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耐药性中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EGR-1关系的研究

崔文;孔灵玲;肖兰;王旭;张国安

关键词:乳腺癌, p38MAPK通路, Egr-1, 阿霉素耐药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中p38MAPK通路与EGR-1活性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四甲基偶氮唑蓝(MTT)、RT- 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SB203580 (15μmol/L)干预后细胞的凋亡、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及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的改变;EGR-1 mRNA表达及p-gp、磷酸化p53蛋白及p3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经SB203580(15μmol/L)干预,流式细胞仪检测见MCF-7/Adr细胞发生显著凋亡,并呈一定时间依赖性;细胞内阿霉素浓度显著增加;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药物的耐受性显著降低;伴随p38MAPK通路活性抑制和EGR-1 mRNA表达增加,磷酸化p5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p-gp蛋白显著下调.结论 提示p38MAPK通路与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密切相关,p38MAPK通路调控的EGR-1激活参与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形成.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农药对植物污染的SOD POD等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农药通过抑制昆虫乙酰胆碱酯酶或脑细胞微管蛋白聚合等方式来达到除虫效果,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用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效果明显.当植物接触一定量农药后,通常通过检测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来判断植物受农药污染的程度,所以对植物中农药残留量测定的研究报道较多.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农药污染对植物生物标志物影响的研究.

    作者:程晓平;陈雁君;刘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人硬膜外麻醉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行硬膜外麻醉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48例择期行下腹部、会阴区手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年轻组.监测并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后(T1)、切皮前(T2)、手术结束时(T3)的MAP、HR、心率变异性各成份及TPI.结果 与T1时间点比较,老年组T2时MAP、HR、LF、LF/HF、TP明显降低(P﹤0.05),而末梢灌注指数明显升高(P﹤0.05),T3时除产生与T2时相同变化外HF也明显降低(P﹤0.05);年轻组T2时仅TP降低(P﹤0.05),其它各监测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T3时仅HF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在T2、T3时LF和TP老年组均低于年轻组(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末梢灌注指数监测分析可较好的评估硬膜外麻醉后机体自主神经变化.

    作者:岳忠勇;逄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济宁地区102例唐氏综合征患者核型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近2a来收集的102例唐氏综合征(Down′ssyndrome,DS)患者进行细胞生物学检查,分析其核型变化及病因.方法 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做常规染色体G带处理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经过对确诊的102例DS患者的染色体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三种DS患者均有检出(21三体型82.35%;易位型12.75%;嵌合型4.90%),且与双亲工作环境和母亲生育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广泛开展细胞遗传学诊断分析,可以比较精确的检出DS,从而对DS的高危人群及其未来的生育后代情况做出科学的预测.

    作者:高立;樊文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鼠脊髓损伤后对红核神经元逆行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对脑红核神经元的逆行性损伤作用 .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SCI模型,伤后28d采用辣根过氧化酶逆行示踪技术标记 RN神经元,应用四甲基联苯胺呈色反应显示红核脊髓束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 SCI后28dHRP标记RN神经元胞体模糊,排列零散,HRP标记RN神经元数目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减少(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SCI后对脑RN神经元和RST具有逆行性的损伤作用,这在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形态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孔令胜;于如同;聂冬丽;陈德勤;赵万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1例报告

    乳腺中有些癌表现出广泛的化生性改变,如鳞状细胞、梭形细胞和异源性间充质成分化生.有些梭形细胞瘤细胞形态较温和,仅呈轻-中度异型性,呈编织束状排列,此型肿瘤还常常含有鳞状上皮化生区域,近年来,将此型肿瘤命名为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现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1例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报道如下:患者女性,72岁,患者10d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肿物,体积1.5cm×2.0cm×1.5cm,质硬,活动差,触痛,无明显桔皮样改变,未及明显肿大腋窝淋巴结,于2005年12月8日收入我院,入院B超示:左乳腺外下象限低回声肿块,癌可能性大.患者完善术前检查,于12月11日进行手术,术中送冰冻,冰冻报告:(左)乳腺化生性癌,次日冰冻返石蜡切片镜检: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无明确的包膜,梭形细胞排列呈条索状,束状,细胞胞质略丰富,核纤细,核异型性不明显,梭形细胞间有散在的上皮样梭形细胞,并有少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作者:李亮;徐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氨溴索注射剂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氨溴索注射剂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查和统计3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观察记分和血气分析指标(PaO2及PaCO2).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调查与体征检查评分及血气指标改善程度经t检验,氨溴索针剂组显著高于溴己新组(P<0.05).结论 氨溴索注射剂对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溴已新针剂.

