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发热性非化脓性结节性脂膜炎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但近年来,国内外发现儿科病例也有增多趋势.现将我院1980~1997年收治的4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吴芳;竺智伟;蒋优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疣,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尚无特效疗法.近两年来,笔者采用多功能美容手术仪除疣、自体疣埋人及两种方法联合治疗尖锐湿疣,并观察了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燕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笔者从1998年10月至2000年1月采用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进行抽吸、粉碎冲洗及液化引流等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中良;应忠明;吴利云;狄永康;马妙根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我院自1986年以来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9例,其中8例采用了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现报道如下,并对手术治疗方法作一探讨.
作者:陈昭毅;安黎明;赵俊华;林晓瀚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医院感染是当今医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脑出血易并发医院感染.为提高对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状况及预后影响的认识,现将本院4年来收治的286例脑出血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如下.
作者:程赣萍;杨金禄;王桥根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癫痫对高级神经功能损害作用较大,尤其对学龄儿童的认知功能、行为和心理活动影响更为明显.为了解癫痫患儿的认知能力、心理行为和生活质量问题,笔者对42例癫痫患儿及24例正常儿童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ERP)P3波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光;张亚君;陈洲波;张克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支原体肺炎的发病近年有增多趋势,且发病年龄已向婴幼儿期扩展[1].对该病的诊断方法虽有进展,但X线检查仍为应用广泛的辅助检查手段.为了解患儿肺部X线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我们对1997年1月~1998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部X线改变及其与临床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芳;周馥英;朱晓园 刊期: 2000年第08期
人体外周血NK细胞在细胞免疫应答中反应快、效应早,起着特有抗感染免疫功能.笔者通过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缓解期外周血NK细胞数量,以了解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作者:朱克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双黄连具有广谱抗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抗流感病毒作用[1],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有较好疗效,但也可出现不良反应.现将本院儿科门诊1年多来由于静脉滴注双黄连针剂而引起的46例不良反应作一分析.
作者:魏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阿斯匹林哮喘是药物性哮喘的一个重要类型.现将笔者近10余年来治疗的5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笔者发现,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的患者发生脑梗死时,临床症状较轻,预后较好.为了解阿斯匹林对脑梗死病情的影响,笔者对1996年3月~1998年3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对照性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萍娟;徐炳灿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笔者于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对78例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患者用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生产的GX-Ⅱ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仪行包皮环切加疣体烧灼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炼 刊期: 2000年第08期
1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的自然病程已基本明确,而2型糖尿病由于起病隐匿,夹杂因素多,肾脏病变过程知之较少.笔者对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病程和血压作一观察,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中CCr动态变化的意义及其与血压的关系.
作者:张哲;李红;林维勤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残胃溃疡是胃次全切除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对其治疗目前报道不多,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26例残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金冠福;戴加勇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导致核黄疸已经引起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但其对肾脏是否有损害?我们通过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尿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美珍;周馥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自从Masura等[1]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获得成功,近来国内各大医院均相继开展这项工作.笔者于1999年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期间及本院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患儿1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其;褚茂平;吴蓉洲;陆文文;张园海;项如莲;钱明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少见.本病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室造影有其特征性表现.我们对1993至1998年住院的14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屠晓鸣;姚祖荣;林加雄 刊期: 2000年第08期
随着CT技术的普遍应用,临床上无典型症状脑梗死的报道屡有所见,但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的报道并不多见.近年来,头颅MRI检查的广泛应用,对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的检出逐渐增多.现就我院近4年来20例无典型脑干症状的脑干梗死患者资料进行探讨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俊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危急重症.由于脑出血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有部分患者尚存在继续出血现象[1],故近年来穿刺血肿抽吸术一般主张在发病后6h进行.笔者自1994年3月至1999年6月分别于超早期(发病6h内)和早期(发病6~9h)应用脑CT立体定向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术[2]治疗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桥根;程赣萍;张跃西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笔者于1996年10月~1997年2月,对30名正常足月儿和29例足月重度窒息儿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功能测定法[1](NBNA)进行测定,以进一步了解新生儿窒息后的行为能力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龚佩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为提高对儿童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阳性的Ⅲ型新月体肾炎的认识,现将我院1999年6月收治的1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林瑞霞;杨青;庄捷秋;林艳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常见类型.现将我科1992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经颅脑CT及脑脊液检查确诊的62例患儿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美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婴幼儿肺炎常常出现微循环功能障碍、心功能衰竭,而肝功能损害在临床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笔者通过对43例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的婴幼儿进行观察与分析,以了解肺炎患儿的肝功能损害情况及预后.
