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应用美多巴治疗及体内B族维生素浓度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ease 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方法测定30名PD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Vit B6的浓度,其中治疗组15名接受美多巴治疗,对照组15名接受其它抗震颤麻痹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高于对照组,而Vit B6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Vit B6相关,而对照组无相关关系.结论美多巴可升高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其程度与体内B族维生素浓度呈负相关,应用美多巴治疗时需要补充更多的B族维生素才能维持正常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以减轻其副作用.
作者:孙茂军;王伟;唐维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方法对36例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动眼神经受累25例、外展神经受累5例、滑车神经麻痹4例、复合神经麻痹2例(Ⅲ+Ⅳ和Ⅲ+Ⅵ),36例患者瞳孔均正常.结论突然发病,复视为首发症状,发病机制可能与微血管病变和代谢障碍有关.
作者:林呈飞;韦征;李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心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处理对治疗终末期心肾功能衰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肾联合移植术的意义及围手术期处理.并总结1例采用心肾联合移植术治疗终末期心肾功能衰竭.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患者术后恢复平稳.随访至今已26个月余,心肾功能正常,生活质量良好,未发生明显排斥反应与严重感染.结论心肾联合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作者:王海涛;严志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冲洗,囊内注射无水酒精作介入治疗.26例在术前、后予米非司酮25mg/d,连服6个月,称介入Ⅰ组;22例单纯介入治疗者称介入Ⅱ组.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术后1年的囊肿复发率为3.84%和27.3%,2年累计复发率Ⅰ组3例(11.53%)、Ⅱ组14例(63.64%)(p<0.01);痛经症状消失(Ⅰ组为100%,Ⅱ组为43.7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用超声引导下囊内穿刺介入治疗,于治疗前、后口服6个月米非司酮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钱建萍;陆金霞;马瑞芬;陆海娟;钟惠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早期炎性因子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抗炎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及2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8、IL-10含量,并动态观察它们的变化.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起病≤24h及≥3周时血浆IL-8、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者,且病情重者显著高于病情轻者,其中血浆IL-8水平,病程≤24h者显著高于病程≥3周者,血浆IL-10水平,则是病程≤24h者显著高于病程≥3周者.结论早期炎症因子IL-8及抗炎因子IL-10均参与了急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测定二者血浆的水平对脑出血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左红霞;干超士;闻树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与儿童胃粘膜炎症程度之间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血清CagA抗体,并观察胃粘膜病理变化.结果8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血清CagA抗体阳性74例,阳性率84.09%,其中胃粘膜轻度炎症12例(16.22%)、中重度炎症62例(83.7%);而14例CagA抗体阴性患儿胃粘膜轻度炎症7例(50.00%)、中重度炎症7例(50.0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6.07,P<0.05).结论产CagA的幽门螺杆菌能引起胃粘膜较重的炎症.
作者:胡伟国;徐辉;徐彰;黄开宇;程芹芹;黄爱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已知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型别有80多种,其中至少30多个型与人泌尿生殖道肿瘤有关[1].检测少数几种型与宫颈癌的关系有报道,但同时检测十种型别的研究未见国内的报道.本研究选择较常见的HPV6、11、16、18、31、33、35、39、45型,另加作者研究发现并在GeneBank注册(注册号:AF276910)的新亚型[2],共十种型别(或亚型).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PCR-ELISA)法,可实现一次PCR后对以上十种型别的鉴别诊断,且结果可量化.
作者:董学君;蔡红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肾活检组织间质内的泡沫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细小空泡变性时的形态有相近之处.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泡沫状,核圆,位中或偏位,有时前者围成一圈呈实心巢状,而后者却因松散脱落到腔内失去腺样结构,常规染色往往不易区分.为此,作者采用免疫酶标法对上述细胞进行观察.
