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医学杂志

上海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9934
  • 国内刊号:31-1366/R
  • 影响因子:0.58
  • 创刊:1978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国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上海医学杂志   1999年8期文献
  • 急性重症胰腺炎犬胰组织P-选择素表达的变化

    目的研究实验动物急性重症胰腺炎时P-选择素的表达变化,拟进一步阐明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制备犬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取胰组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P-选择素的表达,并经图像扫描作量化处理.结果正常胰组织中P-选择素几乎无阳性表达,而急性重症胰腺炎时其表达呈大幅度上调,为(30.76±7.47)%,且发现中性粒细胞胞浆P-选择素呈阳性表达.结论 P-选择素参与并介导了炎症反应,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中是导致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提出了中性粒细胞可能存在自身激活的初步观点.

    作者:诸琦;徐家裕;袁耀宗;储谦;程齐俭;黄晔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肠道血管畸形所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肠道血管病变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例肠道血管病变所致的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行肠系膜上动脉(SMA)造影24次,第一次SMA造影发现肠道血管病变者为88.2%(15/17).9例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者共行15次手术,其中3例行2次手术,1例行3次手术.后手术方式: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空肠部分切除术4例.结论选择性SMA造影是诊断肠道血管畸形所致出血的佳方法,在急性大出血时可作为首选.术中仔细探查,配合内窥镜检查和美蓝定位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吴志勇;焦哲;陈治平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连续43例符合WHO制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在一般常规应用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每天静脉滴注尿激酶50万U,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心电图变化.结果在溶栓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心电图相应导联的变化均示显著改善.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作者:江蓓湖;欧少君;尚孝堂;陈荣康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Bcl-2和P53蛋白在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Bcl-2和P53蛋白在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1月到1997年12月胃肠道MALT淋巴瘤24例,行常规HE和LSAB法免疫组化染色,DAB染色,苏木素复染.结果 24例均为B细胞型MALT淋巴瘤,属低度恶性16例(占66.7%),高度恶性8例(占33.3%).Bcl-2表达阴性16例,阳性8例.P53蛋白表达呈阴性和阳性者各12例.Bcl-2在低度和高度恶性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在不同预后患者中的表达均有差异.P53则均无差异.结论 Bcl-2对判断胃肠道MALT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和预测预后均有帮助.P53表达与胃肠道MALT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和是否伴有淋巴转移均无关.

    作者:倪醒之;殷晓璐;吴志勇;陈治平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之间的关系,探讨Hp的致病性.方法我们对经胃镜检查证实的245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63例消化性溃疡患儿胃镜取材做Hp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学检查及血清Hp-IgG抗体测定.结果在56例十二指肠溃疡中Hp感染率为83.93%,7例胃溃疡为28.57%,22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为49.11%,1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为90.01%,其中33例慢性活动性胃炎为96.97%,轻度胃炎为32.70%,中度胃炎为83.78%,而10例正常胃粘膜者无1例发现Hp.结论 Hp感染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活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

    作者:许春娣;苏林;陈舜年;徐家裕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大鼠实验性门脉高压循环动力状态及一氧化氮的改变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门脉高压性胃病中的作用.方法用60%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制造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模型;应用57Co核素标记微球检测肝硬化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应用还原型辅酶Ⅱ-黄递梅(NADPH-d)组化染色观察肝硬化大鼠胃壁一氧化氮合酶(NOS)分布;应用荧光法测定血清NO含量.结果肝硬化大鼠均伴门脉高压,且全部出现高动力循环状态;肝硬化大鼠胃粘膜NOS呈阳性反应,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一氧化氮可能参与肝硬化血流动力学异常及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致病机制.

    作者:黄颖秋;萧树东;张德中;莫剑忠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骨代谢和骨密度改变

    目的研究甲亢病人的钙磷代谢、骨代谢和骨密度改变及机理.方法对38例甲亢病人治疗前后用单能CT(SEQCT)测定骨密度(BMD)变化,用双抗体法测定血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骨钙素(BGP)和尿脱氧吡啶酚(DPD)排泄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BMD明显降低[男(120±8)mg/cm3HA,女(114±7.2)mg/cm3HA]治疗后都恢复正常.血BGP男性从(15.2±7.9)μg/L下降到(7.5±2.8)μg/L(P<0.05),女性从(16.4±7.1)μg/L下降到(6.8±2.1)μg/L(P<0.01).血CICP男性从(185±23.5)ng/ml下降到(70±10.4)ng/ml(P<0.05),女性从(164±16.2)ng/ml下降到(69±9.2)ng/ml(P<0.05).尿D.P.D男性从(13.7±2.5)nM/mM下降到(3.4±1.0)nM/mM(P<0.01),女性从(14.6±2.3)nM/mM下降到(4.5±1.2)nM/mM(P<0.01).结论甲亢病人由于高水平甲状腺素的作用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造成骨密度下降.并随着甲亢控制而好转.

