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
  • 国际刊号:1004-5805
  • 国内刊号:32-1211/R
  • 影响因子:2.22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35
  • 全年订价:4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 1989评为省优秀期刊三等奖
  • 外科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6年7期文献
  • 右美托咪定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肝功能分级(Child-Pugh)为 A 或 B 级,ASA Ⅱ或Ⅲ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 组)和对照组(C 组)。D 组麻醉诱导前10 min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随后以0.4μg·kg-1·h-1持续泵注至关腹;C 组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T0)、术毕即刻(T1)、术后24 h(T2)、48 h(T3)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数量、NK 细胞的百分比;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 T0~ T3时血清炎性因子(IL-2、IL-10)浓度及 T0、T2、T3时血清皮质醇(Cor)、醛固酮(AL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记录 T0、插管即刻(Ta )、T1、拔管即刻(Tb )时 SBP、DBP 及 CVP。结果 T1、T2时两组 CD3+、CD4+、CD8+、CD4+/CD8+明显低于 T0时,且 C组明显低于 D 组(P <0.05)。T1时两组 NK 细胞明显高于 T0时,D 组明显高于 C 组(P <0.05)。T1、T2时 C 组 IL-2浓度明显低于 T0时和 D 组,T2、T3时 C 组IL-10浓度明显高于 T0时和 D 组(P<0.05)。T2、T3时两组 Cor、ALD、ACTH 水平明显高于 T0时,D 组 Cor、ALD、ACTH 水平明显低于 C 组(P <0.05)。Ta 、T1、Tb 时 C 组 SBP、DBP、CVP 明显高于 T0时和 D 组(P <0.05)。结论全麻下行肝癌切除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在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围术期的应激反应,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卓九五;刘存明;殷国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心肺转流(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后静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μg/kg(给药时间15 min),随后泵注0.4μg·kg-1·h-1至CPB 结束;对照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1)、CPB 开始后30 min(T2)、停CPB(T3)、CPB 结束后2 h(T4)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 TNF-α、IL-6、胰岛素及血糖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1/(血糖×胰岛素)。结果与 T1时比较,T2~T4时两组 TNF-α、IL-6、胰岛素、血糖明显升高,ISI 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T2~T4时 TNF-α和 IL-6,T2、T3时胰岛素和血糖均明显降低(P <0.05),而 T2、T3时 ISI 明显升高(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减少 CPB 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炎性反应,降低术中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蒋洪宇;于晋;张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妇科门诊短小手术不同时间段丙泊酚用量的比较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短小手术中上、下午丙泊酚用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5月妇科门诊手术患者1958例,年龄16~50岁,ASA Ⅰ或Ⅱ级,按手术时间分为上午组(8:30~11:30,n =1047)和下午组(14:00~17:00,n =911)。麻醉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0.01μg/kg、丙泊酚2.5 mg/kg。当清醒/镇静(OAA/S)评分达0分时,开始手术,如术中出现体动,停止手术操作,快速追加丙泊酚25 mg,如体动10 s 后未消失,继续追加丙泊酚25 mg,反复观察及追加,直至体动消失。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重、BMI、麻醉前 HR 和 BP;记录手术扩张宫颈次数、顺产史、丙泊酚总量、镇静时间。结果下午组丙泊酚用量为(152.23±63.79)mg,明显多于上午组的(135.32±35.95)mg(P <0.05);两组镇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午组追加丙泊酚的患者为387例(42.5%),明显高于上午组的199例(23.5%)(P <0.05)。结论在妇科门诊小手术中,下午手术患者对丙泊酚的需要量明显多于上午患者,但不延长患者的镇静时间。

    作者:陈旭;樊雅玲;曾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时依托咪酯的半数有效剂量

    目的:测定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依托咪酯的 ED50和 ED95。方法选择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65~78岁,体重45~76 kg,ASAⅠ~Ⅲ级。预先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3μg/kg,然后注射依托咪酯0.20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行胃镜检查。依托咪酯的剂量采用改良序贯法确定,起始剂量为0.20 mg/kg,胃镜检查患者反应阳性标准: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出现躁动、皱眉、吞咽、呛咳等。相邻间隔剂量为0.05 mg/kg,当出现七个交叉点终止研究。应用概率回归分析法计算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依托咪酯 ED50和 ED95及95%CI。结果依托咪酯 ED50为0.17 mg/kg,95%CI 为0.14~0.21 mg/kg, ED95为0.23 mg/kg,95%CI 为0.20~0.42 mg/kg。结论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 ED50、ED95分别为0.17 mg/kg 和0.23 mg/kg。

