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安徽省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469
  • 国内刊号:34-1229/R
  • 影响因子:1.94
  • 创刊:1997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7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2005和2009年连续两年被安徽省科技厅和出版局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安徽医药杂志   2009年9期文献
  •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原因分析及整复方法

    发生,对手烧伤继发挛缩畸形患者及早行整复手术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胡德林;余又新;王春华;方林森;徐庆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血浆醛固酮水平的改变

    鼠造模8周时心肌符合纤维化改变,该变化可能与ALD浓度增高有关.

    作者:焦东东;赵凌杰;张永文;陆乐;蔡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血糖监测是评价糖尿病治疗疗效和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的血糖监测包括血糖仪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连续监测两种方法.前者方便、易于操作、简单、便于患者自己掌握,但只能进行点的监测,不能非常准确、全面地反映患者血糖变化规律,尤其是对无知性低血糖难以发现;后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一套对血糖动态监测的系统,它以直观的图谱和数字形式记录皮下组织液的葡萄糖变化,全天存储288个血糖值,能连续监测3 d血糖,反映血糖的全天波动趋势,能有效发现低血糖,对用药的及时调整和疗效评估有明显作用.

    作者:胡素颖;刘诗富;唐莹;刘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肝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各种常见肝病诊断上的应用.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58例肝病患者血清中TBA水平.结果 肝病患者中TBA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TBA是一项高敏感性肝功能实验指标,尤其是在各种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应用上,能很好地反映肝损伤情况,应列为肝功能中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任恒亚;丁素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脓毒性休克合并MODS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及预后

    性休克及早发DIC较迟发者预后较好,早发DIC者更易合并肾功能不全;入院时血小板计数的下降是预示DIC发生的敏感指标.

    作者:俞凤;秦克秀;张泓;徐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带蒂颊脂垫瓣即刻修复口腔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带蒂颊脂垫瓣在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0例不同部位的口腔肿瘤,切除原发病灶后,应用带蒂颊脂垫瓣即刻修复软组织缺损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颊脂垫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带蒂颊脂垫瓣修复口腔内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易成活、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灏;颜雨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男性不育患者常规进行MAR法筛查的研究

    目的 探讨对男性不育患者常规应用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筛查精液中抗精子抗体(AsAb)的必要性.方法 比较研究组(所有男性不育患者常规应用MAR法筛查抗精子抗体)和对照组(未常规应用MAR法筛查抗精子抗体)两组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是8.6%,研究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是14.3%,P<0.01.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常规应用MAR法筛查抗精子抗体可显著提高抗精子抗体的检出率,避免了很多免疫性不育的漏诊.

    作者:辛才林;朱元;唐亮;应志伟;黄志辉;丁涛;孙捷;吴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机械通气救治重症哮喘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救治重症哮喘中的作用,评价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2例重症哮喘患者适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和(或)有创机械通气,尽量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结果 32例患者在24小时内症状明显缓解,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迅速改善,一周内基本脱离呼吸机,机械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变化(P<0.01),有统计学意义;29例患者抢救成功,3例患者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可适时应用.

    作者:白兆青;王立娟;程储记;方长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螺旋CT在闭合性腹外伤中的应用(附22例分析)

    目的 探讨CT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扫描价值.方法 抽查22例腹部外伤,均是外伤后30 min~24 h内行X线和CT检查,其中18例行CT复查,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多为复合伤,肝破裂出血1例,脾破裂9例,肾脏挫裂伤7例(其中1例肝脾复合伤,4例脾肾复合伤),肠腔内出血和外出血各1例,胰腺挫伤2例,创伤性膈疝2例.结论 不同脏器的出血及挫伤各异,实质性脏器挫伤、出血多表现为低等或稍高密度,需增强扫描更容易发现.

