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济宁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9760
  • 国内刊号:37-1143/R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医药卫生综合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2009年1期文献
  • 乳腺癌耐药性中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EGR-1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中p38MAPK通路与EGR-1活性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四甲基偶氮唑蓝(MTT)、RT- 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SB203580 (15μmol/L)干预后细胞的凋亡、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及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的改变;EGR-1 mRNA表达及p-gp、磷酸化p53蛋白及p3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经SB203580(15μmol/L)干预,流式细胞仪检测见MCF-7/Adr细胞发生显著凋亡,并呈一定时间依赖性;细胞内阿霉素浓度显著增加;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药物的耐受性显著降低;伴随p38MAPK通路活性抑制和EGR-1 mRNA表达增加,磷酸化p5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p-gp蛋白显著下调.结论 提示p38MAPK通路与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密切相关,p38MAPK通路调控的EGR-1激活参与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形成.

    作者:崔文;孔灵玲;肖兰;王旭;张国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近年网络心理学(Cyberpsychology)研究的热点,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2,3].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的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会问题的主要表征、网络成瘾者个性特征、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作者:高昶;种峰;张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尿pH值及结晶体的影响(摘要)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为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临床上出现发作症状,其基本特点为短暂性、发作性和反复性.尿石症是抗癫痫药物少见的不良反应,多种抗癫痫药物可引起尿石症,尿石症的原因复杂,与尿pH值及结晶尿有一定的关系.本文观察了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钠前后尿液的变化.以探讨其安全性.

    作者:李秋波;蔡文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HGF浓度的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探讨HGF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保护作用及为临床应用HGF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脑梗死、TIA患者发病后24h、3d、7d、14d、 21d血清中HGF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病程各时间点上血清HGF浓度均增高.HGF水平与梗死灶大小正相关.TI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中HGF的含量有可能成为诊断脑缺血的标志物及反映脑缺血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

    作者:杨燕;李宪章;张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牙膏中铜锰镉含量

    目的 建立快速有效的牙膏消解方法和准确灵敏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检测程序.方法 将牙膏用硝酸和高氯酸消解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其中铜锰镉含量.结果 铜锰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5286,0.04028,0.02785μg/ml,RSD分别为1.5%,2.2%,2.6%;回收率分别为94.0%~94.6%;91.0%~92.0%;85.0%~88.0%.结论 该法灵敏、准确、可靠、检出限低,可适用于实验室常规检测.

    作者:杨金玲;杨海霞;周晖;王长芹;公维磊;张凯;李晶;王秋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花生糊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花生糊在大鼠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 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复制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肉眼计算胃黏膜溃疡指数及测定胃液pH值,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花生糊能显著减轻胃黏膜的病理变化,降低溃疡指数(36.2 vs 60.2;P<0.01),升高胃液pH值(1.67 vs 2.45;P<0.01).结论 花生糊对大鼠应激性溃疡胃黏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苏红;申琳琳;程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传振动对凿岩工人精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传振动对凿岩工人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某煤矿60名井下凿岩工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同一环境下60名男性非接振工人(井下运输工、维修工),分别测定两组工人精浆中精子的密度、活动力、活动率、畸形率;通过去透明带仓鼠卵-精子穿透试验和精子低渗膨胀试验评价精子的受精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精浆中精子的活动力、活动率、卵子受精率及低渗肿胀率呈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精子的畸形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精子的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手传振动可降低凿岩工人精子的活动力、活动率和卵子受精率及低渗肿胀率,增加精子的畸形率,从而影响精子质量.

    作者:肖琳;祝海洲;齐云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后肢接振对雄性兔精子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振动对雄性新西兰兔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组(接振强度为3.02m/s2)、B组(接振强度为6.13m/s2)、C组(接振强度为12.26m/s2)和1个对照组,分别于不同接振强度测定精浆中精子的密度、活动力、活动率、畸形率.通过去透明带仓鼠卵-精子穿透试验和精子低渗膨胀试验评价精子的受精能力.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A、B、C 3个试验组精浆中精子的活动力、活动率、卵子受精率及低渗肿胀率呈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精子的畸形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精子的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后肢接振可降低精子的活动力、活动率及卵子受精率及低渗肿胀率,增加精子的畸形率,从而影响生殖功能.