    作者:卢盛位;吴论;楼莹莹;李雄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插管中镇静遗忘的效果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择期手术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中的镇静遗忘的效果。方法择期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插管患者90例,ASA 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氯胺酮0.5 mg·kg-1·h-1(DK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丙泊酚2.0 mg·kg-1·h-1(DP 组)和右美托咪定1.0μg/kg+瑞芬太尼5.0μg·kg-1·h-1(DR 组)。比较三组患者入室后安静10 min(T0)、纤维支气管镜置入前(T1)、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2)及插管后5 min(T3)时 HR、MAP 、SpO 2及 Ramsay 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及术后24 h 随访患者对气管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结果与 T0时比较,T1时 DP 和 DR 组 HR明显减慢,MAP 明显下降,T1时 DP 组 SpO 2明显降低(P <0.05);T3时 DP 和 DR 组 HR 明显加快,DR 组 MAP 明显增高(P <0.05);T2时 DR 组 MAP 明显高于 DP 组。T2时 DP 组和 DR 组Ramsay 镇静评分明显低于 DK 组,T3时 DR 组 Ramsay 镇静评分明显低于 DK 和 DP 组(P <0.05);DP 组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 DK 组,DR 组呛咳、躁动、心动过速、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高于 DK 组(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经鼻纤支镜插管可保证良好的镇静遗忘效果,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吕云落;张媛;尹加林;斯妍娜;史宏伟;鲍红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术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于术毕行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每侧注射0.5%罗哌卡因20ml,C组不阻滞;两组均行PCIA,于术后2、4、6、8、24h时行静息、运动时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术后24h内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记录产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术后24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D1/D2)。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2、4、6hT组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明显降低,BCS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T组术后24h内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D1/D2及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TAP阻滞减少了产妇在剖宫产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量,增强了术后镇痛效果,提高了产妇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王琳;徐铭军;魏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观察不同偏头位对右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解剖关系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颈内静脉(right internal jugular vein,RIJV)与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AA)解剖关系以及不同偏头位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31例,男55例,女76例,年龄18~74岁,ASA Ⅰ或Ⅱ级。分别在0、15、30、45°偏头位,于甲状软骨喉结平面(喉结平面)和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平面(三角平面)进行超声扫描并测量 RIJV 安全穿刺横径、RIJV 与CAA 横径重叠率、RIJV 与 CAA 连线与水平轴夹角(α角),并根据α角将 RIJV 与 CAA 位置关系分为前外侧位、外侧位、后外侧位、偏后外侧位。结果安全穿刺横径在0°~30°偏头范围内,随着偏头角度的增加而递增(P <0.05),在任一偏头位,三角平面安全穿刺横径均明显高于喉结平面(P <0.05);横径重叠率在喉结平面0°~30°偏头范围内,随偏头角度增加而递减(P <0.05),而在三角平面各偏头位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0°、15°偏头位,三角平面横径重叠率低于喉结平面(P <0.05);RIJV 位置分布以外侧位和后外侧位为主,并且随着偏头角度的增加,外侧位呈现升高趋势,同时后外侧位比例表现为降低(P <0.05)。结论30°~45°偏头位时 RIJV 安全穿刺范围较大、重叠程度较小;RIJV 与 CAA 位置关系以外侧位和后外侧位为主,随偏头角度的增加外侧位比例增加而后外侧比例降低;三角平面穿刺条件优于喉结平面。

    作者:汪剑冰;马龙先;叶玲玲;程中贵;严金秀;杜建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单肺通气前通气侧肺前列腺素 E1超声雾化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前右侧肺前列腺素 E1(PGE1)超声雾化对 OLV 期间肺内分流率(Qs/Qt)及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左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在 OLV 前对右侧肺雾化吸入 PGE10.2μg/kg(P 组)和等量生理盐水(C 组)。记录雾化吸入前(T1)、OLV 10 min(T2)、OLV 15 min(T3)、OLV 30 min(T4)、OLV 60 min(T5)和 OLV 120 min (T6)时的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 PaO 2在 OLV 开始后均呈直线下降,其中 C组在 T4时降至低点;T2~T4时 P 组 PaO 2明显高于 C 组(P <0.05),且 PaO 2的低值延迟至 T5时出现。T2~T4时 P 组 Qs/Qt 明显低于 C 组(P <0.05)。两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LV 前右侧肺雾化吸入0.2μg/kg PGE1能减少肺内分流,改善氧合。

