng/ml.结论 bFGF能促进PDLC增殖及DNA合成,可望在牙周再生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韶君;梁益慧;杨丕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成熟狗牙深低温保存延期再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被长期冻存的成熟狗牙在再植后的牙根愈合情况.方法成熟狗牙在根管充填后被拔除,采用Schwartz的牙周膜冻存法,分别保存1周、3月,牙被再植8周后取出标本,用5%甲酸脱钙,横断切片,HE染色,参照Andreasen的方法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冻存1周组牙周膜愈合的百分比为66.53%,低于即刻再植组者(85%),无显著性差异(P>0.05);冻存3月组者为50.3%,与即刻再植组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人体角膜、皮肤、胰岛等组织一样,人体牙周膜也可以被长期冻存,并且再植后获得愈合;但新制备的牙槽窝-定程度上影响牙周膜愈合.

    作者:殷立行;潘可风;王丽;王吉拉;杨俊道;葛培岩;王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消旋聚乳酸膜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学评价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方法,评价国产可降解消旋聚乳酸(poly DL-lactic acid,PDLLA)膜的组织反应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将国产可降解PDLLA膜和不可降解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膜分别植入大鼠背部两侧皮下组织中,分别于第1、2、4、8、12周5个时段于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反应.结果两种材料周围的组织反应均类似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异物巨细胞浸润为主的非特异性异物炎症反应;PDLLA膜周围的纤维包膜比较疏松,4周后膜周围的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轻;ePTFE膜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异物巨细胞存在的时间较长.结论国产PDL-LA膜具有较轻的组织反应和较理想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刘晓峰;束蓉;李超伦;田臻;沈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埋伏多生牙囊变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目的通过100例埋伏多生牙的临床与病理分析,寻找埋伏多生牙囊变的规律及与错畸形的关系,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X线检查、术中所见及病理细胞学变化的对照,为诊断埋伏多生牙囊变提供依据.结果 100例埋伏多生牙中,经X线检查发现66%的病例多生牙冠部有不同程度的圆形透光阴影,而病理证实有囊变的仅为35%.结论本组埋伏多生牙有囊变的占相当大比例.因此对确定为埋伏多生牙的患者,如有手术适应证,应早期拔除.

    作者:沈文杰;沈怡珉;查振;周怡天;徐培成;宋涛;吴玉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舌与下颌总义齿稳定性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舌形态及功能运动与下颌总义齿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总结157例牙槽嵴中、重度萎缩的下颌总义齿修复病例,其中正常舌139例,肥大舌11例,巨舌症2例,后缩舌5例.通过制作带有舌定位柄的个别托盘,限定舌运动范围,取好合适的舌印模位;测定垂直距离时,前蜡堤稍有间隙而不接触,平面以下颌为基准,排牙时先排下颌,后确定下颌平面在正常息止位时,位于舌侧缘下2~3mm.结果初戴和戴后1月、6月、la进行复查,148例病人均能使用义齿,舌活动自如,舌与义齿比较协调,发音好、讲话清楚,义齿在口腔中不移动,功能恢复满意.3例肥大舌、2例巨舌症、2例后缩舌、2例下颌骨牙槽嵴重度萎缩者,粘膜薄易破损,修复后效果不理想.结论舌的解剖形态及功能运动对下颌总义齿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作者:江继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上皮异常增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口腔粘膜常见斑纹类疾病与上皮异常增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粘膜科306例口腔粘膜常见斑纹类疾病的上皮异常增生发生率,并比较几种常见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的上皮异常增生发生率;观察其中30例作过2次以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病例经过治疗后的发展趋势.结果赤斑、白斑、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的上皮异常增生发生率分别为100%、56.43%、20.83%和13.64%,经统计学分析,白斑和赤斑的上皮异常增生发生率明显高于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30例作过2次以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病例中,轻度异常增生和中度异常增生的癌变率和逆转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支持白斑和赤斑为癌前病变,扁平苔藓是否为癌前病变尚处于争论阶段.