作者:钱峰;陈立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院自1999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先兆子痫及子痫病人行剖宫产术41例,现将术中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中初产妇36例,经产妇5例;孕期25~39周者32例、<25周者6例、>39周者3例;先兆子痫27例、子痫14例;血红蛋白<5g/dl者7例;伴昏迷者12例;产前抽搐1~8次;血压22.2~29.0/15.1~20.1kpa者14例;并发心衰3例、肺水肿1例、前置胎盘伴出血性休克4例.`
作者:应祝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院自2002年3月~2003年5月,行腹腔镜子官切除术共31例,均行SEMM式子宫切除术-标准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1].本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无手术意外、大血管或邻近脏器损伤,无护理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均未超过100ml,术后1~2d能下床活动,自解小便,术后体温均未超过37.5℃,术后4~5d出院,病人腹部疤痕小、恢复快,疗效好.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寿秋萍;郭伟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胰瘘是Whipple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体液大量丢失,不能正常进食,营养严重缺乏,导致术后恢复时间延长及生存质量低下.护理难度较大.而护理是否恰当、合理又与病人的恢复直接相关.作者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对行whipple手术后并发胰瘘患者13例实行了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翠君;康旭;周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重型肝炎起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近年来,临床开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ISS)治疗重型肝炎,试图用ALSS暂时辅助或取代严重病变的肝脏,争取时间,以使部分患者过渡到肝脏再生而康复,或为肝移植等待供肝赢得时间[1].目前所谓人工肝多数只能代替肝脏的部分解毒功能,故只能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pport System,AISS).用AISS装置是以血液净化为基础的体外循环系统.其物理性辅助装置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作者报道2002年2月~2003年2月本院成功地为30例患者行AISS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薛黎明;马旭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脊柱侧凸是脊柱在额状面出现偏离脊柱中轴线的凹凸弧度,特刎发性脊柱侧凸是脊柱侧凸中常见的一种,约占脊柱侧凸的80%[1],病因不明,但主要是由于不对称的生长和不对称的肌肉作用所致.我院自1999年1月起应用脊柱前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6例,经随访,术后效果良好,治愈率达100%.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谈晓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LABP)是经股动脉插管,将一只安装在血管导管上的聚氨酯球囊放置于胸主动脉内,按预先设置的时相和频率,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心脏等容收缩期快速放气,形成机械反搏,增加冠脉灌注,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肌作功和心肌耗氧,从而增加心排血量,临时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可应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心排,或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亦常应用于心脏外科术前、术中、术后的循环辅助.
作者:金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胎盘植入是指绒毛侵入子宫肌层[1],使分娩后胎盘剥离不全,影响子宫收缩和缩复,易发生产后出血及感染.目前,育龄妇女由于流产,刮宫史的增多,或病理因素,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产后子宫宫腔大,剖宫产子宫有疤痕,一般不易行刮宫术,而多采用天花粉肌肉注射治疗,但产妇如是过敏体质或有青霉素过敏史或天花粉皮试阳性者,均不可采用天花粉治疗.本科于2001年1月~2003年5月,应用甲氨喋呤针(MTX)治疗胎盘植入12例,同时配合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浓度,取得理想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周美红;张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病人的行为习惯,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的教育活动[2],本科为腹腔镜专科病房,对住院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LC)病人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一美;朱陈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急诊预检分诊作为急诊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分诊正确及时直接影响到整个急诊工作的医疗、护理质量.如何加强预检分诊的管理,缩短候诊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护理管理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结合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实践,浅谈一些管理工作认识.1因岗设人人岗相宜
作者:杨百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血管病患病率增加[1],故老年患者手术更求麻醉平稳,以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拔管反射引起血压、心率骤升是全麻复苏的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为减少这种危险性,作者自2002年6月~2003年4月采用手术结束时继续吸人异氟醚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有效减轻了全麻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思钗;丁朝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有十余年历史,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由于它是腹部消化系统手术,病人术后易致恶心、呕吐(PONV),从而产生误吸等并发症.以往一般采用胃复安,氟哌利多等加以处理,但效果不够理想,且副反应多.作者对2001年3月~2002年8月期间的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在手术结束时分别予恩丹西酮4mg、8mg和生理盐水4ml,以观察它们对PONV的预防作用.
