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医学杂志

精神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 国际刊号:2095-9346
  • 国内刊号:37-1454/R
  • 影响因子:1.45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24-208
  • 全年订价:17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精神病学
精神医学杂志   2001年4期文献
  • 重症情感障碍的遗传学研究

    本文对重症情感障碍的流行病学、家系研究、病因学研究及诊断、治疗方面作一介绍.

    作者:汪广剑;仲爱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氯氮平所致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氯氮平所致糖尿病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可能的发病机制等.在应用氯氮平治疗期间应注意血糖监测,同时临床医生应对慢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应用氯氮平治疗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振晓;于相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黄苏打片治疗药源性便秘30例

    用大黄苏打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大便秘结,效果很好,现将30例的结果报告如下.30例病人均为我院首次住院患者,以往无便秘史,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3天内无大便或排便费力者.开始用大黄苏打片治疗,5片/次,每日3次.规定治疗后2天内症状消失且无反复者为显效,4天内症状消失且无反复者为有效,4天后大便仍不通畅者为无效.结果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显效+有效)86.7%.其中有2例出现腹泻,停药后恢复,3例有大便前下坠感.维持治疗试病情而定,可减量,也可停用.停用后复发者再用仍有效.

    作者:孙守宪;马洪涛;林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利培酮治疗抽动障碍15例疗效观察

    现将我院用利培酮治疗15例抽动障碍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例抽动障碍病人来自1998年10月至2000年5月我院心理咨询门诊,均符合CCMD-2-R的诊断标准,其中8例慢性运动抽动障碍(CMTD),7例Tourette综合征(TS).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8~19岁,平均(10.15±2.92)岁.家族史中1例其父患有强迫症,其余无特殊.个人史1例母孕期头3个月曾有流感高热史,早产2例.

    作者:谭常赞;胡衡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舍曲林(左洛复)治疗8例强迫症观察

    作为一种新型的SSRI类抗抑郁药物,舍曲林(左洛复)具有抗抑郁和抗强迫的双重作用,而且这种抗强迫作用可能不是单纯通过改善抑郁来达到治疗目的的,说明舍曲林有特殊的抗强迫作用,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且应用于临床.我们对8例门诊强迫症患者进行了左洛复治疗,并观察8周,取得初步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Klinefelter综合征1例报告

    Klinefelt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男,51岁,于二十年前突然出现兴奋、话多、冲动、打人,曾先后多次住精神病院诊治,分别诊断为躁狂症或小睾丸症.本次入院主要表现为沉闷少语,偶有冲动行为.查意识清晰,接触被动,情绪低落,高级意向活动减低,本能活动增强,自知力部分存在.患者既往体健,病前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胆小.家族史中其祖母、姐及弟弟均有精神病史.

    作者:孔永彪;孙洪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的胰腺癌1例

    患者,男,64岁,因反复发作傻笑、幼稚动作3天于2000年3月2日来我院就诊.近3天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常于夜间出现傻笑、作鬼脸、向家人吐口水,伴大汗,持续约2~5min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患者神志清,仍感头晕、心悸、反应迟钝,不能回忆起发病当时的情况,遂至我院精神科就诊.在症状发作时急查血糖为1.6mmol/L,免疫反应性胰岛素251pmol/L,胰岛素C肽449pmol/L,脑CT、FT3、FT4、TSH均正常,心电图示非特异性ST-T改变,腹部B超发现胰体部有一直径约3cm的不均匀低回声灶,腹部CT示:胰体部可见一2.9cm×2.6cm的不均匀低密度影,诊断为胰腺癌.遂收入外科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胰岛β细胞腺癌.

    作者:张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与性有关的精神症状

    与性有关的精神病性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是较常见的.其出现频率有多高,以什么症状多见,与病人的性别、婚姻、诊断分型等因素存在着什么关系的报道甚少.现将我们调查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聆;温达民;姚在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凯尔丁对美沙酮脱毒治疗后海洛因瘾者的继续治疗

    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目前广泛用于脱毒治疗,然而大多数美沙酮脱毒者停药后,仍存有程度不一的戒断症状和延长性戒断综合征,导致脱毒者难以经受这种慢性折磨而重蹈覆辙.为了缓解停药后的戒断症状,顺利向纳屈酮巩固治疗过渡,我们对此组经美沙酮脱毒后的海洛因瘾者,采取停药后继续口服中小剂量凯尔丁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学东;何纯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损害多系统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

    患者,男,54岁.因发作性头痛3年,抽搐,言行紊乱1月入院.病人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发作性剧烈疼痛,曾就诊青岛市立医院,青医附院等多家大型医院,给予多次头颅及其它检查,均无阳性发现.于1月前1日之内出现4次发作性四肢抽搐,两眼上翻,口吐白沫,持续约4-5分钟,醒后不能回忆.就诊当地县医院,治疗后抽搐未再发作,但出现言语零乱、离奇,称看见已过世的父亲,性格反常,打骂家人,随处大、小便,暴饮暴食,夜不入眠,持续约1月不见好转,遂来我院.

