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诊断性胸腔镜术的佳护理配合.方法对108例行胸腔镜检查的病人,实施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前、术后的全程护理.结果 108例病人均一次成功地实施了胸腔镜检查,其中98例明确了诊断,为进一步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结论精心的护理在胸腔镜检查中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陈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性的、出乎意料的自然性死亡.死亡时限各学者意见不一,有的限定在症状出现后到死亡的时间数分钟或数小时,有的为6h,WTO规定时限为24h[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5年即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病人在病情稳定或已明显改善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变化,并在24h内死亡的28例病人,找出与猝死发生可能的相关因素,减少猝死的发生率.
作者:王朝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接受放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创面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对照组创面用无菌纱布浸透康复新后湿敷.结果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9.0d(3~17d),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3.2d(6~20d),两组愈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皮炎,具有止痒止痛,创面愈合快等作用.
作者:汪素萍;邓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经验.方法 4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预定的康复计划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6h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群锻炼,48h开始进行CPM锻炼,3日下地站立.结果术后1周平均活动度达90°以上,2周达110°以上,切口Ⅰ期愈合,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术后早期锻炼安全可行,可使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可预防并发症.
作者:赵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181例(183条患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采取整体护理、溶栓护理、健康教育及恢复期压力治疗袜的辅助压力治疗等方法.结果所有病例患肢水肿等症状消失,恢复期辅助压力治疗,下床活动后无肢体肿胀等深静脉返流症状出现.结论采取整体护理、溶栓护理、健康教育及辅助压力治疗的应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治疗、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华;乔莉娜;石彩娟;阮瑞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新生儿血液检查,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代谢性疾病在新生儿期尚未有临床症状前进行群体筛查,使机体在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就获得有效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是预防儿童残疾的三级预防措施[1].我科自2004年3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并作为目标管理检查的项目.现将采血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尚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对11例21眼高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LASEK)进行护理配合,探讨更有效的LASEK的护理方法.认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LASEK手术获得成功,保持手术疗效的重要条件:术前充分的准备是手术正常进行的前提;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术后眼睛的护理,防止感染,是保持术后疗效的关键.
作者:刘凤玲;吴安宁;陆华文;麦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方法总结钬激光治疗8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理措施.结果 87例患者单次碎石率为96.6%(84/87),平均结石排尽时间为19.5日,平均住院2.5日.除1例输尿管穿孔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针对患者特点,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各引流管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红云;邹蓉;励惠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化疗泵阻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49例使用化疗泵的病人5例出现阻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及护理.结果 5例出现化疗泵阻塞,均及时找到原因,及时处理.结论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慧静;瞿青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逐渐成熟,临床上也越来越重视手术后术腔的护理和综合治疗.
作者:黎秀娟;肖海燕;王桂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幕上肿瘤术后再次急诊手术的病情观察十分重要.手术后除要求做好病人护理外,全面观察与准确判断早期并发症,是降低病人病死率的主要措施[1].我院于2003年5月~2005年4月,对203例幕上肿瘤的病人行手术肿瘤切除,其中11例因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或脑水肿进行了再次急诊开颅术,由于观察处理及时,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艳芳;沈敏;王凯;黄东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急诊昏迷病人的接诊分诊及紧急抢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15例急诊昏迷病人临床资料、接诊分诊情况、紧急处理措施及诊断治疗预后的情况.结果总病死率29%,急诊病死率13%,急诊1h内病死率7%,分诊正确率91%.结论急诊昏迷病人病死率高,护士正确的接诊分诊及第一时间的及时有效处理,可降低昏迷病人病死率或伤残程度.
作者:李燕霞;冯晓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同期冠状动脉搭桥及瓣膜置围术期护理.方法对5例同期冠状动脉搭桥及瓣膜置换围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细致的术后监护及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结论行之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之一.
