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3-5028
  • 国内刊号:41-1114/R
  • 影响因子:0.96
  • 创刊:1976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36-40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1999年获河南省教育厅颁发的“河南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河南中医杂志   2008年8期文献
  • 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落枕67例

    落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2004年1月~2007年12月,笔者采用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落枕患者6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化瘀排石利水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00例

    目的:观察化瘀排石利水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症状.方法:100例确诊为泌尿系结石患者,给予化瘀排石利水汤内服,配合药渣外敷,15 d为1个疗程.结果:1~2个疗程治愈69例,显效26例,无效5例.结论:化瘀排石利水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有较好临床疗效,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宝宪;赵自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ESWL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90例

    目的:观察ESWL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病例90例,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8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77%.结论:ESWL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结石副作用小,疗效高.

    作者:崔洁颖;王爱萍;王全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乳癖消散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260例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乳腺结构不良的后期阶段,此期以乳腺有肿块为特点,且伴有乳痛症存在.并且有明显的经前肿块疼痛加剧现象,多发于30~50岁妇女,也可见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绝经期后则少见.由于本病有一定的癌变率,故患此病需及时治疗.中医中药在乳腺病的防治,特别是乳腺癌癌前病变的阻断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笔者自2000年5月至2007年10月,对确诊为乳腺囊性增生病的260例患者采用自拟中药乳癖消散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亚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疏肝理气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5例

    2006年6月~2007年12月,笔者运用疏肝理气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5例,并与西药治疗32例进行随机对照,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静;刘小倩;白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黄芪地黄合剂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25例

    目的:观察黄芪地黄合剂内服外用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63例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有效率分别为84%、75%、56%.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抗精子抗体阳性转阴率和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许立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药配合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药配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中药治疗,疗程4周.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4.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配合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周仁义;马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升阳熄风汤治疗偏头痛35例

    偏头痛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临床常见病症,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2003年1月~2007年12月,笔者采用自拟的升阳熄风汤治疗患者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珂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养胃增液汤加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52例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儿科常见病症.城市儿童发病率高于农村,是国内外广受关注的儿童摄食问题之一,而现代医学对此又没有特效疗法.笔者采用养胃增液汤加传统捏脊疗法治疗本病52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海波;刘洪翠;宋明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25例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美通口服治疗,均治疗3个月,随访1年,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及妊娠情况,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和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妊娠率为64%,对照组妊娠率为36%,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液粘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方法安全,无明显毒性和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能够减轻和改善症状,促进受孕,且副作用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剑美;林慰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清心莲子饮加减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38例

    目的:观察清新莲子饮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新莲子饮(莲子肉、黄芩、党参、麦冬、黄芪、云苓、地骨皮、车前子、甘草)加减治疗本病38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和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清新莲子饮加减可以有效的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症.

    作者:王翠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通脉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

    2006年9月~2007年5月,笔者运用通脉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永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该病发病早期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后期则出现骨质的破坏,导致膝关节严重变形,难以行走,甚至残废,影响生活质量.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8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换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朱氏复合松解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例

    朱氏复合松解手法是基于朱汉章教授肩周针刀术后治疗手法[1](三步粘连松解手法)衍化而来.朱氏复合松解手法能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康复和明显改善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推拿法.笔者采用该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例,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理康;栾进;尹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截崩止漏汤治疗崩漏68例

    崩漏是多种妇科疾病所表现出的共有症状,是妇科的常见病症.近几年来,笔者用截崩止漏汤治疗崩漏68例,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向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与分析拉米呋啶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拉米呋啶治疗方案,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肝功能和病毒标志物指标有明显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施治结合拉米呋啶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提高疗效,且疗效稳定.