    作者:李芳;李月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后肢接振对雄性兔精子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振动对雄性新西兰兔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组(接振强度为3.02m/s2)、B组(接振强度为6.13m/s2)、C组(接振强度为12.26m/s2)和1个对照组,分别于不同接振强度测定精浆中精子的密度、活动力、活动率、畸形率.通过去透明带仓鼠卵-精子穿透试验和精子低渗膨胀试验评价精子的受精能力.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A、B、C 3个试验组精浆中精子的活动力、活动率、卵子受精率及低渗肿胀率呈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精子的畸形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精子的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后肢接振可降低精子的活动力、活动率及卵子受精率及低渗肿胀率,增加精子的畸形率,从而影响生殖功能.

    作者:祝海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血中丙溴磷

    目的 研究血中丙溴磷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完善检测过程,优化检测条件,建立起简便高效的提取净化方法和准确、快速、灵敏的色谱检测方法.方法 将中毒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8ng, 低、中、高3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5.4%±5.85%)、(91.2%±11.5%)、(92.8%±5.5%).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适合人血液中丙溴磷的检测.

    作者:赵艳霞;陈雁君;金永久;张建萍;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HGF浓度的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探讨HGF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保护作用及为临床应用HGF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脑梗死、TIA患者发病后24h、3d、7d、14d、 21d血清中HGF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病程各时间点上血清HGF浓度均增高.HGF水平与梗死灶大小正相关.TI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中HGF的含量有可能成为诊断脑缺血的标志物及反映脑缺血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

    作者:杨燕;李宪章;张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14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脊髓功能. 结果 14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髓内型11例,髓外硬膜下型2例,硬膜外型1例.血管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症状好转9例,无变化3例,加重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MRI对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特异性高,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好.

    作者:宋国红;王登芹;段德义;薛健;王征;朱广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沙培林对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沙培林对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BALB/C裸小鼠皮下接种U251脑胶质瘤成功后随机分成4组,分别瘤周注射生理盐水0.2ml,沙培林0.2KE、0.4KE、0.8KE,共8次,解瘤实验.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p53(突变型)、Bax、Fas及Bcl-xs基因的表达.结果 由对照组至治疗组,且随用药剂量增加,Bcl-2及p53(突变型)表达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而Bax、Fas及Bcl-xs表达的阳性率则逐渐增加.结论 沙培林局部应用治疗脑胶质瘤,通过对多种基因的调控,促进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赵长地;倪勇;聂振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压氧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影响,探讨高压氧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对33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18例和常规治疗组15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儿高压氧治疗前和治疗后10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比较.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治疗10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压氧能有效降低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水平,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满宜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的关系.方法 阴道分泌物检测确定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免疫法和分离培养法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结果 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加沙眼衣原体在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中的阳性率检出分别为47.7%、37.5%和68.1%,与正常人群和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密切相关.

