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9400
  • 国内刊号:33-1386/R
  • 影响因子:0.76
  • 创刊:1959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7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 浙江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9年2期文献
  • 不同材料铸造的义齿基托对承托区口腔黏膜微生物的影响

    目的:了解不同金属铸造基托义齿戴入前后口腔承托区黏膜表面微生物的附着变化.方法:用钛合金及钴铬合金铸造基托修复上颌肯氏I类或II类缺失患者各32例,检测患者戴牙前、戴义齿1个月、戴义齿3个月承托区黏膜面可培养菌总量,菌组成比的变化.结果:钴铬合金基托承托区口腔黏膜可培养菌总量戴牙3个月和1个月与戴牙前相比显著增多(P<0.01);钛合金基托承托区口腔黏膜可培养茵总量在各时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和钛合金基托相比钴铬合金基托对应承托区黏膜可培养茵总量在戴牙3个月明显增多(P

    作者:林江红;方一鸣;吴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EB病毒膜蛋白家兔免疫血清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目的:制备高效价EB病毒膜蛋白抗体,并对其效价及其与EBV结合的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将B95-8细胞培养至3×105/mL时,超声破碎,纯化获得EB病毒膜蛋白抗原;EB病毒膜蛋白抗原经弗氏佐剂乳化,在家兔背部皮下多点免疫注射,间隔2周免疫,共3次,并分别于免疫前和每次免疫后1周取兔血清,检测兔免疫血清抗体IgG;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血清抗体与EBV结合的特异性,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兔血清抗体水平及各周抗体滴度的变化趋势.结果:所有家兔在全程免疫后都产生了高效价膜蛋白的特异性抗体,高滴度达1:6400.结论:用B95-8细胞制备的EB病毒膜蛋白抗原免疫家兔,可成功制备高效价的特异性血清抗体,为EB病毒膜蛋白抗原的免疫学检测奠定了基础.

    作者:陆丽君;孟锐锋;国强;朱珊丽;张丽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IL-6与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假体骨溶解模型动物外周血清和关节液中IL -6与骨溶解的相关性. 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三组及对照组,各10只.于动物右股骨髁间窝钻孔,股骨髓腔内置入1枚直径3mm、长15mm的不锈钢圆针.术后6周开始向三个实验组动物右侧膝关节腔内注入聚乙烯悬液0.5mL;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每2周注射1次,共5次,分别于第16、18、20周处死三组实验动物,第20周处死对照组动物,分别取得标本液.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段外周血清和关节液中IL -6的含量.结果:在不同时间段,各组外周血清中IL-6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性,各组关节液中IL-6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P <0.05),并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在兔骨溶解动物模型中,动物外周血清IL -6水平在骨溶解过程中没有受到影响,而关节液中的IL-6水平随着骨溶解的进展而升高.

    作者:杨胜武;李悦;李晓阳;郑晓群;朱雄白;高建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氧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ICAM-1的关系

    目的:研究高氧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 -1)的关系.方法:56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P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高氧液灌注组(HBO 组).分别取缺血危险区心肌,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的表达;检测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HBO组、IR组SOD活性均较P组降低(均 P<0.05);MDA含量则较P组增加(均P<0.05).HBO组心肌梗死面积较IR组明显减小( P<0.05).ICAM-1的表达,IR组比HBO、P组都明显增高(均 P<0.05).结论:高氧液处理可下调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CAM -1的表达,使SOD活性升高,从而降低心肌梗死面积.

    作者:王德明;刘艳阳;桂靖;常业恬;刘梅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腺苷A2A受体与慢性低O2高CO2小鼠神经系统炎症的关系

