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片,起始量为10 mg/d,第4日起加量至20 mg/d,之后至少间隔5 d加1次药,第3周加至治疗量40~60 mg/d。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可适量加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解郁胶囊,2粒/次,2次/d。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1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痊愈8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两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2,4周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霍军;付慧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袁氏养心灵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袁氏养心灵口服液(西洋参、黄芪、丹参、泽泻、白茅根、炒葶苈子、制香附、地龙),20 mL/次,3次/d,口服。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64.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袁氏养心灵口服液对本病的预防及治疗有较大的潜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袁智宇;朴艺玲;孙天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生肌汤熏洗治疗促进低位肛瘘术后伤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低位肛瘘患者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肛瘘患者均实施手术,术后基础治疗相同,不使用长效止痛剂,于术后第1次排便后开始采用熏洗治疗,熏洗后常规换药。治疗组给予消肿止痛生肌汤(熟大黄、黄柏、芒硝、五倍子、血竭、白及),每日1剂,加水2000 mL,文火煎药汁至约1000 mL,先熏后洗,每次15 min,每日1次,直至伤面愈合。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先熏后洗,每次15 min,每日1次,直至伤面愈合。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好转1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7.44%;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4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64.1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消肿止痛生肌汤有消肿止痛、止血、促进伤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张廷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疏肝活络法联合西药防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曾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当飞利肝宁胶囊4粒/次,3次/d,口服;盐酸普奈洛尔片,10 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鼓胀片(穿山甲、鳖甲、地龙、桂枝、猪苓、当归、柴胡、白芍),0.4 g/粒,8粒/次,3次/d,口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抗肝纤维化及减轻临床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疏肝活络法能较好的改善肝脏血液循环,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侯留法;王菲;娄静;王会丽;赵义红;赵雷;王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柴胡汤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肠梗阻的患者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柴胡、大黄、枳实、黄芩、清半夏、白芍)保留灌肠,每日1剂,水煎,取药液200 mL,保留灌肠,灌肠结束后保留药液至少1h。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有效6例,好转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7例,好转3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8.7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疗效确切,能够有效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耀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加味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炙甘草汤(炙甘草、麻仁、生地黄、桂枝、人参、麦冬、五味子、阿胶、生姜、大枣)加减,1 d 1剂,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5.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激素水平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加味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疗效确切。
作者:朱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降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及血压、抗凝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氯芬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葛根、白芍、赤芍、伸筋草、当归、枳壳、木瓜、柴胡、红花、牛膝、桃仁、桔梗、川芎、甘草)治疗,1 d 1剂。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29例,有效率为72.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郭刘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黄芪、人参、附子、桂枝、丹参、郁金、三七、降香、葶苈子、香加皮、泽泻),1 d 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恶化1例,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11例,恶化3例,有效率为72.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可提高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
作者:李兴渊;彭广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风化痰解毒通腑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及治疗:吸氧、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并发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风化痰解毒通腑方(胆南星、全瓜蒌、牙皂、川贝、大黄、枳实、厚朴、金银花、黄芩、丹参、川芎、红花、全蝎、炙甘草)1 d 1剂,分2次服用。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1.2%;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风化痰解毒通腑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
作者:罗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胰汤和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不同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轻型和重型急性胰腺炎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清胰汤(柴胡、黄芩、胡黄连、厚朴、枳壳、木香、大黄)治疗,1 d1剂,口服,同时辅以大黄、芒硝等外敷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至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为止。结果:轻型胰腺炎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重型胰腺炎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清胰汤和中药外敷治疗可有效提高轻型及重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同时保护患者胃肠道屏障及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作者:顾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肾强脊汤治疗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补肾强脊汤(杜仲、狗脊、骨碎补、淫羊藿、枸杞子、菟丝子、当归、川芎、丹参、赤芍、怀牛膝、莪术)加减,1 d 1剂,早晚各1次,温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脾俞、胃俞、肝俞、大肠俞、小肠俞、三焦俞、膈俞、气海、关元、腰阳关、大椎、命门、至阳)。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9例,有效率7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肾强脊汤治疗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