    作者:葛香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祛瘀化浊益肾颗粒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祛瘀化浊益肾颗粒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每次10 mg,日1次,3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祛瘀化浊益肾颗粒,每次6 g,日3次,疗程3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瘦素及内皮素水平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内皮素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组血脂、血清瘦素较治疗前好转,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祛瘀化浊益肾颗粒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韩素萍;田峰亮;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扶正缓调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60例

    目的:观察扶正缓调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9例.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补肾解毒颗粒10~20 g,日1~2次;病重者,辨证加用肾衰灌肠液Ⅰ、Ⅱ号,高位保留灌肠.对照组加服包醛氧淀粉10 g,日3次;大黄胶囊2粒,日3次.结果:治疗组Scr、Ccr、Hb、24 h尿蛋白含量等指标改善程度及近期、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扶正缓调法可显著改善肾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延缓尿毒症的发生.

    作者:张素梅;黄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焦虑障碍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卒中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ICD.10 F 0.64器质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选择60例卒中后焦虑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30例,西药罗拉对照组30例.应用国际公认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l)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程度、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针刺治疗组临床痊愈3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0%,与西药罗拉组疗效(有效率为83.3%)比较,HAMA评分减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针刺组SSS评分减少和Bl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视对卒中后焦虑的治疗,不但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明军;宁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90例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肱骨外上髁部局限性疼痛,影响伸腕和前臂旋前功能的慢性疾病.西医治疗使用消炎止痛剂或局部封闭,但疗效往往无法持久,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笔者2004年1月~2007年4月,采用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本病9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元平;姜义飞;崔素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透灸法治疗膝关节疼痛35例

    膝关节疼痛是临床的常见病症,治疗棘手,易于复发,自2005年以来,我们采用透灸法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璞璘;高希言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25例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其中又以椎动脉型比较常见,1999年以来,笔者运用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本病22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勇;钱永刚;程远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针刺配合药物外敷治疗小儿目劄58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外敷治疗小儿目劄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8例,给予针刺加中西药物外敷治疗;对照组34例,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8%,平均治愈时间(13.5±4.1) d,复发率13.5%;对照组有效率79.4%,平均治愈时间(25.3±5.4) d,复发率36.4%.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加中西药外敷治疗小儿目劄有效率高,治愈时间短,复发率低.

    作者:林静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针刀治疗颈椎病180例

    笔者采用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1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8年2月,共收集180例颈椎病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82例,女98例;年龄小19岁,大78岁,平均49.8岁;病程长15 a,短2月.

    作者:王晓明;邢煜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56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6例,对照组56例.针刺组主取督任二脉经穴针刺,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服用百忧解治疗,疗程同治疗组.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结果:针刺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针刺组副作用较少.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与百忧解治疗疗效等同,但治疗组毒副作用少,起效时间短.

    作者:张小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运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配合麻杏生甘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近期总有效率86.6%,西医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84.6%,两组近期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远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的远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王惠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出血型异位妊娠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出血型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内出血型异位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米非司酮+中药胶艾四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均用4天,中药服7天.结果:治疗7天后治疗组β-HCG下降率58.80±12.80;治愈率90.0%;对照组β-HCG下降率66.10±10.28;治愈率63.3%.两组比较,P<0.01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只要选择病例得当,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内出血型异位妊娠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谢如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3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每次100~200 mg,日3次,1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及血塞通注射液,2周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健脾祛湿、温肾化瘀中药内服,日1剂,水煎服,1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7.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抑制尿酸产生和促进尿酸排泄,使血尿酸降低,控制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作者:刘英华;伍德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91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合更昔洛韦治疗.结果:9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胆道感染49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49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术后早期应用中药胆肠通解汤保肝通畅.结果:总有效率98%.结论: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中药,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赵保平;李海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51例

    近年来,我们运用口服六味地黄丸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5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丽霞;王光玮;黄志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30例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给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每天1剂,水煎服.结果:痊愈28例,占93.3%;显效2例,占6.7%;无有效及无效病例.其中服药1剂两次后体温下降2℃者25例,占83.3%,服药2~3剂后热退者5例,占16.4%.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也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永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2则

    原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汤宗明副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现任遵义市名老中医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随其学习期间,受益良多.现举其治验病例两则如下.