    作者:袁家长;李亮;任金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caveolin-1、P53及MMP-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著性(P<0.01);MMP-2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为63.34%(19/30),而对照组骨软骨瘤的阳性率为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aveolin-1蛋白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18/30),而在骨软骨瘤中为16.67%(5/3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和PTEN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MMP-2和PTEN的表达将对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以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唐昭军;肖纳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过病理证实的35个乳腺良性肿块和17个恶性肿块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肿块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内有微小钙化,部分后方有衰减,7例(7/17,41.2%)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良性肿块的特点有:形态规则,边缘光整,内部回声均匀,后方无衰减.结论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高,其声像图特征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金全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给药时机不当及应用时间过长,应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加以干预.

    作者:胡剑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早产儿1088例临床管理及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临床管理及综合治疗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7年1月~2008年12月,12年间收治的1088例早产儿的临床管理及治疗方法.结果 经治疗804例(73.90%)痊愈出院,好转75例(6.89%),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95例(8.73%),放弃治疗31例(2.85%),死亡83例(7.63%),死亡率较国内统计的早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 正确合理的临床管理和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廖承琳;潘家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36例分析

    目的 评价36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方法对36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周内痊愈出院的30例,6例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及时早期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乔冠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3例临床诊疗与体会

    目的 探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方法 对近两年53例HIE病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3例中治愈32例(60.4%),好转13例(24.5%),自动出院6例,死亡2例.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发于围产期缺氧的新生儿,及时全面的综合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作者:周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11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对心肌的损害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96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进行心电图、血气、电解质及心肌酶谱(CK、CK-MB)分析,观察心肌酶谱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 19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有112例合并心肌损害.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后不仅引起胃肠道症状,还可以引起心肌等其他胃肠道外损害.

    作者:陈斌;李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

    目的 探讨前列腺电切+内镜引导下耻骨上膀胱造瘘口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4月~2007年6月应用前列腺电切+内镜引导下耻骨上膀胱造瘘口取石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併膀胱结石患者51例.结果 51例病人均排尿通畅,取尽结石.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内镜引导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口取石,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合併多发性结石患者.

    作者:涂和平;汪开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2005年4月~2009年3月 19例跟骨骨折采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按Sanders分型,Ⅱ型16例,Ⅲ型3例,双侧3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36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骨折复位满意.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0足,良8足,可4足,优良率81.8%.无一例发生感染及螺钉断裂.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汪建军;朱成润;刘立明;江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AMD 36例,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豪;王萍;周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肝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均较低.结论 对肝病合并SBP患者,腹水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报告合理选用抗生素,从而达到有效抗菌目的 ,并抑制或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马维娟;许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螺旋CT诊断HIE及预后判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比较正常儿与缺血缺氧脑病儿的脑白质密度差别,分析临床及螺旋CT诊断HIE的要点及对其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2008年1月间在该院分娩及入我科行颅脑CT检查的110例婴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诊断HIE84例,正常23例,诊断单纯产伤出血等3例.诊断HIE轻度29例,中度48例,重度7例.结论 螺旋CT可全面、准确反映患儿颅内情况,对HI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判断预后较明确.

    作者:张军;刘江;夏鼎;朱丹丹;任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77例麻疹患者免疫球蛋白的观察

    目的 了解免疫球蛋白在麻疹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变化,探讨其在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 检测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7例麻疹患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IgG、IgM、IgA,并进行比较.结果 IgM 恢复期较急性期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IgG、IgA恢复期较急性期有下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麻疹患者部分体液免疫IgM是增强的,IgG、IgA没有增加.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于麻疹及麻疹并发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有效.

    作者:冯艳红;赵红;俞海英;姚文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浆脑利尿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对照组,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患者BNP明显升高,BN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BNP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作者:黄浩波;符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血脂谱异常的程度与其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成正相关性,下肢血管动脉硬化程度更高,影响下肢血液循环,积极的调脂治疗可以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刘剑;倪英群;方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被动凝集法检测3 557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的实验室评价

    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MP)总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被动凝集法来检测3557份血清MP总抗体.结果 2007年检测1801例血清,阳性为105例,阳性率为5.83%;2008年检测1756例血清,阳性为120例,阳性率为6.83%;两年的总阳性率为6.32%,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 分析被动凝集法阳性结果偏低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为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蒋猛;姚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探讨