作者:陈红;郑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行0.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126例单胎、足月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初产妇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168例条件相同,未行任何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产程时间:活跃期至宫口开全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镇痛组(P<0.01),第二、三产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比较,阴道器械助产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镇痛组(P<0.01);新生儿评分和产后出血量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有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但对新生儿出生结果和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江道荣;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切除加电气化袖套式切除输尿管及部分膀胱术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6例肾盂癌、输尿管癌病人采用肾切除加输尿管及部分膀胱切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16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肾切除加电气化袖套式切除输尿管及部分膀胱术病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术后加强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及疼痛护理,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加强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述萍;温大翠;田景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带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12例(13条肢体)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病人采用术前、术后及骨科护理门诊的序贯护理方法,通过加强术后恢复期功能锻炼,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增加踝关节活动度.结果本组12例病人平均住院时间(16.3日),出院时踝关节活动度(ROM)平均32°,所有病人没有针道感染.结论采用序贯护理方法可以显著减少外固定支架感染,提高病人对特殊康复器械的适应能力,是恢复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有效手段.
作者:龚蔷;陈桂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在头颈部放射治疗中较常见,也是患者难以忍受的急性反应.常在放疗2~3周开始出现口干、咽痛,随着放疗剂量增加而加重,严重者形成口腔溃疡、糜烂、出血等症状,影响患者进食,出现抵抗力下降,有的甚至被迫中断放疗.我科自2002年4月~2004年12月用自配含漱液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玉红;王家华;赵红伟;宋丽;王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溃愈灵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溃愈灵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两组进行观察比较1个疗程(10日)的愈合例数、愈合率及有效率和3个疗程的愈合时间,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率及有效率增加,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溃愈灵治疗压疮,效果确切,疗程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红;杨家福;彭学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加强洁净手术室手术人员管理的工作.方法采取设专职收发更衣、鞋柜钥匙人员,严格控制进出手术室人员,手术室人员严格执行手术室规则,减少手术室人员进出手术间及流动,加强手术室人员培训及其无菌操作技术、外出的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结果减少了手术室内的感染和交叉感染,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控制在0.2%以下.结论要使洁净手术室发挥预期的效果,必须投入管理力量,加强手术人员管理,否则即使设施先进,也未必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福宣;郭力克;胡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确保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顺利实施,探索与此项新技术相适应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通过对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经胸壁切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配合,总结了手术中需准备的特殊仪器、器械、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要点.结果 5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经胸壁切口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技术可靠,手术配合要点和各项措施切实可行,为新技术的研究和取得成功提供了保障.
作者:倪蓓莉;裴桂琴;徐安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ICU,约束一直是辅助治疗与护理的一项效果良好的措施.它一方面可使病人无法反抗地遵医嘱接受治疗;另一方面,可使病人避免自伤(包括脱管、坠落伤等).这种措施被称为保护性约束,如约束带、床档等.但这样,在不自觉中无形地给了病人另外一种伤害,清醒病人会损伤其自尊,使病人产生明显的心理反应,如激动、逆反、丧失尊严、恐惧等.
作者:万梅;关纯;张泰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先进、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在护理管理的实践中,情商在护理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士长需要不断地提高情商.高情商的护士长可以乐观、灵活地应对压力,为护士创造和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改善服务态度,降低护理投诉率.