    作者:杨裕国;夏宗蔚;林东平;张兴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

    目的讨论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有下列临床表现:1、大多数病人(78.2%)的年龄在54岁以上.2、常见部位在回肠.3、腹痛、消瘦和贫血为主要症状.4、术前病程较长.5、5年生存率为33.33%.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很少见,因症状无特异性易延误诊断.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消瘦和贫血要想到小肠恶性肿瘤的可能.低张小肠钡剂造影、CT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尽可能选择根治性切除术.早期诊断,切除彻底可提高5年生存率.

    作者:沈定丰;张一楚;杨勇;张勇;施伟斌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的定量测定

    目的测定放射性核素标记单克隆抗体(McAb)的含量.方法应用标记的McAb与靶细胞抗原的结合试验,采用平衡方程式T/B=1+1/(Ka.C)+T/C.Ka,T,B,C分别是结合常数,总的McAb的浓度,结合的McAb的浓度及恒定靶细胞抗原的浓度.结果实验数据说明T/B对T有极明显的直线相关性.通过直线回归分析,可计算出直线方程.直线与T/B轴相交点的T/B值的倒数是标记的免疫反应的活性部分.用恒定的标记McAb浓度和不同的未标记的McAb代替T,实验结果仍表现T/B与未标记的McAb呈明显的直线相关性.此直线与免疫反应活性部分的倒数T/B值直线的交点到T/B轴的距离就是标记的McAb的实际浓度.结论本实验方法对放射性核素标记McAb的定量测定是可行的.

    作者:苗积生;沈毅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

    对幽门螺杆菌(Hp)的研究表明,它在各种胃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质,然而其确切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1].

    作者:李志芳;林庚金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胸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例

    患者,女,64岁,因发热、咳嗽9天,伴胸痛2天,拟诊右肺支气管肺炎于1996年3月26日收治入院.患者于3月17日出现畏寒,发热伴寒战,全身肌痛,并有间断性咳嗽,咳少量黄绿色粘液痰.体温38.2°~39℃,予抗感染及退热药治疗效果不佳.胸片显示两肺野可见数个大小不等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以右肺野为著,提示两肺肺炎.

    作者:周道银;姜爱琴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再生障碍危象一例

    患者,男,70岁.咽痛伴发热10天,10天前因受凉、体温38°C,全身酸痛,抗炎治疗,未见好转而入院检查,体温38.3°C,脉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10kPa,白细胞1.1×109/L,嗜中性粒细胞63%,红细胞2.2×1012/L,血小板73.0×109/L,血象示三系减少.

    作者:何毅;胡永伟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大面积、重症急性心肌再梗死抢救成功一例

    本文报道1例大面积、重症急性心肌再梗死抢救成功的经验.魏××,男,54岁,于1995年1月28日因胸闷4小时伴呕吐、出冷汗而急诊入院.患者有2型糖尿病10余年,无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住院后EKG示Ⅱ、Ⅲ、avFJ点抬高0.5~0.75mm,血糖20mmol/L,尿糖++++,醋酮++++,拟诊: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作者:朱少群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甲亢危象伴急性肝功能衰竭一例

    患者,女,16岁.因突眼、心悸7月余伴尿色加深一周查肝功能异常,於1998年11月6日入院.当年2月份发现眼球外突伴心悸,在眼科治疗2月余无效.

    作者:唐美芳;杨俊文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脾脓肿误诊脾原发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41岁,因间歇性发热伴左腰肋部疼痛4个月,于1997年7月31日入院.患者1997年4月1日下午无诱因下畏寒、发热,体温39°C,伴左腰部隐痛.

    作者:王振荣;仇霞芬;潘祖玉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高血压患者血胰岛素浓度与血脂关系

    1988年,Reaven将由胰岛素中介组织对葡萄糖摄取的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以及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概括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肥胖和高血压可能与IR及其所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有关.现就我们的研究作一报道.

    作者:伍彩霞;陆兴华;朱海平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胸腺蛋白口服溶液加雷尼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观察

    胸腺蛋白口服溶液(欣洛维,由珠海丽珠集团丽宝生化药厂提供)是从乳猪胸腺中提取出来的一组水溶性中分子蛋白类活性物质.研究表明,欣洛维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是通过营养局部受损粘膜,促使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修复和DNA合成而达到使溃疡愈合.

    作者:陆玮;陈员根;孙旭;江石湖;袁耀宗;张德中;冉志华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预后判断

    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血清酶学测定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肌钙蛋白T(TnT)是晚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比CK、CK-MB对心肌损伤有更高灵敏度和更高特异性的分子水平检测AMI的方法[1~7].