    Ⅴ~Ⅵ型骨折,单纯螺钉可用于Ⅰ~Ⅲ型骨折,但稳定性差.手术时机在受伤1周后局部水肿消退时为佳.术中植骨可减少术后胫骨平台的下陷,并能早期屈膝及负重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作者:杨美中;李传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双侧肾上腺、心脏等多脏器浸润报道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病毒感染及免疫功能不全有关.NHL有多中心起源,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NHL的一种,多数表现为侵袭性,容易早期远处转移及结外侵犯倾向;常可侵犯肝脾、眼部、肺、胃肠、骨骼、泌尿生殖系统等脏器,但累及心脏、肾上腺相对少见.近在临床遇到1例DLBCL结外侵犯多个内脏器官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武;储美丽;胡丽霞;任来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血糖、游离脂肪酸及血脂变化的对比研究

    (ApoA)均上升.结论 短期强化治疗可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糖、游离脂肪酸及脂质代谢.

    作者:张青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羟基喜树碱、亚叶酸钙及替加氟注射液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亚叶酸钙及替加氟注射液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小,耐受性好.

    作者:潘明;徐金发;郑中显;宋文灿;陈倩;鲍瑜;华高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福辛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DD、LVESD减少呈正相关,而与LVEF的增加呈负相关.结论 联合应用福辛普利与缬沙坦能更好地改善预后,阻滞心室重建、降低血浆BNP水平,其临床疗效更佳.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章琦;胡立群;尹长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肝损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倪鸿昌;契燕燕;冯为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50例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急性脑出血疗效.方法 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脱水等常规对症治疗,纳洛酮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1.2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2组均治疗15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15、30 d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的差别.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以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陈东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百蕊片治疗慢性咽喉炎102例体会

    目的 观察百蕊片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7年8月到本科就诊的慢性咽喉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78例分别用百蕊片及喉疾灵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80.4%,对照组51.2%,χ2=64.116,P<0.01;症状与体征的治疗前后有效率均P<0.05;无1例毒副反应发生.结论 百蕊片是治疗慢性咽喉炎安全有效的纯中药制剂.

    作者:钱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12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伯克纳(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对126例临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即分成3组:盐酸西替利嗪治疗组40例,伯克纳组40例,联合治疗组46例,分别于治疗后7 d和第14 d,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计分.结果 盐酸西替利嗪和伯克纳对减轻特应性鼻炎的症状均有效;联合治疗组和伯克纳组疗效高于盐酸西替利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1受体拮抗剂和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是比较有效的治疗特应性鼻炎的方法.

    作者:李素梅;牛玲;李腊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醋氯芬酸缓释片治疗骨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10.53%,对照组为15.79%,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均以轻度消化道症状为主,无需特殊处理.结论 醋氯芬酸缓释片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与醋氯芬酸片类似,但用药方便.

    作者:厉小梅;李向培;钱龙;汪国生;单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通心络联合依那普利或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微量蛋白尿近期疗效观察

    肾脏是高血压相关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虽然近年来高血压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高血压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在近20年来呈进行性下降的趋势.主要与抗高血压药物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石晓燕;许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配位滴定法测定加重中药饮片硫酸镁的含量

    目的 建立配位滴定法测定加重中药饮片硫酸镁的方法.方法 配位滴定法.结果 回收率为99.94%,结果满意.结论 配位滴定法简单、准确,可作为对加重中药饮片硫酸镁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志美;耿武松;史学礼;陈承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注射用替加环素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注射用替加环素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柱,0.1 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三乙胺-甲醇(50∶ 1∶ 49)[用磷酸调节pH值至6.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48 nm.结果 替加环素在1.07 ~3.2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60%,RSD为0.9%.结论 方法可用于替加环素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肖华;李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不同厂家锁阳固精丸中松果菊苷的含量