    作者:陆志英;乐福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SJ-1型插销式附着体可摘义齿的咀嚼效能分析

    目的对戴有SJ-1型插销式附着体义齿的患者进行咀嚼效能的测试分析.方法选择16例末端游离缺失患者,用SJ-1型附着体义齿修复后,采用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能,并与正常组及戴传统义齿者比较.结果 16例患者初戴附着体义齿1周后吸光度均值为0.876,3周后为0.859,1月后为0.985,无显著差异.与正常牙列者吸光度均值比较,P>0.05;与戴传统活动义齿者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SJ-1型插销式附着体义齿比传统的可摘义齿能更好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

    作者:董竑斌;张富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银汞合金充填对机体神经系统影响的调查

    目的了解银汞合金充填对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WHO NCTB和神经行为调查表,对银汞充填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银充>20a组数字跨度、数字译码得分明显低于银充1~20a组;认为自己有‘记忆力减退'者,银充>20a组明显多于银充1~20a组,提示长期接触汞合金与人群记忆力下降有某些内在关系.而19~29岁,30~39岁数字跨度,30~39岁数字译码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汞合金对记忆力并无不良影响.错误点数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银充>20a组出现‘动作不灵活'者显著多于银充1~20a组.但同时,30~39岁,40~49岁两个年龄段,实验组正确点数和总点数得分也较对照组高,故不能确定汞合金对运动神经有负面影响.结论目前尚不能认为银汞合金充填对人体神经系统有影响.

    作者:孙韶波;梁景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用金水宝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金水宝治疗口炎型及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作用.方法将口炎型及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局部治疗的同时服用金水宝3疗程;对照组仅作局部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及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金水宝对口炎型及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俞希;张吉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牙分隔术在下颌磨牙髓底穿孔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牙分隔术对髓底穿孔的下颌磨牙进行保存治疗.方法对28例髓底穿孔的下颌磨牙进行根管治疗后,行牙冠的颊舌向牙分隔术,在近远中根管内各形成一个金属基桩,再通过两个联冠来恢复其面的解剖形态与咬合关系.结果治疗成功29例,成功率为96.4%.结论采用牙分隔术保存髓底穿孔的下颌磨牙,其疗效良好.

    作者:颜培德;王风;夏文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方丝弓配合高位J钩牵引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

    目的探讨高位J钩牵引在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评价7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应用高位J钩牵引的疗效,并作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高位J钩牵引能有效地牵引尖牙,内收前牙和保护支抗,抑制上颌前下方生长和控制下颌旋转.结论 J钩牵引能有效地配合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 ,其力系尤其对改善异常生长型有利.

    作者:唐国华;曹惠菊;潘晓岗;吴建琳;查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瓷贴面与瓷聚合体贴面的色泽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瓷贴面与瓷聚合体贴面两种方法的色泽效果.方法对20例四环素牙患者的160颗患牙,采用间接瓷贴面法及瓷聚合体贴面法进行遮盖粘贴,用ShadeEye-EX电脑色泽测定仪进行色泽测定.结果瓷聚合体贴面粘结后的色泽有40%的色相偏差.结论瓷贴面遮色效果理想,无明显色相偏差;而瓷聚合体贴面存有色相偏差,但由于其成本较低,技工操作简便,仍适于临床治疗轻、中度四环素牙患者.

    作者:徐维宁;岳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82例逆行性牙髓炎综合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逆行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法,提高逆行性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根管治疗的同时结合牙周治疗,对82例逆行性牙髓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随防1/2a、1a、2a,有效率分别为85.3%、73.2%、61.0%.结论逆行性牙髓炎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彻底的综合治疗,同时需注重治疗后的复查复治.

    作者:王金生;徐俊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微波对离体牙牙髓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波对牙髓活力损伤的阈值.方法将60颗活髓离体牙,采用不同微波频率进行辐射,然后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40W微波频率辐射,未引起牙髓的不可逆变化,在牙本质暴露处40W微波频率加用氟化钠甘油糊剂效果佳.80W微波频率可见牙髓组织坏死.结论微波在一定的频率及条件下对牙髓活力无明显影响,微波协同氟化钠甘油糊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是有效的脱敏手段之一.

