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既是对地方高校教学工作的鞭策,也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桂林医学院以评估促建设,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理清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孙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试卷设计准确度的评价体系.方法:将试卷的考试结果减去设计目标值,其差为准确度系数,即DBC系数(由 Di BAo Cheng首先使用而命名).结果:考试结果和目标值差的大小,反映了试卷设计的准确程度.结论:DBC系数可以作为评价试卷设计准确度的一个指标.
作者:朱冬沂;邸宝成;陈常兴;刘明贤;于立玲;吴淑叶;王道和;赵惟呈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为了了解国内本科生流行病学教材的种类及其使用情况.通过互联网、医学书城和电话联系医学院校的方式,对流行病学教材种类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教材内容在总论方面各有不同,各论方面差别不大.李立明、王建华2人主编的流行病学教材被使用次数占了所有教材使用次数的54%.大部分院校讲授内容以总论部分为主.
作者:郑全庆;余国超;郑芳;高海燕;陈广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实习对专科护理生的护理职业的影响程度,以提高医学教育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我院276名护理学专科实习生.结果:实习前后有半数以上学生对护理职业的喜欢程度、工作性质、社会地位、重要性、工作量、工作复杂度、收入水平,以及对护惠关系和医护关系的认知状况均发生了变化,对从事护理职业的决心、信心也有40%以上发生改变.结论:实习期间,带教老师要注重言传身教,注重实习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引导,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对不断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瑾;潘传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文中结合研究生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硕士研究生要参与导师承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并从中选择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题目,这对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鹏;王滨;孙业全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是检验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客观、简便、易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科学、公正的评价方法是做好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条件.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对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高平蕊;魏双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教学质量问卷调查.方法:根据大学统一拟订的问卷调查表,由授课教师和实习学生集中填写.计数资料分析用百分率表示,等级资料比较用RIDIT检验.结果: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管理评价和授课质量评价,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学生评价结果比教师差.结论:指出医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彭文;王宁华;李敏;朱扣云;韩吉;邢丽娜;陈贻训;徐竹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天津中医药大学从2004年投入使用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开展了以高科技模拟设备为基础,集教学、示教、操作、考试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学习和实训.缓解了实践教学中条件不足,解决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中医思维能力弱化问题.临床技能中心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
作者:张莉;韩力军;岳颖;王泓午;张伯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为了尽早培养医学生的医生意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安排537名正在学习基础医学的学生,于2005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参加早期接触临床学习,学习结束时学生自由写出该课程的学习论文,由带教老师评定论文等级,并统计论文中主要的关注点.有131名学生的论文被评为优秀,对医学的重新认识、医惠关系、及早期接触临床的感受成为学生们关注的问题.
作者:赵玲玲;刘振国;李小波;邢妩;金龙玉;高琴;管志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11年,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是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关键.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的现状,结合我院考核制度实施情况,探讨考核制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及取得效果,旨在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水平.
作者:朱东;杨治禄;何兰杰;魏娟珍;钱莹;王学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采用行动研究法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效度.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法在记忆型知识点的掌握方面效度相当,而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WebQuest教学模式有较高的效度.
作者:王红丽;刘颍;郭其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以其仿真性、交互性、灵活性等特点,逐步被应用于生理科学实验教学.其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节约实验经费等具有显著的作用.未来制作CAI生理科学实验课件,应体现集成性、交互性、真实性及网络化等特点.但不能代替真正的动物实验.
作者:高凌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将是同伴教育在一个新领域的尝试.通过研究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现状研究和同伴教育理论,得到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模式,这将丰富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内容和方法,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支出,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吴俊端;唐峥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进行骨折专病标准化病人临床教学应用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在本校2002级骨伤科方向学生教学中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带教方式,观察组应用标准化模拟骨折病人进行教学.结果:经考核和观察数据统计比较,应用专病SP教学,对医学生在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方有显著提高.结论:骨折专病SP解决了SP人员不能模拟骨折病体征的难题,可复制性和操作性强.在临床教学中,专病SP具有高度的临床病例模仿能力,具有可重复性和互动性的优势,能提高临床考核水平的准确性,适合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梓凌;黄枫;曾展鹏;郑晓辉;何才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探讨学生社团在建设和发展中存在问题,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学生社团在服务大学生素质拓展和繁荣校园文化方面存在积极作用.经费、活动地点、指导教师的不足成为限制社团发展的因素.建议增加专业性、规范性和资助力度,促进大学生社团向高层次发展.
作者:白云娜;卓朗;赵庆雨;汤莹;樊里根;马晓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医学教育的发展,对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在医院的临床实习期为一年,因此加强教学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基于现代信息理念、信息技术和信息规范下的教育教学尝试,对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加快教学医院信息条件的改造、提高教学双方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临床实习教学的整合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医学实习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慧萍;谢波;吴蓓华;刘乃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学科评估是建设高水平重点学科的有效手段.高等学校开展学科评估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评估工作的有序管理,发挥学科评估的激励功能,才能建设一批有优势特色、有竞争力的重点学科.
作者:王丽娟;杨宝峰;姜洪池;曹德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形势下,建立非直属附属医院是保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的关键是通过培养附院意识、规范教学管理、开展师资培训、加强学生教育、改善教学条件等措施,保证并不断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质量.
作者:苗双虎;毛兰芝;高建辉;赵红岗;白国强;张明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临床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用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275名大一新生进行测试,将结果输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中有16.7%的人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可能有中度心理问题者占9.8%;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文理科、有无病史、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UPI分类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入校后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和引导他们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提高情绪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谢杏利;邹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新形势下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对于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制的作用与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了兼职辅导员制面临的问题,并就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制的有效工作途径进行探索.