    作者:焦点;顾连兵;王丽君;李彭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腔肿瘤患者行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肿瘤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cytore-ductive surgery with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CRS-HIPEC)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因素。方法选择择期于静-吸复合全麻下行 CRS-HIPEC 的腹膜癌患者51例,男21例,女30例,年龄25~65岁,体重42~80 kg,ASA Ⅰ~Ⅲ级。记录患者体重、受教育程度、合并疾病、手术持续时间、低血压发生次数、输液量、尿量、失血量和术后24 h VAS 评分等围术期指标;分别于麻醉开始前(T0)、肿瘤细胞减灭术开始后30 min(T1)、腹腔热灌注化疗开始后30 min(T2)、术毕时(T3)、术后24 h(T4)抽取外周静脉血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SAA)的浓度;记录T0~T2时动脉血 pH、PaCO 2、Hb 和血糖。分别在术前1 d 和术后第7天采用视觉词语学习测试、数字符号测试、连线试验和 stroop 色词命名测试行认知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组和非 POCD 组。结果术后第7天 POCD 发生率20例(39.2%)(POCD 组),非POCD 组患者31例(60.8%)。与非 POCD 组比较,POCD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来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时 POCD 组血糖明显高于非 POCD 组(P <0.05);T2~T4时两组 SAA 浓度明显高于 T0时,T3、T4时 POCD 组患者 SAA 浓度明显高于非 POCD 组(P <0.05)。结论 CRS-HIPEC 可能伴随强烈的炎症反应,高龄、女性、高血压、糖尿病、子宫或卵巢恶性肿瘤在腹膜表面播散可能是促进腹腔肿瘤患者早期 POCD 发生的因素。

    作者:余晖;张宗泽;王焱林;陈畅;彭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每搏量变异度指导下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单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单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 A 组和 B 组。A 组维持术中 SVV 4%~9%,B 组维持术中 SVV 10%~14%。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 液体出入量,术前及术后第1、3、5天 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记录患者松止血带相关低血压和术前、术后第5天 POCD 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B 组比较,A 组术中输液量及术后24 h尿量明显增加(P <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性因子含量均明显升高(P <0.05);B 组术后 CRP 和 IL-6明显高于 A 组(P <0.05)。A 组因松止血带相关低血压发生率为22例(44%),明显低于 B 组的43例(86%)(P <0.05)。POCD 的发生率 A 组为11例(22.0%),B 组为5例(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VV 指导术中液体治疗可以降低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松止血带相关的低血压发生率以及围术期炎性反应。

    作者:吕雪彩;曹江北;潘伟;米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96例原发性肝癌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C 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处理及麻醉方法,ERAS 组实施 ERAS 策略对围术期处理及麻醉方法进行优化。于术前1 d(T0)、术后1 d(T4)、3 d(T5)、7 d(T6)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于 T0、术后30 min(T1)、6 h(T2)、12 h(T3)、T4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 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和 IL-1β、IL-6及 TNF-α表达量。结果与 C 组比较,T4、T5时 ERAS 组 MMSE 评分明显升高, T1、T2时 S100β蛋白、IL-1β、IL-6明显降低,T2、T3时 NSE 明显降低,T1~T3时 TNF-α明显降低(P <0.05)。与 T0时比较,T4、T5时 C 组患者 MMSE 评分明显降低,T4时 ERAS 组 MMSE 评分明显降低(P <0.05)。两组 T1~T3时 S100β蛋白明显升高,T2~T4时 NSE 含量明显升高,T1~T4时 IL-1β、IL-6、TNF-α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 <0.05)。结论 ERAS 策略应用于肝癌肝切除术患者可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术后血清中 S100β蛋白、NSE、IL-1β、IL-6及 TNF-α的含量有关。

    作者:黄松;华福洲;郎海丽;杜晓红;陈勇;徐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SD 大鼠54只,体重23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HIRI 组(HR 组)和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组(PHC 组)。S 组剖腹后仅牵拉肝十二指肠韧带;HR组用无创血管夹钳夹供应肝中叶和左叶的门静脉和肝动脉分支,造成70%肝脏缺血模型,45 min 后松开血管钳;PHC 组的手术步骤与 HIRI 相同,PHC 组术前30 min 肌肉注射0.45 mg/kg 的盐酸戊乙奎醚。分别于再灌注2 h(T1)、4 h(T2)和24 h(T3)时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 TNF-α和 IL-1β浓度。采血结束后取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水平。结果 T1~T3时 HR 组和 PHC 组血清 ALT、AST、TNF-α、IL-1β、HIF-1α和 eNOS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S 组(P <0.05);与 HR 组比较,T1~T3时 PHC 组血清 ALT、AST、TNF-α和 IL-1β表达明显降低(P <0.05)。T1、T2时 HR 和 HPC 组 HIF-1α、eNOS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S 组,但 HR 组明显低于 HPC 组(P <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可减轻大鼠 HIRI,其机制可能与盐酸戊乙奎醚上调 eNOS、HIF-1α表达和抗炎症作用有关。