    作者:余纪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麻杏甘石汤为主治疗鼻窦炎43例

    鼻窦炎为临床常见病.其病情缠绵,反复发作,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1998年以来,笔者以麻杏甘石汤为主治疗鼻窦炎4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占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黄帝外经》中的重阳学术思想

    <黄帝外经>与<内经>一样,都是同时期的重要医学文献,她不仅一脉相承地重视人体阳气的作用,还进一步解释并补充了<内经>中关于命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她把命门与肾进行了有机的联系,把命门喻为人太极之象,并认为命门属火,是人的生死之门,提出了重阳助火的学术思想,为我们补阳重火奠定了基础.

    作者:岳胜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有四种理论,即营卫阴阳论、脏腑论、邪气立论和其他因素引起.脏腑功能紊乱、邪气阻滞、气血阴阳平衡失调、神志不宁是发生失眠的基本病机.治疗方面,应将患者主观的失眠感觉与失眠所致日间不良结果(疲劳、注意力下降、打盹、记忆力差等)及客观检查相结合,辨证、审因论治.

    作者:焦安秀;厉建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仲景治喘巧用麻黄

    仲景运用麻黄灵活配伍治疗喘证,麻黄配桂枝,意在发汗解表;麻黄配石膏,意在平喘,辛凉清郁热;麻黄配射干,意在开痰散结;麻黄配厚朴、杏仁,意在宣肺理气除满.

    作者:余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试论《伤寒论》认识疾病的方法

    张仲景的学术渊源,来源于<素问>、<八十一难>、<九卷>、<胎胪药录>等.其认识疾病,除辨证论治外,还善用四诊搜集信息,熟练应用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临证思维脉络清晰,同时学术承传师古而不泥,堪称活用<内经>理论的大家.

    作者:刘娜;位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补宗活血汤治疗慢性心肺疾病举隅

    补宗活血汤是笔者自拟的用于治疗慢性心肺疾病的有效方剂.本文试简析宗气学说与慢性心肺疾病的关系、补宗活血汤方义,并列举病例,以就正于同道.

    作者:吴积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牵正散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160例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笔者就近年来运用牵正散加减治疗本病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王文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85例

    缺血性中风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为常见的临床类型,约占全部中风的75%左右.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8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宏涛;黄志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归脾汤治疗焦虑症200例

    目的:探讨归脾汤对抗焦虑药有严重抗药性和依赖性的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把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焦虑症诊断标准的病人纳入治疗对象;药物组成:党参、白术、黄芪、茯苓、当归、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炙甘草.结果:所治200例中,痊愈144例,显效3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结论:归脾汤能够改善大脑血液循环,提高病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尤其对抗焦虑药有严重抗药性和依赖性的病人效果更显著,在缓解抗焦虑药戒断综合症方面有更广泛的前景.

    作者:黄青松;王秋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后遗症60例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4年8月~2007年12月,笔者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6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学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偏头痛98例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以女性患者居多,它的危害并不局限于头痛发作本身.经研究证实:偏头痛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主要危险因素,并有许多共患疾病.笔者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偏头痛98例,疗效明显,减少了脑卒中的发生,降低了共患疾病的发病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敏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通过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资料按体针疗法、灸法治疗、特殊治疗、综合疗法等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结果:针灸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作者:黄欢;黄家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药超微粉碎研究进展

    介绍了中药超微粉碎相关概念及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的主要优势,重点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解决的问题.

    作者:楼丹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从肾虚血瘀辨治

    肾气亏虚为精索静脉曲张发病之本,瘀血是其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二者互为因果,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从肾虚血瘀辩治疗效显著,临床检验疗效确切,符合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理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余海保;蒋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慢性泄泻治疗偶得

    慢性泄泻,证诸现代医学,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过敏性肠炎、非特异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等,既有器质性的,亦有功能性的,临床治疗大多侧重于调理肝脾肾三脏,但有时效果欠佳,故通过复习文献、调整思路、谨守病机,使其药证相应,以期提高疗效.

    作者:张玉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Sal B/PNS配伍对心肌梗死后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酚酸B、三七总皂苷及两者配伍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丹酚酸B组(Sal B)、三七总皂苷组(PNS)、丹酚酸B三七总皂苷配伍组(Sal B/PNS组),灌药7天,取心肌提取RNA,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炎症因子c-fos、IL-1β、IL-6、IL-8表达上的变化.结果:灌服7天丹酚酸B、三七总皂苷,可以降低c-fos、IL-1β、IL-6、IL-8的转录;灌服7天Sal B/PNS,可显著降低c-fos、IL-8的转录(P<0.05).结论:复方丹参方主要有效组分的靶点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转录与翻译来改善心肌梗死后的修复.

