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174
  • 国内刊号:36-116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60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02第三届)
  • 临床医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0年2期文献
  • 氨磷斯丁

    众所周知,化疗与放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亦有损伤作用,即所谓选择性不高.要用细胞保护剂保护正常细胞而不保护恶性细胞,保护宿主而不降低抗癌效果.近安磷斯丁的出现,基本上满足了上述要求.

    作者:潘启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糜烂性胃炎自然病程影响的2年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慢性糜烂性胃炎(CEG)自然病程的影响.方法选择胃镜证实的CEG病人92例,均有Hp感染( 胃粘膜Giemsa染色和14C-尿素呼吸试验二项均阳性).予奥美拉唑20mg,bid;羟氨苄青霉素750mg,bid;甲硝唑400mg,tid,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和Hp,糜烂愈合者分为A组(Hp根除组)和B组(Hp未根除组)进入随访阶段,随访观察2年.结果糜烂愈合83例(90.2%),Hp根除75例(81.5%);Hp根除的糜烂愈合率90.7%(68/75)与Hp未根除的愈合率88.2%(15/17)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第1、2年糜烂复发率分别为10.4%和30.8%,均显著低于B组的66.7%和86.7%(P<0.005). 结论根除Hp并不能提高CEG的愈合率,但可显著减少其复发率.根除Hp有可能改变CEG的自然病程.

    作者:康文全;赵成忠;张厚德;李明华;傅剑云;舒江乔;蔡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感染发病关系的浅析

    目的探讨有关羊水Ⅲ°污染和胎膜早破>24小时的新生儿生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感染发病的关系.方法1996年3月~1998年4月本院出生的247例羊水Ⅲ°污染和117例胎膜早破>24小时的新生儿分别设为Ⅰ组和Ⅱ组,生后不论有无感染均肌注头孢氨噻肟100mg/(kg.d)共5天,用药前做腔道(眼、鼻、耳、咽)分泌物培养,部分新生儿加做血培养.同期出生无以上二种情况的新生儿2513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对照组发生感染45例,发病率1.79%.Ⅰ组发生感染14例,发病率5. 66%,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6.16,P<0.01).Ⅱ组发生感染1例,发病率0.85%,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57,P>0.05).结论胎膜早破疑有宫内感染的新生儿生后预防性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发病率,而羊水Ⅲ°污染有胎窘、产时窒息的新生儿生后尽管应用抗生素仍不能降低感染的发病率,故预防重点是防止胎窘和产时窒息发生.

    作者:魏小荣;李素珍;朱瑞英;徐承懿;施霄音;吕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

    目的研究近十年来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我院1988~1997年由胃镜检出的3967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3167例,占上消化道出血的79.8%.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328例,占73.5%.胃溃疡628例,占19.8%.复合溃疡211例,占6.66%,男女之比3.5∶1,好发于季节交替及寒冷季节.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从1988年的83.2%渐降至1997年的65.2%.结论消化性溃疡仍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但近十年来其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作者:项丹妮;曹秀英;刘健;戚元琳;王根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bcl-2,c-myc和p53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癌基因bcl-2,c-myc和p53在大肠腺瘤与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 检测63例大肠癌和40例大肠腺瘤的bcl-2,c-myc和p53表达.结果 bcl -2,c-myc和p53在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分别为72.7%(24/33)、62.2%(23/37)和45.0%(18/40) ,而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则依次为34.0%(16/47)、82.1%(32/39)和84.1%(53/63).三个癌基因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个癌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bcl-2基因的异常激活在肿瘤的发展和演变出现较早,而c-myc和p53的表达则较迟,且两者起协同作用.

    作者:孙燕翔;周汉高;陈崇稼;师英强;郑颂国;罗建民;冯蔚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 LV D)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给予参麦注射液100ml加入10%GS 200ml静滴,每日一次,20天为一疗程.应用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评估患者的左心功能改善状况,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rT3及TSH.结果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LVEF、FS、E/A、EPSS(P<0.01),经20天治疗后患者血清T3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rT3显著降低( 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伴LVD有确切疗效,且可显著纠正患者异常的甲状腺激素.

    作者:李小民;吴海燕;张洁;何浩明;徐鑫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腹部罕见肿瘤3例报告

    1 病例报告例1,女,63岁,家庭妇女,因左下腹肿物1年,近1月生长迅速,于1997年10月7日入院.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下腹有一约儿拳大小肿物,无其他不适,大小便正常.肿物逐渐增大,无进行性消瘦.

    作者:勒世联;眭大权;郭国微;朱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阴道斜隔综合征3例分析

    我院1995年1月至1998年6月收治了3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25岁,已婚,孕1产1.因反复性下腹隐痛、阴道流脓液16个月,于1995年元月入院.

    作者:刘江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2例分析

    1 病例报告例1,34岁,农民.因下腹疼痛1月,加重1天,于1999年4月5日入院.患者绝育8年,平素月经规律,3~4/35~50天,量较多,末次月经1999年3月15日.