    作者:种明媛;黄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复方碘仿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复方碘仿糊剂与Ca(OH)2、甲硝唑和地塞米松配伍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将复方碘仿糊剂与Ca(OH)2、甲硝唑、地塞米松三种药物按不同的配伍分成4组,分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将临床治愈时间作统计分析.结果复方碘仿糊剂与Ca(OH)2、甲硝唑、地塞米松配伍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复方碘仿糊剂或复方碘仿糊剂+Ca(OH)2组.结论复方碘仿糊剂与Ca(OH)2、甲硝唑、地塞米松间并无配伍禁忌,该4种药物合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有协同作用.

    作者:谢静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骨膜下浸润麻醉牙髓切除(断)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上下颌牙牙髓切除(断)术麻醉效果更好,更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对3767例上下颌牙骨膜下浸润麻醉作牙髓切除(断)术.其中乳牙、上颌牙、下切牙,与相同数量同名牙在骨膜上浸润麻醉切髓作比较;下尖牙及双尖牙与相同数量同名牙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切髓作比较;下磨牙与相同数量同名牙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切髓作比较.结果乳牙、上颌牙、下颌前牙及双尖牙骨膜下浸润麻醉切髓时基本无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下磨牙骨膜下浸润麻醉总有效率低于神经阻滞麻醉.结论乳牙、上颌牙、下前牙及双尖牙采用骨膜下浸润麻醉、下磨牙采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作切髓术麻醉效果较理想.

    作者:唐寄萍;查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30例即刻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体会

    处于拔牙后等待伤口愈合过程中的患者,面部外形变得苍老,发音、咀嚼功能明显下降,往往要求医生能尽快给予义齿修复.作者近5a通过对30例牙列缺失患者作即刻全口义齿修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随机选择门诊全口牙列缺失患者18例,单颌牙列缺失1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共计30例.患者年龄46~66岁,平均55.8岁.1.2 材料 采用贺利氏-上海齿科材料厂生产的热固化塑料粉、液.

    作者:屠兆京;王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广德县2134名小学生错畸形的调查

    对安徽省广德县城关镇所属4所小学的2134名学生的牙系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本地区少儿错畸形的患病率及错类型,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 2134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109人,女性1 025人,年龄7~14岁.1.2 方法 室内自然光线下进行检查,记录检查结果.1.3 错标准[1] 按其临床表现分为:牙拥挤、个别牙错位、深覆、上牙前突、反、对刃、开 .对复合型错择其严重者统计.

    作者:王毅;卢庆平;徐明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二次手术结合正畸牵引治疗含牙囊肿

    含牙囊肿亦称含牙滤泡性囊肿,其发生是由于牙冠与缩余釉上皮之间积聚囊液而成.国内报道其发生率约为牙源性颌骨囊肿的28.8%[1],患者常因伴有恒牙的缺失,影响面容就诊.常规采用含牙囊肿摘除术,术中须将埋伏牙拔除,术后再作义齿修复缺牙间隙,给患者带来不便.作者采用二次手术结合正畸牵引治疗以保存患牙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海峰;陈凤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昆明山海棠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25例报道

    目前临床上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治疗尚无理想方法,复发率很高.昆明山海棠具有激素样作用,是较强的免疫抑制剂,可与激素合并用药,或逐渐减少激素用量而达到治疗目的[1].本文介绍昆明山海棠分别与确炎舒松、中药方剂和左旋咪唑合并治疗25例糜烂型OLP的经验.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 1996年2月~1998年6月口腔门诊糜烂型OLP病人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34~57岁,病程6月~10a.糜烂充血面积至少有一处1.5cm2以上,复发间隔时间平均(4±1)周.发病期间无受孕及需生育者.6周内未接受免疫治疗.

    作者:朱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曲面断层摄影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曲面断层摄影已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它具有操作简便、检查范围广和低放射剂量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像放大失真、总体清晰度差、准确率低等缺点.作者综述了曲面断层摄影的应用现状,并就其价值作一简单评价.