    作者:刘羿;张守华;杜晓红;陈勇;雷俊;徐红艳;徐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Nrf2诱导剂 dh404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 CDDO-9,11-二氢三氟酰胺(dh404)预处理激动核转录因子 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 SD 健康雄性大鼠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分别在建模前一晚和建模前5 h,dh404组大鼠经口灌胃给予 dh4041.5 mg/kg,Sham 组、IR 组给予同等重量的香油。Sham 组大鼠不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IR 组和 dh404组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 后取下腔静脉血和左肾。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行 HE 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结构变化,测定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的催化亚基(GCLC)和调节亚基(GCLM)、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炎性介质 NF-κB、COX-2的表达。结果 IR 组和 dh404组大鼠血清BUN、Cr 明显高于 Sham 组,dh404组血清 BUN、Cr 明显低于 IR 组(P <0.05)。与 Sham 组比较,IR组肾脏组织匀浆 SOD 活性明显降低,MDA 含量明显升高(P <0.05)。与 IR 组比较,dh404组肾脏组织匀浆 SOD 活性明显升高,MDA 含量明显降低(P <0.05)。与 Sham 组比较,IR 组肾组织损伤明显;与 IR 组比较,dh404组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且 dh404组 GCLM 和 GCLC 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 <0.05)。结论 dh404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 dh404上调细胞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关。

    作者:邓美玲;黄永侨;顾云霞;梁应平;胡衍辉;徐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浓度丙泊酚通过缝隙连接通讯对舒张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影响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 SD 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影响和对肠系膜动脉舒张作用是否与缝隙连接通讯相关。方法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在急性分离的 SD 大鼠肠系膜动脉2级血管上,观察1×10-7、3×10-7、1×10-6、3×10-6、1×10-5、3×10-5、1×10-4和3×10-4 mol/L 丙泊酚对血管直径的影响,预孵育缝隙连接阻断剂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18β-GA)和2-aminoe-thoxydiphenylborate(2-APB)后,观察丙泊酚对血管直径的影响。结果给予1×10-7、3×10-7、1×10-6、3×10-6、1×10-5、3×10-5、1×10-4和3×10-4 mol/L 的丙泊酚,使 SD 大鼠血管直径从(208.6±13.4)μm 分别增加至(213.5±13.6)、(219.7±13.2)、(226.4±12.5)、(234.9±12.3)、(245.5±13.0)、(267.4±15.2)、(336.2±18.3)和(385.9±14.2)μm,1×10-4 mol/L 的丙泊酚引起血管直径随着丙泊酚浓度增大而增加(P <0.01)。分别预孵育18β-GA 和2-APB 后,1×10-4 mol/L 的丙泊酚对大鼠肠系膜动脉舒张作用明显减弱(P <0.01)。结论丙泊酚呈浓度依赖性舒张肠系膜动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缝隙连接通讯相关。

    作者:万慧娟;刘艳辉;张爱梅;张海超;马克涛;司军强;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神经节甘脂预处理对布比卡因诱导N2a神经细胞凋亡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节甘脂(gangliosides,GM-1)预处理对布比卡因诱导的 N2a 神经细胞凋亡后 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N2a 细胞,进行实验一:将对数生长期 N2a 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 组),N2a 细胞不进行任何干预;布比卡因组,N2a 神经细胞与不同浓度布比卡因600μmol/L(B1组)、900μmol/L(B2组)、1200μmol/L(B3组)、1500μmol/L(B4组)、2000μmol/L(B5组)分别培养6、12、24和36 h,以 CCK-8法评价 N2a 神经细胞存活率,每组实验重复3次,观察布比卡因对 N2a 神经细胞低有效损伤浓度和时间,结束后行实验二。实验二:将N2a 神经细胞分为:对照组(A 组),无布比卡因损伤及 GM-1预处理;布比卡因组(B 组),在布比卡因低有效损伤浓度和时间前24 h,不进行 GM-1预处理;不同浓度的 GM-1预保护组,在布比卡因低有效损伤浓度和时间前24 h,培养液加入不同浓度 GM-10.1μmol/L(BG1组)、1.0μmol/L(BG2组)、10μmol/L(BG3组)进行预处理,以 CCK-8法评价 N2a 细胞存活率,每组实验重复3次。以Western Blot 法检测损伤细胞 caspase-3的表达,每组实验重复3次,并进行 N2a 神经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一:选择布比卡因诱导致 N2a 神经细胞损伤的低有效浓度900μmol/L 和培养时间为12 h。实验二:B 组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 A、BG1、BG2和 BG3组,A 组和 BG3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 BG1和 BG2组(P <0.05)。结论布比卡因对 N2a 细胞有损伤作用,呈剂量和时间双重正性相关,而经 GM-1预处理可显著下调布比卡因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时caspase-3的表达。