    作者:林永;夏传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伴低血镁1例

    患者男,23岁,未婚.于1995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急性发病,表现紧张恐惧、沉默寡言、疑人议论、伴严重失眠.当年5月到市精神病医院就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用氯丙嗪(大量300mg/日)、舒必利(大量0.4g/日)治疗,症状很快消失.同年12月因停药而复发,表现基本同前.

    作者:张泉水;夏莉;罗小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甲基苯丙胺致精神障碍1例报告

    患者,男,18岁,农民,住院号3596.患者2000年6月在某娱乐场所打工时,老板诱其服用甲基苯丙胺药丸,每日4-6粒,分1-2次服用.服用后自觉思维活跃,工作效率提高,长时间工作无疲劳感.持续服用一周后,不服就出现疲劳,情绪低沉、饥饿感,服药后上述症状即缓解.为得到满足快乐,避免痛苦,患者继续服用此药.

    作者:刘铭涛;赵汝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及其对精神症状认识的研究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症状的认识及其与自知力、精神病理症状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由患者和医生分别评定4个阳性症状和4个阴性症状在患者身上的表现程度.同时由医生对患者进行ITAQ、BPRS、SANS、SAPS、CGI评定.结果患者对自身阳性和阴性症状的总评分分别为(16.79±3.67)和(16.02±3.81),明显高于医生评定的(15.46±4.25)和(13.22±4.22),患者对自身症状的评分ITAQ、BPRS、SANS、SAPS、CGI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结论患者对自身症状的认识明显不足,特别是阴性症状.患者对症状的认识与其自知力、疾病严重程度、精神病理症状有关.

    作者:王汝展;张敬悬;原伟;唐济生;刘金同;李宪伟;邱慧敏;王松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氟西汀与多塞平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多塞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60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18,经6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并给予HAMD、CGI、TESS量表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氟西汀组显效率73.3%,多塞平组显效率63.3%,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氟西汀不良反应较多塞平少而轻.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孙树花;史青;张陆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验证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抑郁症患者分别以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HLAMD、HAMA、CGI-SI评分及减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的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帕罗西汀常见的副反应有恶心、头晕、口干等.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阿米替林相当,副反应少而轻.

    作者:孙振晓;于相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64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曲唑酮(32例)、阿米替林(32例)治疗六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焦虑性神经症均有疗效,二者疗效相当(P>0.05).曲唑酮的副反应明显少于阿米替林(P<0.01).结论曲唑酮是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郑占杰;王骞;王立涛;田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Tourette综合征患者的智力水平研究

    目的测试TS患者的智力水平及分测验结构.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64例患儿和60例正常小儿进行智力评估.结果 Tourette综合征患者的智商多在正常范围或边缘水平,除词汇、知识外,其余各分测验及PIQ、VIQ、FIQ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IQ与VIQ之间的平衡性较差.结论Tourette综合征患者的智商较正常少儿平均水平为低,且智力发展不平衡者较多.

    作者:陈景清;李功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丙戊酸钠与地西泮治疗酒精戒断反应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酒精戒断反应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61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丙戊酸钠(31例)与地西泮(30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1周,采用戒断症状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有关实验室等检查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丙戊酸钠与地西泮疗效相近(P>0.05).治疗前后戒断症状量表、HAMA量表总分减分率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HAMA的精神性焦虑因子减分率丙戊酸钠组大于地西泮组(P<0.05).两组副反应均很少且轻微.结论丙戊酸钠与地西泮对酒精戒断反应均有良好疗效,但丙戊酸钠一般不会造成滥用和成瘾.

    作者:肖立群;梁田;李爱民;齐志田;李震;许海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小学教师神经衰弱调查研究

    本文采用国内12地区神经症流行学调查相似的方法,对城区1698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一次神经衰弱患病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中神经衰弱患病率为5.06%,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中小学教师神经衰弱症状的发生不是孤立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与其心理健康水平、遭遇生活事件及个性特征密切相关.提示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建辉;胡夫东;李淑敏;孙慧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00例癫痫病人的剥夺睡眠诱发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诱发法是否可提高癫痫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的阳性率.方法对临床拟诊为癫痫,常规脑电图描记正常的100例病人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并选择4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100例癫痫病人剥夺睡眠诱发脑电图呈现爆发性癫痫样波者42例(42%),46例正常人脑电图无1例呈爆发波,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01).结论脑电图有轻度改变者,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癫痫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的阳性率.