    目的:观察慢性低O2 高CO2小鼠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及神经炎症因子表达,探讨腺苷A 2A受体与神经系统炎症的关系.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对照野生组(NC+/+);对照杂合组(NC+/-);对照敲除组(NC-/-);低O2高CO2 4周野生组(4HH+/+);低O2高CO2 4周杂合组(4HH+/-);低O2高CO 2 4周敲除组(4HH-/-).利用野生型、A2A受体敲除型小鼠进行对照实验,电镜观察脑组织中神经胶质细胞改变以及外源性炎症细胞浸润;采用RT-PCR方法测定皮层和海马中TNF -αmRNA、IFN-γmRNA、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电镜示4HH+/+组比NC+/+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形态以凋亡为主,同时可见足突明显水肿,少突胶质细胞水肿、空泡形成、髓鞘疏松;4HH-/-组比4HH+/+组凋亡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形态仅轻度异常,未见明显水肿;实验动物脑内未见外周炎症细胞浸润.与相应小鼠表型的对照组比较,RT-PCR分析显示低O2高CO2 4周各组的皮层及海马的TNF-αmRNA、IFN-γmRNA表达上调( P<0.05);与4HH+/+组比较,4HH-/-组海马TNF-αmRNA表达上调不显著( P<0.05).结论:慢性低O2高CO2 小鼠脑组织存在程度不等的凋亡与炎症现象,腺苷A2A 受体基因敲除可能通过抑制TNF-αmRNA表达等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李笑蓉;李宁;吴彬;王小同;陈江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并发颅内血栓形成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1例IVF-ET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并获得成功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IVF-ET并发颅内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预防和处理.结果:1例继发不孕患者行黄体期长方案IVF,hCG日E2为7083pmol/L,获卵18个,移植3个胚胎.取卵后第14天出现腹水,妊娠试验阳性,第15天出现头痛和颈痛,第17天突发神志不清和左侧偏瘫.MR和MRV证实左侧额叶及右侧额顶叶和颞叶皮层多发梗死灶,上矢状窦、右侧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形成.予以降颅压、终止妊娠和低分子肝素处理.8周后患者除左手背精细感觉异常外余完全恢复.结论: IVF-ET并发颅内血栓是一个少见的可能致死或致残的并发症.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应是避免颅内血栓发生的主要措施.IVF -ET治疗中出现头部和颈部疼痛及任何神经症状,都要详细检查确定是否出现颅内血栓.低分子肝素抗凝可作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黄学锋;赵军招;李建策;鲍剑虹;陈晓丽;夏君慧;周洁春;孟绿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及作用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大脑皮层病理改变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复苏组、乌司他丁组(药物组),每组按气管切开后(对照组)或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复苏组、药物组)0.5、3、6、12h和 24h分为5个亚组(n=8).复苏组和药物组采用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模型,药物组于ROSC后 2min内经颈动脉推注乌司他丁(100000U/kg).对照组仅行麻醉、气管切开和血管穿刺.各组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血和组织标本,以ELISA法检测血清NSE浓度,光镜下观察大脑皮层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和药物组ROSC后各亚组各时间点血清NSE含量明显升高( P<0.05或P<0.01);与复苏组比较,药物组ROSC后6、12、24h血清NSE含量显著降低( P<0.05或P<0.01).药物组病理损害轻于复苏组.结论:乌司他丁通过降低血清NSE浓度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唯佳;陈寿权;周世方;李章平;王万铁;章杰;晏平;李惠萍;程俊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Survivin和VEGF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CA组织、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Survivin及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和VEGF在CA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34/51)、78.4%(40/51)和6.7%(1/15)、26.7%(4/15).CA组织中Survivin和VEGF表达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且CA中两者的阳性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和VEGF与C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两者在CA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协同性.

    作者:卢淑娇;李秉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FSH/LH)比值与IVF -ET结局的关系.方法:对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在正常范围内(<12.5IU/L)148例不孕患者作前瞻性分析,超促排卵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a)/重组促卵泡激素(r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期长方案.根据FSH/LH比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 FSH/LH<2(n=87),B组FSH/LH≥2(n=6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卵巢反应性、IVF -ET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FSH值、移植胚胎数、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但A组患者基础促黄体生成素(bLH)值、h CG注射日E2峰值、直径≥14mm卵泡数、获卵数显著性高于B组( P<0.05).Gn用量、周期取消率A组显著低于B组( P<0.05).结论: FSH/LH≥2者卵巢反应性明显下降,FSH/LH比值是预测基础FSH尚在正常范围内卵巢反应性的一项较好指标.