作者:华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痛是神经科常见病之一,虽然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资料表明血清钙离子(Ca2+)、镁离子(Mg2+)与偏头痛的发病密切相关㈩.我们近年来对102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的血清Ca2+、Mg2+浓度及脑电活动进行检测,并探讨了其在偏头痛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宋建良;孙新芳;丁靖;钟洁静;沈秀芝;张敏荣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常见的病原体,临床上部分患儿可能并发细菌感染,但诊断尚缺乏客观指标.笔者通过对患儿深部痰液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测定,以探讨其在毛细支气管炎并发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陈小芳;李孟荣;王国健;李迎春;陈晓冰;吴荣熙 刊期: 2000年第08期
为探讨多发性脑梗死(MCI)与单发性脑梗死(SCI)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不同,笔者就53例MCI与106例SCI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丽珠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3例不同程度窒息后早产儿和足月儿出生后第1、3、7天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轻度和重度窒息后足月儿及早产儿出生后第1、3、7天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第1天明显高于第3天和第7天(均P<0.01或<0.05);所有患儿至窒息后第3天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恢复到正常水平;重度窒息足月儿出生后第1天,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足月儿(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引起暂时性高胰岛素血症.
作者:汪洁;徐亚萍;陈黎勤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清泌乳素水平动态变化对癫痫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2例各型癫痫、12例癔病及11例晕厥患者发作后30min及发作后24h血清泌乳素水平以酶标法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多数全面性强直阵孪发作(GTCS)与复杂部分性发作(CPS)的癫痫患者发作后30min较发作后24h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而单纯部分性发作(SPS)的癫痫患者和癔病、晕厥患者多无此动态变化.结论发作后30min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GTCS和CPS的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王伟平;陈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4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5名对照组的肺功能,并对糖尿病组肺功能变化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TLC、FVC和髓V1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4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微血管并发症积分无显著相关关系,但DLco与空腹血糖及微血管并发症积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以限制性为主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空腹血糖和微血管并发症是影响肺功能的主要因素.
作者:华燕吟;胡叮玲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APP)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6例脑卒中患者在发病3天内检测血清APP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70例血清APP水平正常患者的临床好转率(92.9%)明显高于46例APP水平升高患者(26.1%,x2=44.85,P<0.01),而并发症的发生率(5.71%)则明显低于后者(63.04%,x2=46.33,P<0.01).血清APP水平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血清APP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作者:于民;张文亚;陈桂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小儿脊髓性肌萎缩(SMA)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7例临床诊断的SMA患儿及21名健康儿童运动神经元存活(SMN)基因进行检测.结果7例患儿的SMN基因外显子7均有缺失.正常人SMN基因均未缺失.结论使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SMA患儿进行基因诊断,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作者:余钟声;周柏林;水泉祥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在白质疏松症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高血压伴白质疏松症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白质疏松症患者24h、日间平均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及日问血压负荷较对照组高(均P<0.05或P<0.01),而夜间收缩期血压、舒张期血压、夜间血压负荷较对照组低(均P<0.01),并且夜间血压下降率比对照组高(均P<0.01).结论白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与长期血压负荷以及夜间血压过低,24h血压波动大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杭玲;邓克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CD25+细胞含量与肝病患者病情转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55例肝病患者及50名正常人外周血CD25+细胞进行检测,并对68例治疗好转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各种肝病患者外周血CD25+细胞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其下降程度依次为肝癌患者>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68例肝病患者治疗后CD25+细胞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提示外周血CD25+细胞含量的检测对肝病患者的病情判断及病情转化和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金秀国;方国安;刘波;庄晓玲;方汉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自然分娩健康足月新生儿出生后24h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6:00、10:00、14:00、18:00、22:00(即每4h1次)为测量时间点,对106名自然分娩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24h内的血压进行测量.结果正常新生儿生后24h内血压表现为2:00低,6:00、10:00升至高,在14:00有一谷值,在18:00又有一小高峰,至22:00下降.其中收缩压低点与高点相差0.9kPa(6.8mmHg),舒张压低点和高点相差0.7kPa(5.2mmHg).男女新生儿各个时间点血压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自然分娩健康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即有显著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男女性相似.