    作者:祝海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84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分析

    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结果及参数的改变,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用清华同方-精子、微生物动、静态图像检测分析仪-CASAS-III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对84例男性精液就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精子密度为(31.43±23.15)×106/ml; 异常指标中精子活力低、精子活率低、精液粘稠度高、精液液化不良、精液量过少、无精症、少精症、畸形精子症的占有率分别是:70.24%,86.90%,2.38%,15.48%, 10.71%,5.95%,34.52%,23.81%.结论 在本地区男性不育患者中, 精子活率低占大部分,精子活力低居第二位,远远高于其他各项异常指标,但是,少精症和精子畸形症也不容忽视.

    作者:陈廷;杨金玲;杨海霞;王雪楠;聂尚丹;张孝侠;牛余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L-精氨酸对大鼠尾核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尾核中一氧化氮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尾核内微量注射L-精氨酸、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生理盐水,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4,8,12,24和48 h大鼠尾核nNOS mRNA表达的变化;新生Wistar大鼠尾核神经元原代培养液中加入L-精氨酸、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生理盐水,观察给药12 h尾核nNO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尾核给药24 h内L-精氨酸组nNOS mRNA表达较正常增强(P<0.05),而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组nNOS mRNA表达较正常减弱(P<0.05),48 h恢复正常.体外尾核原代神经元培养,nNOS 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和在体实验相一致.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尾核中NOS活性是一氧化氮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中枢痛觉调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刘玉红;刘海青;白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氨氯地平与培哚普利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目的 以氨氯地平为对照,观察氨氯地平与培哚普利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将80例EH伴LVH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用氨氯地平)40例,B组(氨氯地平与培哚普利联用)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压及LVH指标的变化.结果 6个月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组间降压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B组较A组更明显(P<0.05).结论 两药联用对LVH有协同逆转作用.

    作者:张慧玲;魏广和;李清贤;赵家琦;甘立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14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脊髓功能. 结果 14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髓内型11例,髓外硬膜下型2例,硬膜外型1例.血管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症状好转9例,无变化3例,加重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MRI对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特异性高,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好.

    作者:宋国红;王登芹;段德义;薛健;王征;朱广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西布曲明对肥胖大鼠血清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西布曲明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8周建立肥胖模型,给予西布曲明(10mg/kg)干预4周,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得到稳态下葡萄糖输注速率,以李氏方法计算胰岛素敏感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包括抵抗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结果 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及抵抗素低于对照组而瘦素高于对照组.西布曲明干预后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升高,血清瘦素及抵抗素水平有所减低,但差异不显著,而脂联素水平上升显著.结论 西布曲明可以提高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和其促进脂联素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于利霞;于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壶腹癌及癌旁组织中p16 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壶腹癌及癌旁组织中p16、nm23基因蛋白表达,探讨它们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0例壶腹癌标本及癌旁组织中p16、nm23基因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16和nm23在肿瘤与瘤旁组织中的含量都有明显差异,壶腹癌中p16和nm23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16和nm23在壶腹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旭;付敬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济宁地区102例唐氏综合征患者核型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近2a来收集的102例唐氏综合征(Down′ssyndrome,DS)患者进行细胞生物学检查,分析其核型变化及病因.方法 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做常规染色体G带处理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经过对确诊的102例DS患者的染色体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三种DS患者均有检出(21三体型82.35%;易位型12.75%;嵌合型4.90%),且与双亲工作环境和母亲生育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广泛开展细胞遗传学诊断分析,可以比较精确的检出DS,从而对DS的高危人群及其未来的生育后代情况做出科学的预测.

    作者:高立;樊文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血中丙溴磷

    目的 研究血中丙溴磷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完善检测过程,优化检测条件,建立起简便高效的提取净化方法和准确、快速、灵敏的色谱检测方法.方法 将中毒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8ng, 低、中、高3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5.4%±5.85%)、(91.2%±11.5%)、(92.8%±5.5%).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适合人血液中丙溴磷的检测.