    作者:梁予洁;吉杰梅;刘敬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IL-17A对脂多糖致老年大鼠早期中枢炎症和场景性恐惧实验的作用

    目的:探讨 IL-17A 对脂多糖(LPS)致老年大鼠早期中枢炎症和恐惧实验的影响。方法雄性 SD 大鼠70只,18月龄,首先取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A 组)、腹腔注射 LPS 500μg/kg 6 h 组(B 组)、12 h 组(C 组)、24 h 组(D 组)、48 h 组(E 组)。检测 LPS 注射后各组大鼠海马 IL-17A 的表达。随后,将剩余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O 组)、IL-17A 抗体组(P 组)、LPS 腹腔注射组(Q 组)、IL-17A 抗体+LPS 腹腔注射组(R 组)。P 组和 R 组大鼠侧脑室给予 IL-17A 抗体3μl(200μg/μl),O 组和 Q 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30 min 后, Q 组和 R 组大鼠腹腔注射 LPS(500μg/kg),O 组和 P 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24 h 后各组行场景性恐惧实验,记录四组大鼠的僵直时间,检测海马 TNF-α和 IL-6水平及 CA1区 Iba1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 B、C 和 D 组大鼠海马中 IL-17A 的表达明显高于 A 组(P <0.01),E 与 A 组 IL-17A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 组和 R 组大鼠僵直反应时间明显短于 O 组(P <0.05或 P <0.01),R 组大鼠僵直反应时间明显长于 Q 组(P <0.01);Q 组和 R 组大鼠海马 TNF-α和 IL-6的水平明显高于 O 组(P<0.01),R 组大鼠海马 TNF-α和 IL-6水平明显低于 Q 组(P <0.01);Q 组和 R 组大鼠海马 CA1区Iba1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多于 O 组,R 组大鼠海马 CA1区 Iba1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少于 Q 组(P <0.05)。结论 IL-17A 参与 LPS 引起的老年大鼠早期中枢炎症因子 TNF-α和 IL-6的表达、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场景性恐惧实验的僵直时间改变。

    作者:张素素;孙杰;董洪权;张祥;钱燕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人乳腺癌细胞 MCF-7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 h,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 组)、罗哌卡因100μg/ml 组(R1组)、罗哌卡因200μg/ml 组(R2组)和罗哌卡因400μg/ml 组(R3组)处理乳腺癌 MCF-7细胞48 h 后,检测其细胞增殖能力(细胞活力)和细胞周期。检测 R3组作用于 MCF-7细胞48 h 后 TCF-4、beta-catenin 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2、R3组 MCF-7细胞活力明显低于 C 组(P <0.05);R1、R2、R3组 MCF-7细胞 G0/G1期细胞明显少于 C 组,S 期和 G2/M 期细胞明显多于C 组(P <0.05);R3组 TCF-4和 beta-catenin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C 组(P <0.05)。结论罗哌卡因可能通过下调 TCF-4和 beta-catenin 蛋白表达水平抑制人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

    作者:夏明;王少华;童建华;谭远辉;周志强;徐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气道异物取出术后低氧血症一例

    患儿,女,15个月,11 kg。因“进食时不慎呛入白木耳4 d”入院。体格检查发现患儿呼吸稍急促,RR 35次/分,左侧呼吸音较对侧低,未及明显啰音及哮鸣音。患儿术前胸部透视检查示“左肺透亮度稍高,呼气时纵隔轻度向右摆动,左支气管异物可能”,术前 ECG 及血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已行禁食禁饮,拟在全麻下行硬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

    作者:肖亚男;伍金红;贾继娥;李文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全麻术后患者口音改变一例

    患者,女,37岁,50 kg,主因左侧胆脂瘤性中耳炎,于全麻下行左侧鼓室成形术。ASAⅠ级,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精神疾病史。查体:双侧鼻腔及咽喉部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神经放射学检查无阳性结论。颅脑 CT 示:左侧中耳乳突炎,继发胆脂瘤形成,外耳道、水平半规管受累。纯音测听示:左耳混合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常规、乙肝五项、心电图未见异常。入室后,BP 100/60 mm Hg,HR 78次/分,SpO298%,静注咪达唑仑2 mg、枸橼酸舒芬太尼10μ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0 mg 和丙泊酚100 mg,面罩加压吸入纯氧,氧流量6 L/min,控制通气5 min 后顺利置入喉罩。术中行静-吸复合麻醉,七氟醚1.6%~2.0%,氧流量2 L/min。丙泊酚3~4 mg·kg-1·h-1静脉泵注。术中 BP 90~120 mm Hg/60~80 mm Hg,HR 60~80次/分,SpO298%~100%,手术顺利,未伤及硬脑膜。术毕麻醉恢复及清醒时间正常。待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正常后拔除喉罩,5 min 后清醒安返病房。患者即不会讲原有河北方言,改为讲普通话。术后颅脑 CT 检查及精神科专科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追问患者及家属,久居出生地,既往从不讲普通话。未予治疗,40 d 后逐渐恢复至原有河北口音。