    目的 测定不同厂家锁阳固精丸中松果菊苷的含量. 方法以松果菊苷为测定指标,HPLC法测定锁阳固精丸中松果菊苷含量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2%磷酸(10∶ 15∶ 75),检测波长为334 nm,流速为1 ml·min-1. 结果不同厂家三个批次的含量分别为0.46、0.55、0.41 mg·g-1.结论 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作为锁阳固精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罗定强;黄艳;张国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医院制剂痤灵霜中克林霉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医院制剂痤灵霜中克林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甲醇提取三次,HPLC法测定,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柱,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50∶ 50)为流动相,流速1.0 min·ml-1,柱温30℃,检测波长214nm.结果 线性方程Y=1224532.64 X+4824.50(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100.2% (RSD=0.7%).结论 方法避免了基质与其他成分的干扰,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钱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益母草化瘀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目的 建立益母草化瘀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方法进行试验,以回收率对方法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常规法,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70%.结论 益母草化瘀颗粒无抑菌活性,可用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行性强,能达到检测目的 .

    作者:汤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氯霉素注射液的含量

    性好,适用氯霉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开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复方丹皮汤中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复方丹皮汤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 丹皮酚含量在5.36~26.8 mg·L-1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1.95%(n=6). 结论 该方法方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尹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ELSD测定起搏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 研究以HPLC-ELSD测定起搏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Phenomenex C18柱;流动相:乙腈-水(35∶ 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 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2.8 L·min-1.结果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0.064~1.066 g·L-1,回归方程为Y=2×106X-76246,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12%,RSD%=1.00%.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起搏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曹雪艳;魏伟;王举涛;洪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RP-HPLC法测定生脉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生脉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 CLC-OD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以甲醇-水(65∶ 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五味子醇甲在进样0.1584~1.58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 =1.64%,n=6).结论 本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生脉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汪光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四维他胶囊中4种维生素的含量测定

    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2%(RSD%=0.29%,n=9)、100.31%(RSD%=0.25%,n=9)、100.10%(RSD%=0.34%,n=9)、100.23%(RSD%=0.39%,n=9).结论 本法准确、简便、快捷,可以同时测定四维他胶囊中烟酰胺、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2的含量.

    作者:李祥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RP-HPLC法测定珍黄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珍黄丸中黄芩苷的含量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SinochromODS C18柱,以甲醇-水-磷酸溶液(55∶ 45∶ 0.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黄芩苷在7.824~39.1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6%,RSD为1.3%(n=5).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江东;江新春;王利;陈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米格列奈钙片单、多次给药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1;Cmin(5.68±2.32)μg·h-1·L-1;AUCss(1236.78±327.64)μg·h-1·L-1;Cav(154.60±40.96)μg·h-1·L-1 ;DF(7.45±0.68);蓄积因子R(0.93±0.30).结论 米格列奈钙片口服给药5~20 mg剂量范围内,体内过程呈线性;10 mg,q8h连续多次7 d,血药浓度d 4已达稳态,体内无蓄积;且男女性别间体内过程也未见显著性差别.

    作者:汪志娟;李见春;董海军;张俊东;高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黄蜀葵总黄酮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下丘脑CRF表达的影响

    降低PSD大鼠下丘脑CRF和CRFmRNA的过度表达,其机制可能与TFA抑制HPA轴的过度亢进有关.

    作者:郝吉莉;周兰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硫普罗宁葡萄糖注射液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硫普罗宁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 对抗氧剂和金属螯合剂用量、pH值、活性炭用量和灭菌条件进行了筛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普罗宁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结果 加入0.05%甲硫氨酸和0.01%依地酸钙钠,调pH值在3.5~4.5,加入0.03%的活性炭,115℃热压灭菌30 min.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 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