作者:楼小侃;严美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型镇痛方法[1].作者自2000~2003年2月对68例胸部手术患者应用PCEA的临床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本林;孙倩;张赞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采用硝酸甘油(NTG)经鼻滴入预防及治疗术中血压升高已累见报道[1~3].本文对经鼻用硝酸甘油预防颅内肿瘤切除术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疗效及其安全性的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0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择期手术病人,ASA分级I~II级,男12例,女8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成硝酸甘油组(n=10)和对照组(n=10).两组病人均无心血管疾病,术前无明显水电解质紊乱,术中维持循环稳定.
作者:周春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全麻诱导后喉镜暴露和气管插管可引起显著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尤其在老年人.本研究观察全麻诱导前单独以及联合应用艾司洛尔和尼卡地对预防和减轻老年人诱导插管所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浩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可谱诺(盐酸氯普鲁卡因)是一种短效局部麻醉药,1955年在国外开始应用临床,国内应用较晚,尚未普遍应用.作者将其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自2003年7月~2003年9月,40例年龄22~36岁;ASA I~Ⅱ级,随机双盲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用3%可谱诺,对照组用2%盐酸利多卡因.
作者:张百军;陈益君;黄自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I-选择素的结构1990年Ley等[1]将一组结构、功能相似,其分子N末端具有117~120个氨基酸且与C型凝集素同源(凝集素区)的家族称为选择素,义称凝集索样细胞粘附分子(Lec-CAM),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附,并具有高度选择性,均为单链跨膜的受体糖蛋白.根据表达部位可分3类:E-seleetin(ELAM-1,CD62E)表达于活化的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表面;L-selectin(LAM-1,Leu8,TQ1,CD62L)表达于白细胞表面;P-selectin(CD62P,GMP140,PADGEM protein)则表达于活化的血小板和EC表面[2].其主要作用为在感染及其它炎性反应过程中,通过与相应配体结合介导白细胞与管壁接触,使白细胞在血管壁上缓慢滚动,从而启动一系列反应,终导致白细胞在炎性反应区域集中.
作者:潘景业;金可可;傅国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P53基因第5~6外显子点突变与儿童白血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14例儿童白血病骨髓或外周血细胞P53基因第5~6外显子点突变检测.结果14例儿童白血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经PCR-SSCP检出l例发生第5~6外显子点突变(突变率7.14%).结论儿童白血病发生可能与P53基因点突变有关.
作者:金龙金;李红智;董杰影;楼哲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p16蛋白测定在肝癌临床中的地位,并推测p16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3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20例癌旁肝细胞中p16蛋白表达,分析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生存预后等关系.结果64.7%的原发性肝细胞癌p16蛋白表达阳性,35.3%阴性,癌旁肝组织表达100%阳性.两者差异显著(P<0.05).组织学分化Ⅳ级的肝细胞癌表达阳性率为41.7%、Ⅰ~Ⅲ级分化的阳性率75%~77.8%,对比有差异显著性(P<0.05).TNM Ⅰ~Ⅳ期各组间p16蛋白的表达无差异.术后1、3年生存率在p16蛋白阳性者分别为93.7%和72.7%,阴性者分别为77.8%和60%.结论部分肝细胞癌组织存在p16蛋白的表达缺失现象.p16蛋白表达障碍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组织分化有关.p16蛋白是否可作为本病恶性行为判断、预后分析的参考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邵初晓;郑树森;徐少杰;黄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Ⅳ型胶原及其调节因子一Ⅳ型胶原酶、TIMP-l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3l例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中的Ⅳ型胶原、Ⅳ型胶原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和MMP-9)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喉癌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与预后较好的声门上型喉癌相比,预后较差组织中Ⅳ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MMP-9的表达(P<0.05)及(MMP-2+MMP-9)/TIMP-1比值明显增高(P<0.01),而MMP-2和TIMP-l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Ⅳ型胶原及其调节因子的表达与声门上型喉癌病人预后相关,可作为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曹晓林;吴正虎;徐如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滑膜液中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6、IL-10的水平.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及滑膜液中IL-2、IFN-γ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IL-6、IL-10的水平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及滑膜液中Th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存在着明显失衡,两者以Th1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占优势,这可能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冷建杭;蒋群芳;姜晓虹;卓广超;王克义;汪子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院急诊工作主要以手外伤居多,国外文献报道手外科占急诊创伤的比例为15%~28.6%之间[1~3],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每年有2000余例急诊手外伤患者[4].通过对本院2002年3月~11月间的急诊手外伤病例的调查,分析急诊手外伤的构成及分布,以助开展手外科的防治.