    作者:林文琴;杨海燕;陈霞;林金菊;叶碧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丹参对冻融小鼠卵巢同种异体移植后卵泡存活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冻融小鼠卵巢同种异体移植缺血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B6C2F1第1天新生(D1)小鼠卵巢,慢冻速融后移植至B6C2F1代8~12周雄鼠的肾被膜下,移植后小鼠按给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丹参组,分别于移植后1d(24 h)、2d(48h)和14d回收移植物,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RT -PCR半定量测定,同时移植后14d回收移植物做HE染色全卵巢卵泡计数及PCNA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移植后各时间段卵巢组织SODmRNA的表达,丹参组均高于对照组,而iNOSmRNA的表达则均低于对照组.移植后14d回收全卵巢总卵泡数,丹参组(2709±234)多于对照组(1889±202), P<0.05;卵泡存活率,丹参组(64.1%)显著高于对照组(44.7%),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能通过上调SODmRNA的表达,抑制iNOS mRNA的表达而改善冻融小鼠卵巢同种异体移植缺血低氧性损伤,从而提高卵泡的存活率.

    作者:林海燕;熊成容;朱琴;吴丹丹;唐飞;周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随访观察769例脑梗死患者,比较有复发的脑梗死患者和无复发的脑梗死患者首次卒中时的危险因素、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黏附分子(SICAM -1)、细胞因子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狭窄程度及斑块类型、首次卒中后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769例脑梗死患者在随访期有156例(占20.3%)复发,出院后正规服阿斯匹林的患者复发率低于未正规服阿斯匹林的患者(P<0.05);首次卒中后戒烟者及血压、血糖、血胆固醇控制在正常范围的患者复发率低于控制不好的患者;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例、血糖、纤溶酶原活性、Hcy、sICAM-1、IL-6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狭窄程度、斑块类型以及首次卒中后是否戒烟,血压、血糖和血胆固醇是否控制在正常水平,出院后是否正规服用阿斯匹林是脑梗死复发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与脑梗死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多,首次卒中后戒烟、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胆固醇以及出院后正规服用阿斯匹林在降低脑梗死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池万章;易兴阳;池丽芬;潘继豹;张顺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环孢素对大鼠睾丸生精功能自身免疫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环孢素对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后对侧睾丸生精功能自身免疫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安慰剂组和环孢素组.建立左侧睾丸扭转模型并作相应的药物处理.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周时处死7只,即刻采集各组大鼠未扭转侧睾丸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MHC肽-四聚体复合物流式细胞仪分析;术后2个月时处死余下7只,即刻采集各组大鼠未扭转侧睾丸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1周时,环孢素组MHC肽-四聚体复合物含量为0. 21±0.06,与安慰剂组(0.58±0.10)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2个月时,病理学示生精上皮层数、MSTD、结构评分分别为3.2±0.7、(242±44) μm、2.9±0.9,与安慰剂组[分别为32.3±0.9、(206±25) μm、3.6±0.5]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环孢素通过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对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后对侧睾丸生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林孝坤;秦乐;陈肖鸣;陈聪德;张浩川;徐鲁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O2高CO2对小鼠血脑屏障及水通道蛋白-4 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O2高CO 2对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超微结构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实验组(低O 2高CO2 1d、2d、3d、1周、2周组),实验组动物置于低O2 高CO2舱造模.小鼠腹腔注射荧光素钠,观察不同时间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及RT-PCR分别检测小鼠前额叶皮层及海马AQP4蛋白及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1d组小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升高明显,然后逐渐下降,在1周内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周末回落至对照组水平( P>0.05).实验1d组小鼠血脑屏障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变,皮层及海马脑组织AQP4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高( P<0.05).结论:低O2高CO2 在早期能使小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升高,可能与AQP4的表达增高有关.

    作者:房春燕;代允义;宋兴伟;王小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浙贝母素乙和黄芪抗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浙贝母素乙和黄芪治疗实验大鼠卡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效果.方法:取65只清洁级SD大鼠,15只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50只用盐酸地塞米松皮下注射,连续8周,每周两次,建立大鼠PCP模型,再随机分成四组,其中两组分别用浙贝母素乙、黄芪治疗实验大鼠,另两组一组用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治疗为治疗对照组,一组不用任何药物治疗,设为感染对照组.通过体重、肺部卡式肺孢子虫包囊感染数量及大鼠肺病理学观察等指标考核疗效.结果:浙贝母素乙及黄芪治疗组实验大鼠体重与感染对照组相比,明显回升;各治疗组的包囊减少率均高于70%,病理学结果显示治疗后肺泡间渗液吸收,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两治疗组中以浙贝母素乙治疗组更优.结论:浙贝母素乙及黄芪对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均具有良好疗效,浙贝母素乙效果略佳.