    作者:陈蕾;李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鼻腔鳞癌全麻术后重度呼吸性酸中毒一例

    患者,女,76岁,58 kg,因“鼻塞不适20余天,诊断为左侧鼻腔鳞癌1周”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史10余年。查体听诊双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其余查体未见异常。于全麻下行鼻侧切开鼻腔肿瘤切除术。术前30 min 患者肌注盐酸阿托品0.5 mg和苯巴比妥钠0.1 g。入室后 BP 150/94 mm Hg,HR 82次/分,SpO 292%。静注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0.1 mg、顺式阿曲库铵10 mg、盐酸戊乙奎醚0.5 mg 行麻醉诱导,明视下经口气管插管顺利。切皮前静推芬太尼0.2 mg,持续静注丙泊酚24 ml/h、顺式阿曲库铵10 mg/h,术中 HR、BP 平稳,手术时间2 h,总补液量1850 ml。手术结束前30 min 停用顺式阿曲库铵,结束前20 min 停用丙泊酚。手术结束后,患者睁眼,意识清楚,VT 50 ml 左右,手控呼吸。静注新斯的明2 mg、阿托品1 mg,再静注地塞米松10 mg、氨茶碱0.125 mg,VT >200 ml,脱机鼻导管吸氧。20 min 后,SpO 2维持在99%,唤醒睁眼,拔除气管导管。因左侧鼻孔手术纱布填塞,该侧鼻孔通气受限,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6~8 L/min,HR 82次/分,心律规整,T 36.9℃,BP 135/80 mm Hg,SpO 299%,生命体征平稳。送回至病房测 BP 130/80 mm Hg,SpO 299%。术后第1天上午7:00,家属诉呼患者不应,对疼痛等刺激反应敏感性下降。查体见患者呼吸浅表,频率变化不定或节律不整,神经查体见患者处于浅昏迷状态。遂行动脉血气分析示:pH 7.0,PaO 295 mm Hg, PaCO 2>115 mm Hg。急查血生化显示尿素氮(BUN)较术前明显增高。考虑为高 CO 2血症引起的重度呼吸性酸中毒。床边急查血糖:正常。1 h 后复查血气分析显示:pH 7.0,PaO 287 mm Hg,PaCO 2>115 mm Hg。立即行气管插管,转至 ICU 给予呼吸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辅助呼吸:VT 10 ml/kg,RR 20次/分。气管插管后60 min,患者唤醒睁眼,后辅以丙泊酚镇静,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辅助呼吸。术后第2天上午8:00脱机观察,2 h 后复查血气:pH 7.45,PaO 2116 mm Hg,PaCO 260 mm Hg,上午10:00拔除气管导管,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返回病房。术后10 d 好转出院,术后20余天随访患者病情平稳,无特殊不适。

    作者:邢怀新;盛修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T引导下经皮肝癌纳米刀治疗的麻醉管理病例报道及讨论

    患者,男,58岁,6年前发现肝脏占位,行肝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1次,并在本院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术。近1个月因偶发肝区疼痛入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IIb 期;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乙型”,拟于全麻下行“CT 引导下肝癌纳米刀治疗术”。术前 ECG 示窦性心动过缓,HR 55次/分。胸部CT 示:右侧气胸伴少量出血可能(肝活检术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右肺尖陈旧性结核可能。PFT:FEV12.53 L (占预计值82.3%),FEV1/FVC 63.21%,MEF 501.6 L/s (占预计值37.2%),RV 3.12 L,提示小气道功能异常和残气量增高。术前血气:pH 7.407,PaCO 240 mm Hg,PaO 287 mm Hg,BE 0 mmol/L,HCO -324.6 mmol/L。

    作者:张本厚;池萍;李昕;权哲峰;曹英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后颅窝肿瘤术后并发巨舌症致上呼吸道梗阻抢救成功一例