    作者:王美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婴幼儿急性蜂窝组织炎24例

    我院小儿外科1994~1998年,共收治4岁以下小儿急性蜂窝组织炎2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志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小儿迁徙性双侧脓气胸6例

    1989年10月~1998年10月我科收治小儿迁徙性双侧脓气胸6例,均治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8~12岁.均因急性骨髓炎治疗4~12天后出现呼吸困难而到我科治疗.

    作者:杨小平;何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少女Ⅱ度重子宫脱垂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17岁,农民,未婚.因阴道肿物脱出2年,逐渐增大8个月,于1997年8月15日入院.患者初潮15岁,经型(4~5)/(28~30)天,量中,色暗红,无凝血块及痛经.月经来潮3次后,无明显诱因阴道脱出一乒乓球大的肿物,质软,无痛,月经正常,未就诊.

    作者:涂灵;黎慧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防治研究进展

    目前,对幽门螺杆菌(Hp)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Hp疫苗研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Hp的流行病学特点、致病机理、感染动物模型、免疫预防、Hp 疫苗的研制作一阐述.

    作者:李弼民;朱萱;王崇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载脂蛋白E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在人类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进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脂蛋白是由脂质及载脂蛋白(Apo)构成,载脂蛋白在脂蛋白的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载脂蛋白有多种类型如ApoA、ApoB、ApoC、ApoE等,有的又分几个亚型,不同类型的载脂蛋白及不同的亚型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不同.研究证实ApoE有三种异构体,即ApoE2、A poE3、ApoE4,其差别在于一级结构不同,ApoE的主要机能是作为乳糜微粒(CM)残粒受体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配体在脂质残粒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但不同的ApoE的异构体与LDL受体的结合能力不同,与野生型ApoE3相比(即以野生型ApoE为100%,ApoE2<2% 即几乎没有与LDL受体结合能力,而ApoE4和LDL受体的亲和力与ApoE3无明显差别.ApoE 的多态性是由基因型不同所决定的,其E2/2基因表型易发生Ⅲ型高脂血症,E4等位基因与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E4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作者:崔国方;何秉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溶栓疗法与抗凝剂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现状

    溶栓疗法是国际上公认的急性脑梗死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缺血脑组织再灌注的益处远远超过再灌注损伤,至于溶栓药物剂量的应用要因体重、发病距实施溶栓时间及用药途径而异.溶栓并抗凝剂治疗有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再通后的再梗死,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动态观察出血、凝血指标,大限度地预防继发性出血.

    作者:卢立志;刘振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心房颤动经静脉低能量电复律的应用现状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或反复发作性快速心律失常,不仅症状严重,且会导致或加重心功能损害,引起血栓栓塞等并发症.近年来,其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均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电学治疗方面.本文主要介绍经静脉低能量电复律治疗房颤的现状.

    作者:杨曙光;王思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低血压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

    重型颅脑损伤是引起45岁以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5],许多作者证明当它合并低血压时,可使死亡率明显升高[2,3,6~8].因此充分认识这种继发性损害,指导临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壮志;贺淑梅;曹任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切口感染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笔者总结我院1996~1998年3573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分析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易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大头针酒精灯烧灼治疗尖锐湿疣

    我科于1990~1997年应用大头针在酒精灯上加热烧灼治疗尖锐湿疣128例,手术均在门诊进行,并获术后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曾晓春;胡韶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新进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在基层县医院则更为多见.由于对AOPP治疗方案、条件的不同,救治成功率在各地差异很大.近年来一些新的救治经验、观点、方法的出现,对降低死亡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于未被广泛接受、认可,本文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新进展,并结合本人临床体会综述如下.

    作者:蒋小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螺旋CT脑血管造影及其临床应用

    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CTangiography,3D-CTA)是指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利用螺旋CT对包括靶血管在内的受检层面进行连续不间断的簿层立体容积扫描,然后运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后处理,终使靶血管立体显影的血管成像技术.本文报道1999年4月~11月我院所进行的螺旋CT脑血管造影20例,就其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柳健;董其龙;丁耀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Spectrum TPH树脂充填后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Spectrum TPH树脂充填后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pectrum TPH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70颗患牙,并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患牙作为对照,采用银汞修复,共84颗患牙,随访观察1年.结果 Spec trum TPH组修复的脱落率为4.29%,明显低于银汞组(P<0.05);Spectrum TPH组的边缘密合度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银汞组(P<0.05);Spectrum TPH组总成功率为94.28%, 明显高于银汞组(P<0.01).结论 Spectrum TPH树脂粘结力强,耐磨性好,是修复后牙缺损较为理想的材料之一.

    作者:吕华荣;矢小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三维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普通GDC(二维)栓塞宽颈动脉瘤较为困难,易脱出,需同时采用其它复杂相关技术.近研制的三维GDC克服了上述不足,本文就三维GDC的特点进行介绍.

    作者:苏正;李铁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治疗的新进展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多发病之一.诊断并不困难,但治疗颇为棘手 ,易复发,难于根治.目前治疗仍以综合治疗,内、外科结合为主.治疗程序是先药物治疗 ,难以奏效者则用外科治疗,多在立体定向术的导航下,对病灶靶点进行毁损,具体方法有多种.技术在不断改进,效果不断提高.新近的脑组织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将是21世纪极有前途的治疗.