作者:韦翊;陈安;杜立中;施长春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测定在神经损伤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免疫测定法定量测定神经损伤性疾病患者血清MBP水平.结果血清MBP水平2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4.69±0.89μg/L,1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6.11±3.01μg/L,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5.03±2.33μg/L,20例脑炎患者4.63±2.15μg/L,52例脑挫伤患者5.67±3.14μg/L,24例2型糖尿病患者5.13±2.54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0±0.89μg/L(均P<0.01).36例有CT或MRI检查异常的脑挫裂伤患者血清MBP水平(6.68±3.08μg/L)显著高于无影像学改变者(3.41±1.92μg/L);对36例脑挫裂伤患者动态观察表明血清MBP水平在创伤后12~36h升高.结论血清MBP水平测定可反映神经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可用于临床评估.
作者:闻树群;丁美萍;宋水江;黄鉴政 刊期: 2000年第08期
肺炎支原体(MP)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1].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临床表现的特殊性.笔者对本院1993~1998年收治的111例MP肺炎患儿的肺部X线表现作一总结,旨在探讨MP肺炎的胸片特点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罗运春;张正霞;李昌崇;蔡晓红;金可;张海邻;吴荣熙 刊期: 2000年第08期
临床上对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慢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比较困难.99m锝-红细胞(99mTc-RBC)显像是一种很敏感的肠道出血的检查方法[1-3].我们对23例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99mTc-RBC(体内标记法)显像,以探讨其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李林法;朱阳军;闻世凤;赵葵;沈文华;程维荷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笔者对32例临床已确诊的婴幼儿颅内感染患儿进行脑部B超探查,并对不同性质颅内感染的脑部B超声像图改变作比较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脑部B超检查对婴幼儿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益怡;黄福光;陈小知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急性精索扭转为泌尿外科急诊之一,临床上需要快速准确作出诊断,从而能迅速采取措施以取得较好疗效,因此采用可靠的诊断方法十分重要.笔者采用超声检查对21例急性阴囊疼痛患者作出诊断,其中精索扭转8例.现对精索扭转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及其与睾丸炎症的鉴别作一探讨.
作者:马伟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试用乐频清加病毒唑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启源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国产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基种植体(HACI)在即刻与延期种植后植入区骨组织反应.方法模拟临床延期和有或无羟基磷灰石颗粒(HAG)充填即刻种植术,在狗股骨植入HACI,种植后1、2、3、4个月时制作植入区骨组织不脱钙标本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显微X线摄影及计算机辅助种植体--新生骨接触率测量.结果新生骨组织在种植后1月时即已覆盖了种植体的大部分表面;3种种植方法在种植后的同一阶段新生骨与种植体的接触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有HAG即刻种植组与延期种植组种植后3个月种植体和骨组织结合紧密;无HAG即刻种植组部分区域骨胶原纤维与种植体表面呈平行生长,4个月时颈部尚有部分骨组织缺损.结论HACI的羟基磷灰石涂层有利于种植体与植床的早期骨性融合;有HAG充填的即刻种植可以形成良好骨性结合;HAG可明显促进骨缺损的早期修复.
作者:刘丽;何福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儿女性,12岁,因胸闷10余天,伴气促6天于1998年11月20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0余天在无明显诱因下觉胸闷,当时未注意.入院前6天觉气促,活动后加剧.无发热,无咳嗽、咯血史,无胸痛史,无关节酸痛、皮疹史.近日尿量略减少,无浮肿,尚能平卧.
作者:郏琴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儿男性,1h.因出生后易激惹、烦躁、呼吸急促1h由本院产科转入儿科.患儿系第3胎第1产,孕36周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羊水Ⅱ度混浊.出生体重2185g.出生后Apgar评分1min8分、5min10分.哭声响,反应好,但易激惹、烦躁、呼吸急促,时有惊跳,无抽搐.母亲孕期有长期吸食海洛因史,前两胎均自然流产.父亲健康,非近亲婚配.体检:肛温36.2℃,神志清,反应好,哭声响,易激惹.前囟平.
作者:刘忠兴;郑亚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患儿男性,4岁.因反复咳嗽、发热4个月,于1999年7月20日入院.患儿自3月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干咳,以清晨较重,咳剧时有气喘.伴有不规则发热,体温波动在39.0℃左右.无胸痛、咯血,无明显夜间盗汗及消瘦,无关节肿痛及皮疹等.发病后一直在当地医院以支气管肺炎给予头孢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病情一度控制,热退,无气喘,偶有单声咳.
作者:蔡锡顶 刊期: 200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