    作者:赵艳霞;陈雁君;金永久;张建萍;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

    目的 对颅面骨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进行讨论和研究.方法 对CT诊断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对其CT表现进行了分析对照和研究.结果 30例中,29例为多发,仅1例为单发,其中囊样型3例、硬化型16例、混合型11例.结论 CT检查能准确的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

    作者:刁望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EGR-1在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转录因子EGR-1在人乳腺癌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EGR-1质粒转染入人乳腺癌细胞株,RT-PCR检测EGR-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稳定转染EGR-1质粒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RT-PCR检测见MCF-7/Adr-EGR-1细胞中EGR-1 mRNA较转染前明显增加.结论 转染EGR-1基因后,EGR-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

    作者:孔灵玲;崔文;肖兰;王旭;张国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鸦胆子油乳液作用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液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5%普萘洛尔软膏外用构建豚鼠耳部的银屑病样病理改变模型,设对照组及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乳液治疗组.光镜下观察各组局部皮肤病理变化.结果 鸦胆子油乳液溶液治疗组Baker评分和炎症细胞浸润数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与赋形剂对照组及造模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5%鸦胆子油乳液溶液治疗组与2.5%鸦胆子油乳液溶液治疗组相比,Baker评分及炎症细胞浸润数均存在显著差异.鸦胆子油乳液DMSO溶液外涂未见局部刺激、过敏症状,实验豚鼠各主要脏器未发现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鸦胆子油乳液DMSO溶液外涂可改善豚鼠耳部银屑病样模型的病理变化,与浓度高低成正相关.

    作者:于腾;邱莹;孙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氨溴索注射剂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氨溴索注射剂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查和统计3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观察记分和血气分析指标(PaO2及PaCO2).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调查与体征检查评分及血气指标改善程度经t检验,氨溴索针剂组显著高于溴己新组(P<0.05).结论 氨溴索注射剂对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溴已新针剂.

    作者:李芳;李月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压氧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影响,探讨高压氧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对33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18例和常规治疗组15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儿高压氧治疗前和治疗后10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比较.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治疗10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压氧能有效降低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水平,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满宜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人硬膜外麻醉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行硬膜外麻醉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48例择期行下腹部、会阴区手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年轻组.监测并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后(T1)、切皮前(T2)、手术结束时(T3)的MAP、HR、心率变异性各成份及TPI.结果 与T1时间点比较,老年组T2时MAP、HR、LF、LF/HF、TP明显降低(P﹤0.05),而末梢灌注指数明显升高(P﹤0.05),T3时除产生与T2时相同变化外HF也明显降低(P﹤0.05);年轻组T2时仅TP降低(P﹤0.05),其它各监测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T3时仅HF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在T2、T3时LF和TP老年组均低于年轻组(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末梢灌注指数监测分析可较好的评估硬膜外麻醉后机体自主神经变化.

    作者:岳忠勇;逄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的关系.方法 阴道分泌物检测确定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免疫法和分离培养法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结果 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加沙眼衣原体在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中的阳性率检出分别为47.7%、37.5%和68.1%,与正常人群和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密切相关.

    作者:黎宝琴;孙国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洸府河(市区段)铬污染调查与评价

    目的 调查与评价洸府河(市区段)铬污染情况.方法 选择在济宁市区凯赛大桥等八处水域采集水样,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铬(Ⅵ)及总铬的含量.结果 整个洸府河(市区段)水中铬(VI)含量和总铬含量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Ⅱ类的标准限值,其中凯赛大桥采样点的铬(VI)含量低于Ⅰ类的标准限值,而且,各采样点水中总铬含量均高于铬(VI)含量,说明水中还有其他价态的重金属铬存在.结论 得到洸府河的准确的铬污染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河水中的铬来源、评价其影响并积极探讨其治理方式、方法.

    作者:郭建丽;张建萍;范坤;张龙穆;赵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UPRT双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目的 探讨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UPRT)对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自杀基因系统抗瘤作用的增强效应.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GEX-UPRT,以电穿孔法转化婴儿双歧杆菌,筛选出阳性克隆菌,加入5-FC厌氧条件下培养24h后取其上清,加到B16-F10细胞培养液中,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并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阳性克隆菌可正确表达UPRT基因.与对照组比较,CD组、UPRT组及CD/UPRT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与CD组及UPRT组比较,CD/UPRT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且CD/UPRT组肿瘤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损伤性改变,而CD组、UPRT组变化不如前者.结论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UPRT基因可明显增强CD/5-FC系统对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杀伤作用.