作者:史冬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提高PVS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大限度地降低其压疮发生率.方法制定PVS患者压疮预防管理办法,实施全程监控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力度.结果护理人员防压疮意识和能力增强,PVS患者压疮发生率降低.结论建立科学有效的压疮预防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全程监控管理制度是PVS患者预防压疮的关键和有效手段,对提高PVS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黎红梅;黄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1].浅前房是指术后第1日未形成前房或前房形成数日内又消失者.常由于房水引流过盛、脉络膜脱离、房水分泌减少、房水逆流和晶体-虹膜隔前移所致.其形态可分三型[2]:浅Ⅰ°:表现为周边虹膜和角膜内皮接触,其余部分前房存在或中央前房比术前浅1/2;浅Ⅱ°:表现为除瞳孔区晶体或玻璃体前表面(无晶体眼)和角膜内皮间存在裂隙前房外,其它区域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浅Ⅲ°:表现为前房完全消失.现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谭均莲;黄文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冷湿敷造影剂外渗的效果.寻找一种简单且效果佳的护理方法,避免和减少由于造影剂外渗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方法将32例造影剂外渗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17例用2%利多卡因冷湿敷,对照组15例用50%硫酸镁冷湿敷,并进行效果观察.结果 2%利多卡因冷湿敷造影剂外渗的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冷敷法.结论发生造影剂外渗时,使用利多卡因冷湿敷疗效好,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李素芬;郭秀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过程中较好的氧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自身对照研究,将采用两种不同吸氧方法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电动雾化吸入同时采用经鼻导管吸氧(64例).动态记录两组吸入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结果两组SaO2在吸入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开始吸入后的5、10、15、20、30min时,A、B两组S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SaO2在雾化吸入后各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B组SaO2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电动雾化吸入时,在口含器旁加一氧气管进行吸氧,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低氧血症,而对心率影响不大.
作者:祝安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现状,探讨容易发生针刺伤的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对福建省立医院2004~2005年214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现状调查,收集与针刺伤有关的具体环节,针刺伤发生的次数及发生针刺伤后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90%的临床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了针刺伤.其中发生于抽吸药液时72人次;拔针60人次;分离针头与注射器64人次;回套针头帽158人次;整理用物及处理废弃物106人次.结论临床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是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
作者:朱子兴;郭仙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采取交替半卧位(床头抬高30°)与平卧位对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两组,A组为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护理,平卧位,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并用1 kg沙袋压迫8 h,术侧肢体制动12 h,24 h后下床活动;B组为实验组,术后根据患者需要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与平卧位交替,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并用1 kg沙袋压迫8 h,术侧肢体制动12 h,24 h后下床活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异,而B组的舒适度明显大于A组.结论 B组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的不适感.
作者:叶祺;王月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先心病是由于心脏血管发育异常产生的心血管畸形所致的一类疾病,手术治疗越早越好,根据幼儿时期的特点以及对父母的高度依赖性,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直接或间接地提高患儿的手术耐受性和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我们对2001年12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住院治疗的62名先心病患儿及家属采取了以下护理干预:患儿现状评估、家属健康教育、亲子活动、音乐介入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发现患儿父母在干预前、后P值分别<0.01,<0.05,其效果明显,同时,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经过以上干预,不但提高住院满意度、患儿对手术的耐受性,也增进了医患沟通,是今后护理工作更深层次纵向研究的方向.
作者:曾朝辉;陈丽华;李凤兰;蔡友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氧气湿化瓶是吸氧过程中湿化氧气必不可少的装置.通常湿化瓶内盛1/2~1/3蒸馏水.虽然湿化瓶每日更换,每周定期清洗消毒,但时间长了,瓶壁上还是难免出现很多水垢,既不美观,又易使细菌滋生.我们曾用去污粉擦洗,84液先浸泡再擦洗,也很难将水垢彻底清除.现我们改用维生素C注射液清洗,省时省力而且效果满意.
作者:张锦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甘利欣主要应用于伴有谷丙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乳酸环丙沙星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呼吸道、胃肠道、骨和关节、皮肤软组织等感染,伤寒,败血症等全身感染.在1997年出版的176种静脉注射药物的药理表中,环丙沙星与甘利欣之间不存在配伍禁忌.但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无论是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加甘利欣静脉滴注后,输入乳酸环丙沙星,输液管中出现白色混浊,并有沉淀物随管道滴入,提示这两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如果在两种药物之间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可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
作者:许丽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强力阿莫仙是半合成青霉素,为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常规皮试阴性后方可使用.静滴后发生过敏性休克比较少见.我科今年收治1例迟发性过敏性休克的患儿,经积极抢救成功.现将抢救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丁金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插管感染(插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制订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插管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22例插管感染中,多数病例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且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病史;股静脉、颈内静脉插管感染率高于锁骨下静脉;留管时间大于2周的插管感染率明显升高(与留管时间小于2周相比;P<0.05).结论机体抵抗力低下、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留管时间过长、插管部位和护理不当等是其高危因素,应针对其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护理措施.