    作者:黎宝琴;孙国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丙泊酚及小剂量舒芬太尼辅助局麻用于三叉神经痛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局麻下行耳后小切口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局麻下辅助静脉镇静镇痛技术下施行耳后小切口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微量泵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加丙泊酚组(D组)30例和微量泵静脉持续输注芬太尼加丙泊酚组 (F组)30例,观察患者术前(G0)切皮(G1)术中行桥小脑角探查时(G2)微血管减压后或三叉神经感觉后跟部分切断后(G3)以及停药后10min(G4)的SBP、DBP、HR、RR、ECG、SPO2的变化情况,麻醉效果,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 两组病人基础SBP、DBP、HR、RR、ECG、SPO2相似, RR于G1, G2时 D组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术中合作度好, F组术中合作度可.结论 丙泊酚及小剂量舒芬太尼辅助局麻用于耳后小切口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具有意识恢复快、镇痛作用确切,对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体动反应等不良反应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湘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sIL-2R MCP-1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AL患者CSF中sIL-2R、MC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30例AL患者CSF中sIL-2R、MCP-1的水平,以20名正常者为对照.结果 AL合并CNSL组CSF中sIL-2R[(113.53±52.65) U/ml]较CNSL缓解组[(8.16±9.35) U/ml,P<0.01]及未合并CNSL组[(7.43±8.42) U/ml,P<0.01]显著升高,CNSL组CSF中MCP-1水平[(842±196)pg/ml]较CNSL缓解组[(1780±263)pg/ml,P<0.01]及未合并CNSL组[(1230±112)pg/ml,P<0.01]明显降低;AL患者骨髓缓解组较治疗无效及死亡组CSF中sIL-2R低表达[(5.02±1.65)U/ml vs(22.60±10.26)U/ml,t'=3.82,P=0.018]、MCP-1升高[(1346±146 )pg/ml vs (1063±73) pg/ml,t'=6.05,P<0.01].结论 动态监测sIL-2R、MCP-1两者水平变化有助于CNSL的早期诊断、估计预后及判断疗效.

    作者:张海国;叶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壶腹癌及癌旁组织中p16 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壶腹癌及癌旁组织中p16、nm23基因蛋白表达,探讨它们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0例壶腹癌标本及癌旁组织中p16、nm23基因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16和nm23在肿瘤与瘤旁组织中的含量都有明显差异,壶腹癌中p16和nm23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16和nm23在壶腹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旭;付敬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鸦胆子油乳液作用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液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5%普萘洛尔软膏外用构建豚鼠耳部的银屑病样病理改变模型,设对照组及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乳液治疗组.光镜下观察各组局部皮肤病理变化.结果 鸦胆子油乳液溶液治疗组Baker评分和炎症细胞浸润数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与赋形剂对照组及造模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5%鸦胆子油乳液溶液治疗组与2.5%鸦胆子油乳液溶液治疗组相比,Baker评分及炎症细胞浸润数均存在显著差异.鸦胆子油乳液DMSO溶液外涂未见局部刺激、过敏症状,实验豚鼠各主要脏器未发现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鸦胆子油乳液DMSO溶液外涂可改善豚鼠耳部银屑病样模型的病理变化,与浓度高低成正相关.

    作者:于腾;邱莹;孙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假性结石1例

    患男,43岁,5天前因尿频、尿急、尿痛在我院就诊,行肝胆胰脾双肾膀胱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临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静滴头孢曲松钠4d(3.0g/d),症状无明显好转,于第4天静点后,突发腹痛前来检查.病来无发热,经超声检查显示:胆囊无增大,胆囊内可见1.0×0.9cm强回声团块质地松散,略呈悬浮状,后伴弱声影,体位改变光团形态改变.肝内胆管无扩张,肝脾胰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胆囊结石(药物性结石可能性大),建议一周后观察复查.患者随后做CT检查,结果胆囊未见明显异常.此后患者换用其他抗生素药物住院观察治疗一周,不适症状消失.复查超声所见: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光滑,内胆汁透声好,未见明显结石征象.后3个月又来复查胆囊超声影像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刘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

    目的 对颅面骨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进行讨论和研究.方法 对CT诊断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对其CT表现进行了分析对照和研究.结果 30例中,29例为多发,仅1例为单发,其中囊样型3例、硬化型16例、混合型11例.结论 CT检查能准确的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

    作者:刁望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L-精氨酸对大鼠尾核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尾核中一氧化氮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尾核内微量注射L-精氨酸、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生理盐水,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4,8,12,24和48 h大鼠尾核nNOS mRNA表达的变化;新生Wistar大鼠尾核神经元原代培养液中加入L-精氨酸、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生理盐水,观察给药12 h尾核nNO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尾核给药24 h内L-精氨酸组nNOS mRNA表达较正常增强(P<0.05),而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组nNOS mRNA表达较正常减弱(P<0.05),48 h恢复正常.体外尾核原代神经元培养,nNOS 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和在体实验相一致.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尾核中NOS活性是一氧化氮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中枢痛觉调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刘玉红;刘海青;白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