    作者:秦茜;梁韶辉;黄慧聪;潘长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哮喘大鼠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在哮喘大鼠血中性粒细胞(PMN)中的表达,探讨PMN能否通过合成MMP-9参与哮喘的发病.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哮喘组(A组)、布地奈德治疗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分离纯化血PMN,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MP-9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1)的浓度.结果:A组(0.196±0.011,OD值)PMN 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0.100±0.010,OD值)( P<0.01),B组(0.135±0.008,OD值)PMN 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组但高于C组(均P<0.01).A组血清TIMP -1为(34.96±4.54 )ng/m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的(26.14±3.43)ng/mL( P<0.01),B组血清TIMP-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组但高于C组( P<0.05或P<0.01).MMP-9与TIMP-1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n=29,r=0.713,P<0.01).结论:哮喘大鼠PMN合成MMP -9的功能增加,PMN可能部分通过增加合成MMP-9参与哮喘的发病,这种功能可以部分被布地奈德所抑制.

    作者:金微瑛;叶辉;童夏生;王恩智;郭海渊;阮正英;金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U74389G对新生鼠高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治疗高氧肺损伤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氧组、SOD组和U74389G组,每组14只.复制高氧肺损伤模型,用SOD和U74389G进行治疗.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肺病理变化以及放射状肺泡计数(RAC).结果:高氧组的肺系数、MDA含量和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RAC明显减少(均 P<0.01);U74389G组及SOD组与高氧组相比,肺系数下降、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增高、凋亡指数下降,RAC升高( P<0.01,P<0.05).高氧组肺组织严重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SOD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U74389G较高氧组有所减轻.SOD组在缓解肺系数、降低SOD活性及抑制凋亡方面优于U74389G组(P<0.01,P<0.05); U74389G组在抑制MDA含量方面优于SOD组(P<0.01),而两组间RAC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抗氧化剂U74389G和SOD能减轻高氧肺损伤.

    作者:王丽珍;钱燕;卢洪胜;翁寿向;卢洪萍;罗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烫伤应激对大鼠结肠胆碱能和CO能神经的影响

    目的:探讨烫伤后大鼠肠功能障碍时肌间神经丛有无形态学异常及可能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和烫伤组( n=10),建立30% TBSA III度烫伤大鼠模型,测定肠传输速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结肠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和CO能神经的组织学改变,并对两组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内乙酰胆碱酯酶(Actylcholinesterase,AE)和血红素氧合酶-2(Hemeoxygenase -2,HO-2)阳性神经元、神经节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烫伤组大鼠肠传输速率明显降低.烫伤后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神经元及神经节密度明显减小(P<0.01);HO-2阳性神经元在两组大鼠结肠组织中均有表达,烫伤组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 HO-2阳性神经元及神经节的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烫伤后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CO能神经受损,可能是烫伤引起肠功能障碍的原因.

    作者:钱旭;张蝉;张军明;任艳华;雷亚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鼠体力及精神状态评价的行为学新技术

    目的:改良传统鼠尾悬吊试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通过计算机精确地测定及评估大鼠体力及精神状况,实现行为学的计算机辅助化.方法:以大中型手术创伤复制体力及精神低下的动物模型,41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创伤组及对照组,并以这两组为验证对象.以Medlab -U多导生物信号记录仪结合传统鼠尾悬吊试验,以计算机辅助化的电子信号波形式记录处于倒挂厌恶条件下大鼠因反抗不适体位或试图逃脱而挣扎时释放的动能及势能,并依据释放的能量提出挣扎域上面积、累积不动时间和单次长静止时间等三大指标评价该两组大鼠体力耐力及精神方面的差异.结果:改良法三大指标验证手术创伤组术后改变,在该实验中以上三大指标都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P<0.01);与传统法相比,改良法不仅能排除实验人员主观因素导致的误差,使实验结果客观化,增加可信度,而且提高了动物行为学测定效率,更实现了动物行为学试验的自动化、量化.结论:改良法用于测定及评估各种大鼠模型体力及精神情况,方法简单,结果可靠.