    作者:郭志英;任启伟;安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沙培林对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沙培林对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BALB/C裸小鼠皮下接种U251脑胶质瘤成功后随机分成4组,分别瘤周注射生理盐水0.2ml,沙培林0.2KE、0.4KE、0.8KE,共8次,解瘤实验.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p53(突变型)、Bax、Fas及Bcl-xs基因的表达.结果 由对照组至治疗组,且随用药剂量增加,Bcl-2及p53(突变型)表达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而Bax、Fas及Bcl-xs表达的阳性率则逐渐增加.结论 沙培林局部应用治疗脑胶质瘤,通过对多种基因的调控,促进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赵长地;倪勇;聂振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冠窦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冠窦瘤时两者相互关系及右冠窦瘤对超声心动图诊断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影响.方法 观察98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其中29例合并右冠窦瘤形成,分析二者共有时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特征及规律性,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98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中合并右冠窦瘤者29例,占29.6%.二者共有者年龄在5~34岁,多在10岁以上;缺损大小7~20mm,多大于10mm.12例造成右室流出道狭窄;18例合并有主动脉右冠瓣脱垂;造成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窦瘤破裂者漏诊1例;2例误诊为多发室间隔缺损而漏诊右冠窦瘤.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对室间隔缺损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作者:隋桂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sIL-2R MCP-1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AL患者CSF中sIL-2R、MC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30例AL患者CSF中sIL-2R、MCP-1的水平,以20名正常者为对照.结果 AL合并CNSL组CSF中sIL-2R[(113.53±52.65) U/ml]较CNSL缓解组[(8.16±9.35) U/ml,P<0.01]及未合并CNSL组[(7.43±8.42) U/ml,P<0.01]显著升高,CNSL组CSF中MCP-1水平[(842±196)pg/ml]较CNSL缓解组[(1780±263)pg/ml,P<0.01]及未合并CNSL组[(1230±112)pg/ml,P<0.01]明显降低;AL患者骨髓缓解组较治疗无效及死亡组CSF中sIL-2R低表达[(5.02±1.65)U/ml vs(22.60±10.26)U/ml,t'=3.82,P=0.018]、MCP-1升高[(1346±146 )pg/ml vs (1063±73) pg/ml,t'=6.05,P<0.01].结论 动态监测sIL-2R、MCP-1两者水平变化有助于CNSL的早期诊断、估计预后及判断疗效.

    作者:张海国;叶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居民环保意识认知行为调查

    目的 研究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以及不同社区同等文化程度的居民在环保知识、意识及行为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为绿色社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济宁市某大学280名大学生和济宁乡镇某中学与市区某中学的19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回收的452份问卷显示,不同社区居民间在环保知识行为上存在群体性地域性差异.结论 在绿色社区建设中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主体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目标.

    作者:宋烨;岳喜同;翟敏;刘慧;张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柿叶黄酮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柿叶黄酮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柿叶黄酮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停灌30min再灌3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柿叶黄酮各组对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活性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 柿叶黄酮高、中剂量均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的释放和心肌组织丙二醛的产生,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 柿叶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孙懿;谭宏棣;蓝晓步;黄建春;黄仁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在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肾功能损伤早期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20例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有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 血β2微球蛋白是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监测的敏感指标.