    患者,男,39岁,拟行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术前检查无特殊。静注咪达唑仑6 mg、丙泊酚100 mg、罗库溴铵80 mg、舒芬太尼35μg 麻醉诱导,经口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患者为俯卧颈曲头低位。分离延髓前端背外侧部肿瘤时,IBP 骤升至240/125 mm Hg,HR 160次/分。加深麻醉,静注艾司洛尔10 mg,HR、BP 无明显改善。暂停手术,5 min 后恢复正常。继续手术再次出现 HR 增快,BP 骤升,反复波动持续约40 min。手术持续2 h。术毕发现患者口唇红肿,颜面部轻度肿胀。20 min 后患者完全清醒,脱氧观察15 min 后拔管,随即出现呼吸困难、躁动,SpO 2降至80%。经面罩正压通气不能缓解缺氧。静注丙泊酚100 mg,可视喉镜下发现舌体及咽部肿胀明显,无法辨认会厌及声门。盲探插管成功,10 min 后患者意识恢复,自主呼吸,吸空气 SpO 298%,带管送回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4 h 后拔除气管导管,患者再次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缺氧症状,立即行床旁环甲膜切开术。舌体及口咽部肿胀持续10 d,2个月后封闭气管造口。患者无饮水呛咳、声音嘶哑、舌体麻痹等症状。

    作者:甘茂相;毛庆祥;陈强;闫红;刘宿;陈力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毕对侧肺张力性气胸一例

    患者,女,37岁,168 cm,77 kg。主因“腹部不适1月,疼痛5 d”入院,主动脉 CTA 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Ⅲ型(DeBakeyⅢ型)[1,2],拟行“低温体外循环下胸腹主动脉瘤切除+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联合置换术”。既往患有马凡综合征5年,高血压病史5年,BP 高达160/100 mm Hg,应用卡托普利、普萘洛尔控制 BP,平时 BP 130/80 mm Hg,5年前因“腹主动脉瘤”行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4年前,因“主动脉夹层Ⅱ型”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显示大血管术后改变,心影增大,双肺纹理增粗。

    作者:梁汉生;冯艺;安海燕;辛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丙泊酚无痛胃镜诱发癫痫样现象一例

    患者,女,38岁,因“上腹饱胀不适3 d”于我院门诊就诊,拟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术前检查:身高160 cm,体重52 kg,心肺功能无明显异常,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药物过敏、精神病及癫痫病病史,无长期用药史,近期无上呼吸道感染,术前实验室检查正常,心电图、胸部 X 线片无明显异常,ASA Ⅰ级。

    作者:何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SAE)是脓毒症患者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指大脑在没有直接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前提下,因全身感染引起的弥漫性或多灶性脑功能障碍[1]。SAE 病情从谵妄到深昏迷,以行为、认知、觉醒和意识改变为特征,且相当比例的患者存在长期认知功能障等[1]。

    作者:唐会;罗丹;纪木火;杨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横肌平面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

    研究表明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TAP)阻滞可以成功阻滞腹部的外周疼痛信号的传导,有效缓解疼痛,超声技术的辅助使这一技术得以定形[1]。现将TAP 阻滞用于术后镇痛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秦朝生;柳元铭;刘敬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围术期纠正贫血的研究进展

    围术期患者的贫血现象十分普遍。即使术前无贫血的患者,也可能因术中失血量多导致术后出现贫血。贫血不仅能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增加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并延长住院时间,而且能与患者术前已存在的基础疾病联合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纠正贫血的常用方式是同种异体输血,术前贫血的患者术中输血率高[1],但同种异体输血的弊端日益显现:血源紧张、细菌污染、感染性疾病传播、溶血反应、输血反应及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及致死作用日益被人们发现及重视[1,2]。术前贫血、术中失血及同种异体输血与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3]。新的“患者血液管理策略(patient blood management)”提倡大限度减少同种异体输血,以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1~3]。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基因类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人体造血的必需激素之一,可促进红系祖细胞的分化和增值并延缓其衰老,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从而改善贫血症状。近年来,其在改善围术期贫血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许多术前严重贫血及术中失血量大的外科大手术中使用 rhEPO 来纠正贫血,减少同种异体输血输注,改善预后。鉴于目前国内对 rhEPO 用于围术期纠正贫血的治疗策略应用及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就 rhEPO 应用于围术期纠正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周烁;罗振中;徐国海;杨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稿约

    《临床麻醉学杂志》为麻醉学专业学术期刊,读者对象以麻醉学专业人员为主,报道内容为麻醉学领域的新临床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临床麻醉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反映我国麻醉学科临床、科研工作的重要进展,促进国内外麻醉学的学术交流。本刊对从事临床麻醉工作人员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第三届扬子江药业杯加罗宁征文通知