    作者:裘培恒;赵美华;陆秋芬;许之民;杨洁颖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终将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1],而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则是一大难点.我们对77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观察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建新;杨金龙;夏子禹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中化疗药的应用

    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安全高效,完全缓解率达64%~96%[1].但ATRA能导致高白细胞血症,发生率为7.7%~40%[2,3],如同时予化疗能降低白血病细胞负荷[4,5].现将我院12例APL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龚敏珠;孙致信;华漱涯;马骏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糖尿病大鼠肾脏内皮素-1基因表达研究

    内皮素(ET)包括ET-1、ET-2、ET-3三种异构体.其中ET-1为迄今所知体内强的缩血管多肽.人体内,首先由前内皮素原(preproET)经前内皮素剪切成39个残基组成的大内皮素,后再经内皮素转化酶作用形成活性形式的内皮素[1~4].

    作者:盛宏光;倪连松;吴万龄;杨裕国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兰索拉唑对出血性溃疡病的疗效观察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商品名:达克普隆)是新一代H+-K+ATP酶抑制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理想药物之一.为观察该药对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我院自1994年3月至1998年5月,对30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患者,口服兰索拉唑治疗,并与奥美拉唑针剂比较.同时观察用药后胃内pH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姚健凤;于晓峰;王根生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小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细径化纤维及电子胃镜的开展,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由于该病对小儿生长发育和健康有较大影响,故应引起注意.现将近一年来经胃镜检查确诊的62例小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镜及病理检查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肖丽萍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硫酸镁减轻氨茶碱致心率增快作用的观察

    静脉注射氨茶碱与地塞米松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但常引起心率增快及心悸,使患者颇感不适.先前,我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硫酸镁具有拮抗氨茶碱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加快作用[1],我们将这一结果应用于临床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锦琪;季刚;邵芸;赵美华;杨玲;荣烨之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的临床与治疗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青壮年以后出现的进行性舞蹈样运动和痴呆等神经系统症状.本文收集了10例HD患者的临床表现,阐述其发病机理与治疗.

    作者:翁中芳;汤荟冬;陈生弟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和尿系列蛋白的关系

    老年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肾脏形态和功能会出现异常改变.随意尿系列蛋白的测定,对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老年高血压病血压变动较大,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可以了解24小时血压变化特点,其预测靶器官损害及判断预后的意义远大于偶然测血压.

    作者:沈华;李莹;戴嘉;吴寒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电击伤并溺水致心跳呼吸停止抢救经验

    电击伤与溺水,均为临床常见的意外急症.近几年来我们救治电击伤并溺水致心跳呼吸停止39例,其中14例获得成功,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卢振;徐祖建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研究

    随着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病中作用的认识,探讨安全有效根治Hp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已成为Hp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但至目前,治疗方案虽多,而用于儿童Hp感染及疗效评价的方法较少.本文对62例Hp阳性患儿分为两组,观察CBS及合并阿莫西林,思密达对Hp的根除,溃疡愈合及炎症好转情况.

    作者:金建敏;陈芝琴;汪建秀;苏建华;黄媛英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内镜微波凝固技术在上消化道内支架安装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7年1月起应用内镜微波凝固技术(EMCT),为5例晚期上消化道肿瘤致完全梗阻失去手术机会,且常规支架术中未能放入扩张器的病人进行了8次内支架安装术,梗阻疏通率达100%,支架安装成功率71%,未发生支架移位、出血、穿孔、堵塞、溃疡等并发症,有效地解除了上消化道恶性梗阻,术后都能正常进食,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江伟骏;潘冠华;茅爱武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随着乙型肝炎病毒(HB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把感染了前C基因突变株的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肝炎称为抗-HBe阳性肝炎.其特点是血清中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1].

    作者:黄惠宜;陆满章;江声璞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Bouveret综合征

    Bouveret综合征即胆石性十二指肠梗阻,是一种极少见的病症[1,2],临床上极易误诊,手术为传统治疗方法,但近年有经内镜治愈的报告.近年我们成功地诊治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兆申;许国铭;郑松柏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展望21世纪的消化病学

    本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来,消化病学的发展十分迅速,无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突破.内镜的改进和广泛应用,不仅使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通过内镜可以进行治疗,替代了很多外科手术,并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的特点.

    作者:姚光弼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应激性溃疡

    严重创伤、大手术、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下,引起急性胃粘膜多发性浅表糜烂和溃疡称为应激性溃疡.病灶多位于胃底,也可见于十二指肠、食管、空肠等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张一楚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2000第四届全国胃病学术大会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8期

  • 循证医学介绍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国际医学界在80~90年代兴起的一种崭新的医学模式,应用于评价某种治疗方案和保健方案.

    作者:<上海医学>编辑部 刊期: 199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