    作者:徐袁瑾;沈国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自由基与退行性颞下颌关节病

    退行性颞下关节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新的研究表明关节中的损伤性自由基的积聚,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组织损害的分子过程是引起退行性颞下关节病的主要机制,本文对颞下颌关节中自由基的结构特性,产生途径及作用过程作一综述.

    作者:郑培惠;王佩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面部软组织的三维测量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目的开发一套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系统,以融合测量与图像技术作为一种客观的手段,协助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方法利用2个CCD摄像头、识别标志点的实时硬件以及测量软件,集成一套三维测量系统.结果该系统能对面部软组织进行高效、简便的三维测量,而且对受检者无损伤.结论本系统是获取面部三维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传统测量方法是个很好的补充.

    作者:胡哲雄;罗建平;陆尔奕;邓雁萍;李保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目的检验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系统的技术可靠性.方法以石膏头像为研究对象,用系统在15种不同条件下测量模型面部9个点至鼻根点的距离,以用游标卡尺得到的测量结果为评判标准与前者比较.结果两者的平均差值为1.21mm,误差率为2.08%.模拟头位变化的8种状态中,仅在右转10°时与标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系统的测量误差达到人体测量手册的要求.

    作者:胡哲雄;罗建平;陆尔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面部软组织的三维测量分析

    目的研究操作者确定标志点的可重复性,并获取一批恒牙初期少年的面部测量数据.方法由同一名操作者在对8名男性完成采像后擦去标记,进行重新定点测量,比较14个标志点至鼻根点空间线距的前后结果.对20名恒牙初期少年进行面部软组织的三维测量.结果前后2次定点测量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恒牙初期少年各测量项目的性别比较中,17个有差异者主要集中在与下面高相关的项目上.结论本研究所选用的标志点有明显的解剖特征,操作者能较好地掌握定点标准.本实验对恒牙初期少年的测量结果也符合上述生长规律.

    作者:胡哲雄;罗建平;陆尔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上海市幼儿猛性龋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幼儿猛性龋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现况调查基础上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与幼儿猛性龋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猛性龋的危险因素有:过多摄入致龋性食物习惯和奶瓶喂养时牛奶中加糖;随着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增加,患猛性龋危险性也增加.结论过多摄入致龋食物的不良习惯和婴儿时喂养方式不当,是幼儿猛性龋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叶玮;冯希平;刘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Internet上的口腔医学及相关学科电子期刊

    电子期刊具有经济性、及时性、方便性等许多优点,而且许多为免费共享性质,可以查阅期刊的目录、文摘或全文.许多书本式期刊(其中有不少核心期刊)也相继上网,如能充分利用这部分信息资源,定会从中得到帮助和裨益.以下对Internet上的口腔科及相关学科电子期刊作一简介.

    作者:杨子惠;孔进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含过氧化物牙增白剂的安全性

    过氧化物用于牙增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牙医师指导在家使用的牙增白剂则始于1989年,因其效果显著、使用方便以及费用低廉,家用牙增白剂迅即成为增白牙常用的方法之一.近10余年来,对家用牙增白剂的效果并无异议,但对其安全性问题则-直有所争议.牙增白剂常用的有效成分是过氧化氢和过氧化脲,后者经降解形成过氧化氢和尿素.对牙增白剂安全性问题的争议主要为过氧化物所产生的自由基可损害细胞,进而造成病变.本文分析讨论有关过氧化氢和含过氧化物牙增白剂安全性的主要文献,综合过氧化氢毒理学方面的科学资料,以及10余年来对家用牙增白剂安全性的研究结果,证明在牙医师指导下,病人在家合理使用含10%过氧化脲的牙增白剂无不良后果,但是滥用牙增白剂或使用劣质产品则可对牙造成损害.此外,某些牙着色或变色的原因需由牙医师方能得到正确诊断.因此,家用牙增白剂应在牙医师指导下使用,如此可得到佳效果而避免不良后果.

    作者:李一鸣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