    为了更好地发挥加罗宁在临床应用的优势,探索加罗宁在各领域更优良的用药方式和佳配伍方案,由《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会主办,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第三届扬子江药业杯加罗宁有奖征文活动定于2016年5月30日启动,欢迎广大医师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年重点号征文通知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年拟出版“日间手术的麻醉”专刊,与此相关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经验、综述、讲座、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病例报道、教训与意外及并发症等均可投稿,稿件经编委审后择优刊用。投稿请登录 http://www.lcmzxzz. com,注明重点号。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5年版发布

    2015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发布了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共有2383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核心总被引频次2895,核心影响因子1.072,在外科学综合类期刊中均排名第3,在所有核心期刊中分别排在第182和第185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再次入编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临床麻醉学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的核心期刊。这是本刊继2008年入编第五版后,连续第三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即“中文核心期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016年“第五届气道管理南北大讲堂”暨“岭南国际气道管理论坛”暨“第九届困难气道处理实用新技术培训班”通知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联合举办、国际气道管理学会(IAMS)协办的2016年“第五届气道管理南北大讲堂”暨“岭南国际气道管理论坛”暨“第九届困难气道处理实用新技术培训班”将于2016年11月10~13日在广州举办。届时有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外著名气道管理专家进行演讲。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关于一稿两投问题的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

    为维护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并向广大读者负责,本刊编辑部重申坚决反对抄袭、剽窃、一稿两投、一稿两用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本刊将采取以下措施:(1)稿件刊出前所有作者须在校样首页亲笔签名,并加盖公章;稿件文责自负。(2)投稿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稿件可能仍在审阅中;作者欲投他刊,请先与编辑部联系撤稿,切勿一稿两投。(3)来稿如有学术不端行为嫌疑时,编辑部在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和仔细核对后将通知第一作者,作者须对此作出解释。(4)如稿件被证实系一稿两用,本刊将在杂志和网站上刊登撤销该文的声明,并向作者所在单位通报;2年内拒绝发表该作者的任何来稿。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对来稿署名的要求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方按序排列,一般不宜超过6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换,如欲更换第一作者,需出具单位证明和由全体作者签名的申请。作者单位的邮编、所在城市、单位名称的全称和科室在首页脚注中说明。若其他作者不属同一单位,需写出各自单位,并在单位后用括号列出作者的姓名。作者应具备的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通信作者”系指研究生课题论文的导师或直接指导者、相关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及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和联系者。“通信作者”对论文应具有与第一作者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麻醉学杂志》中英文摘要撰写规范

    论著文章须有中、英文摘要,内容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四个部分,目的主要是回答为什么进行此项研究,说明提出问题的理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方法中应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所用的原理,条件,对象,材料,设备,如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精确度,观察的指标等。结果部分应写出本研究的主要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有何新发现。结论是结果内容的升华,是由结果推论而出,是结果的分析,研究的比较,评价,应用,假设,启发,建议及预测等。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不加评论和解释,摘要中首次出现的缩略语、代号等,非公认公知者,须注明全称。考虑篇幅的限制,中文摘要可简略些,一般300~5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原则上相对应,考虑到国外读者的需要,可更详细,一般5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仅第一个字母大写)、所有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姓全大写,名字仅首字母大写)、第一作者单位名称和科室、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危重患者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 ICU 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我院ICU 收治的年满18周岁,ICU 停留时间大于24 h 的174例患者,采用 CAM-ICU 每天两次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对酗酒史等12个因素与谵妄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74例患者中谵妄发生率为22例(12.64%)(谵妄组),非谵妄组为152例(87.36%)。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史(OR 3.932,95% CI 1.225~12.617)、手术(OR 9.691,95%CI 2.103~44.657)、低氧血症(OR 6.595,95%CI 1.377~31.585)、苯二氮类药(OR 7.620,95%CI 1.713~33.899)是危重患者发生 ICU 谵妄的危险因素(P <0.05或 P <0.01)。结论冠心病史、手术、低氧血症、苯二氮类药是危重患者发生 ICU 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早行谵妄筛查,积极预防 ICU 谵妄的发生。

    作者:冯传江;姚琴琴;欧丹丹;王雅楠;李澜涛;袁荆;鲁卫华;金孝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镇静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76例需要有创机械通气及持续镇静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M组:咪达唑仑负荷量0.06mg/kg静注,维持量0.04~0.2mg·kg-1·h-1;D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静注10min,维持量0.2~0.7μg·kg-1·h-1。根据Ramsay镇静评分调整药物用量,使Ramsay镇静评分维持在2~4分。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达到Ramsay镇静评分2~4分的时间、Ramsay镇静评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唤醒时间。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24、48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D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唤醒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5)。用药后24hD组患者血清TNF-α、hs-CRP水平明显低于M组(P<0.05),两组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48hD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M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性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且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张萌;郑慧峰;唐晓铃;杨缙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