    作者:刘泉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1004例视网膜脱离对侧眼临床分析

    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是常见的致盲性眼底病.对已发生RD的患者,其对侧眼的视力尤显重要.因而,对侧眼的常规检查,必要的预防性治疗及密切随访,是防止RD发生的关键.本文统计了我院计算机储存的具有统计意义的孔源性RD?1004例,就其对侧眼视网膜病变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郑红;张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丝裂霉素C在激光泪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为探讨激光泪道成形术中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将近年来我科治疗的泪道阻塞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术中同时应用MMC的MMC组和行常规激光泪道成形术的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随访3个月以上,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波;汤国瑶;李才柱;汤世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搐.常发生于精神因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桥小脑角病变及脑干病变等,有时小部分病例为首发症状.80年代中期国外开始应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紧张性或痉挛性肌肉运动障碍性疾病,报道疗效确切[1],国内目前仅有少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红军;王建秋;王玉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孤立性蝶窦炎的诊治

    蝶窦部位深在,其早期病变局限于蝶窦内,常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因此临床上蝶窦病变易被忽视和漏诊[1].近年来由于CT在耳鼻喉科、眼科、神经科中的应用以及鼻内窥镜技术的开展,提高了对蝶窦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本文分析了31例孤立性蝶窦炎,以总结其发病趋势、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治疗效果,以期对孤立性蝶窦病变有全面、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程君毅;王杰;戴春富;章爱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胃肿瘤自动活检术的应用研究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人体实质脏器应用已日趋完善,对空腔脏器胃肿瘤进行经皮胃活检的研究在国内报道甚少.为了拓宽超声介入诊断范围,弥补纤维胃镜粘膜活检局限性的不足,我们自1996年开始对超声高度疑诊胃肿瘤,而其它影像学检查阴性或胃镜活检阴性的病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胃自动活检术的研究,旨在为临床胃肿瘤术前提供一种新的获取病理诊断的方法.

    作者:武心萍;熊化生;陆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男性膀胱颈挛缩的诊治研究

    膀胱颈挛缩发病率低,多以年轻男性为主,近年来由于腔道泌尿外科技术的广泛开展、感染等因素,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作者从1994年9月至1998年2月,收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膀胱颈挛缩80例,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提出对本病的诊断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点,非接触式激光加药物治疗体会,并加以讨论.

    作者:刘齐贵;戚恩荣;熊德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口腔扁平苔藓与精神因素及其转归分析

    自1894年Rudry报道扁平苔藓(OLP)可单独发生于口腔粘膜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亦有OLP癌变的报道.为探讨OLP的病因学特点及转归,我们总结了1977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177例O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对OLP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徐慧高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多普勒超声观察硝苯吡啶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前后肺动脉压变化

    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右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加重.本文拟用二维结合多普勒超声,尤其用三尖瓣返流压差法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经硝苯吡啶治疗前后右心大小及肺动脉压的变化,探讨评价药物疗效的多普勒超声测量肺动脉压的指标.

    作者:阮琴韵;陈美云;林其昌;陈济添;叶琼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2例血清胆红素检测分析

    血清胆红素过多可引起黄疸,临床上一直以此作为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指标.但胆红素与脂代谢有着明显的关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nephroticsyndrome,PNS)多存在高脂血症,有关血清胆红素与PNS关系的报道较少,本文对32例PNS的血清胆红素、血脂及脂蛋白进行测定,并与30例非PNS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义;顾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近年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联合化疗治疗,可获完全缓解(CR),但易复发,复发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再用上述方法治疗,效果常不理想.1996年4月~1999年7月,我们用亚砷酸(As2O3)注射液治疗了42例复发的APL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成美;苗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输卵管妊娠HCG检测的意义--附95例临床分析

    目前,绒毛膜促性腺激(HCG)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输卵管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

    作者:邹晖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性创伤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16例急性创伤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辉;方向明;刘学广;陈帆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美洛西林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158例分析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小儿常见肠道传染病.中毒型痢疾已明显减少,但普通型痢疾临床上仍很常见,且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常用抗生素的作用减弱.我院于1997年6月~1999年6月应用美洛西林治疗急性菌痢1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朝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局麻下血肿抽吸加杠杆法整复Colle's骨折

    Colle's骨折是腕部常见的骨折[1],为获得满意的疗效,必须有良好的复位.本院自1985年至1999年对230例移位明显的Colle's骨折采用局麻下血肿抽吸加杠杆法整复,掌屈尺偏位固定,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翁齐列;黄林海;许卫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恙虫病186例临床分析

    我镇属恙虫病流行区,四季均有发病,现就1996年1月至1998年2月收治的18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齐庆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复发性结肠癌再手术切除体会

    我院自1983年1月至1998年1月因结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切除31例,本文就结肠癌复发治疗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王修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哮喘患者白介素5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改变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学特征之一是嗜酸粒细胞增多,由嗜酸粒细胞及其活性分泌产物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icprotein,ECP)等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1].本文检测嗜酸粒细胞数、IL-5、ECP以及IgE和IL-4含量,以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姜维洁;李培成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