    作者:宗文斌;张桂娟;张志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舒血宁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36例临床分析

    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不敏感.作者对3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合并氯氮平及单用氯氮平治疗12周,经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发现舒血宁合并氯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单用氯氮平.认为舒血宁合并氯氮平是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胜利;王启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杀死亡482例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自杀原因,为减少和预防自杀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本市范围内区县级以上医院,抢救过的自杀死亡的482例的详细资料,对自杀原因及有关项目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82例中,男139人,女343人,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年龄以20-、30-年龄组较多;季节以春夏两季较多;自杀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多,服毒是自杀的常见方式.结论心理社会因素是自杀的常见原因.

    作者:祝英禄;张玲;祝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管性痴呆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及相关问题,加深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方法收集近8年来106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血管性痴呆与既往史、脑血管病发生的次数、病灶部位、病灶数目及有无脑萎缩等有相关性关系.106例基本治愈18例,显著进步46例,进步26例,无效16例.结论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与上述因素有关;脑萎缩可以是血管性痴呆的直接因素或加重因素;通过有效治疗,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作者:周增杰;曾存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精神病药物合并音乐康复疗法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音乐康复疗法治疗3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与30例病情相同的病人做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药物加音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贺方仁;马龙;孟宪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曲唑酮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曲唑酮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4),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6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分.结果治疗4周及6周后,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曲唑酮治疗组S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曲唑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周刚;邵荣;韩伯军;盛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沟通的技巧

    与病人进行良好心理沟通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关键.作者从护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沟通方式和技巧,阐述了熟悉病人基本情况、掌握病人病情、尊重病人人格、关心体贴病人以及充分发挥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的重要性.

    作者:徐清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性谵妄病人的护理(附36例护理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性谵妄的临床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性谵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33例有原发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病、感染、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临床表现为在意识障碍基础上的广泛认知障碍,如注意迟钝,定向、记忆障碍,幻觉妄想、恐惧、焦虚、行为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结论老年性谵妄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等,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强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卢世臣;张晓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附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根据护理诊断确定认知行为治疗的靶症状,每周2次实施认知行为心理护理.两组病人入院时及以后每20天进行BPRS、SANS、SAPS、NOSIE评定一次.结果实施认知行为心理护理病人的BPRS、SANS量表评分逐渐下降,NOSIE量表评分逐渐提高,SAPS评分无显著的变化.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有明显的辅助治疗效果,能较早地减轻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

    作者:龙瑞芳;李连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学生学习困难及其行为问题与父母素质关系的分析

    目的了解小学生学习困难与行为及父母素质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行为问题,并调查父母素质情况.结果学习困难与行为问题及父母素质呈显著相关性,其中与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年限相关,与父母收入高低无关.结论儿童行为问题及父母素质与学习困难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荣莲;王茂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50名高中生自我和谐量表测查分析

    目的了解高中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对287名高中生进行自我和谐测查,并与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对性别、城乡来源、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50名高中生自我和谐量表总均分为(94.12±13.19),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分为(47.96±9.28),自我的灵活性分为(44.73±6.56),自我的刻板性分为(19.58±5.97).城乡间学生无论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无显著差异.女生仅自我和谐量表总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余各因子分比较无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结论高中生的自我和谐状态较大学生差,自我和谐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刁俊荣;范玉霞;王玉红;刘晓鹏;杨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述情障碍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述情障碍情况.方法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6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测评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高血压患者TAS总分为(74.06±8.7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06±6.38)分,因子分中以Ⅰ、Ⅱ、Ⅳ因子为显著,男,女患者之间无差异.结论述情障碍常见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医师应预以重视.

    作者:刘晓鹏;林莉;田刚;王东;刁俊荣;魏秀芹;王怀霞;范玉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智力成就责任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检测智力成就责任问卷(IAR)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294名中学生进行了智力成就责任问卷的测试.结果重测信度系数为0.660;I+与I-的相关系数为0.166(P<0.01);总分与I+的相关系数为0.730;与I-的相关系数为0.749.与期中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仅高中二年级较高(0.729),其它年级不具相关性.结论测查结果与文献中介绍的结果相似,提示IAR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我国使用.

    作者:李作珍;梁家国;李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提高科室核算质量

    搞好科室核算,是医院实行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我院提高科室核算质量,取得分配制度改革较为成功的做法,简述了实施科室核算后的效果及体会.

    作者:张超敬;于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