作者:魏丽萍;宋红旗;冀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罨包法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加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罨包治疗。两组均以3~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4.1%。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罨包法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缓解疼痛,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戚东卫;龚娟;刘毅;娄方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56.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淀粉浴和紫草油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瘙痒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季艳芳;张玉红;肖春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通过对旴江医学著名医家有关灸疗文献的整理,探讨旴江医学灸法学术思想、成就及其对中医灸疗的深远影响。分析其在灸疗理论和临床应用上的重要意义。
作者:傅杰;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伏温的观点。并具体指出是邪伏于少阴,病发于厥阴。故治疗上主张:疾病初起即宜直清里热。知其传变、明晰治疗,尤其强调要注意始终护肾。相对于以往对本病的分型论治,作者首次从伏温角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作新的认识,为中医全面、深入地认识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王圣祥;万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阴阳易久已有之,其作为病名出现首见于《伤寒论》,书中治之以烧裈散。晋代葛洪,把阴阳易分阴易与阳易;宋代朱肱则列举其不同证治方药,提示本病可分寒热治疗;元王好古参照前人,分述了不同证类的治疗方剂;清代柯琴论述了阴阳易气少、冲任脉伤的病机,并以“仍须阴阳感召之理以制之”解释烧裈散的治疗机理。本文对阴阳易的源流进行梳理,探讨其病因病机,并商榷“烧裈散”方在本病中的应用。
作者:麦观艳;陈凯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跗骨窦综合征患者,给予丘墟穴注射浓度为23 mg/L臭氧水,治疗24 h后进行踝关节康复运动训练,7 d治疗1次,共治疗不超过3次,于治疗72 h后判定疗效,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臭氧水穴注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林国平;陈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柏翁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溃疡性直肠炎给予柏翁合剂50 mL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5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7%。结论:柏翁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具有较好疗效,且灌肠耐受性好。
作者:刘瑞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多言其病机为阴虚燥热,病位以肾为核心,并将其分为三消,且遵循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的原则。王国斌教授不拘常法,另辟蹊径,整体审察,辨证求因,提出肝失疏泄,少阳枢机不利当属消渴病的重要发病机理之一,以疏肝调肝为治疗原则,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海霞;王汉岑;李顺景;何磊;车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谢君国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批和第五批名中医药专家师带徒的指导老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又是甘肃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行医40余年来,在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及教学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谢主任认为:肩周炎在中医学属于痹症的范畴,主因风、寒、湿3气的侵袭于体表,导致患者局部经脉气血血痹不通,不通则痛则形成此病,故谢主任主张采用针刺配合走罐疗法直达病所,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海龙;白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的功效。本文介绍王自平教授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癥瘕积聚疑难病症的经验。
作者:露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周世印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善用经方,长于治疗疑难杂病。周师认为方剂对于提高临床医生诊治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经验是推崇仲景方,要明理法;临床选方,重在辩证;立法处方,要权衡整体。以明理法为本,辨证选方为要,权衡整体为纲,三者之间密切联系,辨证选用古方,要做到理明、法准、方合、药当。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三伏天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12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加安慰贴,治疗组给予西药联合三伏药贴,两组均连续治疗2 a(三伏),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随访判定疗效。结果:两组在住院率、呼吸道感染次数、6 min步行试验方面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三伏天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稳定期疗效确切。
作者:孙彦琴;李明;朱翠玲;刘新灿;唐荣欣;李露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改良密集型针刺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髌骨软化症患者8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鹤顶、血海、梁丘穴)1 d 1次;治疗组给予密集型针刺治疗,留针30 min,1 d 1次。两组均以7 d 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d ,进行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2.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密集型针刺治疗髌骨软化症疗效确切。
作者:申等金;张洪涛;赵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鼻炎患儿,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针刺组、推拿组、治疗组。针刺组给予针刺(迎香、印堂、百会、风池)留针30 min,1 d 1次;推拿组给予推拿治疗,1 d 1次;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推拿。3组均以15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针刺组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0例,有效率50.00%;推拿组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7例,有效率65.00%;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有效率95.00%。3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慢性鼻炎疗效确切。
作者:付杰娜;张卫丹;李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苷组,每组16只。红景天苷组每天自大鼠尾静脉注射红景天苷10μg/(g· d),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术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腹腔注射7d。末次注射30 min后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1 h)。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丙二醛( MDA)含量;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和Bcl-2/Bax比值。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对比,红景天苷组血清中CK-MB活性及MDA含量降低, SOD活性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的表达降低,凋亡蛋白Bcl-2、Bcl-2/Bax 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红景天苷能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及抗脂质过氧化等机制,保护大鼠急性缺血心肌。