作者:傅剑;刘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国现行医学学位体系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需求,加快了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医药卫生人力资源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类培养和分层次培养需真正落实;同一层次学位的培养目标、方案、学位授予标准存在是否统一的矛盾;与医疗准入缺乏直接关系;修学年限没有与国际对等;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有待完善.
作者:范学工;李亚平;胡卫锋;易和香;张江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国医学教育现状和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应借鉴国际医学教育的办学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定位于培养我国具有国际合作与竞争潜力的未来优秀医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马建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文章探讨了创新性医学人才的内涵特征,调查分析了创新性医学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综合显示:创新性医学人才的培养,涉及到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改革、学生素质、教师素质、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其中,在一级指标中,环境建设较其他指标重要.在二级指标中,建立有利于创新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态度以及教学环境等指标较其他指标重要.专家们认为,这些因素与创新性医学人才培养的关系为密切,也可以理解为现行创新性医学人才培养中为欠缺和需要的因素.
作者:王方芳;陈俊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分析大学生脆弱群体和普通群体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差异,为提高大学生脆弱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部分,随机抽取绍兴市某高校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资料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脆弱群体与普通群体在生源地、家庭收入、家庭成员关系、心理压力和压力来源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重点关注大学生脆弱群体,努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邢海燕;李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在职业教育方面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作者就开展职业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方面进行了探索.专科学生通过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以职业目标教育、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化,使专科学生端正专业思想,明确学习明的,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全面提高素质,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钟初森;吴石佳;陈秀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国医学院校现行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在知识的传授上有其合理的因素,也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其存在诸多弊端,已大大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现正面临着新的教育技术与模式的冲击,教育Blog凭借其共享性、沟通性、易用性等特点,成为改革浪潮前沿的一个有力的冲击.
作者:王小云;邓霭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在医事法学课程的教学中不断强调病人是医疗中心的这一观念正瓦解着传统的医疗父权.课程中教师对病人自主权的重视与在实践环节病人自主权仍停留在概念阶段形成了一对矛盾.对父权主义在批判基础上的继承能有助于解决这一矛盾,并能在实践中保护和提升病人的自主权.
作者:陈麟;徐新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模块课程理论是近年来世界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将人体解剖学课程划分为5个大模块,并对模块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目标和评价方法等作了探讨.人体解剖学模块课程是一种小型化、现代化课程模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实践性,更能体现时代气息.
作者:初国良;雷万龙;汪华侨;郭开华;曲怀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采用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开展儿科护理学的本科教学,提高了护理本科生儿科护理学的综合技能,为护理本科生的能力培养创造了空间,并促进了教学相长,因此,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开展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发展之必然.
作者:李胜玲;米藏智;雍文博;赵文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先进的影像学设备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迫切需求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通过修订和完善培养方案,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基础及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进行教材建设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创造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群,为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作者:刘斌;杨明;杨小庆;朱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PBL教学模式是当今世界医学院校广泛运用的一种新教学方法.在PBL教学过程中,国内外医学院校纷纷采取了不同的实施方式.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要紧紧抓住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三个基本要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师教改意识,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PBL教学的转换.
作者:王婷;于淼;刘琳琳;李天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探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方法,在临床专业七年制学生中尝试PBL教学和传统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冯东举;王迎伟;刘英霞;吴宜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PBL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病例的选择与设计关系到中医妇科学PBL教学的成败.结合实践及相关文献,提出客观科学性、典型针对性、有序层次性、启发挑战性、开放松散性及复杂关联性为中医妇科学PBL模拟病例设计的基本原则.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PBL教学法在国内护理教育中已逐步开展,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详述了我院采用PBL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课程中的实施过程,并通过教学实践得出: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师生角色是实践PBL教学的前提;构建优质教学资源是PBL教学的保障;科学规范的评价手段能提高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作者:李丽萍;王茵;沈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将PBL法引入医疗系本科生的口腔临床实习教学,通过出科考试、调查问卷和学生心得体会评价其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PBL组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BL法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和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是一种适合于口腔临床实习特点的教学模式.
作者:温秀杰;张莉;邓蔓菁;岳玲;张芸;刘鲁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986年起,瑞典林雪平大学在医学教学中采用了新课程,在瑞典率先进行了教学改革.新课程以系统为中心采用PBL教学法,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医学教学同样有着很多区别,强调团队合作、医患交流和科学态度.
作者:乔宇琪;李定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问题解决能力是评估研究生素质的主要内容,基于此种理念,我们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心血管药理学研究生教学中.文章简要介绍了PBL的概念,详细分析了PBL的学习过程和组织方式.在结合教学实践,具体探索PBL在心血管药理学研究生教学中实现方法的同时,对不足之处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作者:臧伟进;孔珊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为了克服传统的实习生带教模式所存在的缺点,现将PBL教学法引入眼视光专业毕业实习带教中,实施PBL教学法以后,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的比较,证实了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分析和处理能力,有助于把实习医生培养成一名高素质的临床医生.
作者:于旭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非智力因素是医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从教学方法上寻找改善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PBL特有的教学功能有利于改善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PBL强调课程通识性,有利于改善医学生的整体观;强调学习主动性,有利于锤炼医学生刻苦钻研的求知品质;强调开拓自信,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强调协作包容和平等互动,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积极和谐的人生观;强调高度关注医学人文,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厚实的医学人文素养.
作者:邱秀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