    作者:柴丽娟;张萌;王虹;王少峡;高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消疣丸对免疫受抑大鼠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消疣丸对免疫受抑大鼠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10 ml/kg/d),模型对照组(蒸馏水10 ml/kg/d),消疣丸低剂量组(6.75 g/kg/d),消疣丸高剂量组(11.25 g/kg/d),各组动物等容灌胃.于实验的第5、6、7天,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 mg/kg体重,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的第11天,各组大鼠摘眼球取血5 ml,静置2 h,离心2 000转/分10 min,分离血清.ELISA法测各组大鼠血清IL-18、IFN-γ水平.结果:消疣丸可显著提高免疫受抑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8、IFN-γ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疣丸对免疫受抑大鼠血清IL-18、IFN-γ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黄霞;李翠萍;刘惠霞;孙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蛇毒清胶囊对五步蛇咬伤患者血清SOD及MDA的影响

    目的:观察蛇毒清胶囊对五步蛇咬伤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4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毒清胶囊治疗.治疗1周后,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对照组<治疗组;丙二醛:对照组>治疗组.结论:蛇毒清胶囊能降低五步蛇咬伤患者血清MDA水平,提高其SOD活性,对五步蛇咬伤患者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作者:蔡锦莲;郭绍举;曾仲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试述半夏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据现有文献,早在<五十二病方>及<灵枢·邪客篇>中就有半夏的使用记载,<神农本草经>具体记述了半夏性味及功用.半夏为常用中药,性味辛温,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用.能化寒痰、清热痰、燥湿痰、化痰熄风、温肺化饮、和胃化浊,降逆止呕、散结除痞、行气解郁、散结开痹.临床可随证配伍,广泛运用于临床的寒痰宿肺、痰饮、胃寒呕吐、梅核气、痰热结胸、心下痞满等证.由此可见,半夏的功用颇多,本文在此重点阐述半夏在方剂中的功用主治及配伍意义.

    作者:左志琴;沈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峻下逐水药商陆药用价值商榷

    峻下逐水药商陆系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或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唐·苏敬<新修本草>、宋·唐慎微<证类本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清·吴仪洛<本草从新>、2005年版<中国药典>均有收录.

    作者:冯堃;杜正浩;李成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

    近年来,高龄股骨颈骨折后进行关节置换的病人有增多趋势.但高龄患者全身生理功能减退,多合并其他慢性疾患,加之手术后卧床、体质虚弱、咳嗽无力,极易造成排痰不畅而引起肺内感染、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有长期吸烟史者尤为明显.2006年7月~2007年7月,我院髋部损伤科收治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病人,发生肺部感染者12例,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护理计划,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误吸、体位护理、口腔护理、雾化吸入、吸痰护理等措施,11例痊愈,1例并发呼吸衰竭、休克及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春霞;王淑朋;冯冬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婴幼儿泄泻的辨证施护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为特征的病症,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较多,是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临床辨证有常证和变证之分,常证分为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五型;变证分为气阴两伤、阴竭阳脱两型.由于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医疗条件改善,变证临床已很少见.现根据我院收治情况,谈谈我们的辨证施护体会.

    作者:张松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疏血通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5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疗程为10 d.主要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2.4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睦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信息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经带胎产病的特殊治疗原则及用药规律

    对月经病的调治:一是治病求本,分清经病与他病的关系;二要明辨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带下病的治疗:一是治疗多法,祛湿为先;二是治带尤重脾肾;三是内外合治,祛邪除秽;四是经带同病,先治带下.关于妊娠病的治疗:一是治病与安胎并举;二要祛胎益母,急以下胎.对于产后病:一是勿拘于产后,勿忘于产后;二是用药慎戒;三是产后第一方,当推生化汤.

    作者:褚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