    作者:章晓东;余震;刘纳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检测乳腺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 ERα)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探讨乳腺癌ERα启动子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20例正常乳腺组织、44例乳腺癌组织ERα基因的表达,同时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及测序法分别检测ERα基因启动子A区和B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结果:32例ERα阳性乳腺癌组织中,ERα启动子A区、B区甲基化率分别为28.2%和18.8%.12例ERα阴性乳腺癌组织中,ERα启动子A区、B区甲基化率分别为66.7%和58.3%.ERα阳性乳腺癌组、ERα阴性乳腺癌组、乳腺癌组的ERα启动子A、B区甲基化率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 P<0.05);ERα阴性乳腺癌组的ERα启动子A、B区甲基化率较ERα阳性乳腺癌组均显著增高( P<0.05).乳腺癌组织ERα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ERα基因表达沉默与其启动子A区、B区CpG岛甲基化相关,后者有可能成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分子检测指标.

    作者:布立敬;苏世振;李红智;林蓓蓓;张英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体外震波中尿石X线和B超的影像特征预测结石成分

    目的:体外震波中根据尿石X线和B超的影像特征预测结石成分.方法:收集泌尿系结石106例,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术前尿石常规X线和B超影像特征与ESWL治疗中X线和B超的影像特征分别来预测尿石成分,比较二者的预测率.结果:术前预测率一水草酸钙达65.7%,二水草酸钙及其混合结石达51.9%,磷酸钙及其混合结石达54.2 %,碳酸钙达40.0%,尿酸结石和含钙尿酸盐达100%,ESWL治疗预测率一水草酸达90.0%,二水草酸钙及其混合结石达80.0%,磷酸钙及其混合结石达85.7%,碳酸钙达90.0%,尿酸结石和含钙尿酸盐达100%.结论:用ESWL治疗前X线和B超的影像特征来预测结石成分,方法简便,预测率高.

    作者:叶素芬;阮江;李家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螺旋CT诊断囊性肾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螺旋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单囊8例,多囊6例.囊壁不规则增厚或内壁毛糙11例,囊壁菲薄均匀3例,其中伴壁结节及分隔各4例,伴壁结节与分隔同时存在2例.分隔厚薄不均5例,纤细均匀1例.平扫肿瘤呈囊实性混杂密度12例,呈较均匀囊样低密度2例,肿瘤实性部分钙化3例;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快进快退型强化11例,部分呈快进快退型强化合并部分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1例,轻度强化2例.结论:螺旋CT在囊性肾癌诊断中是一有价值的常用检查方法.

    作者:叶玲玲;滕陈迪;黄崇权;王大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老年中晚期胃癌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老年中晚期胃癌35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在卡式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率方面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免疫指标也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改善老年中晚期胃癌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病人的免疫水平.

    作者:叶淑芳;叶斌;武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胎膜早破与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感染类型以及是否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法:将200例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未使用抗生素)和对照组(入院后使用抗生素) ,对宫颈管内和阴道内的分泌物进行培养鉴定、白带常规分析和胎膜病理检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B族链球菌(GBS)感染各为3例,厌氧菌感染分别为40例和45例,两组在细菌感染种类、白带检查、胎膜组织学、分娩后体温异常、血常规异常、C反应蛋白异常、会阴创口感染、子宫压痛、产褥感染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因厌氧菌感染而引起的胎膜早破为常见;胎膜早破48 h内的分娩可以不用抗生素.

    作者:林胜兰;夏淑琦;叶笑梅;陈杨芳;周晓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外并发症46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应予以重视[1].我院2003年4月至2007年6月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186例,其中发生肺外并发症4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剔除术56例分析

    子宫肌腺症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为子宫切除术与子宫腺肌瘤剔除术[1].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女性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多数妇女希望施行微创手术并保留子宫,因此,我们尝试对56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剔除术,报告如下.

