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鬼针草总黄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王祺;张燕娜;陈飞虎

关键词:鬼针草总黄酮, 提取, 分离, 含量测定, 药理作用
摘要:鬼针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药,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鬼针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Bidens bipinnata L.,TFB)是鬼针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槲皮素-7-O-鼠李糖苷、6,7,3',4'-四羟基橙酮、2',3',4',3,4-五羟基查耳酮(奥卡宁)、木犀草素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鬼针草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环扎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

    早产是产科常见的问题,造成早产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宫颈机能不全.临床上结合孕妇的孕产史,同时超声监测孕妇宫颈长度等诊断宫颈机能不全.应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预防早产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从青;丛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化疗前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和外渗的预防

    目的 探讨化疗前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导致的静脉炎和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首次化疗的患者108例分2组,化疗前干预组患者54 例,静脉穿刺242例次.化疗前未干预组54 例,静脉穿刺266例次.干预组入院后给予化疗相关知识详细宣教及外周静脉评估.结果 (1)静脉炎:干预组发生率10.74%,未干预组22.18%,P<0.005.(2)外渗:干预组发生率1.65%,未干预组7.89%,P<0.005.结论 化疗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炎和外渗,可作为首次化疗病人的常规健康宣教项目.

    作者:万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2005年4月~2009年3月 19例跟骨骨折采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按Sanders分型,Ⅱ型16例,Ⅲ型3例,双侧3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36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骨折复位满意.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0足,良8足,可4足,优良率81.8%.无一例发生感染及螺钉断裂.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汪建军;朱成润;刘立明;江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黄芪总苷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善跳台实验中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AST缩短避暗实验中小鼠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与模型组比较,AST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NO含量及NOS活性.结论 AST能够提高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尹艳艳;公惠玲;李维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硫普罗宁葡萄糖注射液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硫普罗宁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 对抗氧剂和金属螯合剂用量、pH值、活性炭用量和灭菌条件进行了筛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普罗宁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结果 加入0.05%甲硫氨酸和0.01%依地酸钙钠,调pH值在3.5~4.5,加入0.03%的活性炭,115℃热压灭菌30 min.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 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

    作者:周光树;黄顺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茯苓总三萜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茯苓总三萜对急、慢性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诱导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模型,观察茯苓总三萜的抗炎作用.结果 茯苓总三萜(50、150、450 mg·kg-1) 灌胃(ig)给药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和冰醋酸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渗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轻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结论 茯苓总三萜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作者:汪电雷;陈卫东;徐先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

    目的 探讨前列腺电切+内镜引导下耻骨上膀胱造瘘口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4月~2007年6月应用前列腺电切+内镜引导下耻骨上膀胱造瘘口取石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併膀胱结石患者51例.结果 51例病人均排尿通畅,取尽结石.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内镜引导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口取石,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合併多发性结石患者.

    作者:涂和平;汪开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被动凝集法检测3 557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的实验室评价

    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MP)总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被动凝集法来检测3557份血清MP总抗体.结果 2007年检测1801例血清,阳性为105例,阳性率为5.83%;2008年检测1756例血清,阳性为120例,阳性率为6.83%;两年的总阳性率为6.32%,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 分析被动凝集法阳性结果偏低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为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蒋猛;姚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漏斗胸Nuss矫形术15例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为小儿常见的胸壁畸形,主要是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胸骨向后凹陷所致.我院普胸外科自2008年1月~2009年2月,采用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15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型镇咳药的研究进展

    优良的镇咳药应该具有镇咳作用强、无成瘾性、不干扰正常的咳嗽反射等特点,本文综述了新型镇咳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孔维清;江璇;徐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11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对心肌的损害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96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进行心电图、血气、电解质及心肌酶谱(CK、CK-MB)分析,观察心肌酶谱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 19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有112例合并心肌损害.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后不仅引起胃肠道症状,还可以引起心肌等其他胃肠道外损害.

    作者:陈斌;李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复方丹皮汤中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复方丹皮汤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 丹皮酚含量在5.36~26.8 mg·L-1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1.95%(n=6). 结论 该方法方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尹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50例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急性脑出血疗效.方法 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脱水等常规对症治疗,纳洛酮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1.2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2组均治疗15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15、30 d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的差别.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以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陈东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与对策

    绝或减少.

    作者:徐维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ELSD测定起搏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 研究以HPLC-ELSD测定起搏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Phenomenex C18柱;流动相:乙腈-水(35∶ 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 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2.8 L·min-1.结果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0.064~1.066 g·L-1,回归方程为Y=2×106X-76246,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12%,RSD%=1.00%.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起搏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曹雪艳;魏伟;王举涛;洪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男性不育患者常规进行MAR法筛查的研究

    目的 探讨对男性不育患者常规应用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筛查精液中抗精子抗体(AsAb)的必要性.方法 比较研究组(所有男性不育患者常规应用MAR法筛查抗精子抗体)和对照组(未常规应用MAR法筛查抗精子抗体)两组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是8.6%,研究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是14.3%,P<0.01.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常规应用MAR法筛查抗精子抗体可显著提高抗精子抗体的检出率,避免了很多免疫性不育的漏诊.

    作者:辛才林;朱元;唐亮;应志伟;黄志辉;丁涛;孙捷;吴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住院药房药品效期的管理

    住院药房是药剂科的重要部门,其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住院病人的治疗,及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中药品有效期的管理又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加强药品有效期的管理,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药品有效期是指该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表示该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笔者就本院住院药房在药物有效期管理上一些做法做以下介绍.

    作者:顾爱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鬼针草总黄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鬼针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药,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鬼针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Bidens bipinnata L.,TFB)是鬼针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槲皮素-7-O-鼠李糖苷、6,7,3',4'-四羟基橙酮、2',3',4',3,4-五羟基查耳酮(奥卡宁)、木犀草素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鬼针草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

    作者:王祺;张燕娜;陈飞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黄山市2008年46例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对黄山市2008年上报病例中的46例严重的ADR报告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药品种类、ADR症状、给药途径、年龄等统计分析结构比.结果 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及静滴(输液)注射给药和中、老年龄用药引起严重的ADR病例数较高.结论 为临床治疗疾病和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参考.

    作者:汪民海;陈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2006年~2008年我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利用分析

    目的 调查该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的应用现状和趋势.方法 对2006年~2008年该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均逐年增加;吗啡类制剂逐渐成为癌症止痛药的主流;缓控释制剂价格偏高.结论 该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趋于合理,建议进一步加强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宣传,合理调控价格.

    作者:徐尚礼;袁孔现;李国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