    作者:于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鼠脊髓损伤后对红核神经元逆行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对脑红核神经元的逆行性损伤作用 .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SCI模型,伤后28d采用辣根过氧化酶逆行示踪技术标记 RN神经元,应用四甲基联苯胺呈色反应显示红核脊髓束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 SCI后28dHRP标记RN神经元胞体模糊,排列零散,HRP标记RN神经元数目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减少(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SCI后对脑RN神经元和RST具有逆行性的损伤作用,这在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形态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孔令胜;于如同;聂冬丽;陈德勤;赵万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丙泊酚及小剂量舒芬太尼辅助局麻用于三叉神经痛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局麻下行耳后小切口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局麻下辅助静脉镇静镇痛技术下施行耳后小切口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微量泵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加丙泊酚组(D组)30例和微量泵静脉持续输注芬太尼加丙泊酚组 (F组)30例,观察患者术前(G0)切皮(G1)术中行桥小脑角探查时(G2)微血管减压后或三叉神经感觉后跟部分切断后(G3)以及停药后10min(G4)的SBP、DBP、HR、RR、ECG、SPO2的变化情况,麻醉效果,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 两组病人基础SBP、DBP、HR、RR、ECG、SPO2相似, RR于G1, G2时 D组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术中合作度好, F组术中合作度可.结论 丙泊酚及小剂量舒芬太尼辅助局麻用于耳后小切口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具有意识恢复快、镇痛作用确切,对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体动反应等不良反应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湘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2例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o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在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排空延缓,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多见于胃和胰腺手术.PGS发生率在0.4%~5.0%

    作者:巩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人外伤性迟发型颅内血肿58例诊治体会

    自CT问世以来,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认识逐渐明确.DTICH于1977年由Frech与Dalin首次提出,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才发现脑内血肿者,或者清除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其他部位出现血肿者,即为DTICH.

    作者:王召平;杨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护理体会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致使脑干与天幕裂孔发生撞击、牵拉、扭转导致脑干挫伤、出血、水肿等改变.其典型临床表现多为伤后立即陷入持续昏迷状态,轻者对疼痛刺激可有反应,严重时常呈深度昏迷,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软瘫,生命体征多有早期紊乱,表现为呼吸节律紊乱,心跳及血压明显波动.双侧瞳孔时大时小,眼球位置凝视,一侧或双侧锥体束征阳性.经常出现高热、应激性溃疡、顽固性呃逆,甚至伴发脑性肺水肿,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为颅脑损伤治疗上的一个难题.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3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牛秋红;王召平;冯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假性结石1例

    患男,43岁,5天前因尿频、尿急、尿痛在我院就诊,行肝胆胰脾双肾膀胱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临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静滴头孢曲松钠4d(3.0g/d),症状无明显好转,于第4天静点后,突发腹痛前来检查.病来无发热,经超声检查显示:胆囊无增大,胆囊内可见1.0×0.9cm强回声团块质地松散,略呈悬浮状,后伴弱声影,体位改变光团形态改变.肝内胆管无扩张,肝脾胰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胆囊结石(药物性结石可能性大),建议一周后观察复查.患者随后做CT检查,结果胆囊未见明显异常.此后患者换用其他抗生素药物住院观察治疗一周,不适症状消失.复查超声所见: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光滑,内胆汁透声好,未见明显结石征象.后3个月又来复查胆囊超声影像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刘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1例报告

    乳腺中有些癌表现出广泛的化生性改变,如鳞状细胞、梭形细胞和异源性间充质成分化生.有些梭形细胞瘤细胞形态较温和,仅呈轻-中度异型性,呈编织束状排列,此型肿瘤还常常含有鳞状上皮化生区域,近年来,将此型肿瘤命名为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现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1例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报道如下:患者女性,72岁,患者10d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肿物,体积1.5cm×2.0cm×1.5cm,质硬,活动差,触痛,无明显桔皮样改变,未及明显肿大腋窝淋巴结,于2005年12月8日收入我院,入院B超示:左乳腺外下象限低回声肿块,癌可能性大.患者完善术前检查,于12月11日进行手术,术中送冰冻,冰冻报告:(左)乳腺化生性癌,次日冰冻返石蜡切片镜检: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无明确的包膜,梭形细胞排列呈条索状,束状,细胞胞质略丰富,核纤细,核异型性不明显,梭形细胞间有散在的上皮样梭形细胞,并有少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作者:李亮;徐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农药对植物污染的SOD POD等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农药通过抑制昆虫乙酰胆碱酯酶或脑细胞微管蛋白聚合等方式来达到除虫效果,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用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效果明显.当植物接触一定量农药后,通常通过检测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来判断植物受农药污染的程度,所以对植物中农药残留量测定的研究报道较多.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农药污染对植物生物标志物影响的研究.

    作者:程晓平;陈雁君;刘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