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吴正祥
目的 建立配位滴定法测定加重中药饮片硫酸镁的方法.方法 配位滴定法.结果 回收率为99.94%,结果满意.结论 配位滴定法简单、准确,可作为对加重中药饮片硫酸镁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志美;耿武松;史学礼;陈承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珍黄丸中黄芩苷的含量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SinochromODS C18柱,以甲醇-水-磷酸溶液(55∶ 45∶ 0.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黄芩苷在7.824~39.1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6%,RSD为1.3%(n=5).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江东;江新春;王利;陈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3例接受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 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及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护,所有患者恢复顺利.结论 积极的心理疏导和严密的监护是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玲;袁秀娟;张永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硫普罗宁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 对抗氧剂和金属螯合剂用量、pH值、活性炭用量和灭菌条件进行了筛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普罗宁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结果 加入0.05%甲硫氨酸和0.01%依地酸钙钠,调pH值在3.5~4.5,加入0.03%的活性炭,115℃热压灭菌30 min.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 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
作者:周光树;黄顺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MP)总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被动凝集法来检测3557份血清MP总抗体.结果 2007年检测1801例血清,阳性为105例,阳性率为5.83%;2008年检测1756例血清,阳性为120例,阳性率为6.83%;两年的总阳性率为6.32%,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 分析被动凝集法阳性结果偏低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为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蒋猛;姚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化疗前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导致的静脉炎和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首次化疗的患者108例分2组,化疗前干预组患者54 例,静脉穿刺242例次.化疗前未干预组54 例,静脉穿刺266例次.干预组入院后给予化疗相关知识详细宣教及外周静脉评估.结果 (1)静脉炎:干预组发生率10.74%,未干预组22.18%,P<0.005.(2)外渗:干预组发生率1.65%,未干预组7.89%,P<0.005.结论 化疗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炎和外渗,可作为首次化疗病人的常规健康宣教项目.
作者:万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复方丹皮汤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 丹皮酚含量在5.36~26.8 mg·L-1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1.95%(n=6). 结论 该方法方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尹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百蕊片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7年8月到本科就诊的慢性咽喉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78例分别用百蕊片及喉疾灵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80.4%,对照组51.2%,χ2=64.116,P<0.01;症状与体征的治疗前后有效率均P<0.05;无1例毒副反应发生.结论 百蕊片是治疗慢性咽喉炎安全有效的纯中药制剂.
作者:钱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救治重症哮喘中的作用,评价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2例重症哮喘患者适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和(或)有创机械通气,尽量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结果 32例患者在24小时内症状明显缓解,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迅速改善,一周内基本脱离呼吸机,机械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变化(P<0.01),有统计学意义;29例患者抢救成功,3例患者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可适时应用.
作者:白兆青;王立娟;程储记;方长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从改革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出发,分析了我校药物化学现行考试模式的不足及对教学的不利影响,结合教改实践,对药物化学考试方式、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实践,解决了传统考试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其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作者:李荣;石静波;汤文建;陆维丽;程文明;李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DD、LVESD减少呈正相关,而与LVEF的增加呈负相关.结论 联合应用福辛普利与缬沙坦能更好地改善预后,阻滞心室重建、降低血浆BNP水平,其临床疗效更佳.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章琦;胡立群;尹长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发生,对手烧伤继发挛缩畸形患者及早行整复手术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胡德林;余又新;王春华;方林森;徐庆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于消化道的间叶性肿瘤.Bc1-2基因家族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其参与GIST的形成与发展已被证实.但是,对于Bc1-2及其家族基因在GIST中表达的意义,目前存在广泛的争议.
作者:王佐;吴正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血脂谱异常的程度与其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成正相关性,下肢血管动脉硬化程度更高,影响下肢血液循环,积极的调脂治疗可以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刘剑;倪英群;方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绝或减少.
作者:徐维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著性(P<0.01);MMP-2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为63.34%(19/30),而对照组骨软骨瘤的阳性率为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aveolin-1蛋白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18/30),而在骨软骨瘤中为16.67%(5/3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和PTEN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MMP-2和PTEN的表达将对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以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唐昭军;肖纳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国内外新药介绍(2.74%).结论 医院药师应针对患者提出的口服药用法用量问题耐心细致地解答,以保证用药的安全与合理.
作者:张少华;王嬛嬛;黄万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临床管理及综合治疗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7年1月~2008年12月,12年间收治的1088例早产儿的临床管理及治疗方法.结果 经治疗804例(73.90%)痊愈出院,好转75例(6.89%),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95例(8.73%),放弃治疗31例(2.85%),死亡83例(7.63%),死亡率较国内统计的早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 正确合理的临床管理和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廖承琳;潘家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免疫球蛋白在麻疹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变化,探讨其在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 检测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7例麻疹患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IgG、IgM、IgA,并进行比较.结果 IgM 恢复期较急性期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IgG、IgA恢复期较急性期有下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麻疹患者部分体液免疫IgM是增强的,IgG、IgA没有增加.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于麻疹及麻疹并发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有效.
作者:冯艳红;赵红;俞海英;姚文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方法 对近两年53例HIE病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3例中治愈32例(60.4%),好转13例(24.5%),自动出院6例,死亡2例.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发于围产期缺氧的新生儿,及时全面的综合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作者:周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