作者:贾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巴戟天醇提物( 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 ;ethanolic extracts,RMOE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RMOEE高剂量组、RMOEE低剂量组4组,每组20只。 RMOEE高、低剂量组大鼠分别按3.0,1.5 g/( kg· d)进行RMOEE灌胃,而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用10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乳酸、Ca2+-ATP酶和Na+-K+-ATP酶。结果:RMOEE两个剂量组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乳酸水平较模型对照组低,而Ca2+-ATP 酶、Na+-K+-ATP 酶活性较其增高(P<0.05)。结论:巴戟天醇提物可通过减轻脑组织水肿和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邓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比两种百合地黄汤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强迫游泳法、悬尾实验制造抑郁模型,观察百合地黄汤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小鼠自主活动、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悬尾不动时间以及对利血平化小鼠脑单胺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的影响。结果:百合地黄汤可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悬尾不动时间,提高利血平化小鼠NA、DA、5-HT含量,且醇提液效果优于水煎液。结论:百合地黄汤醇提物抗抑郁作用优于水提物,其可能是通过改变中枢单胺递质含量来实现抗抑郁作用的。
作者:蒋征奎;李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真武胶囊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取40只KM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真武胶囊组2组,每组20只。真武胶囊组给予真武胶囊生药粉57.14g/(kg· d),对照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4 g /(kg· d),灌胃给药,1d 2次,上、下午各1次,给药间隔约为6 h,给药期限为1 d。给药后观察动物反应,连续观察15 d。另取SD大鼠160只进行长期毒性试验。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MC-Na 0.05 g/kg),真武胶囊低剂量(1.71g/kg)、中剂量(3.20 g/kg)、高剂量(5.97 g/kg)组4组,灌胃给药,1 d 1次,每周给药6 d,连续给药90 d。观察一般状况,并检测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对心脏、气管、肺和胃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毒性试验中所有动物均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观察期结束后对全部动物进行剖检,肉眼观察各脏器无明显异常。长期毒性试验在给药后的观察期内实验动物一般状况良好,血液学指标、各脏器组织等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毒性反应。结论:真武胶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申安;袁洋;岳园园;张颖;李晓天;张玉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重症肺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慌、呼吸困难和紫绀加重;严重者可出现嗜睡和烦躁,亦可发生昏迷。该病出现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时,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兹介绍重症肺炎肺热壅胜证验案1则,希望借此病例予大家借鉴。
作者:王萌;刘新桥;刘学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药离子透入法是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的中医“内病外治”的方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在临床中被应用广泛。但是其在运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现将近年来中药离子透入法运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以下综述,以供参考,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王新义;田晨辉;王雷生;唐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笔者总结近年来国内关于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理论及治疗概况。通过在其定义、诊断标准、解剖、病理生理等方面详细介绍枕下三角区综合征,并结合临床上常用治疗方法来说明目前国内治疗现状。总结出本病主要因枕下肌群或肌筋膜平衡失调导致,不能完全等同于颈椎病,目前本病多以颈椎病诊断论治,临床重视度不够,研究不够透彻。
作者:张洪涛;袁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鼻康胶囊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色谱柱为Ultimate XB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6∶3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0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欧前胡素在3.64~36.4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线性回归方程Y=1399.32X -1611.46(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0.82%(n=6)。结论:本法灵敏、准确、专属性高、重复性好,可作为鼻康胶囊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小龙;李华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研究。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搜集以四妙散加减的中药方剂与西药对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c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 5.2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涉及4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四妙散加减的中药方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合并的OR值为3.13,[95%CI(1.55,6.33))];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西药组,合并的OR值为0.16,[95%CI(0.05,0.45)]。结论:以四妙散加减的中药方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西药有一定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存在中度选择性偏倚的可能性,可能影响结果真实性,因此上述结论还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来验证。
作者:杜明瑞;郭志忠;冯福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方大家胡希恕所撰《经方传真》中医药治疗伤寒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方法:将现代经方大家胡希恕撰《经方传真》治疗疾病的中医内服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中药复方223首,涉及124味中药,总用药次数为1053次。种类上主要有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炒白芍、法半夏、人参、炮干姜等;药味多以甘、辛、苦为主;药性多温、寒,善用平药;归经以脾、肺、胃、心、肝、肾为主,累计频率达80.28%。结论:胡氏用药治疗内科杂病善于补虚温里,治疗外感善用解表清热、化痰止咳药;核心药物有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炒白芍、法半夏、人参、炮干姜等;药味药性分别以甘、辛、苦、温、寒、平为主;药物归经依次以脾、肺、胃、心、肝、肾为主。
作者:李生财;李廷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系统评价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国内外医学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以高血压、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关键词和主题词,检索PubMed、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根据 RCT 质量评价Jadad量表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检得到16篇相关文献,终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0篇,纳入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纳入受试者495例,采用Meta分析,结果显示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较对照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有明显优势,有效率OR=4.32,(%)95 CI=(2.84,6.58);整体效果检验Z=6.83(P=0.000014<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疗效,但还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增加其循证依据。
作者:吴庆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本刊邮箱(zgzyyj@126.com)被盗,诈骗事件频出,请广大作者注意!本刊从未有以个人名义开户的银行卡及账号,不收取审稿费等除版面费以外的额外费用!若您收到录用通知,请致电0371-66322705确认,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中医研究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08期