作者:夏荣;何海萍;高岩;叶秋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病区病历夹的细菌污染情况,寻找有效的消毒方法.方法对我院病区60只不锈钢病历夹表层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并分别采用75%酒精和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结果未消毒的病历夹染菌量已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行的<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各类普通病房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m2的标准.所污染的微生物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微球菌属、真菌.用75%酒精擦拭消毒病历夹后污染菌的清除率可达90%,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的清除率可达100%.结论 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病历夹是简便、快捷、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水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多脏器受累和血液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D).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反复,死亡率高[1].患者常需终身行免疫抑制治疗,生活质量低下.近年来,国外学者[2]开始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研究,用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SLE,取得初步疗效.破坏原有的异常免疫,重建健康的免疫系统,使从根本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为可能[3].2004年11月,我科对1例病情反复发作的SLE患者实施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于2004年12月17日为1例终末期心肺疾病患者施行了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术后住进移植病房,采取严格有效的消毒隔离,严密的监测,及服用抗排异药物的观察护理等措施,患者顺利地度过了隔离期,恢复良好,术后49日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在琼;李敏;余绍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改善多胎妊娠的不适症状,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在妊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治疗是必要的.我科于2003年8月收治1例三胎妊娠合并羊水异常,在本科作了羊膜腔穿刺减压+羊膜腔打洞术,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菊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和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由此发展形成的动脉瘤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腹主动脉瘤(AAA)的发病率是胸主动脉瘤(TAAA)的4倍.AAA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管壁局部薄弱,张力减退后延伸产生的永久性异常扩张或膨出,80%~90%的AAA病人有动脉粥样硬化.我科于2003年6月收治1例腹主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置入术后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和严重黄疸的病人,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病人于2周后好转并转入普通病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针对临床护理教学特点,根据认知心理学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理论,采用阶段式周目标教学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对护生记忆系统中的感觉记忆、短时贮存和长时贮存过程进行控制和影响,提高护生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
作者:黄弋冰;许乐;田芳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新生儿病死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保健水平的标准.然而,失去亲生骨肉是父母永远无法忘怀的,也是无法忍受的悲哀.有调查资料[1]显示:新生儿死亡时,在医院发生的一切对父母的一生会产生影响,它影响父母开始正常新生活的能力.在国外有很多关于开展丧亲家属护理指导的报道,在我国,这项工作起步不久,尤其是针对新生儿父母.通过临床观察与总结,笔者总结出一些心得.
作者:杜姗姗;李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自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将5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运用自理模式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的经验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自理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理模式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可有效控制血糖,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和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黄丽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全面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残疾.方法 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于慢性精神病人的康复技能训练.结果 PDCA循环管理可以改变精神病人的行为,降低病人的精神残疾,提高其生活质量.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慢性精神疾病技能训练的良好管理方法.
作者:崔凤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方便广大城市居民就医保健,减少其医疗费用支出,并进一步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我院在1970年开设家庭病床科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于1997年10月先后成立了3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这项利国利民的措施,把医疗卫生服务有机地融入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为居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作者:王丽秋;刘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中脑血管病致偏瘫60例病人生活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心理及社会状况、康复现状和生活自理能力等.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和指导,实施护理干预.方法以街道为单位,整群抽样东莞市石龙古城镇长住居民中因脑血管病致偏瘫的病人共60例,采取入户访谈、询问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后1个月病程基本痊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5例;3个月病程基本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4例.结论通过各种护理干预后病人肢体功能有所提高,大限度地改善和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对社会、家庭的影响和负担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菊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出院患者的依从性及家庭病床的应用对出院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将2003年元月至2004年元月曾在我科住院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家庭病床应用,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及动态心电图指标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出院冠心病患者家庭病床的应用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张承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