作者:金美娣;孙琴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模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肥胖儿童急剧增加,根据2000年北京国际肥胖会议资料:我国肥胖儿童患病率为1.25%~17.7%[1],并且每年以1%速度增长[2],儿童肥胖引起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糖、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以及生理和心理机能的损害已经被社会所关注.为了使肥胖儿童得到良好的体重控制,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我院肥胖门诊从2002年8月~2003年8月,对门诊就诊的134例单纯肥胖症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幸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乙肝减毒活疫苗在婴幼儿中接种已有10余年的历史,我国自使用乙肝疫苗以来,乙肝发病率已明显下降,我县于1998年尝试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于1999年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为了解我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作者收集了我县1997~2002年9247名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的监测,并对阳性儿童HBv血清标志物模式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丹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了解温州地区麻疹流行趋势,作者根据1995~2002年收治的小儿麻疹826例的有关情况,进行前后4年对照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562例,女264例;年龄0~8个月133例、~3岁282例、~7岁299例、~14岁112例;常住人口289例、流动人口537例.
作者:王德选;陈益平;狄军波;陈一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于1999~2002年对富阳市部分中、小学7296名学生进行了龋齿、口腔卫生状况等普查,凡能适应治疗者通知患者到当地医院口腔科进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得到较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检查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全国龋病发病情况的调查方法,凡恒牙乳牙龋补均作为龋齿计算,主要方法是用视诊和探诊.`
作者:俞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腔镜外科的发生和发展腹腔镜早出现于20世纪初,1901年德国外科医生Kelling第一次用膀胱镜对狗进行了腹腔检查并首次介绍用过滤空气制造气腹的方法.1901年斯德哥尔摩的Jacobaeus首次开展了人体腹腔镜并首次使用这一名字.早期的发展集中在胃肠道及妇产科领域,真正发明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术是德国的Kalk,他改良了透镜系统,提倡用双套管穿刺术.至20世纪30年代,腹腔镜检查已成为一种标准的诊断方法,但尚未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1933年德国外科医生Fervres首先用膀胱镜电凝探头烧灼、松解腹腔内粘连.
作者:叶再元;王跃东;赵忠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8例患儿,男22例,女16例;年龄8~14岁,平均(12.5±2.2)岁,有反复阵发性心悸1~144个月,平均(36.4±32.0)个月.全部患儿均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左旁道经主动脉逆行法或经房间隔法,右旁道和双径路经股静脉法.结果左旁路22例、右旁路9例、双径路7例.双径路成功率100%、左旁路100%、右旁路88.9%.术中有Ⅰ°AVB1例,一过性Ⅱ°AVB1例,未发现其它严重并发症.操作时间(91±27)min,X线透视时间(30±12)min.随访10~87个月,1例双径路2周后再发,再次消融获得成功,1例右旁路不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儿童SVT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但应根据儿童特点严格掌握适应症.
作者:陈雯艾;陈君柱;陶谦民;郑良荣;朱建华;张芙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黄芪注射液是近几年开发的中药制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心气虚损、血脉痰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近年来,在临床上还拓展应用于肝硬化、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对其抗肿瘤机制也进行了大量研究.黄芪通过刺激体内免疫细胞提高机体抗肿瘤作用.现结合医学文献对黄芪注射液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丁英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自2002年4~9月,应用闭合复位自制回形针指夹板外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15~44岁,平均32.3岁;骨折部位:近节5例、中节6例、末节2例、锤状指1例、合并中节、近节骨折3例;致伤原因:机器轧伤8例、运动伤6例、交通事故伤2例、绳索绞伤1例;骨折类型:横断骨折4例、斜形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7例;伤后就诊时间0~4d,平均2d.
作者:朱立华;闻永根;胡建达;徐江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