    作者:周光树;黄顺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黄芪总苷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善跳台实验中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AST缩短避暗实验中小鼠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与模型组比较,AST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NO含量及NOS活性.结论 AST能够提高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尹艳艳;公惠玲;李维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茯苓总三萜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茯苓总三萜对急、慢性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诱导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模型,观察茯苓总三萜的抗炎作用.结果 茯苓总三萜(50、150、450 mg·kg-1) 灌胃(ig)给药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和冰醋酸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渗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轻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结论 茯苓总三萜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作者:汪电雷;陈卫东;徐先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的扩大手术适应证及其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的扩大手术适应证及其术后护理.方法 统计该院行气管切开患者268例,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12例,年龄小6个月,大86岁,平均年龄35.7岁.患者分布科室:耳鼻咽喉科103例,神经外科36例,神经内科37例,呼吸内科18例,胸外科16例,心外科14例,烧伤科29例,普外科15例.结果 该组病例经正规护理,术后恢复满意.结论 掌握好气管切开的手术适应证及加强护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彭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漏斗胸Nuss矫形术15例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为小儿常见的胸壁畸形,主要是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胸骨向后凹陷所致.我院普胸外科自2008年1月~2009年2月,采用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15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三种不同肠道清洁准备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比较口服莫沙必利和吗叮啉在肠道清洁中的作用.方法 9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莫沙必利组,B组:吗叮啉组,C组:未服用药物组.结果 口服莫沙必利组肠道清洁优良率明显高于未服药组,与吗叮啉组无明显差别,但腹胀程度轻于吗叮啉组和未服药组.莫沙必利组平均初次排便时间短于吗叮啉组和未服药组.结论 口服莫沙必利和吗叮啉在肠道清洁准备中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其他肠道清洁方法.

    作者:闵建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3例接受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 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及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护,所有患者恢复顺利.结论 积极的心理疏导和严密的监护是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玲;袁秀娟;张永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索拉菲尼致皮肤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索拉菲尼用于治疗肾癌、肝癌的皮肤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 对8例肾癌、29例肝癌患者口服索拉菲尼治疗后产生的皮疹和手足综合症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3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以背部、会阴多间,92%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足综合症.结论 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持续用药,促进康复.

    作者:刘浩梅;潘跃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化疗前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和外渗的预防

    目的 探讨化疗前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导致的静脉炎和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首次化疗的患者108例分2组,化疗前干预组患者54 例,静脉穿刺242例次.化疗前未干预组54 例,静脉穿刺266例次.干预组入院后给予化疗相关知识详细宣教及外周静脉评估.结果 (1)静脉炎:干预组发生率10.74%,未干预组22.18%,P<0.005.(2)外渗:干预组发生率1.65%,未干预组7.89%,P<0.005.结论 化疗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炎和外渗,可作为首次化疗病人的常规健康宣教项目.

    作者:万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静点葡萄糖和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观察性研究

    过程监测血糖,进行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的护理干预及增加胰岛素配比比例.

    作者:刘安诺;彭巧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三家同级医院十种单一疾病的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地区相同病种的药物治疗合理性,为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以及制定单病种统一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该文利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三家二级甲等医院十单病种2007年的三百份归档病历,对其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三地相同病种药物治疗方案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规范单病种药物治疗方案,对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有效、控制药物使用浪费现象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成珍;尹文光;牛绍利;王艳;陈守君;阚银光;许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2006年~2008年我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利用分析

    目的 调查该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的应用现状和趋势.方法 对2006年~2008年该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均逐年增加;吗啡类制剂逐渐成为癌症止痛药的主流;缓控释制剂价格偏高.结论 该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趋于合理,建议进一步加强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宣传,合理调控价格.

    作者:徐尚礼;袁孔现;李国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某三甲医院开展药物咨询加强药学服务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国内外新药介绍(2.74%).结论 医院药师应针对患者提出的口服药用法用量问题耐心细致地解答,以保证用药的安全与合理.

    作者:张少华;王嬛嬛;黄万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与对策

    绝或减少.

    作者:徐维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住院药房药品效期的管理

    住院药房是药剂科的重要部门,其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住院病人的治疗,及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中药品有效期的管理又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加强药品有效期的管理,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药品有效期是指该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表示该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笔者就本院住院药房在药物有效期管理上一些做法做以下介绍.