    作者:劳佩维;白延青;李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心脏泵衰竭中的应用体会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及心脏外科直视手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症的患者,药物疗效有限,死亡率极高.

    作者:林丛;官学强;曾刚焕;陈鹏;唐疾飞;杨鹏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应用国产输液泵持续输注5-氟尿嘧啶的临床对比观察

    5-氟尿嘧啶(5Fu)是治疗胃肠癌的基础用药,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推荐的治疗胃肠癌标准方案都以5Fu为基础,而且要求持续44~48h(或每天持续22h,连续2d)给药.为了能做到按国际标准规范地实施5Fu持续化疗,目前大多使用微量注射泵进行5Fu持续输注.为了使廉价的国产输液泵能准时、匀速地完成5Fu的持续输注任务,2007年3月至今,我科对国产输液泵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与常规按说明书使用的方法进行对比,以找到能安全、方便、有效的使用国产输液泵的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红露;赵静壁;周建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利宁凝胶在老年男性病人导尿术中的应用

    老年男性大多伴有前列腺增生,而前列腺增生会导致后尿道弯曲、伸长、受压,术后经常会出现排尿困难.导尿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用操作技术之一,也是平稳过渡围手术期排尿困难的有效措施.利宁凝胶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丁卡因,为腔道表面润滑麻醉剂.王翠等[1] 将利宁凝胶应用于尿道、食道、阴道、肛门、直肠等插管镜检或手术时的局部润滑麻醉,取得满意效果.我科于2007年6月-2008年3月,对67例老年男性病人使用利宁凝胶作为导入润滑剂,并与常规导尿法比较,发现能明显减轻导尿术中的疼痛,减少尿道黏膜损伤,降低尿路感染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海丽;倪乐丹;郑淑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急危重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经皮气管切开(perc 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PDT)是借鉴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原理,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及耗时短等优点,在国外已被广泛采用,目前主要用于急危重病的抢救.我院急诊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1月对62例急危重患者施行PDT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莉莉;邱俏檬;卢中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音乐疗法对剖腹产围术期心理生理应激的影响

    音乐治疗是科学且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产生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并通过和谐的节奏刺激身体神经、肌肉,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生理、心理健康水平,缓解躯体和精神痛苦,从而促进康复[1-2].当前国外较为成熟地将其应用于精神和身心疾病、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治疗反应及临终关怀等领域,而在非全麻类手术应用方面研究不多.本研究选择剖腹产病例,观察音乐疗法对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陶洁茹;李一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异甘草酸镁与两种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两种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按临床常规剂量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注射液中异甘草酸镁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24 h内,外观无色澄清,基本无改变,pH变化范围分别为6.50±0.25和5.50 ±0.16,含量标示量改变范围分别为101.5±1.5和100.2±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以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作者:黄学荪;王志强;支爱玉;李铭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利奈唑胺耐药而万古霉素敏感的屎肠球菌1例

    患者,男,32岁,既往体健.因车祸致左小腿毁损伤、右侧胫腓骨骨折、失血性休克、肺挫伤、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于2008年5月25日急诊收住.予抗休克综合急救措施并急诊行左小腿截肢及双下肢清创缝合术等处理后转入ICU监护加强治疗.

    作者:章义利;戴凌燕;潘利伟;庄荣;应斌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真核表达质粒pVAX1的应用

    从20世纪90年代DNA疫苗诞生以来,其在医学领域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它的出现为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新思维、新方法.但是,目前在DNA疫苗中所应用的载体质粒仅局限于实验室研究和动物实验,如何使DNA 疫苗应用于人体实验,终走向临床研究,是摆在当今广大科研人员面前的关键难题.pVAX1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它是由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委员会(FDA)推荐的唯一可以应用于人体实验的载体质粒.迄今为止,关于pVAX1的研究已涉及动物和临床试验,笔者将对其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曲云鹏;刘建国;杨德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皮肤性病科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实验室化的初步建设及效果评价

    由于受到医疗环境、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一直是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的难点[1].有效避免紧张的医患关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因素,对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予以改进,探索一套较为完善的、强化实习医生操作技能的教学手段,是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的关键环节[2].我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采用操作培训实验室化的途径,为本学科的实习教学作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徐云升;宣暄;欧荣英;张学奇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