    作者:顾爱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Bc1-2基因家族与胃肠道间质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于消化道的间叶性肿瘤.Bc1-2基因家族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其参与GIST的形成与发展已被证实.但是,对于Bc1-2及其家族基因在GIST中表达的意义,目前存在广泛的争议.

    作者:王佐;吴正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鬼针草总黄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鬼针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药,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鬼针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Bidens bipinnata L.,TFB)是鬼针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槲皮素-7-O-鼠李糖苷、6,7,3',4'-四羟基橙酮、2',3',4',3,4-五羟基查耳酮(奥卡宁)、木犀草素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鬼针草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

    作者:王祺;张燕娜;陈飞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白细胞介素21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21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调节T细胞的增殖,促进B细胞、NK细胞的增殖、分化并能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本文就IL-21及其受体结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疾病作一综述.

    作者:王士杰;鹿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药学专业学生医院药房实习管理探索

    目的 探索药学专业学生医院实习的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药学专业实习学生的实习前培训、实习过程中管理以及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并在实习带教中严格遵照执行.结果 通过对实习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达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技巧的目的 ,使之能够调整心态,适应社会的需要.结论 通过加强实习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

    作者:夏泉;许杜娟;孙红玲;谈超;陈飞虎;李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药物化学考试方法改革探索

    从改革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出发,分析了我校药物化学现行考试模式的不足及对教学的不利影响,结合教改实践,对药物化学考试方式、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实践,解决了传统考试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其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作者:李荣;石静波;汤文建;陆维丽;程文明;李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士专科药物学知识的继续教育与用药安全

    目的 加强护士专科药物学知识的继续教育,保障用药安全.方法 有目标、有计划、系统地、适时地进行专科药物学知识的继续教育,保障给药安全,加强用药监护,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护士从被动盲从医嘱变为主动正确执行医嘱,安全给药的同时积极主动进行用药监护,大限度地保障了用药安全.结论 护士通过专科药物学知识的继续教育,避免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承担起用药安全的护理职责,展示护理专业的价值.

    作者:钱正荣;许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细胞周期调控与白血病

    细胞周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由细胞周期素(cyclin)依次激活相应的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推动,而多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通过在不同的作用点抑制CDK活性,对细胞周期起着负调控的作用.本文就以上各个因素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和白血病发病中以上各细胞周期因子的改变进行综述.

    作者:阮晶晶;陈飞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宫颈环扎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

    早产是产科常见的问题,造成早产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宫颈机能不全.临床上结合孕妇的孕产史,同时超声监测孕妇宫颈长度等诊断宫颈机能不全.应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预防早产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从青;丛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内皮祖细胞与高血压的关系

    内皮祖细胞EPCs(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PCs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现对EPCs与高血压相互关系以及未来的前景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罗春苗;徐达华;高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型镇咳药的研究进展

    优良的镇咳药应该具有镇咳作用强、无成瘾性、不干扰正常的咳嗽反射等特点,本文综述了新型镇咳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孔维清;江璇;徐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96例血栓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血栓通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知识库检索1994~2008年12月国内医内医药文献,对有关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血栓通注射液所致不良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了呼吸系统、皮肤及附件损害等多个方面,过敏性休克占一定比例.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容易引起不良反应要引起我们重视和探讨,而且它主要作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患者应用比较多,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严密监测.

    作者:余海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我院9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9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涉及ADR药品47种.由抗感染药物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中药制剂也占有一定比例.结论 应注意合理用药,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彭耀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黄山市2008年46例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对黄山市2008年上报病例中的46例严重的ADR报告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药品种类、ADR症状、给药途径、年龄等统计分析结构比.结果 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及静滴(输液)注射给药和中、老年龄用药引起严重的ADR病例数较高.结论 为临床治疗疾病和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参考.

    作者:汪民海;陈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安徽省麻醉药品购销数据分析

    水平偏低,用药结构不合理,亟待改进.

    作者:黄双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